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称音阶(Symmetrical Scale)解析——五种常用音阶的构成与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雷宇 《乐器》 2021年第8期84-85,共2页
在音乐人的系统学习中,大小调音阶、调式音阶、五声音阶已经成为了必修课。然而,对称音阶(Symmetrical Scale)仍较为冷门。尽管如此,如果你希望能给音乐增加更多"前卫"及"实验"的色彩,对称音阶则是非常实用的工具... 在音乐人的系统学习中,大小调音阶、调式音阶、五声音阶已经成为了必修课。然而,对称音阶(Symmetrical Scale)仍较为冷门。尽管如此,如果你希望能给音乐增加更多"前卫"及"实验"的色彩,对称音阶则是非常实用的工具。对称音阶并非为某一条音阶的特指,而是多种具有对称性质的音阶总称。简单来说,在对称音阶的构成中,所有音符的排列为固定的音程关系或固定的音程关系组合。这篇文章,我们会解析五种不同的对称音阶,并对它们的构成和应用进行详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音阶 小调音阶 五声音阶 调式音阶 音程关系
下载PDF
全音阶的萌芽及其在李斯特作品中的运用
2
作者 石磊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72-83,共12页
作为在二十世纪音乐中得以普遍应用的对称音阶1之一,全音阶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实践基础及深层的思想根源。本文以勋伯格与理查德·塔鲁斯金(Richard Taruskin)等学者有关全音阶形成的理论为基础,梳理了李斯特作品中的各种全音阶形态,... 作为在二十世纪音乐中得以普遍应用的对称音阶1之一,全音阶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实践基础及深层的思想根源。本文以勋伯格与理查德·塔鲁斯金(Richard Taruskin)等学者有关全音阶形成的理论为基础,梳理了李斯特作品中的各种全音阶形态,这对于理解该音阶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阶 对称音阶 调式交替 音程循环 八度均分
下载PDF
李斯特创作过程中的“等分化”、“对称化”趋势(上)——体现“八度均分”及“八度对称划分”原则的和声技法研究
3
作者 石磊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26-31,共6页
本文借助于20世纪以来出现的一些和声理论成果,试图对李斯特不同时期的作品中所运用的体现"八度均分"以及"八度对称划分"原则的和声技法进行归纳和梳理,尤其是对那些在突破传统的调性和声写作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 本文借助于20世纪以来出现的一些和声理论成果,试图对李斯特不同时期的作品中所运用的体现"八度均分"以及"八度对称划分"原则的和声技法进行归纳和梳理,尤其是对那些在突破传统的调性和声写作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相关技法进行重点研究,试图从这个特定的角度展示李斯特和声语言的发展及其对某些二十世纪音乐语言的预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斯特 八度均分 八度的对称划分 音程循环 对称和弦 对称音阶
下载PDF
李斯特创作过程中的“等分化”、“对称化”趋势(下)——体现“八度均分”及“八度对称划分”原则的和声技法研究
4
作者 石磊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63-67,共5页
本文借助于20世纪以来出现的一些和声理论成果,试图对李斯特不同时期的作品中所运用的体现"八度均分"以及"八度对称划分"原则的和声技法进行归纳和梳理,尤其是对那些在突破传统的调性和声写作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 本文借助于20世纪以来出现的一些和声理论成果,试图对李斯特不同时期的作品中所运用的体现"八度均分"以及"八度对称划分"原则的和声技法进行归纳和梳理,尤其是对那些在突破传统的调性和声写作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相关技法进行重点研究,试图从这个特定的角度展示李斯特和声语言的发展及其对某些20世纪音乐语言的预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斯特 八度均分 八度的对称划分 音程循环 对称和弦 对称音阶
下载PDF
“未来音乐”的探索者——李斯特实验性和声语言及其对“未来音乐”的预示 被引量:1
5
作者 石磊 《音乐探索》 2018年第2期108-120,共13页
作为19世纪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李斯特始终致力于新音乐语言的尝试与开发,其一些做法带有很强的探索性,预示了许多重要的音乐发展趋势。结合文献研读与本体分析等方法,通过对相关内容进行回顾与梳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展示出李斯特作为&q... 作为19世纪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李斯特始终致力于新音乐语言的尝试与开发,其一些做法带有很强的探索性,预示了许多重要的音乐发展趋势。结合文献研读与本体分析等方法,通过对相关内容进行回顾与梳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展示出李斯特作为"探索者"的心路历程。探究其音乐语言的一些重要特征及其对某些未来音乐发展趋势的预示,如"平面化"和声、非三度叠置的音响、非大小调音阶的使用以及"无调性"写作方式的尝试等,对进一步理解李斯特的音乐语言及其历史贡献将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斯特 对称人工音阶 音阶 泛音音阶 无调性
下载PDF
八声音阶的萌芽及其早期实践研究——以所选的李斯特作品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石磊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09-117,共9页
论文以Agmon、Joselph Schilling以及Donald Street等学者有关八声音阶形成的理论为基础,确认八声音阶存在于19世纪大量的音乐作品中,同时,以李斯特作为早期实践八声音阶的重要代表,通过对其不同时期作品中各种八声音阶的形态进行梳理... 论文以Agmon、Joselph Schilling以及Donald Street等学者有关八声音阶形成的理论为基础,确认八声音阶存在于19世纪大量的音乐作品中,同时,以李斯特作为早期实践八声音阶的重要代表,通过对其不同时期作品中各种八声音阶的形态进行梳理与总结,以展示出八声音阶在其萌芽阶段的一些重要特征,对于理解该音阶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此外,由于八声音阶还能成为将19世纪与某些20世纪音乐联系在一起,因此,对一些早期实践进行梳理,还能从这一侧面展示出19与20世纪某些音乐语言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进而有助于理解西方音乐语言的发展与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声音阶 李斯特 八声性 音程循环 小三度移位 对称人工音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