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甲骨文的对称性 被引量:8
1
作者 龙向洋 《琼州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135-139,共5页
汉字虽然具有符号的性质,但是它没有停留在符号阶段,而是被用以表达民族审美情感的艺术载体,具有审美作用和美学价值.甲骨文就开始了这一历程.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象,甲骨文有一种对称的平衡美.李玲璞先生通过一千个常见的甲骨文字的形... 汉字虽然具有符号的性质,但是它没有停留在符号阶段,而是被用以表达民族审美情感的艺术载体,具有审美作用和美学价值.甲骨文就开始了这一历程.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象,甲骨文有一种对称的平衡美.李玲璞先生通过一千个常见的甲骨文字的形体进行十六字格编码统计,科学地说明了这个问题:“这些形体(甲骨文)所显示的图象都是按照平衡原则结构起来的,形成一种对称的平衡美.”甲骨文形体结构所具有的这种美,是民族审美心理的一部分,是对积淀在民族审美心理中的对称的美的反映,这种对称的审美心理一直体现在汉民族的文化艺术及风俗习惯中.本文将讨论甲骨文对称的特点,甲骨文对称性的两个来源,以及甲骨文对称性在民族审美上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原始艺术 对称 对称现象 民族审美心理 对称结构 左右对称 文化艺术 审美情感 形体结构
下载PDF
对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2
作者 吴强 《作文成功之路》 2007年第5期16-20,共5页
【小引】对称,《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解释是,物体或图形上,以一根假想的线为轴,相对的两部分在大小、形状、距离、排列形式等方面互相对应。对称现象普遍存在于宇宙之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翩然飘落的树叶。
关键词 对称 人类 对称现象 对称发展 结构对称 生存与发展 对称 现代汉语 对称 镜像对称
下载PDF
轴对称处处有
3
作者 彭茜 《初中生辅导》 2009年第Z4期56-57,共2页
生活中,轴对称现象随处可见,漂亮的窗花、雄伟的建筑、独特的脸谱,这些不但让我们感受了浓浓的对称美,而且还帮我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问题。
关键词 对称 犯罪嫌疑人 对称现象 对称 照片 对称 警察 生活中 漂亮 对称
原文传递
“轴对称图形”教学实践与思考
4
作者 蒋彬 《小学数学教育》 2020年第6期26-29,共4页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3~85页例3、例4,"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正确识别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的方法剪出一...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3~85页例3、例4,"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正确识别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的方法剪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的剪纸作品。2.使学生经历折一折、剪一剪、辨一辨等活动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想象等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实践与思考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对称图形 对称现象 对称 平面图形
原文传递
从图形运动的角度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同课异构教学评析
5
作者 黄伟星 《小学数学教育》 2020年第6期32-33,共2页
《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1~3年级)"图形的运动"内容提出的教学要求是:结合实例,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依据这一要求,苏教版教材在第一学段把"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编排在一个单元,更好地凸显图形运... 《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1~3年级)"图形的运动"内容提出的教学要求是:结合实例,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依据这一要求,苏教版教材在第一学段把"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编排在一个单元,更好地凸显图形运动的本质内涵,遵循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有利于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初步感受图形运动与变化的基本方式和特点,拓宽观察、分析现实空间与平面图形的视角。"轴对称图形"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现象 平面图形 对称图形 同课异构 数学概念 空间观念 平行四边形 第一学段
原文传递
“轴对称图形”教学实录与评析
6
作者 杨芳 谢清霖 《小学数学教育》 2020年第7期60-63,共4页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8~29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知道对称轴,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2.引导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想象、交流等活动,增强观察能...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8~29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知道对称轴,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2.引导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想象、交流等活动,增强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现象 教学实录 对称
原文传递
三年级柜台
7
作者 周洁 《数学小灵通(烧脑版)(中高年级)》 2005年第Z2期78-81,共4页
小朋友们,这个学期马上就要结束了,你们一定又有了许多新本领吧!现在就赶快来试试吧!一、除了图形和一些物体可以对称以外,有一些年份和古诗中也存在对称现象。仔细想一想,你能写出来吗?
关键词 对称现象 三年级 古诗 物体 正方形 长方形 两位数 算式 柜台 图形
下载PDF
犯罪位与对策位——从对称现象的存在说起
8
作者 夏吉先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2期15-17,共3页
犯罪现象也是一种生态现象,任何生态都有其新陈代谢,犯罪生态现象也是社会新陈代谢的一种。从社会存在的源头高度上来考察,还应当辩证地看待犯罪问题。如果我们把犯罪看成是社会的一种代谢物,那么就要尽可能采取相应的对策,使其尽可能... 犯罪现象也是一种生态现象,任何生态都有其新陈代谢,犯罪生态现象也是社会新陈代谢的一种。从社会存在的源头高度上来考察,还应当辩证地看待犯罪问题。如果我们把犯罪看成是社会的一种代谢物,那么就要尽可能采取相应的对策,使其尽可能少地出现。对各种刑事犯罪的治理要如此,对腐败犯罪的治理更要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现象 犯罪位 对策位
下载PDF
“镜面对称”教学的认识、实践与收获
9
作者 田陈奇 明端述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08年第11期20-21,共2页
"镜面对称"是人教版教科书根据"课标"要求新增加的内容。如何让"镜面对称"教学映射出有效教学的和谐画卷?笔者展开了一系列实践与研究。
关键词 镜面对称 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 主题图 实践与研究 镜子 认识与实践 对称现象 学生 学习数学
原文传递
“轴对称图形”教学实践与思考
10
作者 赵燕 《小学数学教育》 2020年第6期29-31,共3页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3~85页例3、例4,"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实例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正确辨识轴对称图形,会用纸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3~85页例3、例4,"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实例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正确辨识轴对称图形,会用纸设计并剪出简单的轴对称的图案。2.使学生经历联系生活情境认识轴对称图形的过程,培养观察、操作、比较、想象等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现象 教学实践与思考 平面图形
原文传递
有趣的字母排列
11
作者 魏玉燕 《当代外语研究》 2002年第11期15-16,共2页
如同汉语,英语中也有各种各样的文字游戏。仅仅是字母排列带来的效果,就能让人忍俊不禁。 1/回文字谜(Anagrams) 即重新排列单词和句子的字母顺序,使之成为新的单词或句子。
关键词 母排 转180度 句子 文字游戏 字母顺序 罗马水泥 PUNISHMENT 禁止抽烟 对称现象 蒙娜丽莎
原文传递
“好不”不对称用法的语义和语用解释 被引量:79
12
作者 沈家煊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62-265,共4页
吕叔湘先生在语法研究中十分重视语言中的不对称现象,经常以敏锐的观察力指出这种现象供后学者思考。在《好不……》一文中,吕先生指出,有一些形容词——安分、争气、讲理、公平、知足,等等——本身不能用"好"来加强,可是用&q... 吕叔湘先生在语法研究中十分重视语言中的不对称现象,经常以敏锐的观察力指出这种现象供后学者思考。在《好不……》一文中,吕先生指出,有一些形容词——安分、争气、讲理、公平、知足,等等——本身不能用"好"来加强,可是用"不"否定之后就可以用"好"来加强 * 好公平好不公平 * 好安分好不安分 * 好上算好不上算 * 好知足好不知足 * 好讲理好不讲理 * 好争气好不争气吕先生又说,这些词语在语义上有没有什么共同点,很值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现象 语法研究 语义 词语 贬义词 反语理解 褒义词 语用法 礼貌原则 吕叔湘
原文传递
道德风险与医疗保险风险控制 被引量:50
13
作者 史文璧 黄丞 《经济问题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0-63,共4页
道德风险是医疗保险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往往引起医疗费用快速不合理增长。道德风险产生的根源是信息不对称, 表现形式包括被保险人的过度消费和医疗机构的诱导需求。本文对这两种现象进行了经济学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方... 道德风险是医疗保险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往往引起医疗费用快速不合理增长。道德风险产生的根源是信息不对称, 表现形式包括被保险人的过度消费和医疗机构的诱导需求。本文对这两种现象进行了经济学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方法。针对被保险人, 主要是建立费用分担机制; 针对医疗机构, 主要是建立医疗服务信息系统、采用预付制偿付方式、在医疗机构间引入竞争、以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鉴于医疗保险中独特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对道德风险的控制应采取医疗机构为主、被保险人为辅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风险 被保险人 风险控制方法 信息不对称现象 医疗保险机构 预付制 经济学分析 根源 医疗机构 费用分担
下载PDF
语言单位的有标记与无标记现象 被引量:26
14
作者 张国宪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77-87,共11页
语言单位的有标记与无标记现象张国宪一引言现代科学发展的总趋势之一是科学的整体化,即各种知识体系趋于统一。这种整体化表现在研究方法上就是各种学科研究方法的互渗性。比如“配价”(或向、价,valence),原先是化学上的... 语言单位的有标记与无标记现象张国宪一引言现代科学发展的总趋势之一是科学的整体化,即各种知识体系趋于统一。这种整体化表现在研究方法上就是各种学科研究方法的互渗性。比如“配价”(或向、价,valence),原先是化学上的一个术语,用它来表示原子在分子中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标记现象 语言单位 语义特征 对称现象 现代汉语语法 选择限制 词语搭配 教育出版社 语言学 标记理论
原文传递
我国产业创新的成就与挑战 被引量:21
15
作者 柳卸林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09-113,34,共6页
中国制造正成为当前各界争论的热门话题。本文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指出,伴随着中国产业制造能力的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在提高,但产业的创新能力增长有限,存在着制造能力与技术能力的不对称现象。这种现象是中国的制度创新、外国直接... 中国制造正成为当前各界争论的热门话题。本文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指出,伴随着中国产业制造能力的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在提高,但产业的创新能力增长有限,存在着制造能力与技术能力的不对称现象。这种现象是中国的制度创新、外国直接投资的结果,它对中国未来经济科技战略的制订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的结论是,中国应该把产业技术能力的提高作为未来十年的重要战略任务,以提高我国产业的综合国际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创新 国际竞争力 制造能力 技术能力 对称现象 制造业
下载PDF
语言单位的对立和不对称现象 被引量:20
16
作者 文炼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95-100,共6页
现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之一是重视方法的研究。这里所谓研究方法的重视,与其说是创造什么新的方法,不如说是自觉地运用曾经使用过的一些有效的方法,使它更系统,更严密,因而行之有效。当然,并非没有改革,而且改革是在不同范围内不断地进... 现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之一是重视方法的研究。这里所谓研究方法的重视,与其说是创造什么新的方法,不如说是自觉地运用曾经使用过的一些有效的方法,使它更系统,更严密,因而行之有效。当然,并非没有改革,而且改革是在不同范围内不断地进行的。汉语的研究当然也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现象 语言单位 汉语 现代语言学 布拉格学派 结构主义语言学 研究方法 描写语言 “多” 句式
原文传递
可能式“得”字句的句法不对称现象 被引量:24
17
作者 汪国胜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3-29,共7页
可能式“得”字句的句法不对称现象汪国胜华中师范大学“可能”是一种重要的语义范畴。汉语里,这种语义范畴经常是用可能式“得”字句来表示的。可能式“得”字句在古代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共同语(普通话)及方言中有着各种不同的表现... 可能式“得”字句的句法不对称现象汪国胜华中师范大学“可能”是一种重要的语义范畴。汉语里,这种语义范畴经常是用可能式“得”字句来表示的。可能式“得”字句在古代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共同语(普通话)及方言中有着各种不同的表现,反映出彼此之间不同程度的差异。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得”字句 助词“得” 可能式 大冶方言 否定式 对称现象 反复问句 江苏教育出版社 肯定式 汉语方言
下载PDF
采场老顶初次破断机理与破断形态分析 被引量:24
18
作者 黄庆享 祈万涛 杨春林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193-197,共5页
依据典型浅埋煤层工作面的实测和模拟,发现了采场老顶初次破断的非对称现象。运用相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采场顶板初次破断机理,确定了有关参数。
关键词 浅埋煤层工作面 采场老顶初次破断 对称现象 采场顶板初次破断机理 顶板控制 三铰拱结构
下载PDF
政策执行的委托代理理论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定明捷 刘玉蓉 《兰州学刊》 2003年第5期137-138,136,共3页
政策执行失败原因的分析 ,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 ,其中运用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对政策执行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 ,通过建立健全的监督体制。
关键词 政策执行 委托代理理论 监督体制 激励体制 道德风险 信息不对称现象 利益冲突
下载PDF
我国现行房地产税制的博弈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郭松山 黄绍华 《税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7-40,共4页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迅猛,但房地产税收增幅较低,从博弈论角度分析,由于征纳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及现行房地产税收政策激励相容约束机制的缺失,致使房地产偷逃税严重,且商品房价格居高不下。本文认为,改革现行房地产税制,关键...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迅猛,但房地产税收增幅较低,从博弈论角度分析,由于征纳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及现行房地产税收政策激励相容约束机制的缺失,致使房地产偷逃税严重,且商品房价格居高不下。本文认为,改革现行房地产税制,关键是如何解决在遵循效率、公平和财政原则前提下,消除房地产行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税制 博弈分析 现行 信息不对称现象 房地产税收 商品房价格 房地产行业 行业发展 角度分析 约束机制 激励相容 税收政策 财政原则 博弈论 偷逃税 增幅 改革 公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