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韩国学生习得汉语补语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黄玉花 《和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版)》 2004年第3期12-13,共2页
本文采用现代汉语语义、句法、语用三个平面的理论与方法,分析描写汉语各类补语在韩国语中的对应形式,揭示两种语言的异同点,为对外汉语教学和双语翻译提供参考。
关键词 汉语 补语 对应形式 偏误
下载PDF
汉语“动趋结构”在韩国语中的对应形式研究
2
作者 王卉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9-54,共6页
动趋结构是汉语重要的语法结构之一,使用频率较高。在韩国语语法体系中,没有与动趋结构相对应的成分,这给韩国学习者学习和使用动趋结构带来了不便。将汉语动趋结构与其在韩国语中的对应形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可以对应为词、短语和小... 动趋结构是汉语重要的语法结构之一,使用频率较高。在韩国语语法体系中,没有与动趋结构相对应的成分,这给韩国学习者学习和使用动趋结构带来了不便。将汉语动趋结构与其在韩国语中的对应形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可以对应为词、短语和小句三种形式。另外,受到动词的影响,动趋结构的对应形式主要表现为动词、动词短语和动词小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趋结构 对应形式 汉语学习
下载PDF
韩国语否定副词“■”“■”的语义特征及在汉语中的对应形式 被引量:3
3
作者 郑慧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8-32,共5页
韩国语副词“(?)”和“(?)”都用来表示否定,但两者在语义方面存在很多差别,文章着重分析“(?)”和“(?)”的语义差别,并考察两者在汉语中的对应形式。
关键词 韩国语 否定副词 汉语 语义 对应形式
下载PDF
汉语存现宾语在朝鲜语中的对应形式 被引量:3
4
作者 金岩 《汉语学习》 CSSCI 1997年第5期30-32,共3页
汉语存现宾语在朝鲜语中的对应形式金岩一、引言存现宾语是汉语特有的宾语。由于朝鲜语的动词不能带存现宾语,所以朝鲜族同学,特别是韩国留学生受母语的干扰,说汉语时常常把存现宾语当做主语来使用。例如:a.*一位患者床上躺着。... 汉语存现宾语在朝鲜语中的对应形式金岩一、引言存现宾语是汉语特有的宾语。由于朝鲜语的动词不能带存现宾语,所以朝鲜族同学,特别是韩国留学生受母语的干扰,说汉语时常常把存现宾语当做主语来使用。例如:a.*一位患者床上躺着。b.床上躺着一位患者。正如例①所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宾语 朝鲜语 汉语句型 不及物动词 “着” 对应形式 汉语动词 持续性动词 动态助词 主语
下载PDF
谈汉语被字句和朝鲜语被动句对应比较的不同点 被引量:3
5
作者 金钟太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22-30,共9页
本文(继上文见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1期《论现代汉语被字句在朝鲜语中的对应形式》)就汉语被字句和与其对应的朝鲜语被动句在结构内部关系、结构外部关系及语义内涵特征等几方面存在的不同点做一简略对比,目的在于弄清汉语被字... 本文(继上文见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1期《论现代汉语被字句在朝鲜语中的对应形式》)就汉语被字句和与其对应的朝鲜语被动句在结构内部关系、结构外部关系及语义内涵特征等几方面存在的不同点做一简略对比,目的在于弄清汉语被字句和与其对应的朝鲜语被动句之间的相异处,以利于汉朝句式的对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字句 朝鲜语 被动句 不同点 外部关系 动词谓语 汉语动词 谓语动词 现代汉语 对应形式
下载PDF
关于“不兰奚”的蒙古文对应形式buralqi及其相关问题 被引量:5
6
作者 照那斯图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0-173,共4页
“不阑奚”又作“孛阑奚”,同为中世纪蒙古语一个词的汉字音译。其对音词在蒙古文里的具体形式是什么,以往学者们只能利用蒙古语文历史知识和外籍文献记载做出自己的解释,但因为这些分析不是建立在可靠材料的基础之上,所以拟出的意... “不阑奚”又作“孛阑奚”,同为中世纪蒙古语一个词的汉字音译。其对音词在蒙古文里的具体形式是什么,以往学者们只能利用蒙古语文历史知识和外籍文献记载做出自己的解释,但因为这些分析不是建立在可靠材料的基础之上,所以拟出的意见缺乏科学依据,不能令人信服,这一问题一直拖延下来。现在,终究可以改变这种窘境:在黑城出土回鹘式蒙古文文献中出现了这一词:既有蒙古文形式——buralqi,又有其汉文音译——“不兰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文文献 对应形式 汉字音译 蒙古语文 文献记载 历史知识 科学依据 黑城出土
原文传递
从对译语料看日语复合动词「―あげる」与汉语的对应关系
7
作者 刘馨怡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 2023年第1期170-179,共10页
1引言本文以日语复合动词「―あげる」为研究对象,使用中日对译语料库,对「―あげる」在汉语中的对应形式、翻译倾向等进行考察。通过检索语料库,可以发现大量包含「―あげる」的原例,说明其在日语中使用频率高。
关键词 あげる 日语复合动词 翻译倾向 对应形式 中日对译语料库 对应关系 汉语
原文传递
韩国语时制及其在汉语中的对应形式
8
作者 李莲姬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 2023年第1期4-13,共10页
本文根据韩国语的规范语法,浅析韩国语的时制标记“一■-”“-■-”“一■-”的特征及用法,运用对比和举例说明的方法,从时间表达方式入手对韩国语时制体系在汉语的表达形式进行对应分析,找出两种语言在时间表达的共性和差异。
关键词 时制 过去时 现在时 将来时 对应形式
下载PDF
朝鲜语材料、工具状语在汉语中的对应形式 被引量:2
9
作者 柳英绿 《汉语学习》 CSSCI 1998年第2期37-38,共2页
朝鲜语材料、工具状语在汉语中的对应形式柳英绿1.朝鲜语没有材料宾语和工具宾语,只有材料状语和工具状语,所以在双语教学或对外汉语教学中常常遇到朝鲜族学生只会用材料状语和工具状语不会用材料宾语和工具宾语的现象。例如:①a... 朝鲜语材料、工具状语在汉语中的对应形式柳英绿1.朝鲜语没有材料宾语和工具宾语,只有材料状语和工具状语,所以在双语教学或对外汉语教学中常常遇到朝鲜族学生只会用材料状语和工具状语不会用材料宾语和工具宾语的现象。例如:①a。b.堵水泥。b.写毛笔。c.用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语 材料宾语 大学汉语 具状 朝鲜族学生 对应形式 语言习惯 汉语学习 语义类型 汉语动词
下载PDF
汉俄量词比较探微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德祥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9-15,共7页
汉语和俄语分属于不同的语系,是两种在结构体系上异多于同的语言。这种特点也反映在量词上。由于汉语量词和俄语量词又分属于不同的语法休系,因此。
关键词 动量词 汉语量词 汉俄 现代俄语 抽象名词 俄译 数词 对应形式 临时量词 物量词
原文传递
日语汉字音读源流初探 被引量:3
11
作者 冯玉明 《日语学习与研究》 1983年第4期24-32,共9页
一、日语汉字读音与汉语读音的关系从综合的角度看来,音读词汇量与训读词汇量之比,约为1:1,这个说法是符合实际的。如果从广播、演说、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书刊上统计,音读词汇所占的比重,要更大一些。笔者曾就、两行所占比重作过观察,... 一、日语汉字读音与汉语读音的关系从综合的角度看来,音读词汇量与训读词汇量之比,约为1:1,这个说法是符合实际的。如果从广播、演说、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书刊上统计,音读词汇所占的比重,要更大一些。笔者曾就、两行所占比重作过观察,如包括、两行在内,要占整个音读词汇量的二分之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读 读音 词汇量 借词 对应形式 外来语 现代日语 日语汉字 韵母 介音
原文传递
日语“V出す”和汉语“V出”的差异 被引量:1
12
作者 铃木裕文 《日语学习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4-47,共4页
本文通过对日语中的复合动词“V出 ”和其汉语的对应形式的分析,发现汉日中间存在着一些差异。①在日语中对表示开始的体标记和表示完了的体标记可以用同一个形式“出 ”,而汉语中则采取不同的形式“起来”和“出来”。②在日语中用同... 本文通过对日语中的复合动词“V出 ”和其汉语的对应形式的分析,发现汉日中间存在着一些差异。①在日语中对表示开始的体标记和表示完了的体标记可以用同一个形式“出 ”,而汉语中则采取不同的形式“起来”和“出来”。②在日语中用同一个形式“V出 ”,在汉语里却可以用两个形式进行表示“V出来/出去”。笔者试从认知角度和主观方向范畴对其差异进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 复合动词 “V出す” “V出” 汉语 体标记 对应形式 语法
原文传递
不拘一格话“变通”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庆荣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6-118,共3页
“变通”是翻译中应用范围最广、最有效的表达方式之一。在英译汉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英语旬式,在汉语中找不到对应形式,因此,按照原文语序和原文的表达方式,将其译成汉语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就要求译者采用变通手段,用汉语的表达... “变通”是翻译中应用范围最广、最有效的表达方式之一。在英译汉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英语旬式,在汉语中找不到对应形式,因此,按照原文语序和原文的表达方式,将其译成汉语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就要求译者采用变通手段,用汉语的表达方式替换英语的表达方式。但这种替换不是简单的替换,而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变通的形式很多,英语长旬拆成短旬是变通;打破原文结构,重新组合是变通;将一句中某一单词拿出来,译成一句是变通;改变原文语序,采用倒译法是变通;采用反译法,将肯定译成否定,或将否定译成肯定,是变通;用同义词语或近义词语替换原文词语,是变通;增词法,减词法也是变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通手段 不拘一格 同义词语 对应形式 原文 英语 汉语 再创造
原文传递
藏语敬语简论 被引量:2
14
作者 曹晓燕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15-123,共9页
关键词 藏语 普通词 词素 对应形式 历史文书 精神文明建设 构词规律 普通动词 对象和范围 普通形式
下载PDF
侗台语中的红与黑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孝玲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1-36,共6页
侗台语的颜色词"红"和"黑"可以在印尼语、汉语、藏缅语中找到一定的对应形式。这些语言中有关"黑"义的词还存在于有所对应的词族中。形成这种对应关系的原因尚需进一步的解释。
关键词 侗台语 对应形式 对应关系 “黑” 印尼语 “红” 颜色词 藏缅语
原文传递
英语冠词在汉语中的对应形式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艳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0年第4期55-56,共2页
英语冠词与汉语对应时会有语序改变、句法成分省略、语义融合等情况;汉语个体量词和名词短语对应不定冠词,语序、零式特指、"这"、"那"对应定冠词。研究冠词在汉语中的对应形式及成因有助于归纳冠词汉译规律。
关键词 英语 冠词 汉语 对应形式
下载PDF
日语中的机能动词——介绍村木新次郎教授的有关论述 被引量:2
17
作者 范崇寅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1994年第3期66-69,共4页
机能动词这个词来源于德语的Funktionsverb。这种动词在许多种语言中都可以看到。日本语言学界对机能动词的研究始于七十年代初期。岩崎英二郎先生在1974年发表了《语日本语机能动词》的论文。村木新次郎教授先后发表了《日本语机能动... 机能动词这个词来源于德语的Funktionsverb。这种动词在许多种语言中都可以看到。日本语言学界对机能动词的研究始于七十年代初期。岩崎英二郎先生在1974年发表了《语日本语机能动词》的论文。村木新次郎教授先后发表了《日本语机能动词表现》(1980年)、《外来语机能动词》(1982年)和《惯用句·机能动词结合·自由语结台》(1985年)的论文。森山卓郎先生在《日本语动词述语文研究》(1988年)一书中,对机能动词也有提及。而村木新次郎教授于1991年出版的《日本语动词诸相》一书,对机能动词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论述。笔者认为他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现将村木新次郎教授有关机能动词的论述简要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名词 新次郎 动词组 词语组合 有关论述 日语 教授 日本语 词表 对应形式
原文传递
韩语因果复句在汉语中的对应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丙刚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6年第3期49-54,共6页
中韩两种语言都存在因果复句,但因这两种语言分属不同语系,所以它们在复句的表现方法及连接手段上都有着很大差异,韩国语的因果复句不仅和汉语的因果复句相对应,而且还能和其他语义关系的复句或其他表现形式相对应。先行研究成果当中极... 中韩两种语言都存在因果复句,但因这两种语言分属不同语系,所以它们在复句的表现方法及连接手段上都有着很大差异,韩国语的因果复句不仅和汉语的因果复句相对应,而且还能和其他语义关系的复句或其他表现形式相对应。先行研究成果当中极少运用中韩对译小说语料库来研究复句的情况,尝试利用韩中对等翻译小说语料库进行复句研究,运用实际双语例句、使用比较分析法进行考察分析韩国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1))等因果复句在汉语中的对应形式,这对于中韩复句的研究及教学将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语 因果复句 语料库 汉语 对应形式
下载PDF
论带通义连接词的时间句
19
作者 曹国权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5-39,共5页
论带通义连接词的时间句曹国权在表示时间关系的句子中,形成时间关系的基本语义要素是同时意义和异时(先后)意义。形成时间关系的连接词,按其表示两个情景之间的同时关系或先后关系,分为两类:1.通义连接同──(及其同义词);... 论带通义连接词的时间句曹国权在表示时间关系的句子中,形成时间关系的基本语义要素是同时意义和异时(先后)意义。形成时间关系的连接词,按其表示两个情景之间的同时关系或先后关系,分为两类:1.通义连接同──(及其同义词);2专义连接词──两者在功能上有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词 时间句 未完成体 动词谓语 动词完成体 对应形式 过去时形式 时间形式 主从句 主句
下载PDF
音乐的情感
20
作者 晓明 《音乐探索》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音乐家 音乐艺术 人类情感 艺术形式 情感审美 心灵化 表达情感 对应形式 相互关系 美学倾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