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3篇文章
< 1 2 1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也谈美国保守主义的外交思想及其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 被引量:24
1
作者 张睿壮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4-51,共8页
关键词 美国 外交思想 新保守主义 对华政策
全文增补中
缓慢的解冻——中美关系打开之前十几年间美国对华舆论的转变过程 被引量:26
2
作者 资中筠 《美国研究》 1987年第2期7-35,3,共30页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反其义而用之,也可以说,“化三尺之冰,非一日之功”。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的前前后后,现在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掌故。1972年尼克松访华之行,带着“历史性的”、“戏剧性的”、“重大的突破”等形容词而载入史册...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反其义而用之,也可以说,“化三尺之冰,非一日之功”。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的前前后后,现在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掌故。1972年尼克松访华之行,带着“历史性的”、“戏剧性的”、“重大的突破”等形容词而载入史册。尼克松的这一举动成为包括其政敌在内举世公认的远见卓识。这是当之无愧的。但是有一方面的事实往往为人所忽视,那就是这样一个“突破”,决不是个别美国政治家一夜之间大彻大悟作出的决定,而是在国内经过长期的思想准备和酝酿,舆论条件逐步成熟,水到渠成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华政策 转变过程 中国问题 舆论界 美国人 中国共产党 思想准备 毛泽东 中国革命 共产主义
原文传递
布什对华政策中的“蓝军”阴影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睿壮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0-56,共17页
布什上台前后崛起于美国政坛的“蓝军”运动是美国国会和媒体反华逆流的策源地 ,也是布什对华政策转向强硬的驱动力。“蓝军”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巨大的政治能量使其对中美关系的消极影响不容低估。本文对“蓝军”的组成、主要活动及反华... 布什上台前后崛起于美国政坛的“蓝军”运动是美国国会和媒体反华逆流的策源地 ,也是布什对华政策转向强硬的驱动力。“蓝军”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巨大的政治能量使其对中美关系的消极影响不容低估。本文对“蓝军”的组成、主要活动及反华战略做了较深入的考察 ,在此基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布什政府 对华政策 "蓝军"
原文传递
如何与中国共处 被引量:17
4
作者 布热津斯基 韩红 《战略与管理》 CSSCI 2000年第3期67-77,共11页
关键词 欧亚大陆政治 美中关系 台湾问题 美国 对华政策
下载PDF
美国公众的中国观与美国对华政策(1990-2002) 被引量:16
5
作者 余建军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8-78,共21页
本文主要分析了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美国公众的中国观及其形成原因 ,并探讨了其如何影响美国对华政策。调查数据表明 ,冷战结束后 ,美国公众对中国和中美关系的重要性的认识有所提高 ,而对中国的情感性态度和信任程度却很低 ,将发展强... 本文主要分析了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美国公众的中国观及其形成原因 ,并探讨了其如何影响美国对华政策。调查数据表明 ,冷战结束后 ,美国公众对中国和中美关系的重要性的认识有所提高 ,而对中国的情感性态度和信任程度却很低 ,将发展强大的中国看成是对美国的“严重威胁”。文章认为 ,美国公众对中国的看法和态度主要通过形成“舆论环境”作用于美国对华政策 ,但是在不同的决策背景、问题领域和政策进程中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 ,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决策者 ,特别是总统本人对公众舆论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中国 对华政策 1990—2002年 公共舆论 中美关系 形成原因 国家利益
原文传递
从奥巴马到特朗普:美国对华“对冲战略”的演变 被引量:21
6
作者 蒋芳菲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5-96,共22页
冷战后美国一直在摸索应对中国崛起的最佳战略。在小布什政府"遏制+接触"战略的基础上,奥巴马政府逐渐对华形成了"强协同—强对抗"型"对冲战略"。特朗普当选总统后再次对美国对华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冷战后美国一直在摸索应对中国崛起的最佳战略。在小布什政府"遏制+接触"战略的基础上,奥巴马政府逐渐对华形成了"强协同—强对抗"型"对冲战略"。特朗普当选总统后再次对美国对华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这些调整并不意味着"对冲战略"的终结,而是对奥巴马政府对华"对冲战略"的"批判性"继承,是美国对华战略逐步调整、演进过程中的一次最新尝试。随着中美实力地位差距进一步缩小和美国对华疑虑急剧增加,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已逐渐向"弱协同—强对抗"型"对冲战略"演变,具有向对抗性战略演变的趋势,中美关系也可能因此面临比奥巴马政府时期更为强劲的下行压力。短期来看,特朗普政府尚不具备与中国彻底决裂的外在条件和内部动力,美国的国内外状况和双方高度相关的利益基础使得双边关系仍具有"竞而不破"的可能。从长期来看,美国对华战略的走向并不仅仅取决于美国,也取决于中国的应对态度和方式,中国在塑造中美关系中的作用将变得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外交 中美关系 对华政策 对冲战略 奥巴马 特朗普
原文传递
论克林顿政府第一任期对华政策的演变及其特点 被引量:9
7
作者 牛军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28,共22页
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形成、发展的过程及其主要特征。近两年来,研究克林顿政府的对华政策已成为国内相关领域的热点之一。迄今为止的研究成果中大致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即:(1)克林顿政府的对华政策是“遏制”或存在... 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形成、发展的过程及其主要特征。近两年来,研究克林顿政府的对华政策已成为国内相关领域的热点之一。迄今为止的研究成果中大致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即:(1)克林顿政府的对华政策是“遏制”或存在一个“对华遏制战略”;再细分还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华政策 克林顿政府 中美关系 最惠国地位 全面接触 对华关系 “遏制” 美国对华政策 中国政府 美国外交战略
原文传递
中美关系走向与国际格局之变(名家笔谈) 被引量:20
8
作者 时殷弘 唐永胜 +8 位作者 倪峰 吴白乙 傅梦孜 李文良 赵可金 宋国友 安刚 姜毅 徐万胜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38,153,共37页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事关两国的根本利益与国际安全秩序的未来构建。但自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美国对华政策持续发生重大调整,中美战略竞争日益加剧,双边关系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不断上...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事关两国的根本利益与国际安全秩序的未来构建。但自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美国对华政策持续发生重大调整,中美战略竞争日益加剧,双边关系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不断上升,稳定和发展中美关系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处于重要关口的中美关系已成为社会各界的热点话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何全面、客观、理性及务实地看待中美关系,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课题。在此背景下,2020年9月19日,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与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在河南省洛阳市成功举办了以研判中美关系为主题的第十三届“名家论坛”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汇聚了多位国内研究中美关系及国际问题的名家,他们围绕“中美关系发展走向与国际安全秩序的未来构建”主题,探讨了中美关系面临的问题与未来趋势、美国政局变动与对华政策走向、国际安全秩序构建与中国战略应对等问题。现刊发部分专家的观点,以飨广大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国际格局 国际安全秩序 世界主要国家 对华政策
下载PDF
布什政府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未来 被引量:15
9
作者 傅梦孜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22,共6页
由根植于政策思维中的“战略竞争”转向双方基于共同利益的战略合作 ,标志着布什政府对华政策正在向一种基调积极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 ,布什总统起了主导作用。“融合战略”倾向下的对华政策主调是积极的 ,但其中既有制度性规制 ,... 由根植于政策思维中的“战略竞争”转向双方基于共同利益的战略合作 ,标志着布什政府对华政策正在向一种基调积极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 ,布什总统起了主导作用。“融合战略”倾向下的对华政策主调是积极的 ,但其中既有制度性规制 ,亦有协商性敦促 ,仍有强制性一手。中美关系的真正问题在于化解双方的战略猜疑 ,中美战略对话需要充分尊重各自核心国家安全利益 ,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双方的合作 ,以塑造一种稳定、和谐与共赢的中美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什政府 对华政策 中美关系 中国 美国 国家安全利益
下载PDF
七七事变以前的日本对华政策及其演变 被引量:17
10
作者 臧运祜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9,共29页
本文主要依据日本方面现存的档案史料,论述了九一八事变期间,日本在实施“满蒙政策”的同时,制定并实施的“对中国本部政策”;1933—1935年间,日本对华政策的基本形成与华北事变的发动;广田内阁期间,日本以华北分治政策为中心的对华政... 本文主要依据日本方面现存的档案史料,论述了九一八事变期间,日本在实施“满蒙政策”的同时,制定并实施的“对中国本部政策”;1933—1935年间,日本对华政策的基本形成与华北事变的发动;广田内阁期间,日本以华北分治政策为中心的对华政策的全面确立,以及“佐藤外交”对于该政策的调整与失败;七七事变前夕的近卫内阁,继承了上述政策,并最终发动了“中国事变”。以华北分治为中心的日本对华政策,是日本政府与军部的共同意志的体现,也是日本局部侵华行动的指导与依据。从这些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来看,日本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经由华北事变,迅速走向“中国事变”,包括卢沟桥事变的爆发在内的这个历史过程,并非偶然;它不但是日本实施大陆政策的必然结果,而且构成了日本侵华“十五年战争史”的一个重要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八事变 华北事变 七七事变 日本侵华 对华政策
原文传递
美国国内政治生态变化如何重塑对华政策 被引量:17
11
作者 吴心伯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46,5,6,共19页
在中美战略竞争不断加剧的大背景下,经历重要变化的美国国内政治生态正在全方位塑造其对华政策。在政治理念层面,美国民粹主义扭转对华政策价值取向,改变对中国的身份界定,塑造消极的对华政策政治与社会环境。在政治结构层面,随着共和... 在中美战略竞争不断加剧的大背景下,经历重要变化的美国国内政治生态正在全方位塑造其对华政策。在政治理念层面,美国民粹主义扭转对华政策价值取向,改变对中国的身份界定,塑造消极的对华政策政治与社会环境。在政治结构层面,随着共和、民主两党热衷于拥抱本土化势力而排斥全球化势力,倡导并实施越来越强硬的对华政策,美国社会中支持中美关系发展的力量日趋式微和边缘化。在政治过程层面,对华政策成为国内政治的抓手和两党博弈的筹码,对华行为趋向极端化,越来越具有对抗性和冒险性。鉴于美国对华政策愈来愈受其国内政治的驱动,中国要善于利用利益、力量以及国际制度与规范,从外部塑造美国的对华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外交 国内政治 政治理念 政治结构 政治过程 对华政策 重塑
原文传递
缅中关系与我国西南周边安全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介南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7-60,共4页
近些年来 ,由于种种原因 ,缅中关系在得到进一步增进的同时 ,开始出现疏远的迹象 ,而缅印关系则明显增强。这对我国西南周边安全带来了不确定因素。缅中边境毒品走私依然形势严峻。
关键词 缅甸 中国 国家安全 对外关系 对华政策
下载PDF
德国对华政策转变与默克尔的“外交遗产” 被引量:16
13
作者 熊炜 《欧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5,I0003,共16页
学界长期以来注重在双边关系维度上观察德国对华政策,聚焦于德国对华政策如何在价值观和经济利益两者之间摇摆,而忽略了在国际秩序演变和全球战略维度上分析德国对华政策以及中德关系发展。本文分析了目前德国对华政策从“建设性接触”... 学界长期以来注重在双边关系维度上观察德国对华政策,聚焦于德国对华政策如何在价值观和经济利益两者之间摇摆,而忽略了在国际秩序演变和全球战略维度上分析德国对华政策以及中德关系发展。本文分析了目前德国对华政策从“建设性接触”战略向“现实性接触”战略转变的原因,认为这并非德国对华政策在价值观和经济利益之间的又一次摇摆,而是德国崛起大战略的组成部分,其实质是一个崛起大国针对另一个崛起大国的战略转变。德国是以西方国际秩序的“捍卫者”和西方自由民主价值观的“首席代言人”的身份来实施对华政策,而且作为默克尔的“外交遗产”,德国对华政策的新战略框架也将为2021年大选后的德国政府所继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外交 中德关系 德国崛起 对华政策
原文传递
印度莫迪政府对华政策的困境与战略选择 被引量:16
14
作者 朱翠萍 《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5,154,共15页
受个人层面、国家层面和体系层面因素的影响,中国被视为印度崛起的挑战和国家安全的威胁,导致印度对华政策面临"战略困境"、"合作困境"与"安全困境",对华战略总在纠结与矛盾中选择。若无特殊原因,在传统... 受个人层面、国家层面和体系层面因素的影响,中国被视为印度崛起的挑战和国家安全的威胁,导致印度对华政策面临"战略困境"、"合作困境"与"安全困境",对华战略总在纠结与矛盾中选择。若无特殊原因,在传统威胁认知这一恒定因素影响下,莫迪政府对华外交战略的延续性将大于可变性,呈现"防范"心态下"谨慎平衡"与"有限合作"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迪政府 对华政策 困境 战略选择
原文传递
北约战略转型:动力、趋势及政策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徐若杰 《欧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9-82,I0003,I0004,共26页
新版战略概念文件的发布,标志着北约未来十年大战略方向的确定。一是应对大国地缘政治竞争成为北约最为优先的战略目标,以“泛安全化”方式整合安全政策成为北约未来应对安全风险的新方式;二是重申北约在欧洲安全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暂时... 新版战略概念文件的发布,标志着北约未来十年大战略方向的确定。一是应对大国地缘政治竞争成为北约最为优先的战略目标,以“泛安全化”方式整合安全政策成为北约未来应对安全风险的新方式;二是重申北约在欧洲安全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暂时理清了北约-欧盟在欧洲防务供给体系中的关系;三是战略扩张突破跨大西洋地理界限,将亚太地区作为战略扩张重点方向。新一轮北约战略转型的启动,将重塑欧洲和亚洲地区安全秩序,推动大国战略竞争向着“泛安全化”和混合性方向发展。北约战略转型受到四方面限制因素的影响,包括联盟对俄强硬政策共识的持久性、美国东西两个方向的战略平衡、美欧矛盾与分歧再次爆发的隐患和美欧亚太利益的差异。在对华政策方面,应对中国崛起带来的“系统性挑战”,已被纳入北约未来战略规划,北约亦保留了对华建设性政策接触空间。北约战略转型启动,给中国周边安全和国家利益维护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风险。未来中国与北约关系将会呈现出“有限竞争、非敌非友”的非结构性状态,多种因素将限制双方关系向着对抗方向发展。中国应精准把握和利用对自身有利的战略空间,妥善管控北约新一轮战略转型带来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约 战略转型 战略概念 “印太转向” 对华政策
原文传递
中国对欧盟政策研究报告 被引量:8
16
作者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欧盟课题组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9,共9页
本报告是我们试图对欧盟近年来对华政策报告所作的一个回应。 9月 5日 ,朱钅容基总理将出席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第四届中欧领导人会晤 ,双方将就中欧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全球性问题进行密切磋商。这从一个角度反映出当前中欧关系发展的深度... 本报告是我们试图对欧盟近年来对华政策报告所作的一个回应。 9月 5日 ,朱钅容基总理将出席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第四届中欧领导人会晤 ,双方将就中欧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全球性问题进行密切磋商。这从一个角度反映出当前中欧关系发展的深度与广度。中国与欧盟都正处于巨大的变化过程中 ,双方未来加强合作的潜力很大。尽管由于最终目标的不明确导致欧盟一体化的深化和新一轮扩大仍面临重大挑战 ,但机遇也同样存在。欧盟现正凭借其独特的实力和优势 ,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对欧盟战略需充分反映出欧盟现有实力及其发展潜力。 1995年欧盟在其通过的第一个对华政策文件———《中欧关系长期政策》中指出 :“欧洲需要一种注重行动的而不仅仅是宣言性的政策来加强欧中关系。”中国现在需要的也正是这样一个对欧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地位 对华政策 中欧关系 中国外交
下载PDF
南方政府截取关余事件与英国的反应(1923—1924)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俊义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5-129,共15页
20世纪20年代广东革命政府收回关余运动对列强产生了强烈冲击,对英国更是如此。关余事件中,为避免南方政府将反帝矛头指向英国,英国外交部尝试采取相对保守与稳妥的政策,希望在不放弃原有对华政策,即承认北洋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的... 20世纪20年代广东革命政府收回关余运动对列强产生了强烈冲击,对英国更是如此。关余事件中,为避免南方政府将反帝矛头指向英国,英国外交部尝试采取相对保守与稳妥的政策,希望在不放弃原有对华政策,即承认北洋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的前提下,由列强共同出面对北洋政府施压,促其就关余问题与南方达成某种妥协。然而,英国外交部的建议遭到其他列强和本国驻华使领的反对与冷遇,其试图通过谈判来解决关余的努力最终未获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余事件 公使团 英国政府 对华政策
原文传递
对新形势下美国对华“长臂管辖”政策的再认识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震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104,共14页
“长臂管辖”不仅是美国对外司法霸凌主义的体现,也是冷战后美国全球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它通过复杂的制度设计披上了貌似“人道”与“合法”的外衣,但本质上仍是以非战争性的“胁迫”手段迫使或威慑其他国家遵照美国的规则和利益... “长臂管辖”不仅是美国对外司法霸凌主义的体现,也是冷战后美国全球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它通过复杂的制度设计披上了貌似“人道”与“合法”的外衣,但本质上仍是以非战争性的“胁迫”手段迫使或威慑其他国家遵照美国的规则和利益行事。强大的金融和军事霸权、遍布全球的情报网络、领先各国的司法能力及其战略传播能力共同构成了美国“长臂管辖”的根基。在国际政治中,超越民族国家主权的“长臂管辖”行为在理论、道德和实践等层面都存在着很大争议。随着特朗普政府将中国定义为“战略竞争对手”,美国对华“长臂管辖”政策已越来越政治化。面对美国“长臂管辖”政策的新变化,需要从不同角度重新审视这一政策,并积极应对其可能带来的潜在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臂管辖 中美关系 美国研究 对华政策
原文传递
土耳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4
19
作者 魏敏 《国际经济合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22,共5页
土耳其是中东、高加索和中亚地区关键性战略国家,是伊斯兰世界的大国之一,拥有7800万人口,其中90%以上是穆斯林。土耳其还是北约(NATO)成员国,冷战时期曾充当西方阵营反苏反共的前沿阵线,在对华政策上长期追随美国持反华立场,并出兵... 土耳其是中东、高加索和中亚地区关键性战略国家,是伊斯兰世界的大国之一,拥有7800万人口,其中90%以上是穆斯林。土耳其还是北约(NATO)成员国,冷战时期曾充当西方阵营反苏反共的前沿阵线,在对华政策上长期追随美国持反华立场,并出兵参加朝鲜战争,直至中美关系解冻后才于1971年8月与中国建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耳其海峡 西方阵营 伊斯兰世界 对华政策 中美关系 NATO 中土关系 泛伊斯兰主义 两国关系 对华关系
原文传递
如何看待美国国会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以1973~2006年期间的中国议案为例 被引量:11
20
作者 谢韬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7-37,共11页
作者收集了1973~2006年期间美国国会专门针对中国的议案,并按照类型、内容、政策性质和最终结果对这些议案进行了详尽分类。在此基础上,作者以新制度主义为理论指导,分析了美国国会立法规则对中国的政策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委员会... 作者收集了1973~2006年期间美国国会专门针对中国的议案,并按照类型、内容、政策性质和最终结果对这些议案进行了详尽分类。在此基础上,作者以新制度主义为理论指导,分析了美国国会立法规则对中国的政策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委员会制度、两院制以及总统的有限否决权对国会行使外交权力形成了掣肘,因此,美国国会很难通过实质性的立法把自己在对华政策上的意愿强加给总统。然而,美国国会通过影响美国的公共舆论、制订程序性立法以及利用预期行为规律等手段,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中美关系的议程,在双边关系中设置种种障碍,从而减缓中美关系发展的速度。要有效地限制美国国会在中美关系中的负面影响,中国应该把对美工作的核心由国会转到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会 对华政策 中国议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