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唐初官服“异文”与“陵阳公样”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马冬
-
机构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
出处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8-74,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编号06CMZ004)的支持
-
文摘
唐初官服"异文",即官绫图纹中的"大、小科",它们应该与中、西亚起源与盛行的联珠纹、对兽纹有密切关系,故在中晚唐的史籍文本中被记为"异文",但其已具有本土化的特征,因此,总体上应归属于唐初由窦师纶创制的"陵阳公样"图纹内涵范畴。
-
关键词
唐初
官服“异文”
陵阳公样
联珠纹
对兽纹
-
Keywords
official suits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exotic pattern
Lingyanggong pattern
pattern of pear roundels
pattern of confronting animals
-
分类号
K892.23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一批流散海外的吐蕃文物的初步考察
被引量:18
- 2
-
-
作者
霍巍
-
机构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
出处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7-41,共15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近十年青藏高原吐蕃考古材料综合研究"(项目批准号05JJD850004)
四川大学985二期工程"南亚与中国藏区"创新基地研究成果之一
美国ACC项目资助
-
文摘
吐蕃文物曾通过不同途径流散于海外,主要包括金银器与织锦。从中反映出吐蕃作为七世纪以来兴起于青藏高原的强大政治集团与唐、粟特、萨珊波斯等都有着密切的文化联系,并已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金银器制作风格;以对兽纹为主题的织锦是吐蕃人最为喜好的"番锦"之一,有可能为粟特锦,也有可能为包含粟特锦、波斯锦等中亚风格在内的"胡锦"。吐蕃银器上的纹饰更是多见于吐善时期的装饰性图案当中,并且影响到以后的藏族艺术。
-
关键词
吐蕃
丝绸之路
金银器
对兽纹织锦
中西文化交流
-
Keywords
Tubo
Silk Road
gold and silver vessels
silk brocades with paired animal motifs
Sino-Western cultural interchange
-
分类号
K87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唐代团窠对兽纹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3
-
-
作者
许靖雯
-
机构
广州新华学院
-
出处
《纺织报告》
2023年第8期57-59,共3页
-
基金
2022年广州新华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22J048)。
-
文摘
唐代强大的国力和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为丝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服饰纹样也得到了突破性的进步。唐代团窠对兽纹是对外来纹样进行吸收并创新的具有汉族特色的本土纹样,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文章主要分析团窠对兽纹的历史发展过程,总结其艺术特征,归纳其中的文化内蕴,探讨团窠对兽纹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使其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以启发现代设计的新思路。
-
关键词
团窠对兽纹
服装设计
创新应用
-
Keywords
Tuanke Duishou patterns
clothing design
innovative application
-
分类号
J523.5
[艺术—艺术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