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对举格式的句法、语义和语用功能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国宪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96-100,共5页
零引言 0.1 对于对举格式,目前语言学界尚没有一个明确的界说。为了便于本专题的研究,我们把对举格式规定为两个字数相等或相近、结构相同、语义相反相成的语句。 0.2 根据对举的构成形式,对举格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1)内部对举。如“... 零引言 0.1 对于对举格式,目前语言学界尚没有一个明确的界说。为了便于本专题的研究,我们把对举格式规定为两个字数相等或相近、结构相同、语义相反相成的语句。 0.2 根据对举的构成形式,对举格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1)内部对举。如“有说有笑”,其中“有说”与“有笑”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构成对举。这种对举是在短语内部实现的;(2)外部对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式 小孙 焦点 句子 奇点 现代汉语 语用功能
下载PDF
汉语中的极性义对举构式 被引量:17
2
作者 温锁林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24,共9页
汉语中有一些对举格式,但不同于一般性的列举或对比,而是以对举的格式表示某种极性意义,即表示所列举的事体在某个范围内最有代表性、达到了极大值。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格式虽未使用"最"、"顶"、"极"等词... 汉语中有一些对举格式,但不同于一般性的列举或对比,而是以对举的格式表示某种极性意义,即表示所列举的事体在某个范围内最有代表性、达到了极大值。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格式虽未使用"最"、"顶"、"极"等词语,但都表达了这样的极性意义。本文把这类专门表示极性意义的格式称为"极性义对举构式",在充分描写各种极性义对举构式及其多种变体的基础上,归纳这些构式在形式、表意和使用上的特点,并运用相关理论对其表意机理进行分析与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性意义 构式 格式 关联性
下载PDF
“左VP右VP”对举格式的语法化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峰 古川裕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6-44,共9页
"左VP右VP"对举格式可分为三个次类,且三个次类间存在一个语法化等级序列。语料分析发现,此格式的语法化过程贯穿两条线索:一是"左""右"词汇语义的分化与虚化;一是"表动作反复"格式语义功能的... "左VP右VP"对举格式可分为三个次类,且三个次类间存在一个语法化等级序列。语料分析发现,此格式的语法化过程贯穿两条线索:一是"左""右"词汇语义的分化与虚化;一是"表动作反复"格式语义功能的产生与发展。"左""右"词汇语义的分化使其在"S+VP"结构中由主语降格为状语,加之前后两个VP在形式和语义上的变化,古代汉语中两个并列的"S+VP"结构最终在重新分析的作用下形成"表动作反复"的新语言形式;而这一语义功能的稳固又促使该结构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最终促成"左一个N,右一个N"这一对举格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VP右VP” 方位词 格式 语义分化 语法化
下载PDF
现代汉语副词“只”的语义指向考察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范烈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8期109-116,共8页
从两个视角穷尽性考察一定范围的语料中能与"只"组合的结构形式:从静态角度看非对举格式的"只"的语义指向规律表现为一种倾向,而对举格式的"只"表现为一种语义的强制性要求;从动态角度用删除、移位、添... 从两个视角穷尽性考察一定范围的语料中能与"只"组合的结构形式:从静态角度看非对举格式的"只"的语义指向规律表现为一种倾向,而对举格式的"只"表现为一种语义的强制性要求;从动态角度用删除、移位、添加、位置浮动等方法考察相关的句法变换,总结出"只"在句法层面变换的条件和限制,以及"添加"、"位置浮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词 语义指向 格式 句法变换
下载PDF
略论对举格式的类型与功能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文静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2期71-73,共3页
对举格式是汉语特有的一种黏着性结构。根据对举格式中语素或词的意义关系,对举格式可分为近义对举、反义对举、类义对举、起兴对举、极性义对举等。其中极性义对举格式又可分为主谓对举式与非主谓对举式两类。对举格式的句法功能有:超... 对举格式是汉语特有的一种黏着性结构。根据对举格式中语素或词的意义关系,对举格式可分为近义对举、反义对举、类义对举、起兴对举、极性义对举等。其中极性义对举格式又可分为主谓对举式与非主谓对举式两类。对举格式的句法功能有:超越语法规则,使语素升格为词,创造新短语,充当多种句法成分。对举格式的语义功能有:确定语义角色,使语义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式 类型 句法功能 语义功能
下载PDF
日本学习者汉语对举格式习得偏误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峰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17年第1期71-79,共9页
对举格式是现代汉语一类重要的语法形式。针对日本学习者的语言调查显示,对举格式中成分对举背后所含有的汉语母语者的范畴化认知因素以及语义形成过程中的概念整合模式给学习者造成了一定的学习障碍。此外,日本学习者在对举格式的学习... 对举格式是现代汉语一类重要的语法形式。针对日本学习者的语言调查显示,对举格式中成分对举背后所含有的汉语母语者的范畴化认知因素以及语义形成过程中的概念整合模式给学习者造成了一定的学习障碍。此外,日本学习者在对举格式的学习过程中还表现出对结构形式认识的不足以及日语母语的迁移等特点。因此,该格式的教学应该结合词语文化内涵义的教学来进行,同时还应该加强格式的形式特征以及格式中概念整合模式的教学,对日本学习者还可以采取"扬长避短"的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式 习得 范畴化 概念整合
下载PDF
汉语对举格式教学探讨
7
作者 王峰 《现代语文》 2018年第4期140-146,共7页
对举格式是汉语中一类形式鲜明、功能独特的语言形式,也是汉语表达的一类语法手段。然而在目前的汉语教学中,这一语言形式的教学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在汉语教学中应该增加该语言形式的比重,同时要将其作为一个语法格式来进行教... 对举格式是汉语中一类形式鲜明、功能独特的语言形式,也是汉语表达的一类语法手段。然而在目前的汉语教学中,这一语言形式的教学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在汉语教学中应该增加该语言形式的比重,同时要将其作为一个语法格式来进行教学。教学实验显示,"格式教学"对于提高学习者对该语言形式的理解记忆水平以及在形式辨别能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式 汉语教学 格式教学 教学实验
下载PDF
“你A你的(X),我B我的(Y)”的构式化及其语体特征的复杂性
8
作者 朱军 李丽君 《武陵学刊》 2015年第6期100-108,共9页
对举格式"你A你的(X),我B我的(Y)"最为典型的用法特征是:句法上,A、B为相同、相近的及物动词,X、Y为相关的名词;语义上,"你""我"实指,A、B趋同,X、Y相关。在此典型用法基础上,扩展出一些相关用法。在&qu... 对举格式"你A你的(X),我B我的(Y)"最为典型的用法特征是:句法上,A、B为相同、相近的及物动词,X、Y为相关的名词;语义上,"你""我"实指,A、B趋同,X、Y相关。在此典型用法基础上,扩展出一些相关用法。在"对立"的构式义基础上,产生无交集、无矛盾、无统筹、无关联等具体语义,构成主观化的序列;相应地,在功能上有表示客观列举和主观表达两种类型。从语体分布以及该格式的用法特点来看,其语体特征较为复杂,但在细节上也反映出"正式—非正式"的特征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式 构式化 能产性 语体特征
下载PDF
论语言教学中贯穿对举格式教学的必要性
9
作者 苏磊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8X期31-32,共2页
对举格式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语法现象,并且在汉语中大量存在着。这种格式可以使汉语中的许多语法规则在其面前让步,可以产生大量的新词、新句子,因而对其研究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除此之外,在语言教学中,总是有些言语不符合语法规范,这些... 对举格式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语法现象,并且在汉语中大量存在着。这种格式可以使汉语中的许多语法规则在其面前让步,可以产生大量的新词、新句子,因而对其研究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除此之外,在语言教学中,总是有些言语不符合语法规范,这些并不是语言中的例外,我们遇到了类似情况,首先应考虑是否和对举格式有关联。这也是我们这篇文章的应用价值所在。文章首先简单地介绍何谓对举格式,然后重点分析对举格式的主要类型、语法和语义功能,从而说明了对举格式在语法教学和中的必要性。最后对对举格式做出总结,从而达到对对举格式的全面理解与把握。这样才能在汉语教学过程中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式 教学改革 汉语教学
下载PDF
数字对举格式的构式语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早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9-115,共7页
对举格式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语言形式。多年来,许多学者从句法、语义、语用等不同角度对对举格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产生了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作者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数字对举格式的构式语义,并从认知功能角度论述其产生... 对举格式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语言形式。多年来,许多学者从句法、语义、语用等不同角度对对举格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产生了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作者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数字对举格式的构式语义,并从认知功能角度论述其产生的象似性、话题和概念转喻等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格式 构式语义 象似性 话题 概念转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