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照沿海养殖三疣梭子蟹血卵涡鞭虫流行病发生过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炜鑫 陈晓玲 +4 位作者 李蒙 王君霞 张绪涛 黄骞 李才文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73-1382,共10页
血卵涡鞭虫(Hematodinium spp.)是一类严重危害海洋甲壳类动物的新型寄生性病原,可引发养殖三疣梭子蟹“牛奶病”,导致梭子蟹大量死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目前,对于血卵涡鞭虫在日照养殖梭子蟹中的流行发生情况还未见报道,2020年8月和2... 血卵涡鞭虫(Hematodinium spp.)是一类严重危害海洋甲壳类动物的新型寄生性病原,可引发养殖三疣梭子蟹“牛奶病”,导致梭子蟹大量死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目前,对于血卵涡鞭虫在日照养殖梭子蟹中的流行发生情况还未见报道,2020年8月和2021年5~11月期间在日照主要梭子蟹养殖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通过形态学观察、组织病理检测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发现了血卵涡鞭虫(Hematodinium perezi)在日照地区的流行分布,并发现其流行病发生在6~9月间,高发期为7~8月,感染率高达52.5%。感染宿主的血淋巴和心脏、肝胰腺、鳃、肌肉等组织中发现了丝状滋养体、类变形虫滋养体、蛛网状滋养体、团块状聚合体、孢子前细胞和孢子等血卵涡鞭虫的多个生活史阶段。在养殖池塘环境水体中检测到血卵涡鞭虫存在,水体中血卵涡鞭虫丰度与宿主感染率存在错峰现象,间隔3~4周。流行病的发生与水体温度和盐度变化密切相关,7~8月较高的水温(26.2~28.6℃)促进了血卵涡鞭虫在宿主体内快速增殖及流行病爆发,而较低的盐度(20.7~25.3)可能抑制了环境水体中血卵涡鞭虫的存活及其传播扩散。以上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海洋寄生甲藻血卵涡鞭虫在日照地区的流行分布情况,解析了该地区流行病发生的生态学过程,为后续血卵涡鞭虫流行病的针对性防控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寄生甲藻 血卵涡鞭虫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血卵涡鞭虫的发生及流行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正敏 李信书 杨柳鑫 《河北渔业》 2023年第6期29-34,共6页
血卵涡鞭虫(Hematodinium)是一类危害海水甲壳类动物的致病性寄生甲藻,自1931年以来感染超过40多种甲壳类动物,导致了一些经济类甲壳动物的大量死亡。为有助于加强对血卵涡鞭虫的防控,从季节、环境、宿主类型和传播模式方面,总结了血卵... 血卵涡鞭虫(Hematodinium)是一类危害海水甲壳类动物的致病性寄生甲藻,自1931年以来感染超过40多种甲壳类动物,导致了一些经济类甲壳动物的大量死亡。为有助于加强对血卵涡鞭虫的防控,从季节、环境、宿主类型和传播模式方面,总结了血卵涡鞭虫流行和发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卵涡鞭虫(Hematodinium) 寄生甲藻 流行
下载PDF
海水甲壳类寄生性病原血卵涡鞭虫(Hematodinium spp.)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才文 许文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0,共10页
血卵涡鞭虫(Hematodinium spp.)是一类危害海水甲壳类的致病性寄生性甲藻,在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了多种重要经济甲壳类的渔业生产。近年来,血卵涡鞭虫先后在我国浙江、广东沿海的锯缘青蟹、三疣梭子蟹、脊尾白对虾等重要养殖甲壳类中被... 血卵涡鞭虫(Hematodinium spp.)是一类危害海水甲壳类的致病性寄生性甲藻,在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了多种重要经济甲壳类的渔业生产。近年来,血卵涡鞭虫先后在我国浙江、广东沿海的锯缘青蟹、三疣梭子蟹、脊尾白对虾等重要养殖甲壳类中被报道发现,并已确定该寄生病原是近年来引起当地养殖青蟹"黄水病"、三疣梭子蟹"牛奶病"和脊尾白对虾大规模死亡的主要病原之一。本文结合作者近年来关于Hematodinium spp.的研究成果,系统综述了国内外该寄生性病原的研究进展,包括其系统分类、生活史、传播途径、发生机制等;并针对目前该寄生性病原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结合我国相关研究现状做出了分析和展望,以期为我国海水甲壳类血卵涡鞭虫流行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甲藻 生活史 传播途径 孢子 水产养殖
下载PDF
用分子遗传学及免疫学方法控制鱼类寄生性甲藻(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Michael G. LEVY Edward J. NOGA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50-553,共4页
寄生性甲藻,例如Amyloodiniumocellatum,给鱼类养殖带来严重的危害。虽然,近年来针对Amyloodinium的药物治疗有一些新的进展,如使用氯喹、过氧化氢和3,N泛影葡胺拉沙洛西等,然而,含铜类药物仍然是最有效的。近年来分子遗传学和免疫学的... 寄生性甲藻,例如Amyloodiniumocellatum,给鱼类养殖带来严重的危害。虽然,近年来针对Amyloodinium的药物治疗有一些新的进展,如使用氯喹、过氧化氢和3,N泛影葡胺拉沙洛西等,然而,含铜类药物仍然是最有效的。近年来分子遗传学和免疫学的进展,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寄生性甲藻的流行病学及其防治方法。分子系统学研究认为某些寄生性甲藻,如Amyloodiniumocellatum,可以聚类为高度同源性的一支;而其它的如Piscinoodiniumpillulare,则可以认为不止一种或更高的分类阶元。这些分子分析也发展出一些高灵敏的检测技术,可以检测出环境中极少量的寄生性甲藻。通过对Amyloodinium的免疫学研究表明,鱼类能对寄生物的感染产生强烈的高度特异的保护性免疫应答,其中主要是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鱼体皮肤和鳃也能表达内源非特异性多肽抗生素(类组蛋白),它们能对Amyloodinium造成致命的破坏。利用这些特异或非特异的免疫防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甲藻 有鳍鱼 诊断 控制 分子系统发育 免疫学方法 分子遗传学 鱼类养殖 寄生 甲藻
下载PDF
中国沿海寄生性病原血卵涡鞭虫(Hematodinium sp.)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肖洁 张学雷 +1 位作者 刘瑞娟 李才文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1-488,共8页
血卵涡鞭虫是一类感染海洋甲壳类动物的寄生性甲藻。本研究通过对我国山东、浙江和广东三地的血卵涡鞭虫群体进行r DNA基因(包括5.8S,ITS1和ITS2)的测序和遗传分析,研究了我国沿海养殖蟹类中血卵涡鞭虫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以及与美国和欧... 血卵涡鞭虫是一类感染海洋甲壳类动物的寄生性甲藻。本研究通过对我国山东、浙江和广东三地的血卵涡鞭虫群体进行r DNA基因(包括5.8S,ITS1和ITS2)的测序和遗传分析,研究了我国沿海养殖蟹类中血卵涡鞭虫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以及与美国和欧洲群体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流行于我国沿海地区养殖蟹类中的血卵涡鞭虫群体存在一定的遗传多态性,共发现14个单倍型,其中单倍型ST041a在各个群体中均有出现,且发生频率较高;而三个地理群体之间无明显遗传差异,侵染不同宿主(三疣梭子蟹和拟穴青蟹)的株系间也无显著遗传差异。另外,我国的上述群体在遗传上是不同于国际上其他地区的独立分支,属于Hematodinium perezi基因型Ⅱ;其亲缘关系与美国兰蟹中的株系较近(遗传距离D=0.027),而与欧洲冷水株系稍远(D=0.236)。本研究肯定了血卵涡鞕虫是一类"泛宿主"型病原生物,即在同一地区可侵染不同的甲壳类宿主。我国沿海地区的蟹类养殖应避免不同种类间的混养,以及不同地区间的引种交换,以防止血卵涡鞕虫流行病的进一步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甲藻 甲壳动物 遗传多样性 地理分布 核糖体DNA
下载PDF
海洋寄生性甲藻——阿米巴藻Amoebophrya spp.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才文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共9页
寄生性甲藻阿米巴藻Amoebophrya是一类广泛寄生于纤毛虫类、放射虫类、甲藻类等海水浮游生物的原生生物,在北大西洋、北太平洋和地中海等营养盐丰富、宿主密度较高的河口和近海水环境中普遍存在,是海洋浮游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 寄生性甲藻阿米巴藻Amoebophrya是一类广泛寄生于纤毛虫类、放射虫类、甲藻类等海水浮游生物的原生生物,在北大西洋、北太平洋和地中海等营养盐丰富、宿主密度较高的河口和近海水环境中普遍存在,是海洋浮游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寄生性甲藻能够特异性感染海洋浮游甲藻,在有害藻华(harmful algal bloom,HAB)的发生过程中起下行控制作用,将逃脱了浮游动物摄食的浮游植物补充到微食物环(microbial loop)中去。Amoebophrya在近海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独特作用日益受到国际上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并逐渐成为国际上海洋微型生物研究的新热点之一。近年来,已有初步调查研究表明这类寄生性甲藻在我国近海海域广泛存在;然而,目前我国尚缺乏该类寄生性甲藻的相关研究。本文系统综述了国际上该类寄生性甲藻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有害藻华发生机制相关研究的现状做出了分析和展望,以期推动我国该类寄生性甲藻的相关研究,为进一步阐释寄生性甲藻等海洋微型生物在有害藻华消长过程和海洋微食物环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甲藻 有害藻华 微食物环 生活史 多样性
下载PDF
寄生性病原血卵涡鞭虫(Hematodinium sp.)感染山东半岛养殖梭子蟹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才文 宋书群 +2 位作者 刘云 王金凤 肖洁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76-782,共7页
寄生性病原血卵涡鞭虫(Hematodinium sp.)逐渐成为危害我国沿海养殖三疣梭子蟹、锯缘青蟹、脊尾白对虾等蟹虾类的致病性病原。为研究血卵涡鞭虫在我国北方的感染、流行情况,2012年7—11月间,作者从山东半岛三疣梭子蟹的主要养殖区域和... 寄生性病原血卵涡鞭虫(Hematodinium sp.)逐渐成为危害我国沿海养殖三疣梭子蟹、锯缘青蟹、脊尾白对虾等蟹虾类的致病性病原。为研究血卵涡鞭虫在我国北方的感染、流行情况,2012年7—11月间,作者从山东半岛三疣梭子蟹的主要养殖区域和邻近海域随机采集梭子蟹样品,进行了血淋巴、组织病理、电镜和分子生物学检测,首次在从胶南和莱州湾养殖区采集的梭子蟹中发现了血卵涡鞭虫感染。在感染血卵涡鞭虫的梭子蟹血淋巴中,共发现了该寄生性病原的四个生活史阶段:丝状滋养体、单细胞滋养体、滋养体聚合体和多核孢子体;该区域发现的血卵涡鞭虫(Hematodinium sp.)形态上与其他报道Hematodinium spp.类似,与在我国东南沿海报道发现的血卵涡鞭虫有亲密的遗传关系;人工感染实验表明该寄生性虫具感染性并对宿主的主要器官造成显著的病理变化。该研究表明血卵涡鞭虫感染养殖蟹类不仅局限于我国东南沿海,在我国北方的养殖蟹类中也存在;这些养殖区普遍采用的混合养殖模式可能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该寄生性病原的传播、扩散,因此其传播扩散方式亟需进一步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甲藻 混合养殖 传播途径 生活史 遗传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