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年解证一坡翁
1
作者 海滨 《中国苏轼研究》 2018年第2期115-149,共35页
“百年”者,人之一生。陶渊明《拟古》诗其二曰:“不学狂驰子,直在百年中”;杜甫《登高》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苏轼《渚宫》曰:“百年人事知几变,直恐荒废成空陂”[1]40,皆以“百年”指代人生。“解证”者,解悟与证悟... “百年”者,人之一生。陶渊明《拟古》诗其二曰:“不学狂驰子,直在百年中”;杜甫《登高》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苏轼《渚宫》曰:“百年人事知几变,直恐荒废成空陂”[1]40,皆以“百年”指代人生。“解证”者,解悟与证悟。憨山和尚曰:“悟有解证之不同”,本文借用禅宗语汇展开讨论。苏轼《次前韵寄子由》曰:“我少即多难,邅回一生中。百年不易满,寸寸弯强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 悲秋 作客 指代 成空陂 互济 语汇
原文传递
苏诗“聊翩阅三守”考辨
2
作者 馬德富 《新国学》 2000年第1期67-73,共7页
《苏轼诗集》卷十八有《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诗,其四中有'联翩阅三守,迎送如转轂'两句。诗作于元丰二年(1079)三月,时苏轼罢徐州知州任,赴官湖州,往南京(今河南商丘),因子由当时任南京签书判官,苏轼是去看他。
关键词 河南 南京 四中 商丘 徐州 走笔
原文传递
春尽岁藏,力尽今夕
3
作者 易天浩 《美文(青春写作)》 2019年第2期51-52,共2页
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于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 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于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守岁 灯烬 守夜 晨鸡 馈岁 酒食
原文传递
《桑园寄子》年画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海娜 《艺术与民俗》 2023年第1期33-40,共8页
中国木版年画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形式,产地众多,题材广泛。《桑园寄子》源于《晋书》中良吏邓攸的故事。该故事被创作成京剧、秦腔、河北郴子等多个地方戏曲剧种的代表剧目,也是天津杨柳青、陕西凤翔、河北武强等木版年画产地的... 中国木版年画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形式,产地众多,题材广泛。《桑园寄子》源于《晋书》中良吏邓攸的故事。该故事被创作成京剧、秦腔、河北郴子等多个地方戏曲剧种的代表剧目,也是天津杨柳青、陕西凤翔、河北武强等木版年画产地的重要创作题材。各地年画艺人根据不同的创作构思,通过对剧中的人物情节和表演场景进行提取,将在戏曲舞台上表现的故事情节进行画面的空间转换,采用了全景构图、片段构图等不同的构图方式,体现了民间木版年画的地域艺术风格,对地方戏曲剧种研究具有重要的图像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版年画 戏曲故事 《桑园 构图方式
原文传递
回忆谭鑫培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斌昆 《中国京剧》 1993年第1期35-36,共2页
1911年,我刚满十一岁,跟随父亲刘燕云自四川返回上海,住在大庆里。房子是周信芳所租,很宽敞,两层楼,上面住着他的双亲,下面他自己住,另有四个亭子间,我跟父亲住了一间。家里有餐厅和他母亲念经的佛堂,雇有两部黄包车,
关键词 谭鑫培 周信芳 两层楼 刘鸿声 打棍出箱 赵君玉 张桂轩 桑园 云遮月 梨园公会
原文传递
桌椅在传统戏曲舞台上的运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筱艺坤 王佚人 《戏曲艺术》 1982年第1期72-79,104,共9页
我国传统戏曲舞台上,桌椅既是特定环境中的陈设,又是点缀这一特定环境的写意性布景。在我国戏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了桌椅,就能开戏。”桌椅,在戏曲舞台上犹如一副乞巧板式的“派利丰”[注]。它运用灵活,表现内容丰富。
关键词 戏曲舞台 写意性 戏曲表演艺术 一桌二椅 辕门斩 清官册 桑园 长坂坡 武家坡 三击掌
原文传递
《宋诗鉴赏辞典》中黄庭坚作品赏析浅议 被引量:2
7
作者 胡守仁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33-39,共7页
唐代是诗歌的黄金时代,似乎难以为继,可是后来又出现了宋诗,虽不能与唐诗相颉颃,却具有非常鲜明的独特风貌,名列其次,历来言诗者往往唐宋并称。为适应现时社会的需要,并供今人诗歌创作的借鉴,上海辞书出版社先后出版了《唐诗鉴赏辞典》... 唐代是诗歌的黄金时代,似乎难以为继,可是后来又出现了宋诗,虽不能与唐诗相颉颃,却具有非常鲜明的独特风貌,名列其次,历来言诗者往往唐宋并称。为适应现时社会的需要,并供今人诗歌创作的借鉴,上海辞书出版社先后出版了《唐诗鉴赏辞典》与《宋诗鉴赏辞典》。宋诗的代表作家不少,其中最著者要数苏轼、黄庭坚、陆游。《宋诗鉴赏辞典》入选作品最多的即此三家。我爱好黄诗,对于他被选入《辞典》的作品通读了一遍。赏析文章非出于一人之手,而他们的诗歌修养深度不同,故水平不一。总的说来,它是一部质量较高的书,但也有为我所不能苟同的地方。姑取争鸣之意,写出来向专家们请教。《秋思寄子由》(501页) 诗写“女献功裘”,是说女子有用场,而老松却与她成对比,永远卧在云壑之中,没有万牛把它拖到江边从水路运走,叹材大而不见用,盖作者自况之辞,也是社会上一般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诗 唐诗鉴赏辞典 秋思 诗歌创作 云壑 任渊 东坡 陈伯海 入选作品 徐孺祠堂
下载PDF
张问陶读苏诗简端记赘言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利器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1-16,共16页
寒斋藏船山先生手批《东坡先生诗集注》三十二卷,每半页十行,行二十一字,题:宋眉山苏轼子瞻著,永嘉王十朋龟龄纂,明梁谿崇严阅。以无扉页及序文,未知即明芳维刘本否?书凡二函六册,其第一册封面题:《东坡先生诗集》,王龟龄纂,嘉庆初元(17... 寒斋藏船山先生手批《东坡先生诗集注》三十二卷,每半页十行,行二十一字,题:宋眉山苏轼子瞻著,永嘉王十朋龟龄纂,明梁谿崇严阅。以无扉页及序文,未知即明芳维刘本否?书凡二函六册,其第一册封面题:《东坡先生诗集》,王龟龄纂,嘉庆初元(1796)花朝船山重订,纪行、游览、古迹。第二册题:咏史、述怀、寓兴、书事、闲适、贻赠、简寄。第三册题:酬和、酬答。第四册题:送别、燕集、怀旧、仙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问陶 苏诗 东坡先生诗 王龟龄 王十朋 燕集 咏史 仙释 秋思 书事
下载PDF
日本战国时代寄亲寄子制度初探
9
作者 缪罗那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76-80,共5页
寄亲寄子制度起源于日本镰仓幕府时期,至战国时代得以充分发展,是对日本传统封建组织关系的巨大变革。政治上,战国大名通过该制度能够更加有效控制属下武士,消除领内实力派,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日本边远地区的封建化进程;军事上,寄亲寄... 寄亲寄子制度起源于日本镰仓幕府时期,至战国时代得以充分发展,是对日本传统封建组织关系的巨大变革。政治上,战国大名通过该制度能够更加有效控制属下武士,消除领内实力派,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日本边远地区的封建化进程;军事上,寄亲寄子制度既能够为大名打造一支强大的军队,提高军队的组织性、纪律性,还能让大名不断消化被征服地区的军事力量,并极大减少属下家臣叛乱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战国时代 大名
下载PDF
功底深厚的张学津
10
作者 伊平 《戏曲艺术》 1985年第3期28-29,共2页
张学津是北京京剧院的主要老生演员。他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君秋的长子,自幼得到了他的父亲的艺术熏陶。
关键词 张学津 北京京剧院 京剧表演艺术 张君秋 马派 现代京剧 桑园 西皮原板 辕门斩 清官册
原文传递
理性看人生,不只是浮云——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赏析
11
作者 梅其涛 《湖北招生考试》 2011年第14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由渑池怀旧 老僧 尾联 怀渑池瞻兄 飞鸿踏雪 羚羊挂角 虚实相生 似有若无 起句
原文传递
晚情·老境
12
作者 李洁非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2-13,15,共3页
我有两盘余叔岩先生的唱腔专集盒带,百听不厌。 以我个人看法,余先生的唱工,在京剧须生二百年历史中首屈一指,韵味之美、字声之精、行腔之细、意境之高,不仅睥睨前人,亦复绝其来者。余腔可谓发见并体现了京剧须生唱工最雅正的形式,与之... 我有两盘余叔岩先生的唱腔专集盒带,百听不厌。 以我个人看法,余先生的唱工,在京剧须生二百年历史中首屈一指,韵味之美、字声之精、行腔之细、意境之高,不仅睥睨前人,亦复绝其来者。余腔可谓发见并体现了京剧须生唱工最雅正的形式,与之相较,别的流派多多少少都有点野狐禅的味道。 但是,象我这种年龄的中国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叔岩 余先生 沙桥饯别 桑园 捉放曹 穆桂英 云遮月 摘缨会 奇双会 字声
下载PDF
杨宝森演唱艺术的特色——纪念杨宝森先生诞辰八十周年
13
作者 王家熙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30-33,共4页
杨宝森创始的杨派,是当前流传很广的一个京剧老生流派。杨宝森创造性地继承了余叔岩唱、念艺术的精华。并有许多个人的新发挥;杨派声腔,以沉雄苍劲、醇厚清雅、气势磅礴而独标一格。本文分别从声、腔、力、速、字五个环节对杨宝森的演... 杨宝森创始的杨派,是当前流传很广的一个京剧老生流派。杨宝森创造性地继承了余叔岩唱、念艺术的精华。并有许多个人的新发挥;杨派声腔,以沉雄苍劲、醇厚清雅、气势磅礴而独标一格。本文分别从声、腔、力、速、字五个环节对杨宝森的演唱艺术进行一些剖析。一、杨宝森的嗓音宽厚、圆润而又苍劲。韵味很浓郁。不过,他的嗓音和余叔岩并不相象。余叔岩高、中、低音音色都好,但音量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宝森 余叔岩 演唱艺术 杨派 文昭关 反西皮 脑后音 二黄慢板 桑园 洪羊洞
原文传递
顾曲怡情 发扬国粹——记美国名票黄金懋
14
作者 李翡石 《中国京剧》 1993年第4期26-27,共2页
在美国和香港的票界中有一位享有很高声誉的著名票友——黄金懋先生。他是美国旧金山“梅兰芳艺术研究会”的会长,还是香港盛友票房的成员。黄金懋先生的弟弟是北京第二外语学院的教授,名叫黄金嘉。从黄老师那里,我了解到不少黄金懋先... 在美国和香港的票界中有一位享有很高声誉的著名票友——黄金懋先生。他是美国旧金山“梅兰芳艺术研究会”的会长,还是香港盛友票房的成员。黄金懋先生的弟弟是北京第二外语学院的教授,名叫黄金嘉。从黄老师那里,我了解到不少黄金懋先生的情况。 黄金懋先生今年已经七十五岁了,黄家兄弟姐妹共有十一人,出身于上海名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葆玖 艺术研究会 顾曲 怡情 《四郎探母》 太真外传 宇宙锋 桑园 珠帘寨 洪羊洞
原文传递
儿子倒比老子强
15
作者 张学浩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49-50,共2页
“下面请听,张君秋先生最小的孙子、4岁的小张迪为大家演唱《沙家浜》选段。”接着,在乐队的伴奏下,一个未脱奶气,稚嫩的童声唱出了“适才听得司令讲,阿庆嫂……”我在收音机旁,怀着喜悦的心情,仔细地听着电台播放我儿子演唱的录音。听... “下面请听,张君秋先生最小的孙子、4岁的小张迪为大家演唱《沙家浜》选段。”接着,在乐队的伴奏下,一个未脱奶气,稚嫩的童声唱出了“适才听得司令讲,阿庆嫂……”我在收音机旁,怀着喜悦的心情,仔细地听着电台播放我儿子演唱的录音。听他不荒腔,不走板,稳稳当当、有滋有味地唱完了这一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家浜》 张君秋 马先生 荒腔 阿庆嫂 张迪 春秋笔 马小曼 马连良 桑园
原文传递
梅兰芳的舞台技艺
16
作者 伊原青青园 李玲 《戏曲研究》 CSSCI 2014年第2期81-87,共7页
编者诚邀我写梅兰芳的评论,我丝毫不通中国语,而且我平生看过的中国戏只有本乡座~②的刘菘舟创新剧~③和横滨关帝庙的票友演出~①,再就是这回帝国剧场演出的梅兰芳~②,总共三回。说是看了梅兰芳的演出,也不过是看了首日上演的《天女散... 编者诚邀我写梅兰芳的评论,我丝毫不通中国语,而且我平生看过的中国戏只有本乡座~②的刘菘舟创新剧~③和横滨关帝庙的票友演出~①,再就是这回帝国剧场演出的梅兰芳~②,总共三回。说是看了梅兰芳的演出,也不过是看了首日上演的《天女散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语 剧场演出 演剧史 梅巧玲 陈德霖 黛玉葬花 御碑亭 王瑶卿 桑园 中国民族文化
原文传递
漫忆“阴阳戏”
17
作者 王永运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4-15,共2页
“阴阳戏”是一种在特殊环境下的特殊演出,在中国京剧史上可谓罕见之事。这一情况发生在1941年12月的上海。记得那年12月初,当时黄金大戏院曾邀京剧表演艺术家奚啸伯来沪公演,与奚合作的演员有:旦角侯玉兰、芙蓉草(赵桐珊),武生高盛麟,... “阴阳戏”是一种在特殊环境下的特殊演出,在中国京剧史上可谓罕见之事。这一情况发生在1941年12月的上海。记得那年12月初,当时黄金大戏院曾邀京剧表演艺术家奚啸伯来沪公演,与奚合作的演员有:旦角侯玉兰、芙蓉草(赵桐珊),武生高盛麟,小生程继先、俞振飞,花脸袁世海、王泉奎,丑角茹富蕙等,阵容相当齐整。首场打炮戏为《群英会·借东风》奚啸伯前饰鲁肃、后饰孔明,他的声腔优美,多见俏丽之处,身段洒脱自然,于细腻中见凝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戏 京剧表演艺术 程继先 奚啸伯 袁世海 芙蓉草 高盛麟 中国京剧史 周信芳 桑园
下载PDF
一出行将绝响的《桑园寄子》
18
作者 张永和 《中国京剧》 2016年第6期71-75,共5页
京剧《桑园寄子》是一出唱做俱佳的谭派名剧,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该剧经常在舞台上露演,颇受观众喜爱。但“文革”结束恢复传统老戏后,特别是近些年,这出“桑园寄子》却很少露面,几成绝响。是因为这出戏内容... 京剧《桑园寄子》是一出唱做俱佳的谭派名剧,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该剧经常在舞台上露演,颇受观众喜爱。但“文革”结束恢复传统老戏后,特别是近些年,这出“桑园寄子》却很少露面,几成绝响。是因为这出戏内容不健康,主题不积极吗?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园 五六十年代 新中国成立 “文革” 京剧
原文传递
伶界大王——京剧谭派创始人谭鑫培(一)
19
作者 和煦 《琴童》 2015年第8期14-15,共2页
谭鑫培(1847~1917)是京剧历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父亲谭志道艺名为"叫天",因此人们也称谭鑫培为"小叫天"。 谭鑫培是京剧进入鼎盛时期最重要的标志。清朝光绪年间,京城里常说:"有匾皆书垿(xu),无腔不学谭";近代大... 谭鑫培(1847~1917)是京剧历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父亲谭志道艺名为"叫天",因此人们也称谭鑫培为"小叫天"。 谭鑫培是京剧进入鼎盛时期最重要的标志。清朝光绪年间,京城里常说:"有匾皆书垿(xu),无腔不学谭";近代大学者梁启超也以这样的诗句来歌颂谭鑫培"四海一人谭鑫培,声名廿纪轰如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鑫培 小叫天 谭派 光绪年间 梅巧玲 梨园世家 桑园 志道 同台演出 同光十三绝
原文传递
飞播种草寄子播种试验报告
20
作者 彭建 闫凯 《新疆畜牧业》 2011年第5期23-24,共2页
通过从2005~2008年在北疆低山带荒漠类草地进行飞播试验,试验分别采用冬季寄子播种和仲夏雨季播种两种方式。结果表明,在北疆地区,冬季寄子播种较夏季播种具有优势,飞播面积有效率明显提高。
关键词 播种 飞播 有效面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