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寂静性嗜铬细胞瘤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华 吴红花 +4 位作者 布楠 周莉 张俊清 周利群 郭晓蕙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4期2727-2731,共5页
目的 分析寂静性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99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47例嗜铬细胞瘤患者资料,根据有无高血压分为非寂静组(194例)及寂静组(53例).比较两组间临床资料,重点提炼寂静性嗜铬细胞瘤临... 目的 分析寂静性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99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47例嗜铬细胞瘤患者资料,根据有无高血压分为非寂静组(194例)及寂静组(53例).比较两组间临床资料,重点提炼寂静性嗜铬细胞瘤临床特点.结果 寂静性嗜铬细胞瘤占嗜铬细胞瘤总数的21.5%(53/247),影像学为主要发现途径.寂静性嗜铬细胞瘤53例患者中41例(77.4%)来源于肾上腺,其中良性31例(75.6%),肿瘤直径2.3~8.0 cm;恶性10例(24.4%),肿瘤直径3.5~12.0 cm.12例(22.6%)来源于肾上腺外,其中良性4例,肿瘤直径2.0~5.5 cm;恶性8例,肿瘤直径5.0~10.5 cm.随肿瘤增大,恶性比例增加,直径〈3 cm的8例中1例恶性,直径3~5 cm的12例中2例恶性,直径≥5 cm的33例中15例恶性.非寂静组和寂静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及良、恶性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非寂静组比较,寂静组肿瘤更大,≥5 cm的肿瘤比例更高(62.3%比45.9%,P=0.034);高血糖的发生率及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水平更低(均P〈0.05).寂静性嗜铬细胞瘤53例中19例(35.8%)术前未获诊断,肾上腺外占位误诊率更高(10/12),39.6%(21/53)的患者出现术中血压波动.结论 寂静性嗜铬细胞瘤不少见,影像学是主要发现途径;肿瘤大、误诊常见,尤其是肾上腺外占位.无论肾上腺或肾上腺外肿瘤,尤其〉3.0 cm的占位但血压正常,应想到寂静性嗜铬细胞瘤的可能性,给予充分术前诊断、术前准备及术中监测,以减少误诊及术中血压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寂静 误诊
原文传递
临床表现为周期性麻痹的寂静性甲状腺炎一例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鲁瑾 邹大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7-167,199,共2页
关键词 周期麻痹 寂静甲状腺炎 临床表现
下载PDF
CT增强图像常规特征联合影像组学鉴别寂静性嗜铬细胞瘤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哲璇 陆文烨 +1 位作者 张国勋 马占龙 《现代医学》 2021年第3期253-259,共7页
目的:综合分析寂静性嗜铬细胞瘤的CT常规特征及影像组学特征,并建立预测模型,探索影像组学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的病例97例,根据有无高血压及头痛、心悸、多汗三联征分为寂静组及非寂静组,对比分... 目的:综合分析寂静性嗜铬细胞瘤的CT常规特征及影像组学特征,并建立预测模型,探索影像组学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的病例97例,根据有无高血压及头痛、心悸、多汗三联征分为寂静组及非寂静组,对比分析其CT图像常规特征及影像组学特征。通过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法(LASSO)选择优化的特征子集,采用逻辑回归分析建立常规CT特征模型、组学特征模型、组学特征联合常规CT特征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CT特征中,两组在最长径是否≥5 cm、形状是否规则及囊变范围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灶在位置、有无钙化、出血及囊变的形态、动脉期及静脉期的平均CT值、是否均匀强化及强化模式和程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学特征联合常规CT特征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及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22(95%CI:0.870~0.974)、0.854、0.784、0.894、0.806、0.881,均高于常规CT特征模型和组学特征模型。结论:寂静性嗜铬细胞瘤虽无典型的临床症状,但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且影像组学特征联合常规CT特征模型能显著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寂静嗜铬细胞瘤 计算机断层扫描 影像组学 高血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