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种定量PCR法与探针杂交法在检测重组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中宿主DNA残留量的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京敬 郜尽 韩伟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0-145,共6页
目的:建立Taqman探针技术的定量PCR方法,对大肠杆菌E.coli/BL21菌株生产的重组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rhIL^-1ra)中的残留宿主DNA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与SYBR Green法和地高辛探针杂交法进行比较。方法:以BioRad Chromo 4荧光定量PCR仪... 目的:建立Taqman探针技术的定量PCR方法,对大肠杆菌E.coli/BL21菌株生产的重组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rhIL^-1ra)中的残留宿主DNA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与SYBR Green法和地高辛探针杂交法进行比较。方法:以BioRad Chromo 4荧光定量PCR仪为平台,选择大肠杆菌23S核糖体RNA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以纯化的宿主基因组DNA为标准品,对供试品中残留DNA进行定量。同时在重复性,精密度,检测限等方面与SYBR Green方法和地高辛探针杂交法进行比较。结果:本实验建立的Taqman探针法检测限为0.01 ng·mL^-1,在0.01~1000 ng·mL^-1区间同样具有良好的线性(r=0.997),回收率89.7%~136.0%。测定4批次供试品中残留DNA浓度为0.052、0.092、0.096、0.025 ng·mL^-1。结论:Taqman探针法与SYBR Green法检测灵敏度均达到0.01 ng·mL^-1,在重复性与精密度方面效果一致,且均优于探针杂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定量PCR 宿主残留dna 重组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 质量控制 Taqmen探针
原文传递
生物制品宿主细胞残留DNA检测限定标准及方法浅析 被引量:9
2
作者 贾惠言 姚雪静 《药学研究》 CAS 2018年第2期115-118,共4页
近年来热度骤增的生物制品药物对诸多疾病疗效斐然,在药品市场中所占比重也是节节攀升。于是生物制品与之俱来的生物安全性问题被渐渐提上日程,其中宿主细胞残留DNA由于可能会传递肿瘤或病毒相关基因,存在潜在的危险性,各国药品监督管... 近年来热度骤增的生物制品药物对诸多疾病疗效斐然,在药品市场中所占比重也是节节攀升。于是生物制品与之俱来的生物安全性问题被渐渐提上日程,其中宿主细胞残留DNA由于可能会传递肿瘤或病毒相关基因,存在潜在的危险性,各国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对其残留量有着严格的限度控制。同时,各国药典也陆续提供数种关于宿主细胞残留DNA检测经典的方法,目前以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为最优,因其专一性强、灵敏度高、快速且可实现高通量。本文介绍了一些国内与国外监管机构出台的关于生物制品宿主细胞残留DNA检测的限定规定,并对现有的常见检测方法进行描述、总结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品 宿主细胞残留dna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qPCR在重组腺相关病毒产品大片段宿主细胞残留DNA检测中的应用
3
作者 王光裕 史新昌 +3 位作者 杨靖清 李响 于雷 周勇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7期775-778,787,共5页
目的考察qPCR法检测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rAAV)基因治疗产品中大片段宿主细胞残留DNA(host cell residual DNA,HCD)的可行性。方法提取4种不同血清型rAAV核酸,采用qPCR法对宿主HEK293细胞基因组长末端重... 目的考察qPCR法检测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rAAV)基因治疗产品中大片段宿主细胞残留DNA(host cell residual DNA,HCD)的可行性。方法提取4种不同血清型rAAV核酸,采用qPCR法对宿主HEK293细胞基因组长末端重复序列(long terminal repeat sequence,LTR)中244和562 bp两个片段序列进行特异性定量,计算HCD在基因组中的占比。结果可在qPCR法定量限范围内检出4种不同血清型rAAV样品大片段HCD,占比为0.3%~5.4%,且随着检测片段长度增加,占比呈降低趋势。结论qPCR技术可用于rAAV产品中大片段HCD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 重组重组腺相关病毒 基因治疗产品 宿主细胞残留dna
原文传递
生物制品中宿主细胞残留DNA的检测研究进展
4
作者 赵述强 高巾媛 +3 位作者 娄豆豆 庞庆林 史清水 陆益红 《中国药品标准》 CAS 2024年第5期437-442,共6页
宿主细胞残留DNA是生物制品中最为常见且影响安全性的工艺杂质之一,因其具有潜在的安全风险,国内外监管机构分别要求在成品检定或在适宜的中间产物控制阶段对其进行检测并控制在可接受的限度范围内。通过不同生产阶段产品的监测,验证去... 宿主细胞残留DNA是生物制品中最为常见且影响安全性的工艺杂质之一,因其具有潜在的安全风险,国内外监管机构分别要求在成品检定或在适宜的中间产物控制阶段对其进行检测并控制在可接受的限度范围内。通过不同生产阶段产品的监测,验证去除的效果,有助于确认生产工艺的科学性与稳定性。为加深对生物制品宿主细胞残留DNA控制策略的认识与理解,作者结合实际工作及文献调研情况,对生物制品中宿主细胞残留DNA相关研究内容进行梳理,以期为今后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品 宿主细胞残留dna 关键质量属性 工艺杂质 质量源于设计
下载PDF
宿主细胞残留DNA片段大小分布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被引量:3
5
作者 闫璐瑶 张家友 +5 位作者 张青梅 张哲罡 夏志武 邱冉 刘京 杨晓明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5-339,348,共6页
目的建立宿主细胞残留DNA片段大小分布的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为监控疫苗生产过程提供依据。方法基于高灵敏的微型化芯片毛细管电泳法,用MDCK细胞基因组DNA作为阳性对照品,建立检测方法,并验证方法的检测范围、准确性及精密度。利用建... 目的建立宿主细胞残留DNA片段大小分布的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为监控疫苗生产过程提供依据。方法基于高灵敏的微型化芯片毛细管电泳法,用MDCK细胞基因组DNA作为阳性对照品,建立检测方法,并验证方法的检测范围、准确性及精密度。利用建立的方法分析MDCK细胞基质流感疫苗生产过程中间品(H1N1型流感病毒收获液、病毒微滤液、核酸酶处理收获液、浓缩病毒液、层析病毒液)残留DNA片段大小分布。结果 MDCK细胞基因组浓度为933.06 ng/μL,A_(260/280)值为2.079,可作为阳性对照。该方法检测范围为35~10 380 bp,精密度检测CV均小于10%。用该方法检测H1N1型流感病毒疫苗中间品,结果显示宿主细胞基因组大片段被核酸酶处理成小片段,层析病毒液300 bp以下片段占总外源DNA的84%。结论建立了一种测定MDCK细胞基质流感疫苗宿主细胞残留DNA片段大小分布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精密度良好,有望用于连续细胞系衍生生物制品的原液检定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宿主细胞残留dna 片段大小 分布 毛细管电泳
原文传递
磁珠法结合实时定量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中宿主细胞残留DNA的验证及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周艳萍 卢佳 +5 位作者 李茜 林凤杰 杨安纳 孟胜利 王泽鋆 申硕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11-717,共7页
目的对磁珠法结合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灭活疫苗(Vero细胞)中宿主细胞残留DNA(residual cell DNA,rcDNA)进行验证及应用。方法利用磁珠与溶液中DNA的特异性结合来提取样品中rcDNA。... 目的对磁珠法结合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灭活疫苗(Vero细胞)中宿主细胞残留DNA(residual cell DNA,rcDNA)进行验证及应用。方法利用磁珠与溶液中DNA的特异性结合来提取样品中rcDNA。将已知浓度的细胞DNA标准品系列稀释后,根据DNA标准品的循环阈值与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对未知样品中的rcDNA进行定量分析。对方法进行线性和范围、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验证,并使用该方法对新冠灭活疫苗(Vero细胞)生产过程样品进行rcDNA及其片段大小检测。结果标准品检测范围为0.0003~30 pg/μL,该方法的标准曲线决定系数(R;)>0.99,扩增效率为90%~110%。质控样品回收率为50%~150%,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30%。试验结果的各项参数均符合标准。结论磁珠法可解决rcDNA检测中样品前处理提取DNA的技术难点,qPCR能够简便、快速、准确地对新冠疫苗生产过程中的rcDNA进行定量测定。该方法适用于新冠疫苗中rcDNA的检测及疫苗生产过程和成品的质量控制,对其他采用同样细胞基质的病毒性疫苗质量控制也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 Vero细胞 宿主细胞残留dna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磁珠法
原文传递
生物制品中宿主细胞残留DNA检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闫璐瑶(综述) 张家友 杨晓明(审校)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170-174,共5页
宿主细胞残留DNA是指可能出现于生物制品中的来自宿主细胞的DNA片段。用传代细胞株生产的生物制品,其宿主细胞残留DNA可能会传递肿瘤或病毒相关基因,存在潜在的危险性。各国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对宿主细胞DNA的残留量有着严格的限度控制,... 宿主细胞残留DNA是指可能出现于生物制品中的来自宿主细胞的DNA片段。用传代细胞株生产的生物制品,其宿主细胞残留DNA可能会传递肿瘤或病毒相关基因,存在潜在的危险性。各国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对宿主细胞DNA的残留量有着严格的限度控制,同时各国药典也提供数种经典的检测方法。建立合适的宿主细胞残留DNA检测方法有助于监测生产工艺,确保生物制品的安全性和质量。此文对宿主细胞残留DNA潜在的危害、国内外监管机构对宿主细胞残留DNA检测标准和检测方法以及各方法的特点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品 宿主细胞残留dna 检测方法
原文传递
阈值法检测人用狂犬病疫苗宿主细胞DNA残留量 被引量:1
8
作者 杨萍 孙博 +5 位作者 刘大维 隋娜 闫慧 张喜珍 谷铁军 张艳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7期806-809,共4页
目的建立人用狂犬病疫苗宿主细胞DNA残留量的阈值检测法,并进行验证。方法验证阈值法的线性范围、准确性及精密度。采用阈值法和DNA探针杂交法分别对3批狂犬病疫苗原液样品宿主细胞DNA残留量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DNA标准品浓度为3~... 目的建立人用狂犬病疫苗宿主细胞DNA残留量的阈值检测法,并进行验证。方法验证阈值法的线性范围、准确性及精密度。采用阈值法和DNA探针杂交法分别对3批狂犬病疫苗原液样品宿主细胞DNA残留量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DNA标准品浓度为3~200pg时,与检测信号(μV/s)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直线回归方程为y=10.812x-36.761,R^2=0.9945;加入100和25pgDNA标准品的样品回收率为88%~110%,CV分别为7.7%和7.4%;精密度各次检测CV均<10%。阈值法检测3批狂犬病疫苗原液样品宿主细胞DNA残留量分别为181.9、104.2和64.6pg/mL,DNA探针杂交法检测结果分别为约250、约100和<100pg/mL,二者检测结果相符。结论阈值法有望应用于生物制品宿主细胞残留DNA含量的常规检测,且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及精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值法 人用狂犬病疫苗 宿主细胞残留dna dna探针杂交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