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胡杨披针形叶与宽卵形叶的超微结构与光合特性的差异 被引量:46
1
作者 杨树德 郑文菊 +3 位作者 陈国仓 张承烈 陈珈 王学臣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21,共8页
以胡杨的披针形叶和宽卵形叶作为实验材料,对其细胞超微结构、光合酶活性、稳定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叶片都是等面叶,角质层厚,具皮下层和孔下室,含较多的粘液细胞,表现出明显的旱生结构特点;两种叶片均具有不整齐... 以胡杨的披针形叶和宽卵形叶作为实验材料,对其细胞超微结构、光合酶活性、稳定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叶片都是等面叶,角质层厚,具皮下层和孔下室,含较多的粘液细胞,表现出明显的旱生结构特点;两种叶片均具有不整齐的维管束鞘细胞,Rubisco/PEPC值与小麦的接近,δ13C值分别为-27.9‰和-26.7‰,位于C3植物的δ13C值的范围内,表明两种叶片的碳同化途径均为C3途径;然而宽卵形叶较披针形叶的旱生结构更发达,叶肉细胞的线粒体数目及液泡中的泡状物质较多,Rubisco/PEPC值较低而δ13C值较高,表明宽卵形叶比披针形叶具有更强的抵抗逆境的能力.此外,还对两种叶片对胡杨适应其盐碱化生境的能力的贡献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超微结构 光合特性 碳同位素组成 披针形 卵形
下载PDF
新疆塔里木河下游胡杨不同叶形水势变化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付爱红 陈亚宁 李卫红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3-88,共6页
以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后胡杨披针形叶和宽卵形叶作为实验材料,对这两种异形叶水势的日、月变化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异形叶水势的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大体上略呈单峰形,在午后14:00—18:00期间出现全天最低值;胡杨两种... 以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后胡杨披针形叶和宽卵形叶作为实验材料,对这两种异形叶水势的日、月变化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异形叶水势的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大体上略呈单峰形,在午后14:00—18:00期间出现全天最低值;胡杨两种异形叶水势的月变化趋势也大体相同,表现为从5—8月阿拉干断面胡杨两种异形叶水势均呈先降低后增高的趋势;亚合浦马汗断面B1和B2井位处胡杨叶水势呈逐渐增高趋势,B3井位处胡杨披针形叶水势先降低后增高,7月最低。运用国际通用软件SPSS10.0对气温、地下水埋深与胡杨两种异形叶水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发现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该研究对了解不同环境因子对胡杨两种异形叶水势的影响效应以及生态输水对塔里木河下游不同断面局部小气候的调节和改善作用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 披针形 胡杨 水势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胡杨两种形态叶片碳同位素特征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马剑英 孙惠玲 +2 位作者 夏敦胜 魏海涛 陈发虎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55,共5页
以自然生长在塔里木盆地的胡杨为研究材料,利用稳定碳同位素技术探讨不同种群胡杨的披针形叶和宽卵形叶两种叶片的稳定碳同位素特征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胡杨叶片的δ^(13)C值为-29.81‰~25.33‰,说明胡杨属于C_3代谢... 以自然生长在塔里木盆地的胡杨为研究材料,利用稳定碳同位素技术探讨不同种群胡杨的披针形叶和宽卵形叶两种叶片的稳定碳同位素特征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胡杨叶片的δ^(13)C值为-29.81‰~25.33‰,说明胡杨属于C_3代谢途径;胡杨宽卵形叶片和披针形叶片的δ^(13)C值差异显著,宽卵形叶片的δ^(13)C值要比披针形叶片的明显偏正,平均偏正2.08‰,说明胡杨宽卵圆形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要高于披针形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披针形 卵形 稳定碳同位素组成 水分利用效率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