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8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中重度烧伤并发容量性休克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7
1
作者 孙聪北 米继华 +2 位作者 鲁维丽 李杰 单洁华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3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中重度烧伤并发容量性休克的相关因素,总结小儿烧伤补液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收治的94例中重度烧伤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给予补液治疗,以患儿是否发生容量性休克为标准判断患儿...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中重度烧伤并发容量性休克的相关因素,总结小儿烧伤补液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收治的94例中重度烧伤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给予补液治疗,以患儿是否发生容量性休克为标准判断患儿补液效果。统计患儿就诊后发生休克情况,根据是否发生休克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发生容量性休克)和对照组(未发生非容量性休克),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出两组患儿相关指标的差异,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小儿烧伤后容量性休克的相关因素,探讨提升小儿烧伤补液效果的措施和护理经验。结果:94例烧伤患儿中有58例发生容量性休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烧伤至就诊时间、烧伤程度、烧伤面积是影响烧伤患儿补液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儿童具有独特的病理生理特点,烧伤后病情发展迅速,应给予及时补液,针对影响补液效果的因素选择正确的补液方法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帮助患儿平稳度过烧伤危险期,预防休克、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有效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烧伤 补液 影响因素 容量性休克 感染 护理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兔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0
2
作者 韩丽莎 马玉亭 韩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63-664,669,共3页
目的 :研究参麦注射液对家兔低血容量性休克致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实验动物 16只随机分两组 ,制备缺血再灌注 (ischemiareperfusion ,I -R)模型。参麦 (SM)组 8只 ,缺血 30min ,再灌注时从静脉快速输入自体血和 2 0mL... 目的 :研究参麦注射液对家兔低血容量性休克致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实验动物 16只随机分两组 ,制备缺血再灌注 (ischemiareperfusion ,I -R)模型。参麦 (SM)组 8只 ,缺血 30min ,再灌注时从静脉快速输入自体血和 2 0mL生理盐水 (参麦注射液加入其中 ,1 5mL/kg) (I -R +SM) ;对照组 8只 ,缺血 30min ,静脉输入自体血和等量生理盐水 (I -R +NS)。各组动物除回输血液外 ,外加 10 0mL液体补充丢失的水分。观察缺血前 (BI) ,I-R后 30min ,1h ,2h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 ,NO-2 /NO-3 含量 ,血液pH值和尿量变化。结果 :SM组血浆NO-2 /NO-3 含量高于对照组 ,I -R 2h ,对照组 (4 0 8± 1 95 ) μmol/L ,SM组 (7 5 6± 1 2 1)μmol/L(P <0 0 1) ;SOD活力也高于对照组 :SM组 (70 0 5± 9 87)Nu/mL ;对照组 (4 3 17± 10 93)Nu/mL(P <0 0 1)。随着SOD活力 ,NO-2 /NO-3 水平升高 ,酸中毒有所纠正 ,pH值逐渐上升 ,循环血流状态改善 ,尿量增加。结论 :参麦注射液对低血容量性休克致缺血再灌注兔有一定保护作用 ,其机制与增加SOD活力 ,促进NO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容量性休克 缺血再灌注 参麦注射液
下载PDF
早期乳酸清除率评估与失血性低血容量休克预后的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吴健锋 管向东 +3 位作者 陈娟 欧阳彬 陈敏英 黄顺伟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0年第4期28-30,共3页
目的评估失血性低血容量休克患者早期乳酸清除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观察并收集因失血性低血容量休克进入外科重症监护病房92例患者的APACHEII评分、入ICU6h后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及患者预后。分别将患者分成存活组和死亡组,高乳酸清... 目的评估失血性低血容量休克患者早期乳酸清除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观察并收集因失血性低血容量休克进入外科重症监护病房92例患者的APACHEII评分、入ICU6h后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及患者预后。分别将患者分成存活组和死亡组,高乳酸清除率组(6h乳酸清除率>10%)和低乳酸清除率组(6h乳酸清除率<10%),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各组年龄、性别、APACHEII评分和基础血乳酸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存活组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29.8±15.2)%vs(9.8±9.1)%,<0.01];高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11.3%vsP42.9%,P<0.01)。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10%能准确评估失血性低血容量休克患者的良性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容量性休克 乳酸清除率
原文传递
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损伤控制手术在严重多发伤伴低血容量性休克急诊救治中的意义 被引量:24
4
作者 李力卓 何松柏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344-347,共4页
目的探讨和总结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损伤控制手术在严重多发伤低血容量性休克急诊救治中的意义。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51例严重多发伤伴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采取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损伤控制手术救治... 目的探讨和总结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损伤控制手术在严重多发伤低血容量性休克急诊救治中的意义。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51例严重多发伤伴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采取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损伤控制手术救治(实验组),并与2003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50例采取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常规手术方法救治的严重多发伤伴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对照组1)、44例充分液体复苏联合损伤控制性手术方法救治的严重多发伤伴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对照组2)以及46例充分液体复苏和常规手术方法救治的严重多发伤伴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对照组3)进行成功率比较。结果实验组抢救成功34例,成功率66.7%;死亡17例,死亡率33.3%。对照组1抢救成功24例,成功率48.0%;死亡26例,死亡率52.0%。对照组2抢救成功21例,成功率47.7%;死亡23例,死亡率52.3%。对照组3抢救成功16例,成功率34.8%;死亡30例,死亡率65.2%。实验组与对照组3比较,成功率和死亡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其他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各对照组间成功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严重多发伤伴低血容量性休克抢救治疗中,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损伤控制性手术具有至关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液体复苏 损伤控制手术 严重多发伤 低血容量性休克 急诊救治
下载PDF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5
作者 苏俊 王锦权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6-548,共3页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 leak syndrome,CLS)是指由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引起的大量血浆小分子蛋白渗漏到组织间隙,从而出现低蛋白血症、低血容量性休克、急性肾缺血等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1]。CLS时...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 leak syndrome,CLS)是指由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引起的大量血浆小分子蛋白渗漏到组织间隙,从而出现低蛋白血症、低血容量性休克、急性肾缺血等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1]。CLS时患者迅速出现进行性全身性水肿、低蛋白血症、体质量增加、血液浓缩,严重时可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低血容量性休克 多器官功能衰竭 低蛋白血症 小分子蛋白 血管通透 肾缺血
原文传递
胃镜联合蒙脱石散 法莫替丁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6
作者 陈建新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194-1196,共3页
胃溃疡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急症,常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如不及时治疗,将危及患者生命。既往研究表明[1],胃溃疡出血与胃酸、幽门螺杆菌(HP)感染均有关,因此,抗HP治疗和质子泵抑制剂是传统的治疗胃溃疡出血的方法。内镜是目前临床上治... 胃溃疡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急症,常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如不及时治疗,将危及患者生命。既往研究表明[1],胃溃疡出血与胃酸、幽门螺杆菌(HP)感染均有关,因此,抗HP治疗和质子泵抑制剂是传统的治疗胃溃疡出血的方法。内镜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主要手段。法莫替丁是第三代H2受体拮抗剂,可抑制胃酸分泌[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莫替丁 胃溃疡出血 临床疗效 受体拮抗剂 蒙脱石散 溃疡愈合情况 胃镜检查 胃酸分泌 低血容量性休克 溃疡愈合时间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120例 被引量:20
7
作者 罗玉龙 张平安 彭慧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48-1150,共3页
创伤患者在急诊之前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休克,主要为失血性低血容量性休克[1].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传统治疗认为应该积极行快速、大量的液体复苏,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量.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量液体输入反而会加重出血甚至死亡[2].因此,... 创伤患者在急诊之前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休克,主要为失血性低血容量性休克[1].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传统治疗认为应该积极行快速、大量的液体复苏,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量.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量液体输入反而会加重出血甚至死亡[2].因此,有学者提出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新概念,即创伤失血性休克时,通过控制液体输注的速度和补液量使机体血压维持在一个较低的范围水平内,适当恢复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流,不至于过多地干扰机体的代偿机制和内环境[3].笔者对我院2008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20例严重多发伤合并出血未控制的失血性休克患者,分别采用充分液体复苏和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临床资料和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失血性休克 液体复苏治疗 严重多发伤 限制液体复苏 低血容量性休克 有效循环血量 创伤患者 传统治疗
原文传递
低血容量性休克容量复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8
作者 程越 思永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817-2819,共3页
休克是指一种急性循环功能不全综合征。由于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心排量不足或周围血液分布异常,致使组织灌注不良、细胞供氧不足和氧利用异常、细胞功能及代谢异常,严重时可造成重要脏器的功能丧失甚至机体死亡。低血容量性休克是休克... 休克是指一种急性循环功能不全综合征。由于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心排量不足或周围血液分布异常,致使组织灌注不良、细胞供氧不足和氧利用异常、细胞功能及代谢异常,严重时可造成重要脏器的功能丧失甚至机体死亡。低血容量性休克是休克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由于全血的丢失、血浆量的减少或者自由水的丢失,引起血管内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最终导致血压的下降和微循环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容量性休克 容量复苏 乳酸
下载PDF
中心静脉压急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0) 被引量:18
9
作者 张新超 +10 位作者 魏捷 于学忠 吕传柱 吴森 晏晨 王凡 胡莹莹 李晨 周亚雄 刘海波 李艳玲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57-764,共8页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是上、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处的压力,可通过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直接测量【1】。1959年,Hughes和Magovem在开胸术后患者监测右心房压的研究中发现失血会引起CVP下降,首次描述了CVP和容量的关系【2】...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是上、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处的压力,可通过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直接测量【1】。1959年,Hughes和Magovem在开胸术后患者监测右心房压的研究中发现失血会引起CVP下降,首次描述了CVP和容量的关系【2】。1968年,英国的English第一次全面阐述了CVP监测在心血管手术、低血容量性休克、心力衰竭和心脏骤停中应用的重要性【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压 低血容量性休克 下腔静脉 右心房 心血管手术 开胸术后 急诊临床 HUGHES
原文传递
液体复苏与免疫 被引量:11
10
作者 柳垂亮 李玉娟 招伟贤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788-790,共3页
关键词 液体复苏 创伤 复苏治疗 低血容量性休克 失血 影响 免疫 液体种 用量 种类
原文传递
血管加压药物在急诊休克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13
11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 +6 位作者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急诊分会刘业成 朱华栋 张新超 于学忠 赵晓东 吕传柱 刘业成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29-936,共8页
休克是急诊最常见的危重症之一,从病理生理上可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分布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梗阻性休克等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休克,医生在准确评估病情特别是管理、优化容量状态的基础上,科学、合理使用血管加压药物对维持患者的血... 休克是急诊最常见的危重症之一,从病理生理上可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分布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梗阻性休克等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休克,医生在准确评估病情特别是管理、优化容量状态的基础上,科学、合理使用血管加压药物对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容量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 容量状态 血流动力学 病理生理 专家共识 危重症 分布性休克
原文传递
严重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 被引量:13
12
作者 孙永华 陈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872-1873,共2页
烧伤休克是由于体液外渗导致血容量减少造成的低血容量性休克。严重烧伤后损伤信号由损伤部位经神经传入支传导到中枢,在中枢再经整合产生神经冲动和激素分泌效应引起全身反应。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包括心脏,血管系统和体液都出现一系列反应,
关键词 液体复苏 严重烧伤 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 损伤部位 全身反应 神经冲动 容量减少
下载PDF
高渗盐复合液抗颅脑损伤并低血容量性休克 被引量:13
13
作者 龙怡 李辉 曾红科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301-1304,共4页
目的探讨高渗盐复合液(高渗盐水羟乙基淀粉HSH)在颅脑损伤合并低血容量性休克中的疗效及对颅内压(ICP)的影响。方法为前瞻、对照性研究。选择2007年9月至2008年7月入住广东省人民医院ICU及脑外科颅脑损伤且平均动脉压(MAP)低于60m... 目的探讨高渗盐复合液(高渗盐水羟乙基淀粉HSH)在颅脑损伤合并低血容量性休克中的疗效及对颅内压(ICP)的影响。方法为前瞻、对照性研究。选择2007年9月至2008年7月入住广东省人民医院ICU及脑外科颅脑损伤且平均动脉压(MAP)低于60mmHg的患者60例,其中男51例,女9例,年龄18~69岁,平均(41.5±9.5)岁。排除标准:年龄〈18岁或〉70岁的患者;孕妇、月经期妇女;严重肝肾功能障碍;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者;大出血未止住;治疗前数小时内应用过其它血管活性物质;受伤超过24h者;脑死亡。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例),3组年龄性别构成具可比性,分别以平衡液(平衡液LR组)500ml、5%氯化钠(高渗盐水HIS组)4ml/kg、HSH(HSH组)4ml/kg进行液体复苏,记录复苏前及复苏30、60、120min时的血压、呼吸、心率、尿量等,抽静脉血检测凝血功能、电解质,应用颅内压无创检测分析仪测量ICP。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各组复苏前后指标应用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方差检验分析,组间比较应用(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复苏30min时HIS、HSH组MAP即恢复到60mmHg以上,且ICP降低10%以上;60min时LR组MAP恢复到60mmHg以上,但ICP无降低。120min时HSH提高MAP和降低ICP的作用优于LR、HI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43,8.99,P〈0.05);各组用药前后实验室检测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合并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救治中HSH复苏效果及降低颅内压作用显著且持久,有利于保护脑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低血容量性休克 高渗盐水羟乙基淀粉 颅内压
原文传递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4
作者 关连越 付佩尧 李巍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9期1602-1605,共4页
组织经历一定时间的缺血后恢复血流灌注,不仅无法使组织器官功能得以迅速恢复正常,反而加重组织器官炎症反应、结构破坏、甚至出现严重功能障碍,这一过程被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这种损伤常发生... 组织经历一定时间的缺血后恢复血流灌注,不仅无法使组织器官功能得以迅速恢复正常,反而加重组织器官炎症反应、结构破坏、甚至出现严重功能障碍,这一过程被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这种损伤常发生于医疗过程中,如器官移植、溶栓治疗、动脉搭桥术、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低血容量性休克等,进而出现肝、脑、心、肺、肾、肠等多器官功能损伤,成为影响缺血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肝脏IRI(HIRI)最为常见和严重,限制了肝切除术的适应症及边缘性肝脏供体的应用,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肝脏外科及肝移植的发展和普及。HIRI可分为热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冷缺血再灌注损伤,二者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相似,其机制涉及诸多因素,与代谢障碍、氧化应激、细胞活化、炎症反应等有关,各个因素形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近些年,蛋白酶抑制剂、自由基清除剂、钙通道阻滞剂、某些激素或中药等均已被证实可从多种途径有效抑制HI-RI。目前,新型免疫抑制的应用及基因治疗等也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本文综合国内外研究资料就HIRI发生发展的常见机制(见图1)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缺血再灌注 损伤机制 冷缺血再灌注损伤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 多器官功能损伤 低血容量性休克 组织器官 HIRI
下载PDF
创伤性休克液体复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戴海涛 叶志强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1307-1308,共2页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 液体复苏 低血容量性休克 细胞因子释放 严重骨盆骨折 严重创伤 血液灌流量 严重胸外伤
原文传递
低剂量内毒素对低血容量性休克兔前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萧正伦 黄海鹭 +1 位作者 徐远达 罗炜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46-349,共4页
目的 :观察急性失血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后低剂量内毒素对血浆和肺泡灌洗液 ( BAL F)中前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 1β( IL 1β)和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2 2只新西兰白兔分成 4组 :1低血容量性休克组 6只 :快速失血持... 目的 :观察急性失血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后低剂量内毒素对血浆和肺泡灌洗液 ( BAL F)中前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 1β( IL 1β)和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2 2只新西兰白兔分成 4组 :1低血容量性休克组 6只 :快速失血持续 1小时 ,以心排血量低于基础值 40 %为准 ,休克恢复 6 0分钟后再观察 4小时 ;2内毒素组 6只 :以 1μg/ kg的低剂量内毒素 ( L PS)静注 ;3休克加 L PS组 ( 6只 ) :低血容量性休克恢复 6 0分钟后再静注低剂量 L PS;4对照组 ( 4只 )。各组分别在休克前、休克 6 0分钟、休克恢复 6 0分钟、静注 L PS 2小时和 4小时 5个时间点抽血。结果 :休克组和休克加 L PS组动物休克期血浆 IL 1β水平有显著升高 ,休克恢复后回降正常 ;休克加 L PS组在静注 L PS后 2~ 4小时血浆 IL 1β浓度再次持续显著升高 ,且 BAL F中的 IL 1β浓度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升高。而 TNFα水平除在 BAL F中有明显升高外 ,在各组动物实验中均未见显著改变。休克加 L PS组动物左肺干重与湿重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 0 .17± 0 .0 2比 0 .30± 0 .0 3)。结论 :前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升高提示短时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可能启动了全身的炎症反应 ,增加了机体对低剂量 L PS产生炎性肺水肿的敏感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呼吸窘迫综合征 低血容量性休克
下载PDF
不同途径PICC置管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2
17
作者 夏瑾 张晓梅 秦淑玉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8期4027-4028,4032,共3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占急性胰腺炎的10%-20%,预后凶险,病死率高达30%-40%,是肝胆外科常见的急症。SAP患者入院时大多伴有高热、腹痛、大汗、胰腺周围大量渗液,加上频繁呕吐、禁食、胃肠减压,导致血容量急...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占急性胰腺炎的10%-20%,预后凶险,病死率高达30%-40%,是肝胆外科常见的急症。SAP患者入院时大多伴有高热、腹痛、大汗、胰腺周围大量渗液,加上频繁呕吐、禁食、胃肠减压,导致血容量急剧下降、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1]。中心静脉置管(CVC)对于SAP患者的抢救、快速输血输液、监测中心静脉压、静脉高营养、药物的输入及避免反复穿刺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外静脉 肘部静脉 静脉高营养 低血容量性休克 中心静脉压 预后凶险 留置时间 胃肠减压 机械静脉炎 输血输液
下载PDF
从《伤寒论》厥证探讨临床感染性休克与低血容量休克的证治 被引量:11
18
作者 郭江水 史哲新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4-6,共3页
休克是临床危重病症,临床对感染性休克及低血容量休克患者的救治,往往遇到感染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体温持续或反复升高;液体复苏后,血压不能恢复或维持的情况。《伤寒论》厥阴病篇中热厥与寒厥的论述,与临床部分感染性休克与低血容量休克... 休克是临床危重病症,临床对感染性休克及低血容量休克患者的救治,往往遇到感染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体温持续或反复升高;液体复苏后,血压不能恢复或维持的情况。《伤寒论》厥阴病篇中热厥与寒厥的论述,与临床部分感染性休克与低血容量休克的临床表现有类似之处。通过对《伤寒论》热厥与寒厥理论与临床休克证治关系的探讨,有助于拓展中医药治疗感染性休克与低血容量性休克的临床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厥证 感染性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
下载PDF
低血容量性休克复苏指南的理解与执行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长文 朱英 《现代实用医学》 2010年第3期248-251,共4页
低血容量休克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循环容量丢失而导致的有效循环血量与心排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生理过程。随着临床医师重视度和各种监测水平的提高,早期诊断、早期进行液体复苏,低血容量性休克往往... 低血容量休克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循环容量丢失而导致的有效循环血量与心排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生理过程。随着临床医师重视度和各种监测水平的提高,早期诊断、早期进行液体复苏,低血容量性休克往往能得到较好的复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容量性休克 休克复苏 指南 有效循环血量 低血容量休克 病理生理过程 早期诊断 心排血量
下载PDF
下腔静脉塌陷指数在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疗效中的再评估 被引量:11
20
作者 史迪 郭树彬 于学忠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23-1027,共5页
目的 明确下腔静脉塌陷指数能否作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疗效评估指标,寻找超声检查指标用于反映指导早期低血容量性休克诊断治疗.方法 对急诊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进行500 mL生理盐水液体复苏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记录一般... 目的 明确下腔静脉塌陷指数能否作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疗效评估指标,寻找超声检查指标用于反映指导早期低血容量性休克诊断治疗.方法 对急诊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进行500 mL生理盐水液体复苏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记录一般生命体征同时测量床旁心脏超声参数,进行一般生命体征参数与超声参数的前后比较.结果 本研究共入组40例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为(50.00±17.71)岁,超声检查时间为(8.68±5.73) min,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时间为(29.32±8.06) min,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VC-CI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为(0.43±0.16)、(0.38±0.13).左室流出道的峰流速Vpeak在液体复苏治疗前后的相关性为Vpeak补液前与补液后r值0.755、P为0.001.左室流出道峰流速Vpeak与左室舒张末容积LEDV在液体复苏治疗前后相关性P为0.03及0.05.结论 (1) IVC-CI并未表现出与液体复苏疗效间的相关性,本次实验认为不能作为其评估指标.(2)在本实验中,Vpeak在补液前后发生明显变化,整体为上升趋势.(3)Vpeak在本次实验中表现出与LEDV相关性,支持Vpeak是左室收缩功能指标的结论.(4)心脏超声检查耗时明显低于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彩超检查 下腔静脉塌陷指数 低血容量性休克 评估 液体复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