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训体的形成及其文体之确立
1
作者 刘军华 《华夏文化论坛》 2023年第1期39-46,共8页
随着家族、家庭的出现和宗法制度的建立,家训、家诫行为也随之产生并不断丰富发展,而且始终伴随着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把早期的口头的教导训诫的话语,用文字记录下来,就成了书面家训(即家训、家诫文)。以《尚书·无逸》为代表,先... 随着家族、家庭的出现和宗法制度的建立,家训、家诫行为也随之产生并不断丰富发展,而且始终伴随着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把早期的口头的教导训诫的话语,用文字记录下来,就成了书面家训(即家训、家诫文)。以《尚书·无逸》为代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专题性的家训体论说文。后来随着词汇的双音化,以及人们认识到“诫”体专门的义指和适用范围,家训体著述除了以“诫”(戒)为题名外,多称为“家诫”“家训”(还有“家约”“家规”等异称别名)。通过考察家训类文章著述的实际,史传记载中的家训体著述名称及文体类分观念,以及古代文论、序跋、类书和诗文总集中家训体的名称及文体归类,史志和目录学著作中的图书著录与文体归类等,都可以看出家训体存在的事实以及时人的文体辨析、文体类分观念和做法。家训体有其自身的文体特征和适用场合,在文体类分观念中家训体著作单独立体,家训体可以独立称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训 形成事实 名称 确立
原文传递
史志和目录学著作视角下家训体著作的性质与文类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军华 《文学研究》 2022年第1期1-10,共10页
图书著录分类与文体辨析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史志和目录学著作中对于家训体著作的著录归类,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反映出时人的文体认识与分类观念。全面考查家训体著作著录归类的源流及其演变的整个历程:《隋志》开其源,立其本。《隋... 图书著录分类与文体辨析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史志和目录学著作中对于家训体著作的著录归类,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反映出时人的文体认识与分类观念。全面考查家训体著作著录归类的源流及其演变的整个历程:《隋志》开其源,立其本。《隋志》把家训体著作归于“集·总集类”的认识和做法,被《旧唐志》之后的史志和目录学著作舍弃。《隋志》把家训体著作归于“子·儒者类”的认识和做法,为后来的史志和目录学著作所不断承袭,成为主流的认识和做法。到《四库全书总目》总其成,总束为一部(子部)两类(子·儒家类、子·杂家类),对家训类著作性质的认识越来越明晰。延续到现在,《中国丛书综录》统一归为一个类别(子部儒家类),较为清晰地呈现出对于家训体著作的性质和文体分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训著作 目录著录 源流 文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