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让个体回归家庭——家事程序的非司法路径研究 |
许尚豪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0
|
|
2
|
面向未来:近代中国废婚毁家论述的一个特色 |
赵妍杰
|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3
|
海洋社会的治理与转型——以岛屿港口城市三亚为例 |
区缵
|
《社会建设》
CSSCI
|
2021 |
1
|
|
4
|
“市民社会”、现代国家以及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
唐士其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41
|
|
5
|
进城务工女性的母职实践:以“家为社会田野”的叙事研究 |
赵洪萍
|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3
|
|
6
|
重建公民社会:中国现代化的路径之一 |
萧功秦
|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1
|
|
7
|
家庭阶层地位、社会资本与青少年学业表现 |
田丰
静永超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9
|
|
8
|
“强国家-强社会”模式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
马振清
孙留萍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
12
|
|
9
|
强国家-强社会: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结构模式与实现路径 |
胡文木
|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1
|
|
10
|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中的立法转型研究 |
李晓东
罗卫国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11
|
从家支社会到半家支化社会:凉山彝族社会结构的嬗变 |
罗兴佐
刘天文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12
|
中国公益慈善“强国家—强社会”发展模式及其构建路径 |
江亚洲
徐东涛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发展现状评析 |
林毅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3
|
|
14
|
城镇化背景下青年农民工创业机制的制度化构建 |
王骥洲
张登国
|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
2017 |
2
|
|
15
|
浅谈寄宿制学校的学生管理问题 |
张晓德
|
《学周刊(中旬)》
|
2016 |
2
|
|
16
|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外社会资本困境的教育干预机制初探 |
李国强
|
《教育导刊(上半月)》
|
2018 |
2
|
|
17
|
美国军政府与南部朝鲜的政治发展进程(1945~1948年) |
梁志
|
《当代韩国》
|
2008 |
2
|
|
18
|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社区自治 |
熊琴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09 |
1
|
|
19
|
法学视角下城市社区治理模式之选择 |
卢以品
胡细妮
|
《特区经济》
|
201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