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社会支持结合情志相胜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初产妇身心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49
1
作者 张秋娥 刘春兰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4期545-548,共4页
目的探讨家庭-社会支持结合情志相胜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初产妇产后恢复和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于该院产科分娩的146例产后抑郁初产妇作为受试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73例。对照组进行... 目的探讨家庭-社会支持结合情志相胜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初产妇产后恢复和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于该院产科分娩的146例产后抑郁初产妇作为受试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7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家庭-社会支持结合情志相胜心理干预。于产后42d比较两组初产妇盆底肌恢复情况[会阴肌力测试法(GRRUG)],产后4个月调查两组产妇的性生活情况(性交疼痛、性欲、阴道阻力、阴道润滑度)及抑郁水平[中文版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结果产后42d,试验组产妇GRRUG分级≥Ⅲ级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4个月,试验组与对照组产妇相比,性交疼痛程度、阴道阻力水平更低且性欲、阴道润滑度程度更高(P<0.05),两组产妇的EPDS得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社会支持结合情志相胜心理干预有助于产后抑郁的初产妇盆底肌力恢复,提高其性生活质量和降低抑郁水平,对于促进初产妇身心健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社会支持 情志相胜 产后抑郁 初产妇 产后恢复 身心健康
下载PDF
家庭-社会支持联合五行音乐疗法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心理状态、社会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李燕 孙茜 《中国疗养医学》 2019年第5期464-468,共5页
目的探讨家庭-社会支持联合五行音乐疗法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04例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2),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指导,观察组在康复训练指导的基础上给予家庭-社... 目的探讨家庭-社会支持联合五行音乐疗法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04例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2),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指导,观察组在康复训练指导的基础上给予家庭-社会支持联合五行音乐疗法干预,持续干预4周。借助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量表(HAMA)、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脑卒中影响量表(SIS)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缺陷及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焦虑、抑郁情绪,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HAMD、HAMA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S量表各维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IS量表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家庭-社会支持联合五行音乐疗法可有效缓解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提升其治疗依从性,降低社会功能缺陷程度,从而提高治疗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家庭-社会支持 五行音乐疗法 社会功能缺陷 生存质量
下载PDF
PERMA模式下积极访谈联合家庭-社会支持对急性脑梗死并发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3
作者 张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56-0161,共6页
探讨PERMA模式下积极访谈联合家庭-社会支持对急性脑梗死(ACI)并发抑郁症患者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ACI并发抑郁症患者74例,按照计算机随机分配法分为2组,对照组(n=37)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37)在此基础上给予P... 探讨PERMA模式下积极访谈联合家庭-社会支持对急性脑梗死(ACI)并发抑郁症患者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ACI并发抑郁症患者74例,按照计算机随机分配法分为2组,对照组(n=37)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37)在此基础上给予PERMA模式下积极访谈联合家庭-社会支持干预,连续干预3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幸福感、希望水平、疾病病耻感、领悟社会支持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中文版主观真实-持续幸福感量表(SA-DHS)、Herth希望量表(HHI)评分、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评分以及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中文版精神病患者病耻感量表(SSMI-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ERMA模式下积极访谈联合家庭-社会支持对提高ACI并发抑郁症患者幸福感、希望水平和领悟社会支持水平、降低其疾病病耻感、改善其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MA模式 家庭-社会支持 急性脑梗死 抑郁症
下载PDF
家庭-社会支持干预联合瑜伽放松训练在产后伴抑郁情绪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学晶 李曌如 李宁宁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15期2482-2483,共2页
目的探讨家庭-社会支持干预联合瑜伽放松训练在产后伴抑郁情绪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采取瑜伽放松训练的60例产后伴抑郁情绪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19年7月~2020年7月采取家庭-社会支持干预联合瑜伽放松训练... 目的探讨家庭-社会支持干预联合瑜伽放松训练在产后伴抑郁情绪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采取瑜伽放松训练的60例产后伴抑郁情绪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19年7月~2020年7月采取家庭-社会支持干预联合瑜伽放松训练的6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及睡眠障碍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EP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总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睡眠潜伏期、睡眠觉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社会支持干预联合瑜伽放松训练能够有效改善产后伴抑郁情绪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睡眠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 抑郁情绪 家庭-社会支持 睡眠障碍
下载PDF
家庭-社会支持对肠造口患者不良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爱丽 熊莲莲 胡方玉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11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究家庭-社会支持对肠造口患者不良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6例结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为家庭-社会支持模式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不良情绪... 目的:探究家庭-社会支持对肠造口患者不良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6例结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为家庭-社会支持模式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不良情绪、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差异。结果:出院3个月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出院3个月后,两组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量表(C-COH)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升高幅度更大(P<0.05);出院3个月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肠造口患者提供具有良好家庭-社会支持的护理能够调节患者心理状态,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社会支持 肠造口 不良情绪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家庭-社会支持对3D打印辅助治疗复杂创伤骨折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洛宜 《中国临床护理》 2018年第6期516-518,共3页
目的探讨家庭-社会支持对3D打印辅助个体化定制治疗复杂创伤骨折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复杂创伤骨折患者为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均接受3D打印辅助个体化定制治疗... 目的探讨家庭-社会支持对3D打印辅助个体化定制治疗复杂创伤骨折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复杂创伤骨折患者为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均接受3D打印辅助个体化定制治疗,对照组实施认知行为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家庭-社会支持,比较干预前后2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视觉模拟疼痛(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及生活质量调查问卷(the EORTC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EORTC QLQ-C30)评分。结果干预后,2组HAMD、HAMA、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EORTC 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家庭-社会支持应用于3D打印辅助治疗复杂创伤骨折患者中,在改善其心理应激、术后疼痛和预后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在临床中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创伤骨折 3D打印 心理应激 认知行为干预 家庭-社会支持
下载PDF
从“DAWN2”相关结果解读家庭-社会支持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迈兰 刘红华 +2 位作者 易霞 张银华 黄颖 《湖南中医杂志》 2014年第11期135-137,共3页
研究表明不仅糖尿病患者自身容易出现悲伤、焦虑、忧虑等负性情绪,糖尿病的发生对患者家庭成员也会造成隐性的负担,因此,糖尿病的发生常常被视为一个家庭事件。家庭、社会的支持及有效沟通对于糖尿病患者成功进行自我管理至关重要。因此... 研究表明不仅糖尿病患者自身容易出现悲伤、焦虑、忧虑等负性情绪,糖尿病的发生对患者家庭成员也会造成隐性的负担,因此,糖尿病的发生常常被视为一个家庭事件。家庭、社会的支持及有效沟通对于糖尿病患者成功进行自我管理至关重要。因此,改善糖尿病患者及其亲人所获得的教育与支持,有利于患者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本文从DAWN2(Diabetes Attitudes,Wishes and Needs2)的最新调查研究结果进行相关探讨,提出了设置糖尿病健康教育门诊、实施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授权、扩大健康教育支持团队源与加强团队协作护理等,针对糖尿病患者家庭-社会支持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DAWN2 家庭-社会支持
原文传递
青年婚姻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蔡玲 《当代青年研究》 2013年第3期56-62,共7页
中国式的婚姻观重视家庭与亲属关系,个体对婚姻的满意程度往往脱离不了家庭系统而独立存在。对当代青年婚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调查显示,无论个体对婚姻满意程度高低.同配偶同住以及发生矛盾冲突时,配偶所采取的态度是影响婚姻主观评价的... 中国式的婚姻观重视家庭与亲属关系,个体对婚姻的满意程度往往脱离不了家庭系统而独立存在。对当代青年婚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调查显示,无论个体对婚姻满意程度高低.同配偶同住以及发生矛盾冲突时,配偶所采取的态度是影响婚姻主观评价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同时配偶之外的家人互动和社区互动关系也对婚姻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并且在纳入家庭因素后,模型的解释力更强。这说明"婚姻满意度"作为一种主观判断,不仅要靠其与配偶之间的关系衡量,还需要将它放在整个社会文化结构下才能真正了解婚姻的社会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满意度 夫妻互动 家庭社会支持
下载PDF
强化家庭-社会支持护理对急性脑梗死后并发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及希望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魏娇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4期661-662,共2页
目的探讨强化家庭-社会支持护理对急性脑梗死后并发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在我院选取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收治的68例患者。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强化家庭-社会支持... 目的探讨强化家庭-社会支持护理对急性脑梗死后并发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在我院选取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收治的68例患者。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强化家庭-社会支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自评抑郁量表(SD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Herth希望量表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DS、NIHSS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DS、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对目前及未来的态度、采取积极行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家庭-社会支持护理可缓解急性脑梗死后并发抑郁症患者的不良情绪,还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希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家庭-社会支持护理 急性脑梗死后并发抑郁症 心理状态 希望水平
下载PDF
生态学视野下孤独症儿童家庭-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俊丽 聂颖 +3 位作者 姜志梅 郭岚敏 杨秀明 刘洋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分析探究生态学视野下孤独症儿童家庭-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方法:选取本市孤独症患儿40例及其家庭作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6月参与该研究,研究人员在2018年3月-2019年5月深入到被选家庭进行观察与访谈,收集了有关其日常生活的质性资... 目的:分析探究生态学视野下孤独症儿童家庭-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方法:选取本市孤独症患儿40例及其家庭作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6月参与该研究,研究人员在2018年3月-2019年5月深入到被选家庭进行观察与访谈,收集了有关其日常生活的质性资料。于2019年7月-2020年2月开始实施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以及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评分。结果:干预后,孤独症患儿ABC及CARS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孤独症患儿ATEC量表各因素评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生态学视野下进行孤独症患儿家庭-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孤独症儿童 家庭-社会支持体系
下载PDF
家庭与社会支持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低血糖风险的影响
11
作者 程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00-0103,共4页
分析家庭与社会支持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低血糖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各25例。做好两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以及低血糖风险方面的情况记... 分析家庭与社会支持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低血糖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各25例。做好两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以及低血糖风险方面的情况记录工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更高,低血糖发生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做好家庭与社会支持,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低血糖风险进行防控,其对于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积极作用,在临床治疗期间应当提高对家庭与社会支持的关注度,并想办法获取相关领域的支持,为患者的疾病治疗提供行之有效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社会支持 老年糖尿病患者 治疗依从性 低血糖风险 影响
下载PDF
家庭及社会支持对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桂英 何剑 《中国病案》 2012年第6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家庭及社会支持与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对8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家庭及社会支持现状与生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家庭及社会支持得分为(39.88±8.11)分,生活质量得分为(169.69±1... 目的探讨家庭及社会支持与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对8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家庭及社会支持现状与生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家庭及社会支持得分为(39.88±8.11)分,生活质量得分为(169.69±17.12)分;高家庭及社会支持组总体生活质量、健康与功能、生活满意度、自我概念、社会与经济显著高于低家庭及社会支持组(P<0.01或<0.05)。结论家庭及社会支持直接影响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应重视提高家庭及社会支持力度,建立完整的社会支持体系,提高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社会支持 银屑病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构建农村留守老人家庭护理社会支持系统的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迎红 徐晶 +2 位作者 路兰 程红 鲁琼芳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4年第2期748-749,共2页
近几年,由于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许多留守老人的照护成为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在目前几乎所有城市老人能够享受医疗保健的同时,考虑农村留守老人这一弱势群体的健康需求成为政府及社会各个方面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从社会支持与需... 近几年,由于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许多留守老人的照护成为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在目前几乎所有城市老人能够享受医疗保健的同时,考虑农村留守老人这一弱势群体的健康需求成为政府及社会各个方面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从社会支持与需求满足的角度来看,构建留守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系统是必需的措施,进而促进国家与政府、社区、组织与家庭4个层面社会支持的良性互动,促进社会服务业的发展,以满足农村老年人多类别、多层次的需求.本研究主要探讨构建农村留守老人家庭护理社会支持系统的必要性和基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老人 家庭护理社会支持系统 构建
下载PDF
我国家庭建设的瓶颈分析与社会支持——基于天津市婚姻家庭问题调查 被引量:1
14
作者 关颖 陈佳佳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16年第2期58-63,共6页
家庭建设的瓶颈是造成家庭功能不良与缺失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主流话语弱化家庭责任、大众传媒扭曲家庭角色、家庭发展能力欠缺、家庭的社会支持薄弱等。破除瓶颈的当务之急是我国政府要承担主导责任,进行家庭政策制度体系和社会支... 家庭建设的瓶颈是造成家庭功能不良与缺失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主流话语弱化家庭责任、大众传媒扭曲家庭角色、家庭发展能力欠缺、家庭的社会支持薄弱等。破除瓶颈的当务之急是我国政府要承担主导责任,进行家庭政策制度体系和社会支持机制的整体规划设计,强化对大众传媒的监测评估和家庭研究成果转化,建立政府支持、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的专业化家庭服务和家庭危机干预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建设 家庭责任 家庭危机 家庭社会支持
下载PDF
家庭和社会支持对初产妇建立亲子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云芳 李宗清 +1 位作者 丁艳霞 孔会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9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初产妇在分娩后家庭及社会支持对其顺利进入母亲角色,建立亲子关系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400例初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实验组产妇新入院后即评估其家庭成员组成的支持系统对孕产妇的影响力,建立稳定... 目的探讨初产妇在分娩后家庭及社会支持对其顺利进入母亲角色,建立亲子关系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400例初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实验组产妇新入院后即评估其家庭成员组成的支持系统对孕产妇的影响力,建立稳定的护患关系,细致地进行健康指导时,把其重要家庭成员纳入教育对象。从产妇的需求出发,与家属一起制定详实的护理计划,并实施,而对对照组产妇采用普通产科护理常规,落实产科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产妇有效纯母乳喂养时间(1.32±0.37)d,出院时的纯母乳喂养率高达92.7%,舒适度满意率为98.3%,产妇睡眠质量较对照组佳,掌握产后康复知识及技能效率高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的良好介入,解决了产妇在生产这个特殊时期保持一个渴求的心态和轻松愉悦的心境,顺利转换母亲角色,快速建立亲子关系,促进母婴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社会支持 初产妇 亲子关系
下载PDF
家庭及社会支持对情感性精神障碍恢复期的影响
16
作者 邬迎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1期198-199,共2页
目的探讨家庭及社会支持对情感性精神障碍恢复期的影响。方法 2011年9月至2013年11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恢复期患者120例,都给予常规药物干预和家庭及社会支持,干预周期为3个月。结果干预后患者的性格、情绪、适应、人... 目的探讨家庭及社会支持对情感性精神障碍恢复期的影响。方法 2011年9月至2013年11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恢复期患者120例,都给予常规药物干预和家庭及社会支持,干预周期为3个月。结果干预后患者的性格、情绪、适应、人际、认知维度得分都明显降低,干预后患者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与支持利用度得分都明显升高,与干预前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家庭及社会支持应用于情感性精神障碍恢复期能有利于缓解精神心理状况,增加社会支持,从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社会支持 情感性精神障碍 恢复期
下载PDF
脑瘫儿童的家庭与社会支持干预
17
作者 丁正丽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7期234-235,共2页
目的观察脑瘫儿童的家庭与社会支持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64例脑瘫儿童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所有患儿都给予常规干预,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积极的家庭与社会支持干预,干预周期为3个月。结果干预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 目的观察脑瘫儿童的家庭与社会支持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64例脑瘫儿童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所有患儿都给予常规干预,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积极的家庭与社会支持干预,干预周期为3个月。结果干预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8%和75.0%,对比差异明显(<0.05),表明治疗组儿童的总体恢复效果更好。两组干预前后运动功能评分都有明显差异,都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0.05),同时干预后治疗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结论脑瘫儿童的家庭与社会支持干预能促进患儿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儿童 家庭社会支持干预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社会支持情况对自我效能感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2
18
作者 张红梅 赵占胜 +3 位作者 孙志刚 李素水 肖庆国 宋丽华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7年第1期9-11,19,共4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社会支持情况对患者自我效能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4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8周治疗病情缓解后出院。出院时采取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社会支持情况对患者自我效能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4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8周治疗病情缓解后出院。出院时采取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家庭支持情况、自我效能感进行评估。对所有患者随访3年,统计患者的复发情况。分别分析SSRS、APGAR与GSES和复发之间的关系。结果自我效能高水平组患者的APGAR得分、SSRS评分均明显高于中等水平与低水平(P<0.01),自我效能中等水平组患者的APGAR得分、SSRS评分均明显高于低水平组(P<0.01);未复发组患者的APGAR得分、SSRS评分均明显高于复发组(P<0.01);APGAR得分、SSRS量表评分均与GSES评分存在显著正相关(r=0.57,0.56;P<0.01,P<0.01)。结论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效的家庭支持与社会支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家庭社会支持 自我效能感 预后
原文传递
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冯霞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5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治疗好转满1年的9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随访评估。结果患者的病程、自知力、是...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治疗好转满1年的9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随访评估。结果患者的病程、自知力、是否有残留症状、药物副反应、应激因素、服药依从性、家庭支持均对精神分裂症复发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社会支持评定中,复发组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主观利用度得分及总分均低于非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病程长、服药依从性差、有应激因素、有残留症状、自知力缺失、有药物副反应、家庭及社会支持薄弱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容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复发因素 服药依从性 家庭社会支持
下载PDF
“互构”视阈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系统构建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素云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1期80-83,共4页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所获得的社会支持主要有学校正式社会支持、家庭非正式社会支持、同辈群体非正式社会支持.但是目前三者之间的互构程度有限,文章提出应在多元互动、衔接合作、主体参与的原则下构建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 学校社会支持 家庭社会支持 同辈群体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