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何处是“家” 心安何处——儒家文化振兴中的家国心态
被引量:
2
1
作者
赵翠翠
《国际儒学(中英文)》
2022年第1期44-48,167,168,共7页
个体化家庭如何成为儒教伦理得以践行的载体,这一问题将成为以家庭为本位的儒家伦理及其权力秩序不断变迁的基本问题。儒家之“家”在人口流动、土地流转、阶层跨越、多元文明等进程中发生着深刻的结构性变迁,“个体家庭”越来越成为当...
个体化家庭如何成为儒教伦理得以践行的载体,这一问题将成为以家庭为本位的儒家伦理及其权力秩序不断变迁的基本问题。儒家之“家”在人口流动、土地流转、阶层跨越、多元文明等进程中发生着深刻的结构性变迁,“个体家庭”越来越成为当代中国人的选择。为此,儒家之“家在何处”及个体中国人如何安身立命的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乡村家族伦理虽经由地方精英等中介呈现一种儒家文化复兴的现状,却不免深陷权力依附及各种利益整合等矛盾之中。重新构建家—国关系及其心态连接的良性机制,促使儒家真正生发符合个体化时代的文明心态与价值规则,不仅关系城乡融合、现代文明构建,也同时关系到儒学进一步发展等重大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伦理
乡村振兴
家国
共建
现代文明构建
原文传递
于成龙家训:家国共建有德有“分”社会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娟
康长春
《廉政文化研究》
2020年第2期85-90,共6页
家训以治家训子为本务。好的家训既是家族繁荣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文化的重要体现。一代廉吏于成龙的家训,蕴含着家国共建有德有“分”社会的治家治国理念与路径。于成龙家训立意于家国共建,主张通过官员改善家风来引领社会风气,实现国...
家训以治家训子为本务。好的家训既是家族繁荣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文化的重要体现。一代廉吏于成龙的家训,蕴含着家国共建有德有“分”社会的治家治国理念与路径。于成龙家训立意于家国共建,主张通过官员改善家风来引领社会风气,实现国家风清气正。“德”是其思想内核,包括孝敬不违礼、勤俭不奢靡、宽仁不刻薄、公道不欺诈、高洁并立志五种美德。“分”是其精魂所在,通过要求家族成员遵守在家庭与社会中的本分、随分而行,来实现家国的和谐稳定。于成龙家训以训治家、以家治国,最终谋求家、国的共同发展,具有典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成龙
《于氏家训》
家国
共建
德
“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何处是“家” 心安何处——儒家文化振兴中的家国心态
被引量:
2
1
作者
赵翠翠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
出处
《国际儒学(中英文)》
2022年第1期44-48,167,168,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村建设与宗教关系研究”(18CZJ026)
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2021年所课题“乡村文化建设的能力及其心态研究”(060011006-C-2021-1-008020)。
文摘
个体化家庭如何成为儒教伦理得以践行的载体,这一问题将成为以家庭为本位的儒家伦理及其权力秩序不断变迁的基本问题。儒家之“家”在人口流动、土地流转、阶层跨越、多元文明等进程中发生着深刻的结构性变迁,“个体家庭”越来越成为当代中国人的选择。为此,儒家之“家在何处”及个体中国人如何安身立命的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乡村家族伦理虽经由地方精英等中介呈现一种儒家文化复兴的现状,却不免深陷权力依附及各种利益整合等矛盾之中。重新构建家—国关系及其心态连接的良性机制,促使儒家真正生发符合个体化时代的文明心态与价值规则,不仅关系城乡融合、现代文明构建,也同时关系到儒学进一步发展等重大议题。
关键词
儒家伦理
乡村振兴
家国
共建
现代文明构建
Keywords
Confucian ethics
rural revitalization
joint family-country building
construction of a modern civilization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政治学]
B22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于成龙家训:家国共建有德有“分”社会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娟
康长春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
吕梁市离石区英杰中学
出处
《廉政文化研究》
2020年第2期85-90,共6页
基金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J2017128)
吕梁学院校内基金项目(RWXN201607)。
文摘
家训以治家训子为本务。好的家训既是家族繁荣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文化的重要体现。一代廉吏于成龙的家训,蕴含着家国共建有德有“分”社会的治家治国理念与路径。于成龙家训立意于家国共建,主张通过官员改善家风来引领社会风气,实现国家风清气正。“德”是其思想内核,包括孝敬不违礼、勤俭不奢靡、宽仁不刻薄、公道不欺诈、高洁并立志五种美德。“分”是其精魂所在,通过要求家族成员遵守在家庭与社会中的本分、随分而行,来实现家国的和谐稳定。于成龙家训以训治家、以家治国,最终谋求家、国的共同发展,具有典范意义。
关键词
于成龙
《于氏家训》
家国
共建
德
“分”
Keywords
Yu Chenglong
The Yus’Family Instruction
coordinated construction of the family and the nation
virtue
duty
分类号
B823.1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何处是“家” 心安何处——儒家文化振兴中的家国心态
赵翠翠
《国际儒学(中英文)》
2022
2
原文传递
2
于成龙家训:家国共建有德有“分”社会
王娟
康长春
《廉政文化研究》
202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