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艾米莉·狄金森的家园书写与文化身份 |
李玲
张跃军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2
|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家园书写——以《太古和其他的时间》为例 |
王玉成
黄怀军
|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0 |
|
3
|
印度海外文学的发展与研究 |
陈义华
王伟均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4
|
论文化流散与潘年英的家园书写 |
杨红
|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5
|
共同体视域下的家园书写比较研究——以《饥饿的路》与《生死疲劳》为例 |
吴晓梅
许宗瑞
|
《长春大学学报》
|
2022 |
1
|
|
6
|
拉什迪的家园书写与文化身份 |
刘苏周
|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1 |
1
|
|
7
|
空间叙事下的20世纪台湾女性家园书写 |
钱子涵
张可伊
|
《西部学刊》
|
2023 |
0 |
|
8
|
行进中的家园书写——加勒比流散文学的变迁研究 |
张建萍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9
|
游走与认同:论虹影离散诗歌中的家园意识 |
|
《江汉学术》
|
2021 |
0 |
|
10
|
被赋形的情感——评广西作家潘大林的散文创作 |
魏继洲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1
|
东西方之间:拉什迪的印度家园书写与文化认同 |
刘苏周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21 |
0 |
|
12
|
家园的永恒召唤——《大地的阶梯》的人类学解读 |
胡志明
胡楠婷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5 |
0 |
|
13
|
成长的精神空间——读《心灵外史》 |
杜臣弘宇
|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
|
2018 |
0 |
|
14
|
家园记忆书写的蕴含与特色——读张劲帆小说集《初夜》 |
张勇会
|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
201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