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归移民侨居国认同变迁研究——以广东P华侨农场为例
1
作者 黄文波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24年第3期58-66,共9页
论文以广东P华侨农场为例,探讨了归侨群体在侨居国认同方面呈现出的淡化现象。研究显示,随着国家意识的构建、地方政策的安置、农场体制的改革以及个人观念的转变,归侨群体对于侨居国的认同逐渐淡化。通过针对来自印尼、越南、新加坡、... 论文以广东P华侨农场为例,探讨了归侨群体在侨居国认同方面呈现出的淡化现象。研究显示,随着国家意识的构建、地方政策的安置、农场体制的改革以及个人观念的转变,归侨群体对于侨居国的认同逐渐淡化。通过针对来自印尼、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多国归侨的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论文探讨他们在交往、婚姻、家乡观念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通过分散安置和吸纳劳力等方式,P华侨农场的归侨群体形成了新的社区人际关系,从而淡化了侨居国认同。归侨群体在择偶时不再局限于同一侨居国,而是更多地考量年龄和情感等因素,与本地居民和外省人结婚的现象日益增多。此外,归侨群体对祖籍地和侨居国的认同逐渐模糊,转而将华侨农场及其周边地区视为新的家乡。本研究不但揭示了当下华侨农场归侨群体在身份认同方面的转变,同时也反映了全国华侨农场的发展趋向,对于理解归侨群体的社会融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农场 归侨群体 侨居国 择偶观念 家乡观念
下载PDF
县域城市化: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的时代特征及其启示——基于“进城意愿—进城能力—价值引力”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向阳 《兰州学刊》 CSSCI 2019年第8期158-168,共11页
'县域城市化'是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城市化实践的鲜明特征。既有'制度主义'视角下的农民工城市化研究难以对当前丰富的农民工城市化实践做出有效解释。引入'行动主义'视角,基于'进城意愿—进城能力—价值... '县域城市化'是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城市化实践的鲜明特征。既有'制度主义'视角下的农民工城市化研究难以对当前丰富的农民工城市化实践做出有效解释。引入'行动主义'视角,基于'进城意愿—进城能力—价值引力'的分析表明:对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城市生活面向突出,赋予其强烈的进城意愿;以代际支持为基础的家庭积累则决定其是否具备支付城市化成本的进城能力;加之家乡观念这一价值伦理作用,共同锁定了新生代农民工县域城市化这一实践路径。中西部一般农业型地区县域社会产业基础单薄,内生决定了其'强消费、弱生产'、'保障水平低、代际依赖强'等内生困境,优化路径正在于:一是大力招商引资,有效提升城市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二是坚持底线思维,建设乡村社会,积极为在村村民提供基本生产生活秩序并充分保障返乡农民工群体和进城失败农民工群体返乡退路。乡村社会的战略性价值和基础性地位要求我们必须审慎对待当前较为激进的农村改革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城市化 新生代农民工 进城意愿 进城能力 家乡观念
下载PDF
对当代大学生家乡观念的分析和思考 被引量:4
3
作者 王黎 霍荻 韦玮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28-30,共3页
根据调查结果,笔者分析了家乡观念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表达程度、表达途径及对大学生影响的双重性,认为大学生的家乡观念、思乡情怀应予以肯定,高校和社会应根据时代发展特点和大学生成长内在要求,通过健全德育体制,出台相关行政举措,... 根据调查结果,笔者分析了家乡观念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表达程度、表达途径及对大学生影响的双重性,认为大学生的家乡观念、思乡情怀应予以肯定,高校和社会应根据时代发展特点和大学生成长内在要求,通过健全德育体制,出台相关行政举措,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理性的家乡观念,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家乡观念 思乡情怀
下载PDF
高校学生家乡观念的表现特点及管理措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黎 韦玮 霍荻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44-46,共3页
文章总结了当代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家乡观念的表达特点和形式。提出高校应通过全面了解和加强管理等措施来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理性的家乡观念;在工作中要善于利用家乡观念的积极作用,限制和克服其消极作用,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更具有... 文章总结了当代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家乡观念的表达特点和形式。提出高校应通过全面了解和加强管理等措施来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理性的家乡观念;在工作中要善于利用家乡观念的积极作用,限制和克服其消极作用,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生 家乡观念 表现特点 管理措施
下载PDF
北宋士人的地理意识与家乡观念——从欧阳修的“思颖”与“薄吉州”入手
5
作者 方丽萍 《临沂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59-65,共7页
南宋笔记对欧阳修的"思颖"多有批判,赵翼也说"宋时士大夫多不归本籍"。考察有关诗文,结合北宋社会政治背景发现,北宋士大夫的不归本籍,缘于他们丰富的地理经历和融通的地域观念,与北宋皇帝对官员的防范、猜忌有关,... 南宋笔记对欧阳修的"思颖"多有批判,赵翼也说"宋时士大夫多不归本籍"。考察有关诗文,结合北宋社会政治背景发现,北宋士大夫的不归本籍,缘于他们丰富的地理经历和融通的地域观念,与北宋皇帝对官员的防范、猜忌有关,也出于他们对家族长远发展的考虑,并非鄙薄家乡不愿回去。绝大多数的北宋士人对人地关系的理解更开放、更融通,自认是"东西南北之人"。无论在哪里,他们都能保持无根无住、适性自由的生命状态。这种状态肇始于中唐的白居易的"大抵心安即是家",至北宋得到了较大范围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士人 欧阳修 家乡观念 思颖诗 本籍 卒葬地 心安
下载PDF
谈焦国标的家乡观念
6
作者 彭开来 《阅读与写作》 2003年第8期6-6,共1页
焦国标好没面子,家乡人请他为《河南人惹谁了》一书写序,他呢?写了,可写了人家竟不用。大名鼎鼎的焦国标,当今杂文大家,被人赞誉为“阁下杂文,当今第一”的角色,他自己去年也已经“写着杂文进北大”。
关键词 焦国标 杂文家 家乡观念 《河南人惹谁了》 《河南人肯定惹谁了》 序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