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51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国情怀”的内涵与现代价值 被引量:104
1
作者 杨清虎 《兵团党校学报》 2016年第3期60-66,共7页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所谓的"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所谓的"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既与行孝尽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乡土观念、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有重要联系,又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超越。"家国情怀"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提高公民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情怀 传统文化 爱国
下载PDF
论分家习惯与家的整体性——对滋贺秀三《中国家族法原理》的批评 被引量:54
2
作者 俞江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2-60,共29页
滋贺秀三的《中国家族法原理》,在关于中国古代分家、遗嘱、赠与等财产习惯方面存在着不少误解,这导致他形成了中国家父享有家产所有权的观点。今天,当更多的文书资料特别是徽州文书得以整理面世后,对滋贺秀三著作中存在的问题,似乎有... 滋贺秀三的《中国家族法原理》,在关于中国古代分家、遗嘱、赠与等财产习惯方面存在着不少误解,这导致他形成了中国家父享有家产所有权的观点。今天,当更多的文书资料特别是徽州文书得以整理面世后,对滋贺秀三著作中存在的问题,似乎有可能提出质疑和讨论了。实际上,中国家长从属于作为整体性的“家”。因为在近代法制转型之前,家产尚未完全分离为个人财产,家长可以管理和增益家产,却不能随意处分。因此,以分家习惯为主线索,围绕滋贺秀三的著作,结合其它财产习惯,对近代中国法制转型之前的家产制进行一个尝试性的探讨颇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性 习惯
原文传递
论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家与个体自由原则 被引量:54
3
作者 张龑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99-717,共19页
自由与家之争构成我国独有的现代性问题。然而,家价值虽一直受到我国法律保护,却处于个体自由价值的遮蔽之下。本文尝试揭示我国法律所保护的家价值,并重构其与个体自由的关系。从理论上看,西方观念通常认为家始于婚姻合意,而恰当的家... 自由与家之争构成我国独有的现代性问题。然而,家价值虽一直受到我国法律保护,却处于个体自由价值的遮蔽之下。本文尝试揭示我国法律所保护的家价值,并重构其与个体自由的关系。从理论上看,西方观念通常认为家始于婚姻合意,而恰当的家观念应在于,人从家而生,自由对应的只是成年阶段,而家涵盖了人生命的完整阶段,是对自由否定之否定的扬弃。如果说从自由出发的现代法治只是一种权力与权利的对峙结构,那么从家观察,法治还内涵一个守护生命成长与衰微的存在结构,它包括家庭自治、父爱主义、生存保障等等。家与个体自由因而是包容而又竞争的关系,法律秩序构建应以家价值为参照系,而非以个体自由为圭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 现代性 成人中心 扬弃
原文传递
国外“家”的地理学研究进展及启示 被引量:41
4
作者 封丹 李鹏 朱竑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09-817,共9页
"家"是西方地理学近年研究一个丰富且重要的新话题。国外对"家"的地理学研究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现已成为文化地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首先厘清了"家"的概念和内涵,发现人文地理学者对"家"... "家"是西方地理学近年研究一个丰富且重要的新话题。国外对"家"的地理学研究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现已成为文化地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首先厘清了"家"的概念和内涵,发现人文地理学者对"家"的理解经历了由积极意义到批判的过程,本文据此阐述了国外"家"的地理学研究进展,主要从身份与"家"的内在关系展开,并梳理了当前研究的两大热点话题——跨国移民和无家可归者。"家"是理解社会和空间的关键场所,而当前国内仍缺乏相应的研究成果,本文以期对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身份 文化地理学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旅游商业化背景下家的空间重构——以西双版纳傣族园傣家乐为例 被引量:34
5
作者 郑诗琳 朱竑 唐雪琼 《热带地理》 2016年第2期225-236,共12页
旅游地的特色民居被改建为家庭旅馆,家的属性和内涵发生改变,影响着旅游地的文化生态。然而,当前研究仅将家庭旅馆视为"商业机构",忽视了其具备的原本"家"的属性。家作为人文地理研究的新议题,受到了文化地理学的关... 旅游地的特色民居被改建为家庭旅馆,家的属性和内涵发生改变,影响着旅游地的文化生态。然而,当前研究仅将家庭旅馆视为"商业机构",忽视了其具备的原本"家"的属性。家作为人文地理研究的新议题,受到了文化地理学的关注;但相比于国外丰富的家的地理学研究,国内的学术研究仍较为缺乏。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园傣家乐为案例,通过观察法和访谈法,从"家"的视角出发解读作为"商业化的家"的傣家乐内部空间重构过程和动因,并关注其对空间内涵的影响。研究发现:家空间的重构是旅游活动主体之间互动协商的产物,游客对于家的消费和居民对于家的营造交织作用,共同推进了家空间的重构。傣族园傣家乐主人的家空间重构过程是从空间功能转化―空间扩增―空间异化―空间营销的渐变。游客是傣楼空间重构的主导力量,是家的空间消费主体,其凝视诉求和消费喜好直接推动了家的空间转变。傣家乐主人是家空间重构的建构主体,他们的文化背景和对家的舒适性诉求带来了家的空间属性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转变。家空间的变化不仅导致了傣家乐主人和游客在家空间的身份展演多元化和对空间认知多样化的变化,亦让家成为一个兼具有经济、文化消费、社会关系建立及多重身份展演的多元化、复杂化的社会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商业化 空间 重构
下载PDF
中国古代家训通论 被引量:20
6
作者 徐秀丽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27-32,91,共7页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现象,本文对中国历代流行的各种家训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分门别类的概述。在这个基础上作者指出,古代家训的产生和存在不是偶然的,“家”、“国”、“天”三位一体的统治机制,传统家庭中成员的社会化过程...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现象,本文对中国历代流行的各种家训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分门别类的概述。在这个基础上作者指出,古代家训的产生和存在不是偶然的,“家”、“国”、“天”三位一体的统治机制,传统家庭中成员的社会化过程,家族的生存竞争,家庭内部的人际矛盾和家务的繁杂,是这种特殊文化现象数千年绵延不绝的历史根据。家族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经验性与规范性的统一,劝导性与强制性的统一以及历史性与代传性的统一,则是这种文化现象的显著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袁氏世范 庭教育 特殊文化现象 《颜氏训》 庭成员 《郑氏规范》 孙奇逢 《朱子训》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主要国家数字贸易水平的测度及其对中国外贸成本的影响 被引量:31
7
作者 李轩 李珮萍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2-101,共10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数字贸易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相较于传统贸易模式,数字贸易将数字技术、互联网经济和国际贸易深度融合,促使全球贸易经济高效发展。本文梳理了数字贸易对贸易成本的作用机理,建立了数字贸易竞争力指标体系,运...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数字贸易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相较于传统贸易模式,数字贸易将数字技术、互联网经济和国际贸易深度融合,促使全球贸易经济高效发展。本文梳理了数字贸易对贸易成本的作用机理,建立了数字贸易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贸易伙伴国家的数字贸易水平进行了测度,测算了中国与贸易国的贸易成本,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2009~2019年27个“一带一路”国家为样本的面板数据,对数字贸易与贸易成本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数字贸易水平的提升对两国双边贸易成本有显著降低效应的结论,同时稳健性检验还说明数字贸易对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的贸易成本的降低程度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贸易理论 数字贸易竞争力指数 双边贸易成本 “一带一路” 贸易 中低收入国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门禁社区边界和家的构建关系研究 被引量:30
8
作者 封丹 朱竑 Werner Breitung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2014年第3期64-73,共10页
门禁社区作为一种全球现象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当前研究中,空间、制度、经济和社会维度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对门禁社区的文化分析则相对薄弱。研究基于我国社会情境,从"边界"和"家"这两个不同,却又相互交织的理... 门禁社区作为一种全球现象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当前研究中,空间、制度、经济和社会维度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对门禁社区的文化分析则相对薄弱。研究基于我国社会情境,从"边界"和"家"这两个不同,却又相互交织的理论视角出发,探讨围墙的意义和家的构建,对国际范围内关于门禁社区的争论提供文化的视角。采用实地调查和深度访谈方法,研究发现,"家"的构建是通过创建"边界"来实现的。门禁社区的围墙和大门不仅仅是物质性的边界,更是一种社会和文化建构,它构建了"家",同时也成为围墙内外居民争夺"家园"的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禁社区 边界 文化地理视角 广州
下载PDF
“去家化”与“再家化”: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内在张力 被引量:28
9
作者 陈赟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0-84,共5页
从传统到现代的结构性转变,是身—家—国—天下的"四重域"向个人—国家—社会的"三重域"的结构性变化,这意味着作为伦常秩序之家的式微。民族建国要求"去家化",然而家秩序与家文化的根基尚在,故而现代国... 从传统到现代的结构性转变,是身—家—国—天下的"四重域"向个人—国家—社会的"三重域"的结构性变化,这意味着作为伦常秩序之家的式微。民族建国要求"去家化",然而家秩序与家文化的根基尚在,故而现代国家一旦建立,"家"便凸显出来,但家在当代的凸显却是病理学意义上家的社会意义的强化与伦理意义的弱化之交织。推究其背后的原因,则与建国以来对家秩序与家文化的模糊、歧义的态度有关。由此可以理解公共政策显示出对家秩序与家文化尚缺乏通盘性的理念性考虑,而这一点又与中西之争的背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 伦常 公共政策
原文传递
空间·身份·归宿——论托妮·莫里森小说《家》的空间叙事 被引量:27
10
作者 许克琪 马晶晶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9-105,共7页
托妮·莫里森于2012年5月推出了第十部小说—《家》。小说讲述的是黑人士兵弗兰克·莫尼从朝鲜战场回归祖国,历尽艰辛将生命垂危的妹妹带回家乡,构建温暖有爱的"家"之故事。通过空间场所的频频变换,小说阐释了一个个... 托妮·莫里森于2012年5月推出了第十部小说—《家》。小说讲述的是黑人士兵弗兰克·莫尼从朝鲜战场回归祖国,历尽艰辛将生命垂危的妹妹带回家乡,构建温暖有爱的"家"之故事。通过空间场所的频频变换,小说阐释了一个个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之间的黑人故事。本文借助空间叙事理论,尝试从地志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三个方面分析《家》的空间叙事特点,以此探讨历史记忆与黑人身份主体性建构的关系,以及黑人群体如何通过重新记忆来获取自我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地志空间 心理空间 社会空间
原文传递
自我叙事式解读回族宗教活动空间的意义 被引量:26
11
作者 白凯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98-1715,共18页
基于主位研究视角,以作者自我叙事的方式,对回族宗教活动空间的存在主义意涵进行了主体意向性解读,完整自叙和沉浸思考后作者认为,回族宗教活动空间存在以下特征:①回族宗教活动空间的核心构成为家、清真寺和坟园;②家、清真寺和坟园对... 基于主位研究视角,以作者自我叙事的方式,对回族宗教活动空间的存在主义意涵进行了主体意向性解读,完整自叙和沉浸思考后作者认为,回族宗教活动空间存在以下特征:①回族宗教活动空间的核心构成为家、清真寺和坟园;②家、清真寺和坟园对回族宗教信仰者而言,不是单一的物理空间,而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宗教"地方";③说明了回族宗教活动空间具有地方到无地方的转化特征,无地方转换的地方指向是清真寺;④"接都哇"这一宗教仪式和宗教行为构建了回族宗教活动空间从空间到地方,从地方到无地方转换的桥梁。该分析过程与结论说明了回族宗教活动空间具有从地方的物质宗教空间结构到无地方的精神宗教空间结构的递进转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 伊斯兰教 自叙研究 地方 宗教地理学
原文传递
《一点慈悲》:关于“家”的建构 被引量:23
12
作者 胡俊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0-210,共11页
托妮·莫里森在她的最新作品《一点慈悲》中展开了她对于美国这个国家的想象。通过勾勒出一幅不同族裔人群曾经共建家园、和睦相处的图景,莫里森一方面试图还原不同族裔人民都参与的美国国家建构的历史,另一方面则表达出她对一个理... 托妮·莫里森在她的最新作品《一点慈悲》中展开了她对于美国这个国家的想象。通过勾勒出一幅不同族裔人群曾经共建家园、和睦相处的图景,莫里森一方面试图还原不同族裔人民都参与的美国国家建构的历史,另一方面则表达出她对一个理想国家的期待:它应是"不同种族人的家但绝对不是种族主义者的家"。在此基础上,莫里森又进一步指向一直困扰美国这个国家的问题:谁真正拥有美国的国民身份?谁被排除在外?对于托妮·莫里森,理想家园永远在建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一点慈悲》 建构
原文传递
季节性退休流动者“家”的地方依恋——以三亚为例 被引量:24
13
作者 吴悦芳 徐红罡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2-68,共7页
流动性的快速变化为理解发展中的城市和人口提供新的视角。"家"是流动的起点和中心,本研究以海南省三亚市为案例,借鉴地方依恋的三维框架,结合实地调研,从地方-人-心理过程三个维度探讨退休流动背景下老年人口多元居住中发展... 流动性的快速变化为理解发展中的城市和人口提供新的视角。"家"是流动的起点和中心,本研究以海南省三亚市为案例,借鉴地方依恋的三维框架,结合实地调研,从地方-人-心理过程三个维度探讨退休流动背景下老年人口多元居住中发展的与家相关的地方依恋和体验。研究发现:退休流动者在不断追寻非日常化体验、建构第二居所过程中,也未淡化对常住居所的地方依赖和认同,在常住居民和季节性住客的身份转变中,实现了双重朝向的家的地方依恋。多元家的体验既是全球化深度卷入的结果,也是后现代社会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家的文化被不断重构的体现。研究批判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的意义,发展中国情境下家的地方依恋的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休流动 地方依恋 双重朝向 三亚
原文传递
“家”视野下的法治模式的中国面相 被引量:23
14
作者 李拥军 《环球法律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6-105,共20页
“家”的生活方式孕育出了中国人特有的权利观念。权利不是作为维系家庭生活的首选机制而是作为备选机制来发挥作用的。“家”的维系依赖于一套以“同”“别”“情”“止”为特征的机制,这些机制深度影响了法律对现实生活的调整方式。... “家”的生活方式孕育出了中国人特有的权利观念。权利不是作为维系家庭生活的首选机制而是作为备选机制来发挥作用的。“家”的维系依赖于一套以“同”“别”“情”“止”为特征的机制,这些机制深度影响了法律对现实生活的调整方式。“家”的思维方式的扩展,使中国人视野中的社会、国家、世界、自然都有了“家”的意义。在“家”的视域下的个人已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独立个体,而是一种“关系性的自我”,人与共同体的关系是一种责任意识下的关系性平衡。既然“家”型塑着中国人的思维,深度参与了中国人的生活,面向中国人建设法治就不能无视“家”的存在。唯有兴家庭,才能扩大法治的社会之基,而只有充分关照“家”的意义才能构建出属于中国自己的法治模式。“家”意义上的法治重视协商、教育功能的发挥,不是恢复传统的家长制,而是力图通过“家”来培育亲情、人性、宽容、互助,进而培养出公民对社会的责任感,培植法治之善的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主体性
原文传递
“家”的结构分析:当代青年人“家”的内隐观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李海青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14-1017,共4页
本文对当代青年人心目中"家"的概念表征进行了研究。依据激活扩散模型,采用字词联想法来收集数据,以"家"一词为刺激,让317名被试进行自由联想,选出前80个联想频率在4.3%以上的高频概念词语作为分析单位,做成卡片另... 本文对当代青年人心目中"家"的概念表征进行了研究。依据激活扩散模型,采用字词联想法来收集数据,以"家"一词为刺激,让317名被试进行自由联想,选出前80个联想频率在4.3%以上的高频概念词语作为分析单位,做成卡片另请80名被试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亲疏程度实施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家"概念在青年人的心目中是从以下5个方面来表征的:(1)家的情感意义;(2)家人与安全感;(3)家的物质基础;(4)责任与义务;(5)琐碎与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征 内隐观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家的解码:空间句法对家空间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被引量:23
16
作者 陶伟 丁传标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64-1371,共8页
家是地理学透视社会现象的窗口,家空间是地理学关注人地关系的微观尺度。作为住宅建筑与其居住主体发生联系的空间系统,家空间内部的组构差异可以反映不同的社会文化逻辑。空间句法作为一种定量分析城市形态的理论方法,在研究家空间形... 家是地理学透视社会现象的窗口,家空间是地理学关注人地关系的微观尺度。作为住宅建筑与其居住主体发生联系的空间系统,家空间内部的组构差异可以反映不同的社会文化逻辑。空间句法作为一种定量分析城市形态的理论方法,在研究家空间形态与其社会文化逻辑关系时兼具定量和定性分析的优势。国外运用空间句法对家(family、home、house)空间的研究已日益成熟,而国内的相关工作却尚未涉及。首先阐述空间句法对家研究的基本过程与思路;其次,基于对国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分析后,从家的"基因型"、家的"恒定"与"转换"、家的"二元性"3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发现空间句法中的"空间"与传统地理学中的"空间"既不同又互补;不同民族文化、生活方式与其家空间之间存在组构关系;相同文化背景下家空间的组构具有时代性。地理学对家空间的关注一直比较薄弱,空间句法对家空间的研究为探究人与其居住空间之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文化逻辑 空间句法
下载PDF
城镇化背景下广州流动儿童对“家”空间的建构 被引量:21
17
作者 陈淳 袁振杰 朱竑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440-2451,共12页
随迁流动儿童是当下中国流动人口重要且长期被学术界忽视的部分。城乡的空间跨越和生境差异对儿童关于"家"的理解产生深远影响。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以广州流动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从"儿童视角"出发,通过绘图、写作... 随迁流动儿童是当下中国流动人口重要且长期被学术界忽视的部分。城乡的空间跨越和生境差异对儿童关于"家"的理解产生深远影响。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以广州流动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从"儿童视角"出发,通过绘图、写作、焦点小组讨论等适合儿童特点的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探讨城市流动儿童在家的建构过程中的参与和主观感知。主要结论为:(1)随迁流动儿童经历着复杂的家庭分离和重组,这种动力机制在空间上体现出"家"空间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流动性已成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家空间最重要的特性;(2)随迁流动儿童的"家"是城市的"家"和乡村的"家"叠加起来的意象。城市流动儿童摇摆在"城"与"乡"之间,其生长的经历中混杂着城市与乡村两种人地关系和生活经历。"城—乡"二元的混杂成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理解"家"空间的重要路径;(3)流动儿童拥有构建"家"空间的能动性和策略。在"家"的构建过程中,流动儿童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通过分担家庭责任等方式成为迁移的积极参与者,即使经历着与家庭成员的频繁分离,他们依然有自己的策略去维系"家"的存在,实现整个家庭在城乡迁移过程中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研究结论丰富了国内人文地理学视角下的移民研究及儿童研究的相关理论成果,并为认识和缓解当前流动儿童问题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建构 城镇化 广州
原文传递
论中国文化传统中“家的哲学”现代重生的可能性 被引量:20
18
作者 孙向晨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5-64,共10页
在西方近现代哲学中,由于个体本位的突出,"家"作为一个独立单位在哲学的论述中逐渐隐没,海德格尔对"此在"的生存论描述也是一种个体性的描述。通过考察中国文化传统下的生存论结构,指出"生生不息"与"... 在西方近现代哲学中,由于个体本位的突出,"家"作为一个独立单位在哲学的论述中逐渐隐没,海德格尔对"此在"的生存论描述也是一种个体性的描述。通过考察中国文化传统下的生存论结构,指出"生生不息"与"向死而生"的生存论在结构上的差异,展现了"家"以及其伦理发生的生存论基础。个体主义在中国现实环境中的接纳始终蜿蜒曲折,厘清个体主义之于现代社会积极与消极的双重主义,对于重新思考"家"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家"在现代的机制化形态已经大大不同于传统社会了,我们有必要在尊重每个人的基础上,重新发扬"家"的价值观念,并以此抵御个体主义消极观念的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主义 生存论结构
原文传递
重审家庭伦理片:家的镜像与情感重建 被引量:20
19
作者 石川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53,共7页
在西方,家庭伦理片通常被视为通俗剧的一种特定形式。在20世纪华语电影史上,家庭伦理片足以代表华语电影所能达到的美学与文化高度,其延续至今的创作勾勒出"家"这一民族共同情感记忆的核心角色。
关键词 庭伦理片 情感记忆 镜像 华语电影 20世纪 通俗剧 电影史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关于“家”的哲学论纲 被引量:18
20
作者 张再林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6-63,共8页
关键词 西方传统哲学 中国古代 人类生活 西方哲学 哲学界 范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