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癌腔内放疗患者疾病进展恐惧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张艳飞 张位位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4年第11期84-89,共6页
目的 探讨宫颈癌腔内放疗患者疾病进展恐惧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3月在南京市胸科医院救治的181例宫颈癌腔内放疗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PAGAR)... 目的 探讨宫颈癌腔内放疗患者疾病进展恐惧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3月在南京市胸科医院救治的181例宫颈癌腔内放疗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PAGAR)以及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进行基线调查,调查结束后于患者放疗前、放疗结束时、放疗结束1个月、放疗结束3个月(T0~T3)随访患者的疾病进展恐惧水平,分析不同时段的疾病进展恐惧水平差异,采用潜类别模型识别疾病进展恐惧变化轨迹亚组,最后采用决策树模型分析影响疾病进展恐惧变化轨迹亚组的因素。结果 宫颈癌腔内放疗患者不同随访时间点疾病进展恐惧得分依次为:T0(36.41±7.35)分、T1(37.83±9.16)分、T2(40.62±10.28)分、T3(42.41±10.35)分,不同时间点疾病进展恐惧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潜类别模型共识别出中疾病恐惧-快速上升组(17.68%)与低疾病恐惧-缓慢上升组(82.32%)2条疾病进展恐惧变化轨迹;通过决策树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宫颈癌分期、家庭月收入、家庭功能、自我感受负担均可预测宫颈癌腔内放疗患者的疾病进展恐惧变化轨迹,其中家庭功能是否良好为重要的影响因素。结论 宫颈癌腔内放疗患者疾病进展恐惧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疾病进展恐惧变化轨迹存在一定群体异质性,家庭功能是其核心影响因素,医务人员可根据上述因素,早期识别中疾病恐惧-快速上升高危患者并及时制定以家庭功能为核心的干预方案,有助于降低患者疾病进展恐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放疗 疾病进展恐惧 变化轨迹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细菌学检验对宫颈癌腔内放疗合并局部感染患者治疗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宁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23期5474-5475,共2页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宫颈癌患者中进行腔内放疗且放疗后引发局部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治疗组患者在细菌学检验和药敏实验指导下进行个性化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对照组患者根据...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宫颈癌患者中进行腔内放疗且放疗后引发局部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治疗组患者在细菌学检验和药敏实验指导下进行个性化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对照组患者根据患者的感染情况按照医师临床经验进行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利用细菌学检验,对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治疗组显效人数40例,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显效人数为36例,总有效率为81.8%,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盆腔炎、宫颈积液、内分泌物增多及血性分泌物患者比例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细菌学检验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抗生素治疗,有助于减少患者的痛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其他炎症的复发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学检验 宫颈癌放疗 局部感染
下载PDF
细菌学检验对宫颈癌腔内放疗合并局部感染患者治疗的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晓英 《医疗装备》 2016年第12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讨细菌学检验对宫颈癌腔内放疗合并局部感染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行腔内放疗后并发局部感染的10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感染严重程度根据医师临床经验使用抗生素治疗,试验组患... 目的探讨细菌学检验对宫颈癌腔内放疗合并局部感染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行腔内放疗后并发局部感染的10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感染严重程度根据医师临床经验使用抗生素治疗,试验组患者在细菌学检验下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观察两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宫颈癌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平均治疗周期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宫颈癌患者(P<0.05)。结论在细菌学检验的基础上进行抗生素治疗宫颈癌腔内放疗合并感染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学检验 宫颈癌放疗 局部感染
下载PDF
细菌学检验对宫颈癌腔内放疗合并局部感染患者治疗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郎梅春 王冰 +2 位作者 李秋华 黎明 桑鹰 《江西医药》 CAS 2014年第7期573-574,655,共3页
目的探讨细菌学检验对宫颈癌腔内放疗合并局部感染患者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宫颈癌Ⅱb期患者中行腔内放疗且放疗后并发局部感染的258例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细菌... 目的探讨细菌学检验对宫颈癌腔内放疗合并局部感染患者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宫颈癌Ⅱb期患者中行腔内放疗且放疗后并发局部感染的258例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指导下采取个性化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对照组患者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凭借医师临床经验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平均治疗周期以及盆腔炎、宫腔积液和分泌物增多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细菌学检验基础上针对性使用抗生素治疗宫颈癌腔内放疗合并局部感染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学检验 宫颈癌放疗 局部感染
下载PDF
细菌学检验对宫颈癌腔内放疗合并局部感染患者临床治疗的指导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程喜建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313-314,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细菌学检验对宫颈癌腔内放疗合并局部感染患者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宫颈癌腔内放疗合并局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纳入患者50例,研究组患... 目的分析探讨细菌学检验对宫颈癌腔内放疗合并局部感染患者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宫颈癌腔内放疗合并局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纳入患者50例,研究组患者在细菌学检验以及药敏试验等指导下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是由临床医师依据患者感染程度施以抗生素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比对照组的明显偏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平均治疗时间、平均治疗周期比对照组均明显偏短,组间差异明显;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相应盆腔炎、宫腔积液以及分泌物增多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患者均明显偏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菌学检验对宫颈癌腔内放疗合并局部感染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学检验 宫颈癌放疗 局部感染
下载PDF
阴道冲洗联合外用抗菌离子膜喷雾剂对宫颈癌腔内放疗的临床应用
6
作者 王丽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第7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阴道冲洗联合外用抗菌离子膜喷雾剂对宫颈癌腔内放疗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0例需要进行宫颈癌腔内放疗的患者行阴道冲洗后使用抗菌离子膜对阴道深部喷雾,时间为60天,将治疗前与治疗后的临床表现进行对比、评价。结果:使用... 目的:探讨阴道冲洗联合外用抗菌离子膜喷雾剂对宫颈癌腔内放疗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0例需要进行宫颈癌腔内放疗的患者行阴道冲洗后使用抗菌离子膜对阴道深部喷雾,时间为60天,将治疗前与治疗后的临床表现进行对比、评价。结果:使用阴道冲洗后联合外用抗菌离子膜喷雾剂可保持阴道清洁,减少宫颈癌腔内放疗引起的腔内感染和阴道炎的发生,增加放疗效果。结论:阴道冲洗联合外用抗菌离子膜喷雾剂对宫颈癌腔内放疗具有有效性,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冲洗 外用抗菌离子膜喷雾剂 宫颈癌放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