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0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從“朝天”到“燕行”——17世紀中葉後東亞文化共同體的解體 被引量:30
1
作者 葛兆光 《中华文史论丛》 2006年第1期29-58,共30页
清代乾隆到嘉庆年间,对于外面的世界,上上下下的中国人大多还沉淀在两千年来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里,那时的朝廷曾以清帝国为中心绘制过几次有关周边世界的《职贡图》,还有宫廷画家也画了《万国来朝图》,记录各国人等到北京贺岁的盛... 清代乾隆到嘉庆年间,对于外面的世界,上上下下的中国人大多还沉淀在两千年来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里,那时的朝廷曾以清帝国为中心绘制过几次有关周边世界的《职贡图》,还有宫廷画家也画了《万国来朝图》,记录各国人等到北京贺岁的盛况,人们始终沿袭着古老传统,一厢情愿地描述着想象的天下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共同体 17世纪 东亚 嘉庆年间 宫廷画家 世界 想象
下载PDF
古代画学史的超稳定结构《历代各画记》浅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洪再新 《新美术》 1987年第3期42-45,共4页
近人余绍宋认为: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为画史之祖,亦为画史最良之书,后来作者虽多,或为类书体裁(如《画史汇传》等),或则限于时地(如下专史一类之书),即有通于历代之作,亦多有所承袭,未见有自出手眼,独具卓裁如是书者,真杰作也”。... 近人余绍宋认为: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为画史之祖,亦为画史最良之书,后来作者虽多,或为类书体裁(如《画史汇传》等),或则限于时地(如下专史一类之书),即有通于历代之作,亦多有所承袭,未见有自出手眼,独具卓裁如是书者,真杰作也”。“余恒谓画史之有是书,犹正史之有《史记》,《图画见闻志》继之,略有逊色,亦犹班氏继司马氏之书,有所弗逮也。”这一观点着眼于史学体裁,强调了《历代名画记》在古代画学史上崇高的地位。而我们是把它看作一种结构形态,认为这对重新考察古代画学史具有更重要的价值。我们面对两个问题,第一,作为画史之祖,张彦远创立了怎样一个画学史结构;其次,为什么在千余年的画学史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史 《历代名画记》 张彦远 《图画见闻志》 学史 绘画传统 画学 形式语言 宫廷画家 画继
原文传递
由文人雅集图向官员雅集图的成功转换——析明代《杏园雅集图》中的转换元素 被引量:11
3
作者 付阳华 《美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8-103,共6页
《杏园雅集图》是绘制于明正统年间的一幅具有肖像性质的雅集图。据明正统年间阁臣杨荣的《文敏集》、杨士奇的《东里续集》以及嘉靖年间阁臣李东阳的《怀麓堂集》记载,这幅画由宫廷画家谢环绘制,画卷绘于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的... 《杏园雅集图》是绘制于明正统年间的一幅具有肖像性质的雅集图。据明正统年间阁臣杨荣的《文敏集》、杨士奇的《东里续集》以及嘉靖年间阁臣李东阳的《怀麓堂集》记载,这幅画由宫廷画家谢环绘制,画卷绘于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的农历三月初一,时值阁臣们的沐休假期;图中人物为杨士奇、杨荣、王直、杨溥、王英、钱习礼、周述、李时勉、陈循9位朝中大臣以及画家谢环;雅集的地点是杨荣的府邸——杏园;雅集之后,图卷摹写多本分藏于雅集诸官员之手以为纪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雅集 官员 元素 明代 成功 宫廷画家 嘉靖年间
原文传递
西法中国画的先行者 纪念郎世宁诞生三百周年 被引量:11
4
作者 潘耀昌 《新美术》 1987年第4期31-35,共5页
郎世宁,意大利人,葡萄牙耶稣会传教士,原名约瑟·迦斯底里阿纳(Giuseppe Gastiglione),郎世宁是他在华所取的汉文姓名,意为永世宁静。公元1688年郎世宁生于意大利北部的米兰,清康熙54年(1715)来华抵京,以后一直在宫廷担任画师,乾隆3... 郎世宁,意大利人,葡萄牙耶稣会传教士,原名约瑟·迦斯底里阿纳(Giuseppe Gastiglione),郎世宁是他在华所取的汉文姓名,意为永世宁静。公元1688年郎世宁生于意大利北部的米兰,清康熙54年(1715)来华抵京,以后一直在宫廷担任画师,乾隆31年(1766)去世。今天正值郎世宁诞生三百周年之际,回顾他的艺术,对研究中西美术文化交流中重要的理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郎世宁 美术文化 凹凸法 意大利北部 画中 文艺复兴时代 耶稣会传教士 宫廷画家 院画 马术图
原文传递
明代宫廷画家职官状况述略 被引量:8
5
作者 聂卉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4-102,共9页
明代宫廷画家的官职、称谓不一,任职混杂,史料记载零散、简略,给宫廷画家身份的辨认造成一定的困难。从宫廷内部管理状况来看,画家的官职多样且分散,涉及多个职官体系,官职中有相当一部分为虚职,在具体管理方面权归内廷太监。本文力图... 明代宫廷画家的官职、称谓不一,任职混杂,史料记载零散、简略,给宫廷画家身份的辨认造成一定的困难。从宫廷内部管理状况来看,画家的官职多样且分散,涉及多个职官体系,官职中有相当一部分为虚职,在具体管理方面权归内廷太监。本文力图从明代职官体系和内廷隶属等方面切入,区分辨别宫廷画家的官职与称谓,从而进一步认识明代宫廷画家的身份定位,了解明代宫廷绘画创作的运作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廷画家 官职 称谓 内廷 太监 御用监 锦衣卫
原文传递
江户时代的“姑苏版” 被引量:8
6
作者 杜洋 《书城》 2016年第4期83-93,共11页
有关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与日本近代美术的关系,多指向日本浮世绘受到了桃花坞木版画技法的影响,日本研究学者曾形象地将苏州桃花坞木版画早期作品称为"姑苏版",并从文化认同上阐述日本收藏界对姑苏版的热衷和喜欢,由此才保存下来大量... 有关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与日本近代美术的关系,多指向日本浮世绘受到了桃花坞木版画技法的影响,日本研究学者曾形象地将苏州桃花坞木版画早期作品称为"姑苏版",并从文化认同上阐述日本收藏界对姑苏版的热衷和喜欢,由此才保存下来大量的姑苏版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桃花坞 木版年画 江户时代 万年桥 早期作品 江户时期 浮世绘 乾隆时期 冯骥才 宫廷画家
原文传递
清代宫廷画家冷枚生平补正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怀义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56,共6页
冷枚是历经康、雍、乾三朝的宫廷画家,但记载其生平的资料极少见。本文结合新发现的王沛恂《匡山集》和《冷氏族谱》等文献,对冷枚的生卒年、师承关系、家族构成和生活状况等进行了新的考证:第一,冷枚的生卒年当在1661-1743,享年八十二... 冷枚是历经康、雍、乾三朝的宫廷画家,但记载其生平的资料极少见。本文结合新发现的王沛恂《匡山集》和《冷氏族谱》等文献,对冷枚的生卒年、师承关系、家族构成和生活状况等进行了新的考证:第一,冷枚的生卒年当在1661-1743,享年八十二岁;第二,冷枚在清宫除了师从焦秉贞学画外,还可能与顾见龙学习了一段时间,其"金门画史"的别号即袭用自顾见龙;第三,冷枚是元末明初时胶州人物画家冷超岩的后人,有子三人,为冷鉴、冷铨和冷鏏,而不是一般认为的二人(冷鉴、冷铨);第四,冷枚出身低微,虽为皇帝作画,但终生清贫,很难融入当时的文人文化圈,因此导致他在画史上某种程度的缺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枚 生卒年 师承关系 生活状况 宫廷画家
原文传递
宫廷画家金廷标卒年及其作品 被引量:7
8
作者 聂崇正 《紫禁城》 2011年第6期72-77,共6页
画家金廷标是清朝前期的一位宫廷画师,有关他的生平简历,画史上记载相当简要,甚至连他何时进入宫廷供职,在宫中的具体活动,何时离开宫廷等等的情况,都没有比较详细的记载。这是画史上对待宫廷画家们一贯的做法。民间把画家被选拔进入宫... 画家金廷标是清朝前期的一位宫廷画师,有关他的生平简历,画史上记载相当简要,甚至连他何时进入宫廷供职,在宫中的具体活动,何时离开宫廷等等的情况,都没有比较详细的记载。这是画史上对待宫廷画家们一贯的做法。民间把画家被选拔进入宫廷供职,作为一件十分荣耀的事情记录下来,但是对于皇家宫廷来说,只不过就是新招了一名"画画人"而已。不过好在清朝的宫廷有一部分原始记录的档案,记载了很多这部分画家活动的文字,为我们了解他们的宫中活动,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信息资料,都属于第一手资料,可以补充画史记载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廷画家 作品 卒年 清朝前期 生平简历 记载
下载PDF
康熙皇帝肖像画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7
9
作者 汪亓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0-57,共18页
帝后像是清代宫廷绘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并没有得到国内美术史界的重视。笔者希望通过对康熙帝肖像画相关问题的探究.引起更多的学人对清代帝后像加以关注。本文是在整理故宫博物院现藏的康熙帝肖像画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初步对史... 帝后像是清代宫廷绘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并没有得到国内美术史界的重视。笔者希望通过对康熙帝肖像画相关问题的探究.引起更多的学人对清代帝后像加以关注。本文是在整理故宫博物院现藏的康熙帝肖像画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初步对史籍中记载的这些画作的绘制者加以考辨。进一步勾勒出清初宫廷画家进行创作的工作程序。此外,借助梳理御制诗文,指出康熙帝对绘画的淡漠态度。揭示了其肖像画数量不多的原因.并探求了其行乐图极少的缘由。文中指出康熙帝肖像画受西方绘画的影响实则微乎其微,而且康熙时期的帝后肖像画创作既是清代宫廷肖像画的转型期又是定型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皇帝 肖像画 宫廷画家 西方绘画 焦秉贞 杨岘 创作程序
原文传递
共享的价值:过去和现在——17世纪荷兰美术市场的启示 被引量:3
10
作者 艾恩.罗宾逊 熊恺 《世界美术》 1993年第3期39-42,共4页
在自由市场上,任何东西不满足顾客的要求就卖不出去,17世纪的荷兰艺术家是极为愿意去迎合市场需求的。
关键词 伦勃朗 荷兰人 维米尔 一幅画 丁托列托 风景画家 宫廷画家 表现主义 里特 艺术收藏
原文传递
传通与归属 十八世纪欧洲与中国美术交流叙要 被引量:5
11
作者 洪再新 《新美术》 1987年第4期24-30,共7页
一现代传播学把传的行为叫做“传通”(communicate),用来与人建立共通的关系。十八世纪欧洲与中国的美术交流,正是这么一种传通活动。要瞭解这一活动,需对行为的主体即传播者有所认识。那么,当时往来于欧洲与中国之间的美术传播者有哪... 一现代传播学把传的行为叫做“传通”(communicate),用来与人建立共通的关系。十八世纪欧洲与中国的美术交流,正是这么一种传通活动。要瞭解这一活动,需对行为的主体即传播者有所认识。那么,当时往来于欧洲与中国之间的美术传播者有哪些人呢? 纵观世界历史,地理大发现后,欧洲列强的势力日益外拓,触角也伸向东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 郎世宁 宫廷画家 王致诚 十七世纪 现代传播学 communicate 罗可可艺术 中国画家 王原祁
原文传递
幻影
12
作者 李晓君 《作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8,共6页
流亡父母去世后,我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离开京城,在乡丁忧。那是崇祯末期,流寇遍地,烽烟四起我家乡——河南孟津双槐里,南望邱山,北临黄河。纵横交错的山径、沟壑、溪流,将邱山编织、缠绕,远看仿佛北宋宫廷画家庄严、肃穆的山水画,将一个... 流亡父母去世后,我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离开京城,在乡丁忧。那是崇祯末期,流寇遍地,烽烟四起我家乡——河南孟津双槐里,南望邱山,北临黄河。纵横交错的山径、沟壑、溪流,将邱山编织、缠绕,远看仿佛北宋宫廷画家庄严、肃穆的山水画,将一个葱郁、幽深、静谧的“桃花源”呈现在中州大地上;“洋洋河水,赴宗于海”,黄河之水如亿万兵甲,浩浩汤汤,奔流不息,进发着永不枯竭的激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廷画家 桃花源 流亡 山水画
原文传递
灵璧钟馗画
13
作者 贺建军 吴迪(摄制) 《红蜻蜓》 2024年第7期44-49,共6页
钟馗是中国民间传说中镇宅驱邪之神。唐朝时期,钟馗信仰得以兴起,同时亦是钟馗画的诞生之际。钟馗画的开山鼻祖是当时被称为“画圣”的宫廷画家吴道子。
关键词 灵璧钟馗画 宫廷画家 吴道子 唐朝时期 中国民间传说 开山鼻祖 钟馗信仰
原文传递
明代宫廷的扇画与宫廷的赐扇活动——兼论宫廷扇画在朝野的流动和影响
14
作者 张斌 《美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53,共8页
引言画扇具有实用和观赏的双重功能,宋代画扇以团扇形式存世,被裱成册页或卷轴,保留了观赏性,而失去了实用性。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和语境。扇画又被美术史学者当成独立的绘画作品进行讨论,把它们放到同卷轴画相似的状况来关注。画扇作为... 引言画扇具有实用和观赏的双重功能,宋代画扇以团扇形式存世,被裱成册页或卷轴,保留了观赏性,而失去了实用性。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和语境。扇画又被美术史学者当成独立的绘画作品进行讨论,把它们放到同卷轴画相似的状况来关注。画扇作为单纯的绘画被当代观众欣赏或被学者进行艺术史书写。明代的宫廷画扇的境遇与此类似。明代是折扇流行的时期,本文试图将画扇放到宫廷赐扇的活动中和民间日常使用中,来考察画扇的功能以及它们连接宫廷和民间的特殊作用。一、韩雍与林良明代文官韩雍(1422-1478)于成化八年(1472)端午节在广州城与回乡探亲的宫廷画家林良(1413?-1488?)有过一次聚会。当时韩雍为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已经平定了大藤峡的瑶民事变。这次聚会的地点安排在总督行台的喜雨堂中,由韩雍宴请林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良 副都御史 宫廷画家 韩雍 大藤峡 卷轴画 地点安排 端午节
原文传递
2024,亿元拍品缺席的春拍季
15
《中国拍卖》 2024年第7期22-23,共2页
2009年,清宫廷画家徐扬的《平定西域献俘礼图》,在中贸圣佳拍卖公司以1.344亿元成交,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首件成交过亿的拍品。在此之后,三件古代书画作品相继以超亿元的价格成交,“尤伦斯男爵藏中国艺术品专场”总成交额1.7亿元,张大千... 2009年,清宫廷画家徐扬的《平定西域献俘礼图》,在中贸圣佳拍卖公司以1.344亿元成交,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首件成交过亿的拍品。在此之后,三件古代书画作品相继以超亿元的价格成交,“尤伦斯男爵藏中国艺术品专场”总成交额1.7亿元,张大千晚年巨幅《爱痕湖》以1.008亿元成交……业内外惊呼:“中国文物艺术品进入了亿元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艺术品 宫廷画家 书画作品 中国艺术品市场 徐扬 张大千
原文传递
中国绘画史上的《文会图》(下)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启斌 《荣宝斋》 2005年第6期74-85,共12页
三明、清至民国时期的《文会图》卷——文士精神家园的象征(1)从《文会图》卷看浙派画风、南宋绘画精神的继续发展朱元璋立国后,一反元代萧疏冷逸的画风,提倡两宋笔墨苍劲的绘画格调,开始招纳各地优秀画家供职仁智殿,南宋院体画风再度复... 三明、清至民国时期的《文会图》卷——文士精神家园的象征(1)从《文会图》卷看浙派画风、南宋绘画精神的继续发展朱元璋立国后,一反元代萧疏冷逸的画风,提倡两宋笔墨苍劲的绘画格调,开始招纳各地优秀画家供职仁智殿,南宋院体画风再度复兴,反映文士生活的雅会,也势必成为院体画家和浙派画家创作的题材之一。在明代初期和中期比较著名的作品有谢环《杏园雅集图》、戴进《南屏雅集图》卷以及《五同会图》卷(无款)等。这些作品,多反映了明代在职文人、士夫阶层的学术活动和精神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会图 西园雅集图 绘画史 绘画艺术史 美术史 宫廷画家 文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
原文传递
阿房宫的诗与画
17
作者 王艺凝 《新少年》 2024年第1期94-96,F0003,共4页
这幅精美绝伦的宏幅巨作,名为《阿房宫十二图屏》,出自清代著名的宫廷画家袁江之笔。此画由十二个条屏组成,袁江以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为背景,将全文提炼成十二个主题,每个条屏上描绘一个主题,屏与屏之间自然衔接,组成一幅完整的画... 这幅精美绝伦的宏幅巨作,名为《阿房宫十二图屏》,出自清代著名的宫廷画家袁江之笔。此画由十二个条屏组成,袁江以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为背景,将全文提炼成十二个主题,每个条屏上描绘一个主题,屏与屏之间自然衔接,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画面按照时间顺序,从右至左,如叙事般,将那一段历史和杜牧对阿房宫的所有想象一一呈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房宫 袁江 宫廷画家 诗与画 《阿房宫赋》 十二个 精美绝伦 条屏
原文传递
鲜为人知的绘图妙手 浅谈清代旗人宫廷画家门应兆的生平和作品
18
作者 刘晓天 《紫禁城》 2024年第1期112-123,共12页
门应兆是清代乾隆年间的旗人宫廷画家。有关门应兆的信息,人们知之甚少,他有什么样的人生经历?如何进入宫廷从事绘画创作,有哪些绘珈作品传世,又有着怎样的艺术风貌?
关键词 宫廷画家 艺术风貌 绘画创作 旗人 人生经历 乾隆年间 清代
原文传递
丰年之景的舞蹈图像表达——《踏歌图》与宋踏歌考
19
作者 曾婕 《舞蹈》 2024年第4期66-75,共10页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踏歌图》,是南宋宫廷画家马远创作的除《华灯侍宴图》外为数不多的大尺幅山水画作品。该画3/4的画幅都是对于自然山川之景的描绘,踏歌之景虽然仅占据了画面很小的位置,但尤引人注目,是该画点睛之笔。或许,这正是该...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踏歌图》,是南宋宫廷画家马远创作的除《华灯侍宴图》外为数不多的大尺幅山水画作品。该画3/4的画幅都是对于自然山川之景的描绘,踏歌之景虽然仅占据了画面很小的位置,但尤引人注目,是该画点睛之笔。或许,这正是该画以“踏歌图”命名的原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廷画家 踏歌图 《踏歌图》 故宫博物院 自然山川 舞蹈图像 点睛之笔
原文传递
从宫廷到民间:宋代绘画的公众转向渊源探究
20
作者 苏晓洁 《歌海》 2024年第3期82-89,共8页
在中国的绘画历史长河中,两宋时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受当时政治文化思想的影响,人物画家的绘画创作题材不再局限于上层贵族和宗教,而是将目光转向更加广阔的社会层面,表现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俚俗题材作品层出不穷。一方面,士人群体... 在中国的绘画历史长河中,两宋时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受当时政治文化思想的影响,人物画家的绘画创作题材不再局限于上层贵族和宗教,而是将目光转向更加广阔的社会层面,表现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俚俗题材作品层出不穷。一方面,士人群体结构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的社会秩序的建立;另一方面,南宗、道学思想对文人及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影响逐渐明显。从两宋绘画的世俗化、平民化转向出发,从政治、思想上探源,通俗文艺的繁荣、绘画市场的发展及官方的支持三个方面,深入探讨宋代绘画从典雅到世俗的转向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绘画 俚俗题材 宫廷画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