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7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本权利的双重性质 被引量:401
1
作者 张翔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36,共16页
在德国的宪法理论中,基本权利被认为具有“主观权利”与“客观法”的双重性质。除了作为个人权利的性质外,基本权利被认为是德国基本法所确立的“客观价值秩序”,是对国家权力产生直接约束力的法律。这一理论构成了对基本权利的宪法解... 在德国的宪法理论中,基本权利被认为具有“主观权利”与“客观法”的双重性质。除了作为个人权利的性质外,基本权利被认为是德国基本法所确立的“客观价值秩序”,是对国家权力产生直接约束力的法律。这一理论构成了对基本权利的宪法解释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德国建构了一套严密的基本权利保障体系。这一理论对中国宪法的基本权利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权利 双重性质 宪法理论 个人权利 客观价值 国家权力 基本框架 宪法解释 理论构成 保障体系 借鉴意义 中国宪法 德国 基本法 约束力 作为 秩序 法律
原文传递
论良性违宪 被引量:198
2
作者 郝铁川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89-91,共3页
一、良性违宪的界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了不少表面上看似违宪、但实际上却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事件。这类违宪的主体包括:(1)立法机关。如1978年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只能“解释宪法和法律,制定法令”(第25条第3项),没有制定法律... 一、良性违宪的界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了不少表面上看似违宪、但实际上却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事件。这类违宪的主体包括:(1)立法机关。如1978年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只能“解释宪法和法律,制定法令”(第25条第3项),没有制定法律的权力,但由于改革开放要求制定大量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未经修宪,也未作宪法解释的情况下,自行行使立法权,1979年至1982年间共制定了11个法律,这都是违背当时宪法规定的。(2)行政机关。如1988年以前,深圳等经济特区突破1982年宪法关于土地不得买卖、出租的规定,决定将土地使用权出租。(3)国家领导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违宪 禁止性规范 1982年宪法 宪法规定 宪法解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联邦最高法院 土地使用权出租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根本利益
原文传递
“公共利益”的困境与出路——美国公用征收条款的宪法解释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149
3
作者 张千帆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6-45,共10页
本文从美国政府征收权的渊源以及联邦宪法第五修正案征收条款的原始意义出发,探讨了“公共用途”的宪法概念在美国判例史上的嬗变及其最近的发展趋势。文章指出,由于“公共用途”或“公共利益”是极难界定的概念,法院难以发展出可操作... 本文从美国政府征收权的渊源以及联邦宪法第五修正案征收条款的原始意义出发,探讨了“公共用途”的宪法概念在美国判例史上的嬗变及其最近的发展趋势。文章指出,由于“公共用途”或“公共利益”是极难界定的概念,法院难以发展出可操作的判断标准。在美国,对征收的公共利益之保障主要在于立法控制而非司法限制。根据民主原则,法院高度尊重立法判断,凡是议会决定符合公共用途的征收一律被认为合宪。在这个意义上,议会是一个“公益机器”,通过民主代议自动产生代表公共利益的法律和决定。文章最后建议,中国应该将注意力从“公共利益”的理论界定转移到制度建设,让全国和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征收和补偿方案的决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利益 公共用途 征收 公正补偿 “公共利益” 美国政府 困境与出路 宪法解释 中国 收条
原文传递
合宪性审查与司法权的强化 被引量:127
4
作者 季卫东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16,共13页
本文认为 ,切实保障宪法效力的关键是建立司法性质的合宪性审查制度。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立法机关与审判机关的关系以及推行司法审查的根据之后 ,作者强调司法权的伸张并不是无条件的 ,它与法官在社会中的威信以及对审判机关的... 本文认为 ,切实保障宪法效力的关键是建立司法性质的合宪性审查制度。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立法机关与审判机关的关系以及推行司法审查的根据之后 ,作者强调司法权的伸张并不是无条件的 ,它与法官在社会中的威信以及对审判机关的民意限制成正相关关系 ;鉴于中国法治环境的不断改善 ,在现阶段导入合宪性审查制的条件已经日趋成熟。在具体的制度设计方面 ,本文提出两套可供选择的方案∶ (1 )在现行体制下设置只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的宪政委员会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审查 宪法法院 宪政委员会 合宪性审查 宪法诉讼 宪法解释 法官信赖 司法权优越
原文传递
中国宪法上国家所有的规范含义 被引量:87
5
作者 程雪阳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5-126,共22页
中国现行宪法中的"国家所有"一词,不仅是经济学上的一种所有制,也是法学上的一种所有权。在法律地位、权能构造和权利外观上,国家所有权在宪法上和民法上并不存在差异。但在功能上,基于宪法第9条第1款关于"国家所有,即... 中国现行宪法中的"国家所有"一词,不仅是经济学上的一种所有制,也是法学上的一种所有权。在法律地位、权能构造和权利外观上,国家所有权在宪法上和民法上并不存在差异。但在功能上,基于宪法第9条第1款关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的规定,国家所有权确实有特殊性,它不能为国家或政府的"私利"存在,而必须"为公民自由和自主发展提供物质和组织保障"。宪法第9条第1款和第10条第1、2款,赋予国家获得特定自然资源所有权的资格。具体的自然资源是否属于国家所有,依赖于法律对宪法上述条款的具体化和立法形成,在法律没有完成这项工作之前,特定自然资源属于没有进入物权法/财产法秩序的社会共有物,不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对于这种共有物,国家可以基于主权以及由主权衍生的行政管理权来设定开发和使用规则,但不能作为所有权人获得相关财产性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国家所有 所有权理论 宪法解释
原文传递
两种“宪法解释”的概念分野与合宪性解释的可能性 被引量:84
6
作者 黄明涛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81-298,共18页
在我国的宪法实施和宪法监督制度下,有两种意义上的宪法解释:第一种宪法解释表现为对行政法规等规范性文件作抽象式审查并作出撤销等处分决定的权力,这项权力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享有;第二种宪法解释固有地存在于任何认同宪法的规范性和... 在我国的宪法实施和宪法监督制度下,有两种意义上的宪法解释:第一种宪法解释表现为对行政法规等规范性文件作抽象式审查并作出撤销等处分决定的权力,这项权力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享有;第二种宪法解释固有地存在于任何认同宪法的规范性和最高性的司法过程中,本质上是一种法律方法和司法技艺。第二种意义上的宪法解释并未被我国宪法所禁止,也无损于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享有的第一种意义上的宪法解释权。因此,合宪性解释的运用并不必要以否认司法过程中必然存在的宪法解释为前提。我们应当在这一基础之上展开有关合宪性解释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宪性解释 宪法解释 合宪性审查 宪法实施
原文传递
论我国宪法解释的实践 被引量:63
7
作者 胡锦光 王丛虎 《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7,128,共6页
宪法解释是宪法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但在我国未能引起学界足够的注意。要确保宪法的权威性和至上性 ,就必须重视宪法解释。本文对我国宪法解释的概念作了合理的界定 ,列举大量的事实和资料论证了我国不仅存在着宪法解释 ,而且全国人... 宪法解释是宪法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但在我国未能引起学界足够的注意。要确保宪法的权威性和至上性 ,就必须重视宪法解释。本文对我国宪法解释的概念作了合理的界定 ,列举大量的事实和资料论证了我国不仅存在着宪法解释 ,而且全国人大和人大常委会确实进行了一些有价值的宪法解释的实践。但是 ,同时也应该看到宪法解释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应该注重宪法解释的理论研究 ,逐步使宪法解释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宪法解释 全国人大 人大常委会 宪法监督制
原文传递
论宪法解释程序中的合宪性推定原则 被引量:50
8
作者 韩大元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7,共5页
在宪法解释过程中解释者经常对违宪与合宪问题进行判断 ,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求价值的平衡是宪政实践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根据宪法的最高性、权力分立与宪法秩序安定性原则 ,各国普遍采用合宪性推定原则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 宪法解释 合宪性推定原则 宪法解释程序 宪政制度
原文传递
合宪性解释之反思 被引量:61
9
作者 王锴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5-57,177,共13页
合宪性解释与基于宪法的解释常易引起混淆。前者是规范审查中的一种特殊制度,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全规范,即通过选择合宪的法律解释来避免宣布规范违宪;后者是指在个案中用宪法的规定或精神将法律中的一般条款或不确定法律概念具体化... 合宪性解释与基于宪法的解释常易引起混淆。前者是规范审查中的一种特殊制度,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全规范,即通过选择合宪的法律解释来避免宣布规范违宪;后者是指在个案中用宪法的规定或精神将法律中的一般条款或不确定法律概念具体化。合宪性解释包括法律解释和法律解释的合宪性审查两部分,但合宪性解释并非独立的法律解释方法,只是法律解释结果的一种选择标准或优先规则。在德国,为了避免普通法院利用合宪性解释来架空联邦宪法法院的违宪审查权,学者建议采用一种分工模式,即普通法院发现有合宪性解释的必要时向联邦宪法法院提出申请。在中国,试图用普通法院的合宪性解释来绕开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违宪审查权显得不切实际。就增强中国宪法司法适用性而言,法院所能采取的路径应是基于宪法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宪性解释 基于宪法解释 法律解释 宪法解释 违宪审查
原文传递
关于设立宪法监督专责机构的设想 被引量:49
10
作者 苗连营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9,共7页
关于设立宪法监督专责机构的设想苗连营一我国现行宪法明确规定,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宪法的实施”。这一宪法监督模式无论从理论上讲多么优越,但在实践中证明却是行不通的。一方面,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工作报告中一再强调要加... 关于设立宪法监督专责机构的设想苗连营一我国现行宪法明确规定,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宪法的实施”。这一宪法监督模式无论从理论上讲多么优越,但在实践中证明却是行不通的。一方面,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工作报告中一再强调要加强对宪法实施的监督,社会各界也都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监督 宪法委员会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宪法监督权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 人大常委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宪法解释 宪法实施 宪法监督制度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问题研究 被引量:44
11
作者 张志铭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64-74,共11页
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问题研究张志铭自1949年以来,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就法律解释的问题先后作出过多次规定。1949年9月通过的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第七条中规定,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有权制定并解释国家的法律。1954年宪法第三... 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问题研究张志铭自1949年以来,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就法律解释的问题先后作出过多次规定。1949年9月通过的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第七条中规定,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有权制定并解释国家的法律。1954年宪法第三十一条中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解释 司法解释 立法解释 人大常委 法律规范 当代中国 宪法解释 法律解释方法 地方性法规 法律适用
原文传递
从“人肉搜索”看隐私权和言论自由的平衡保护 被引量:53
12
作者 戴激涛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0-52,共13页
作为一种信息搜寻方式的"人肉搜索",是公民行使言论自由和信息自由的重要表现。"人肉搜索"在客观上虽能对违法行为产生震慑作用,但同时也可能带来网络暴力,侵犯隐私权问题。当隐私遭遇"人肉搜索"时,首先... 作为一种信息搜寻方式的"人肉搜索",是公民行使言论自由和信息自由的重要表现。"人肉搜索"在客观上虽能对违法行为产生震慑作用,但同时也可能带来网络暴力,侵犯隐私权问题。当隐私遭遇"人肉搜索"时,首先应当明确网络言论自由的特点及法律对言论自由的限制原则,方能给予"人肉搜索"恰当的法律地位与合适的制度框架。法治发达国家平衡隐私权和言论自由的实践,为解决隐私权与"人肉搜索"冲突难题提供了借鉴:宪法解释的"功能适当"原则和"个别问题取向"方法,可有效协调基本权利的冲突,使不同基本权利均能得到宪法的充分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肉搜索 网络暴力 隐私权言论自由 宪法解释
原文传递
合宪性审查的意义、原则及推进 被引量:56
13
作者 秦前红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6-77,共12页
合宪性审查与宪法监督及宪法实施密切相关,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合宪性审查有了更清晰明确的认知,力图在今后大力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以捍卫宪法尊严、维护宪法权威。构建合宪性审查机制,需嵌入中国话语,体现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应该始终... 合宪性审查与宪法监督及宪法实施密切相关,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合宪性审查有了更清晰明确的认知,力图在今后大力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以捍卫宪法尊严、维护宪法权威。构建合宪性审查机制,需嵌入中国话语,体现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应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并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框架内有序实施,秉持政治问题不审查的原则。合宪性审查工作要想取得实质突破,应该设立专门的审查机构,明晰与"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之间的关系,明确启动合宪性审查的主体资格,厘清合宪性审查的对象范围,健全合宪性审查的基本程序以及完善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唯有如此,才能从理论指导和制度实践两个维度,推动合宪性审查工作逐步走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宪性审查 党的领导 程序机制 宪法解释
原文传递
基本权利在私法上效力的展开以当代中国为背景 被引量:51
14
作者 张翔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44-559,共16页
关键词 中国 基本权利 私法效力 中国 私法自治体系 宪法依据 社会经济权利 私法主体 民事立法 民事司法 宪法解释
原文传递
司法解释权能的复位与宪法的实施 被引量:41
15
作者 贺日开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13,共9页
作者认为,应然的司法解释,不是一项独立的权力,而是司法权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权能。基于误解而形成的最高法院"司法解释权"缺乏宪法依据,它既侵蚀了下级法院的司法权,又对立法机关的立法权构成侵犯,而且还阻碍了宪政的发展。只... 作者认为,应然的司法解释,不是一项独立的权力,而是司法权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权能。基于误解而形成的最高法院"司法解释权"缺乏宪法依据,它既侵蚀了下级法院的司法权,又对立法机关的立法权构成侵犯,而且还阻碍了宪政的发展。只有让包含了宪法解释的司法解释权能复位,回归到各级法院的司法权中,才能推动宪法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解释 宪法解释 宪政建设 司法解释权能 司法解释体制 法律效力 司法权
原文传递
《宪法解释程序法》的意义、思路与框架 被引量:46
16
作者 韩大元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22,共8页
宪法解释是宪法适用的主要方式,经常性的宪法解释可以为宪法实施提供必要的基础与方法。而宪法解释程序则是宪法解释运行的时间与空间规则的集合,制定《宪法解释程序法》有助于规范宪法解释行为与程序,有助于为启动宪法解释、完善我国... 宪法解释是宪法适用的主要方式,经常性的宪法解释可以为宪法实施提供必要的基础与方法。而宪法解释程序则是宪法解释运行的时间与空间规则的集合,制定《宪法解释程序法》有助于规范宪法解释行为与程序,有助于为启动宪法解释、完善我国宪法适用制度提供可能的条件。为此,有必要制定我国的《宪法解释程序法》,以此寻求宪法适用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解释 解释程序 宪法适用
下载PDF
宪法学为什么要以宪法文本为中心? 被引量:42
17
作者 张翔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22,共9页
宪法学是在法体系内的、规范导向的、直接或间接为宪法解释服务的研究,是法律系统的“自我观察”。而政治学以及其他学科对宪法的研究是法律系统之外的“异观察”,其问题视角和基本任务与核心意义上的宪法学(宪法解释学)是不同的。这决... 宪法学是在法体系内的、规范导向的、直接或间接为宪法解释服务的研究,是法律系统的“自我观察”。而政治学以及其他学科对宪法的研究是法律系统之外的“异观察”,其问题视角和基本任务与核心意义上的宪法学(宪法解释学)是不同的。这决定了宪法学应该以宪法文本为中心,坚持以“规范性”为基本特征的法学品格,非此无以建立宪法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宪法文本 宪法解释 宪法解释 价值中立
下载PDF
宪法解释的功能、原则及其中国图景 被引量:36
18
作者 苗连营 《法律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4-42,共9页
 作为一种实践智慧,宪法解释是宪政理想现实化的必由之路,其核心功能就在于宪法的适用,由此而产生的其他方面的功能只能是第二位的、派生的。历史解释原则和共时解释原则皆有其存在的合理空间,但它们在我国目前所能发挥的功能都是非常...  作为一种实践智慧,宪法解释是宪政理想现实化的必由之路,其核心功能就在于宪法的适用,由此而产生的其他方面的功能只能是第二位的、派生的。历史解释原则和共时解释原则皆有其存在的合理空间,但它们在我国目前所能发挥的功能都是非常有限的,且难以得到实证支持。"宪法该由谁来解释"这样的问题只有在宪法得以真正适用之后,才能够顺理成章地得到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解释 宪法适用 宪政理想 中国 法律原则
下载PDF
论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的冲突 被引量:34
19
作者 韩大元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16,共14页
文章认为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的冲突是宪法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正常现象。由于宪法规范的高度概括性与原则性 ,在具体调整社会现实时必然与具有动态性的社会现实发生矛盾与冲突。宪法就是在规范与现实既相统一又相矛盾的过程中存在并不断得... 文章认为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的冲突是宪法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正常现象。由于宪法规范的高度概括性与原则性 ,在具体调整社会现实时必然与具有动态性的社会现实发生矛盾与冲突。宪法就是在规范与现实既相统一又相矛盾的过程中存在并不断得到完善。在急剧的社会变革过程中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的冲突与矛盾表现得更为集中与突出。建立一种合理的机制有效地预防与解决宪法运行中出现的规范与现实的冲突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本文以各国宪政实践的基本经验为基础探讨了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发生冲突的原因、表现与解决机制等问题 ,并对如何有效地控制规范与现实冲突问题提出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规范 社会现实 冲突控制 宪法变迁 宪法解释
原文传递
受教育权的宪法学思考 被引量:35
20
作者 胡锦光 任端平 《中国教育法制评论》 2002年第1期43-59,共17页
引言近来,齐玉苓案,平乐乡政府诉韦其明案,余亭亭诉北京市朝阳区机械学院附属中学案,即"高中分流案",引起全社会对公民受教育权保护的极大关注,学界、实务界、媒体纷纷聚焦受教育权的宪法救济问题,尤其是法院能否直接适用宪... 引言近来,齐玉苓案,平乐乡政府诉韦其明案,余亭亭诉北京市朝阳区机械学院附属中学案,即"高中分流案",引起全社会对公民受教育权保护的极大关注,学界、实务界、媒体纷纷聚焦受教育权的宪法救济问题,尤其是法院能否直接适用宪法为公民的受教育权侵害提供救济问题。我们认为,只有对作为公民宪法权利的受教育权的性质及实现和获得宪法救济的基本途径问题进行研究,才能对上述问题得出一个比较恰当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权 宪法 宪法救济 宪法解释 公民宪法权利 平乐乡 教育法制 魏玛宪法 途径问题 审查请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