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4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地产权与征地制度——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重大选择 被引量:463
1
作者 周其仁 《经济学(季刊)》 2004年第1期193-210,共18页
本文根据中国近年经济增长和制度变迁的经验。集中研究城市化过程中的农地转让权,重点是相对于使用权,重新界定农地转让权所面临的限制条件和选择。本文探讨了在现存土地转让权的法律安排下人们的实际行为以及这些行为的经济含义,并... 本文根据中国近年经济增长和制度变迁的经验。集中研究城市化过程中的农地转让权,重点是相对于使用权,重新界定农地转让权所面临的限制条件和选择。本文探讨了在现存土地转让权的法律安排下人们的实际行为以及这些行为的经济含义,并讨论了将要修订的《宪法》和《土地法》面临的主要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产权 中国城市 征地制度 经济含义 土地转让权 经济增长 制度变迁 大选 宪法 根据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分权——重读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第五节 被引量:281
2
作者 苏力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2-55,共14页
基于新中国的社会时代背景 ,本文从实在宪法的视角讨论了当代中国政制架构中纵向———中央与地方———分权问题。本文的分析力求表明 ,影响当代中国高度中央集权的关键因素可能有两个 :国家统一与建国 ,以及革命政权的转型 ;进一步指... 基于新中国的社会时代背景 ,本文从实在宪法的视角讨论了当代中国政制架构中纵向———中央与地方———分权问题。本文的分析力求表明 ,影响当代中国高度中央集权的关键因素可能有两个 :国家统一与建国 ,以及革命政权的转型 ;进一步指出“两个积极性”作为一种非制度化的宪政策略在协调这一特定时空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政制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 ,当代中国有必要基于中国政制的成功经验和基本格局进一步制度化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最后简单阐述了本文政制 (宪法 宪政 )研究进路的学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 中国 政治体制 中央集权 地方分权 制度化 宪法 宪政
原文传递
宪法文本中“公共利益”的规范分析 被引量:174
3
作者 韩大元 《法学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9,共5页
在现代法治社会中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的张力 ,如何在两者的冲突中寻求合理的平衡 ,实现国家、社会与个人共同利益 ,是宪法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公共利益价值的合理认定首先应回归到宪法文本 ,从文本的角度提供解释公... 在现代法治社会中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的张力 ,如何在两者的冲突中寻求合理的平衡 ,实现国家、社会与个人共同利益 ,是宪法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公共利益价值的合理认定首先应回归到宪法文本 ,从文本的角度提供解释公共利益的价值基础、基本原则与具体规则 ,使公共利益的实现获得宪法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公共利益 宪法文本 宪法价值
下载PDF
环境权初探 被引量:187
4
作者 蔡守秋 《中国社会科学》 1982年第3期29-39,共11页
随着现代生产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生态系统平衡受到很大威胁,世界各国人民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制定和完善环境法,以保护环境和防治污染,有关环境权的研究也随之提上了日程。环境权包括国家、法人、公民使用和享受自然环境条件的... 随着现代生产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生态系统平衡受到很大威胁,世界各国人民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制定和完善环境法,以保护环境和防治污染,有关环境权的研究也随之提上了日程。环境权包括国家、法人、公民使用和享受自然环境条件的权利、以及保护自然环境免遭污染所应尽的义务。本文通过比较各国法律中有关规定,对环境权的概念、内容以及相关的法律问题,作了初步探讨。作者认为,我国宪法中虽然也有环境保护的内容,但应当进一步从法律上突出和充实环境权。这是搞好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权利 环境保护法规 自然环境条件 环境污染 保护环境 宪法 环境保护工作 公民环境权 义务 基本权利
原文传递
民主+宪政=理想的政制——比较宪政国际讨论会热点述评 被引量:138
5
作者 张文显 信春鹰 《比较法研究》 CSSCI 1990年第1期6-11,26,共7页
1987年美国学术团体联合会在福特基金会的赞助下计划组织全球性比较宪政研究。这个计划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宪政及其社会结构、动力资源和文化场进行跨学科、跨文化、跨政体,跨时代、多边性考察和分析。
关键词 宪政 福特基金会 政制 跨文化 社会结构 跨学科 学术团体 动力资源 政体 宪法
原文传递
中国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被引量:114
6
作者 刘翠霄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7-83,共17页
中国农民应该获得社会保障的保护。这是因为 ,获得社会保障是宪法赋予农民的一项权利 ;农民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作出过重大的牺牲和贡献 ;农民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过重大的贡献。然而 ,我国农民的社... 中国农民应该获得社会保障的保护。这是因为 ,获得社会保障是宪法赋予农民的一项权利 ;农民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作出过重大的牺牲和贡献 ;农民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过重大的贡献。然而 ,我国农民的社会保障状况令人堪忧 ,必须尽快予以改变。改变的办法是建立具有真正“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民 社会保障问题 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 状况 贡献 宪法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民主革命时期
原文传递
中国宪法实施的私法化之路 被引量:139
7
作者 蔡定剑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6-67,共12页
本文从中国的现实出发 ,对西方国家宪法私法化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 ,得出宪法的实施是由两种解决纠纷机制组成 :一是宪法中的国家权力纠纷和国家权力侵害纠纷 ,它通过违宪审查机制实施 ;二是宪法中公民基本权利受到国家权力以外的侵犯... 本文从中国的现实出发 ,对西方国家宪法私法化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 ,得出宪法的实施是由两种解决纠纷机制组成 :一是宪法中的国家权力纠纷和国家权力侵害纠纷 ,它通过违宪审查机制实施 ;二是宪法中公民基本权利受到国家权力以外的侵犯或两种公民宪法权利相冲突的私权纠纷 ,它通过宪法私法化的宪法诉讼方式实施。作者进一步分析了中国走违宪审查之路面临的困难 ,提出根据中国国情走宪法私法化的司法化之路的建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宪法 私法化 宪法诉讼 国家权力 违宪审查机制 公民权利
原文传递
宪法适用应依循宪法本身规定的路径 被引量:130
8
作者 童之伟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2-48,共27页
我国宪法适用主要应该走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适用和监督适用的路径。宪法适用"司法化"的路径悖离现行宪法,行不通。现行宪法从来没有任何规定曾由司法机关作为裁判依据合法地适用过。如果一定要说我国有"宪法司法化&qu... 我国宪法适用主要应该走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适用和监督适用的路径。宪法适用"司法化"的路径悖离现行宪法,行不通。现行宪法从来没有任何规定曾由司法机关作为裁判依据合法地适用过。如果一定要说我国有"宪法司法化"的案例,那也只能作为个别法院违宪违法的证据,不应成为其他法院效法的榜样。一些法律、法学界人士对"宪法司法化"的渲染是非理性的。应当以现行宪法为基础确立理性的宪法适用观念。鼓励"宪法司法化"不仅无助于促进宪法适用,还会妨碍我国宪法适用体制的完善和宪法适用效能的提升。法院审理案件援引宪法与"宪法司法化"没有必然联系,而法院审理案件未援引宪法也并不表明其行为一定不具有"宪法司法化"性质。对于法院援引宪法应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消解"宪法司法化"的关键在于强化宪法立法适用,落实宪法监督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宪法遵守 宪法适用 宪法司法化
原文传递
宪法文本中“人权条款”的规范分析 被引量:129
9
作者 韩大元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13,共6页
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亮点之一是人权“入宪”,突出了人权在国家生活中的坐标与功能,使人权从一般的政治原则转变为统一的法律概念和具有独立规范价值的宪法原则,预示着国家价值观的深刻变化。在新中国宪法史上,人权第一次出现在宪法... 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亮点之一是人权“入宪”,突出了人权在国家生活中的坐标与功能,使人权从一般的政治原则转变为统一的法律概念和具有独立规范价值的宪法原则,预示着国家价值观的深刻变化。在新中国宪法史上,人权第一次出现在宪法文本上,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同时,将“国家尊重与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人权条款” 公民权利 法律解释 法律效力 人权义务
原文传递
我国宪法可否进入诉讼 被引量:104
10
作者 王振民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8-36,共9页
关键词 宪法 名誉权 宪法诉讼制度 司法解释 中国宪法 我国宪法 法律效力 《民法通则》 人格尊严权 人格权
原文传递
欧盟与德国的比例原则——内涵、渊源、适用与在中国的借鉴 被引量:101
11
作者 范剑虹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5期98-103,共6页
比例原则是宪法与行政法的核心原则 ,它甚至还部分地被运用在私法领域中。它是通过考察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尤其是考察目标价值的实现不能过分损害公民的基本人身财产权利这一方面 ,来防止超限度地破坏利益与价值的均衡。
关键词 欧盟 德国 宪法 行政法 比例原则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分析 被引量:116
12
作者 焦洪昌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2-49,共8页
人权是公民基本权利的来源,公民基本权利是对人权的宪法化。人权保障条款的入宪要求公民基本权利体系保持开放性和包容性。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主体为各国家机关。人权保障条款对人权保障功能的实现有赖于建立完善的宪政体制,而其关键在于... 人权是公民基本权利的来源,公民基本权利是对人权的宪法化。人权保障条款的入宪要求公民基本权利体系保持开放性和包容性。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主体为各国家机关。人权保障条款对人权保障功能的实现有赖于建立完善的宪政体制,而其关键在于宪政理念的转变、解决国际人权公约在我国的实施机制以及建立有效的宪法监督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人权保障制度 公民权利 宪法监督制度 法定权利
原文传递
论我国检察权的性质——定位于法律监督权的检察权 被引量:99
13
作者 石少侠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3-93,共11页
我国检察权的本质属性应为法律监督权,对检察权“行政权说”提出质疑。法律监督权是一元的而不是多元的,对全部检察职能都可以作出法律监督权的解读。法律监督权的理论基础是分权制衡论,宪政基础是人民代表大会下的“一府两院”制及宪... 我国检察权的本质属性应为法律监督权,对检察权“行政权说”提出质疑。法律监督权是一元的而不是多元的,对全部检察职能都可以作出法律监督权的解读。法律监督权的理论基础是分权制衡论,宪政基础是人民代表大会下的“一府两院”制及宪法对检察机关性质的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监督权 检察权 性质 “一府两院” 人民代表大会 本质属性 检察职能 分权制衡 理论基础 检察机关 宪政基础 行政权 宪法
原文传递
宪法与部门法的三重关系 被引量:115
14
作者 张翔 《中国法律评论》 CSSCI 2019年第1期25-33,共9页
宪法与部门法关系是现代法治的重要议题。应以明确效力等级的纵向思维,而非并列的、重叠的、模糊的横向思维来处理宪法与部门法的关系,并在“法律对宪法的具体化”“法律的合宪性解释”和“法律的合宪性审查”三个层次上具体分析。
关键词 部门法 宪法 合宪性审查 合宪性解释 现代法治 纵向思维 效力等级 横向思维
原文传递
环境时代与宪法环境权的创设 被引量:74
15
作者 陈泉生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6-29,共14页
论述创设环境权的必要性 ,环境权的形成和发展 。
关键词 宪法 公民环境权 定义 性质 种类 国家环境权 人类环境权 立法 司法 价值取向 中国 法律完善
下载PDF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三层结构说 被引量:106
16
作者 王涌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61,共14页
宪法上规定的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不是专属于公法的所有权概念。它包含三层结构:第一层结构是私法权能。在这一层面上,它与物权法上的所有权无异。第二层结构是公法权能。其主要包括国家对于自然资源的立法权、管理权和收益分配权。第三... 宪法上规定的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不是专属于公法的所有权概念。它包含三层结构:第一层结构是私法权能。在这一层面上,它与物权法上的所有权无异。第二层结构是公法权能。其主要包括国家对于自然资源的立法权、管理权和收益分配权。第三层结构是宪法义务。国家应当为全体人民的利益行使其私法权能和公法权能。公共信托理论是描述国家作为自然资源所有人的宪法义务的法律理论,应当引入中国,或者对中国宪法第9条作公共信托理论式的解释,确立国家与人民在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结构中的地位。在中国的现实中,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最为薄弱的层面是其宪法义务。"自然资源人民基金"的模式和尝试对中国有借鉴意义。宪法规定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具有"不完全规范"的特质,直接转化为物权法上的物权存在困难。在目前宪法控制制度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民法解释学可以发挥控制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肆意扩张和扭曲的准宪法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国家所有权 宪法 私法 公共信托
原文传递
论宪法效力的界定及其对私法的影响 被引量:88
17
作者 张千帆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8,共18页
此处文章的论题是作者从“认真对待宪法”这一命题中捕捉到的。事实上 ,“认真对待宪法”这个命题本身一方面反映出我国的法治尚处在启蒙的初期 ,另一方面更表明我们许多学者对于法治和宪法理解的偏颇。在一个法治国家中 ,大体不会有太... 此处文章的论题是作者从“认真对待宪法”这一命题中捕捉到的。事实上 ,“认真对待宪法”这个命题本身一方面反映出我国的法治尚处在启蒙的初期 ,另一方面更表明我们许多学者对于法治和宪法理解的偏颇。在一个法治国家中 ,大体不会有太多的人激情地呐喊“认真对待宪法” ,因为这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问题 ,是一个制度本身设定的客观存在问题 ,而不是一个人们认真不认真对待的主观认识问题。作者从这感性的命题中发现理性的问题 ,可谓敏锐和深刻。一个法治社会必定是一个理性设计和操作的社会 ,而不是一个感性呼吁和激情打造的社会。中国人容易感情用事 ,结果往往导致偏激。谈论义务的时候 ,往往忽略了权利 ;谈论权利的时候 ,又往往忽略义务。谈论宪法的时候 ,又以为宪法无处不在。本文作者从所谓的“宪法司法化第一案”着手 ,提出了一个所有学者都应该注意的问题 ,即公法和私法的关系究竟如何 ?公法对私法的影响与干预究竟在何时发生 ,在何种程度上发生 ?作者从较为广阔的视角对此问题展开了探讨 ,通过原理的阐释 ,制度的分析 ,经验的比较 ,实践的总结 ,最终得出了具有理论和经验依据 ,颇有说服力的立论。价值所在 ,至少对“认真对待宪法”和“宪法司法化”这样充满激情和气魄的命题提出了反向思维或全面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法律效力 私法 法治建设 宪政审查制度 公民权利 公法 政府职能
原文传递
环境权入宪的理路与设想 被引量:101
18
作者 吕忠梅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40,共18页
生态文明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宪法形式规定公民环境权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法理"、解决环境法合法性的"权利基石"问题,既可以成为判断宪法是否为"良宪"的重... 生态文明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宪法形式规定公民环境权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法理"、解决环境法合法性的"权利基石"问题,既可以成为判断宪法是否为"良宪"的重要标准,也可以发挥基本权的主观权利维度和客观规范维度的功能。环境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意味着保护环境的生态价值可以与财产权所保护的经济价值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环境法也应该由消极的污染防治向积极的环境治理过渡。我国应该启动《宪法》修改程序,在遵循宪法修改规律和要求的情况下,把党章中关于生态文明的阐述和要求用法律思维和方法转化到宪法之中;同时,根据宪法的特点,将公民环境权作为基本权利予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权 生态文明 宪法 基本权利
原文传递
针对国家享有的财产权——从比较法角度的一个考察 被引量:66
19
作者 林来梵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4-62,共9页
财产权是一个由民法和宪法共用的内容宽泛的权利概念 ,但宪法上的财产权主要指的是公民 (或私主体 )针对国家而享有的权利 ,为此具有某种“防御权”的性质。然而 ,这并不意味着财产权是绝对不可侵犯的。只是来自国家的侵犯必须是一种合... 财产权是一个由民法和宪法共用的内容宽泛的权利概念 ,但宪法上的财产权主要指的是公民 (或私主体 )针对国家而享有的权利 ,为此具有某种“防御权”的性质。然而 ,这并不意味着财产权是绝对不可侵犯的。只是来自国家的侵犯必须是一种合理的侵犯 ,这也使财产权作为针对国家而享有的权利的性质更为突显。在这种“针对国家”的结构中 ,财产权处于“防御国家的不当侵犯”与“国家可予正当侵犯”的二律背反之中 ,而对这一现代性矛盾的消解 ,则有赖于宪法所预备的征用补偿条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产权 宪法 国家 侵犯 防御权 权利概念 正当 征用补偿 考察 条款
原文传递
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被引量:100
20
作者 习近平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11,共8页
各位代表:这次大会选举我继续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我对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给予我的信任,表示衷心的感谢!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这一崇高职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将一如既往,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 各位代表:这次大会选举我继续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我对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给予我的信任,表示衷心的感谢!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这一崇高职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将一如既往,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竭尽全力,勤勉工作,赤诚奉献,做人民的勤务员,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 恪尽职守 勤务员 宪法 信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