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7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种常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及其比较 被引量:75
1
作者 胡雷芳 《浙江统计》 2007年第4期11-13,共3页
聚类分析是研究如何将对象按照多个方面的特征进行综合分类的一种统计方法。然而在以往的分类学中,人们主要靠经验和专业知识作定性分类处理,许多分类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和任意性,不能揭示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差别和联系;或者人们... 聚类分析是研究如何将对象按照多个方面的特征进行综合分类的一种统计方法。然而在以往的分类学中,人们主要靠经验和专业知识作定性分类处理,许多分类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和任意性,不能揭示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差别和联系;或者人们只根据事物单方面的特征进行分类,这些分类虽然可以反映事物某些方面的区别,但却往往难以反映各类事物之间的综合差异。聚类分析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科学研究中多因素、多指标的分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方法 综合分类 客观事物 系统 统计方法 分类处理 专业知识 科学研究
下载PDF
关于构式和词语的多功能性 被引量:41
2
作者 王黎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共4页
本文从“人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所得最后怎样用言辞表达出来”这样一个角度来考虑,认为应该是用构式理论来解释多功能性,而不是像先前有人认为的那样用多功能性理论来解释构式。
关键词 多功能性 词语 客观事物 解释
原文传递
谈学山水画 被引量:43
3
作者 李可染 《美术研究》 1979年第1期3-15,39-88,共15页
许多热心于中国画、山水画的同志,要我谈谈学山水画的问题。我想从自己学画的经历出发做一点总结。这些只是我个人的体会,不一定正确,其中即或有可取之处,也不一定完全适用于别的同志。加上近来有病,来不及做一番深入研究的功夫,现在先... 许多热心于中国画、山水画的同志,要我谈谈学山水画的问题。我想从自己学画的经历出发做一点总结。这些只是我个人的体会,不一定正确,其中即或有可取之处,也不一定完全适用于别的同志。加上近来有病,来不及做一番深入研究的功夫,现在先从几个方面的问题谈谈我不成熟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 中国画 基本功 造型能力 艺术家 客观事物 黄宾虹 绘画艺术 齐白石 徐悲鸿
原文传递
“体验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关尚敏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1年第5期57-60,共4页
关键词 体验教育 教育者 教育内容 情感 客观事物 理论与实践 相互联系 存在意义 有意识 个人
下载PDF
情绪发生机制及其对教育中调控的启发 被引量:28
5
作者 卢家楣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7-41,共5页
对教育中存在的情绪因素及其作用的认识逐渐提高和深化之后,人们所面临和关心的便是如何驾驭情绪以优化教育效果的问题了。它包括对学生情绪的积极引发和调节、教师对自身情绪的有效自激和自控等。这一问题在教育改革日益深入,诸如“愉... 对教育中存在的情绪因素及其作用的认识逐渐提高和深化之后,人们所面临和关心的便是如何驾驭情绪以优化教育效果的问题了。它包括对学生情绪的积极引发和调节、教师对自身情绪的有效自激和自控等。这一问题在教育改革日益深入,诸如“愉快教育”、“情感教育”、“情知教学”,“情境教学”等各种涉情教育或教学改革不断推出的今天,似乎显得尤为现实而紧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评价 发生机制 情绪体验 客体 消极情绪 一般模式 客观事物 特殊途径 情绪调控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原文传递
汉语科技文体的语言特点 被引量:34
6
作者 杜厚文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1年第2期87-101,160,共16页
汉语科技文体是汉语在科学技术领域内使用的一种文体。它的语言材料是现代汉语,比起其它文体来,又有着自己的特点。每年来我国学习理工专业的外国留学生、进修生。
关键词 物体 科学技术 科技文体 现代汉语 科学术语 客观事物 自然界 物理学 语言特点 发展变化
原文传递
几种常规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8
7
作者 牛秀敏 郑少智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2-143,共2页
关键词 综合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法 统计分析方法 项目体系 多元统计分析 客观事物 评价结果 统计研究 统计资料 一般程序
下载PDF
仿拟行为的认知功能及认知策略 被引量:24
8
作者 徐国珍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35,共4页
仿拟作为一种修辞行为,也是一种认知活动。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仿拟辞格展开了认知性研究:指出仿拟的认知功能主要表现在“改变语义的常规组合方式”、“对客观事物加以概念化”及“反映人的一种认知模式”三大方面,并提出了... 仿拟作为一种修辞行为,也是一种认知活动。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仿拟辞格展开了认知性研究:指出仿拟的认知功能主要表现在“改变语义的常规组合方式”、“对客观事物加以概念化”及“反映人的一种认知模式”三大方面,并提出了仿拟行为的三大认知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拟 认知功能 认知策略 仿拟辞格 修辞行为 认知语言学 认知活动 组合方式 认知模式 客观事物
下载PDF
关于差异的哲学概念 被引量:29
9
作者 乌杰 《系统科学学报》 2008年第2期1-3,共3页
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theouy of systen dialectic,the uniuersality and specialigation of discrepancy ane disussed respectively.
关键词 哲学 客观事物 系统
下载PDF
英语新闻报道中的模糊词 被引量:15
10
作者 程红 《外国语》 1988年第5期36-40,82,共6页
§1 引言1965年美国数学家查德(Lofti A.Zadeh)发表了《模糊集合》(Fuzzy Sets)这篇著名的论文,创建了模糊数学。近年来,模糊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重视。这一理论,不仅被广泛地应用于自然科学,而且也被引进了社会科学。模糊语言... §1 引言1965年美国数学家查德(Lofti A.Zadeh)发表了《模糊集合》(Fuzzy Sets)这篇著名的论文,创建了模糊数学。近年来,模糊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重视。这一理论,不仅被广泛地应用于自然科学,而且也被引进了社会科学。模糊语言学(Fuzzy Lin-guistics)就是模糊理论在社会科学当中应用的一个突出例子。本文拟对英语新闻报道中存在的模糊词作一探讨,旨在说明模糊词在新闻报道中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只要用得恰当、准确,有助于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词语 模糊性 模糊理论 模糊语言学 新闻报道 语言成分 自然语言 客观事物 传达信息 语义理论
原文传递
论翻译思维 被引量:21
11
作者 刘宓庆 《外国语》 1985年第2期11-16,共6页
§1 范畴翻译属于抽象思维,不属于以具体形象(以下简称具象,心理学中称为表象)为核心的形象思维(或‘直观形象思维’);也不属于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动作思维(或‘直观动作思维’)。翻译属于以概念、判断、推理的手段反映客观事物的... §1 范畴翻译属于抽象思维,不属于以具体形象(以下简称具象,心理学中称为表象)为核心的形象思维(或‘直观形象思维’);也不属于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动作思维(或‘直观动作思维’)。翻译属于以概念、判断、推理的手段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以获得对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认识的抽象思维。在这里,所谓‘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是指原作语言(the source language,以下简称SL)的宏观的行文体式和组织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思维 抽象思维 翻译者 概念系统 语义系统 客观事物 原作语言 语言结构 常用语 动作思维
原文传递
隐喻的感悟及其文化背景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松亭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63-66,共4页
雅各布逊(Р.О.Якобсон)、罗兰.巴特(R.Barthes)及斯捷潘诺夫(Ю.С.Степанов)等著名语言学家曾经指出:语言是一个多层级的符号系统,其中,下一级单位不仅可以作为要素构成上一级单位,而且还可以整个儿地充当上一级单位... 雅各布逊(Р.О.Якобсон)、罗兰.巴特(R.Barthes)及斯捷潘诺夫(Ю.С.Степанов)等著名语言学家曾经指出:语言是一个多层级的符号系统,其中,下一级单位不仅可以作为要素构成上一级单位,而且还可以整个儿地充当上一级单位的能指。日本学者池上嘉彦则根据巴特的观点将符号的意义区分为“指文义”和“内涵义”两种。语言符号系统的多层级性可如下图所示:雅各布逊(Р.О.Якобсон)、罗兰.巴特(R.Barthes)及斯捷潘诺夫(Ю.С.Степанов)等著名语言学家曾经指出:语言是一个多层级的符号系统,其中,下一级单位不仅可以作为要素构成上一级单位,而且还可以整个儿地充当上一级单位的能指。日本学者池上嘉彦则根据巴特的观点将符号的意义区分为“指文义”和“内涵义”两种。语言符号系统的多层级性可如下图所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取向 文化因素 审美观念 语言符号系统 文化意识 内涵义 心理反应 俄罗斯文化 理性思维 客观事物
原文传递
实指与虚指:艺术视野下的文字与图像关系再探 被引量:21
13
作者 赵炎秋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1-179,共9页
文字的能指是有规则的线条,所指是表征客观事物的概念,而概念是思想的基础,从思想表达的角度看,文字是实指的。图像的能指是人们能够用感官把握的线条、色彩、体积等,所指是这些线条、色彩、体积所构成的具象所表征的意义。图像通过它... 文字的能指是有规则的线条,所指是表征客观事物的概念,而概念是思想的基础,从思想表达的角度看,文字是实指的。图像的能指是人们能够用感官把握的线条、色彩、体积等,所指是这些线条、色彩、体积所构成的具象所表征的意义。图像通过它的能指表征客观事物的表象。从表征表象的角度看,图像是实指的。因此,文字与图像的实指与虚指只是一个或然的问题,它一方面取决于我们是以思想作为判断的依据还是以表象作为判断的依据;另一方面取决于图文自身的要素及其运作方向,以及其外部条件。而在图文共同体中,谁居主导地位更纯粹是一个角度的问题,而不是一个优劣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 文字 实指 艺术视野 虚指 客观事物 思想表达 表征
原文传递
略论模型法 被引量:17
14
作者 高达声 《哲学研究》 1981年第7期38-45,共8页
模型一词,在西文中源出于拉丁文的Modulus,意思是尺度、样本、标准。所谓模型法就是研究模型来揭示原型(即被模拟的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随着模型法的发展,模型已超越了作为客体的模写、样本这个范围,它是对客观事物的特征... 模型一词,在西文中源出于拉丁文的Modulus,意思是尺度、样本、标准。所谓模型法就是研究模型来揭示原型(即被模拟的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随着模型法的发展,模型已超越了作为客体的模写、样本这个范围,它是对客观事物的特征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科学抽象。在所研究的主题范围内,它更普遍、更集中、更深刻地描写客观实体。通过建立模型而达到的科学抽象,反映了人们对客体认识的深化,是认识过程中的一次能动的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法 认识过程 科学抽象 客体 特征和 客观事物 建立模型 拉丁文 研究模型 变化规律
原文传递
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主体 被引量:17
15
作者 周前程 《党政论坛》 2008年第13期6-9,共4页
目前国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中的客体即客观事物相结合,而对马克思主义与建设主体的结合则重视不够甚至忽略。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都是通过主体来进行的,中国社会的主体... 目前国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中的客体即客观事物相结合,而对马克思主义与建设主体的结合则重视不够甚至忽略。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都是通过主体来进行的,中国社会的主体——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化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和成功的关键。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与民众相结合,即坚持大众化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人民群众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客观事物 建设主体 理论界 实践
原文传递
“火”与“雪”:从体物到禁体物——论“白战体”及杜、韩对它的先导作用 被引量:18
16
作者 程千帆 张宏生 《中国社会科学》 1987年第4期211-223,共13页
本文探讨宋代诗学中的"白战体"(即禁体物诗)的起源和发展,认为它是由唐代杜甫、韩愈为先导、而由宋代欧阳修创体、继由苏轼光大之的一种诗体。文章分析了此种诗体的特征及其理论依据,并探讨了它的艺术价值以及它传之不久的原... 本文探讨宋代诗学中的"白战体"(即禁体物诗)的起源和发展,认为它是由唐代杜甫、韩愈为先导、而由宋代欧阳修创体、继由苏轼光大之的一种诗体。文章分析了此种诗体的特征及其理论依据,并探讨了它的艺术价值以及它传之不久的原因,从中以小见大,思考在文学方法的创新中后代作家怎样突破传统从而显现出新的特色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物 表现方法 欧阳修 咏物诗 杜甫 苏轼 韩愈 客观事物 外部特征 突破传统
原文传递
多元非线性经济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 被引量:12
17
作者 程毛林 张伦俊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5S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经济预测模型 建立方法 非线性回归模型 多元回归模型 线性回归分析 回归预测模型 依赖关系 线性关系 客观事物 经济解释 不合理
下载PDF
关于科技术语定义的基本问题 被引量:16
18
作者 刘青 《科技术语研究》 2004年第3期14-18,共5页
关键词 定义 抽象概括 概念 环节 基本问题 本质属性 客观事物 科技术语 术语学 推理
下载PDF
数学概念的教学认识 被引量:16
19
作者 罗增儒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 2016年第3期2-5,12,共5页
客观事物既有现象又有本质。现象是事物的表层呈现,有易变性;本质是事物的深层结构,有稳定性。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有现象认识和本质认识,概念是人们对事物的本质认识。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以基本概念为基础的,数学也不例外,甚至可... 客观事物既有现象又有本质。现象是事物的表层呈现,有易变性;本质是事物的深层结构,有稳定性。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有现象认识和本质认识,概念是人们对事物的本质认识。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以基本概念为基础的,数学也不例外,甚至可以说数学尤为突出。因为数学与其他直接研究客观事物的自然科学不同,它需要首先对客观事物从数或形的角度进行本质属性的提炼,使得研究对象的起点就是形式化、符号化的抽象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概念 教学认识 客观事物 本质认识 深层结构 自然科学 稳定性 说数学
原文传递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病例分析及深度阅读策略探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吴静静 魏登尖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6期33-35,共3页
深度阅读是"具有指向探索客观事物规律、提高思维能力、提高学养和完善人格的阅读方式,是阅读的高级阶段,是人类的本质使然"~([1])。小学阶段,在课外阅读领域落实深度阅读,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提取相关信息,利用已有知识和生... 深度阅读是"具有指向探索客观事物规律、提高思维能力、提高学养和完善人格的阅读方式,是阅读的高级阶段,是人类的本质使然"~([1])。小学阶段,在课外阅读领域落实深度阅读,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提取相关信息,利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理解并评鉴文本内容、形式,依托审美对不同艺术表达进行比照,在对话质疑中创生新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外阅读 病例分析 小学 语文 文本内容 客观事物 思维能力 阅读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