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9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 被引量:857
1
作者 陈琦 张建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1-68,共8页
本文首先描绘建构主义的基本轮廓,看看其中的不同倾向,它们的共同主张是什么?分歧又在哪里?如何看待它们的分歧?而后对其认识论基础作简要评析。本文并不涉及建构主义的方方面面,而是围绕学习理论的核心问题来展开。
关键词 建构主义学习观 激进建构主义 相互作用 社会性 学习者 要义 维果斯基 客观主义 信息加工 认知主义
下载PDF
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 被引量:1131
2
作者 张建伟 陈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75-82,108,共9页
当今的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皮亚杰等思想的发展,他们强调学习是建构意义的过程,它包含两方面的建构,并强调学习的非结构性和具体情境性以及学习中的社会性相互作用;他们提出了情境性教学、自上而下的教学设... 当今的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皮亚杰等思想的发展,他们强调学习是建构意义的过程,它包含两方面的建构,并强调学习的非结构性和具体情境性以及学习中的社会性相互作用;他们提出了情境性教学、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随机通达教学等教学进程设计思想;在发现学习、接受学习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支架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另外,他们重视通过合作学习和交互式教学而实现的相互作用在学习中的作用,对当今的教学改革很有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认知主义 学习者 随机通达教学 结构不良领域 客观主义 维果斯基 合作学习 支架式教学 教学设计
下载PDF
语言的隐喻认知结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评介 被引量:359
3
作者 赵艳芳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7-72,共6页
1.引言 198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George Lakoff 和 Mark Johnson 著的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至今已有十余年。近年来语言学的发展越来越证明该书的重要性。它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独到及远见之处: 1)... 1.引言 198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George Lakoff 和 Mark Johnson 著的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至今已有十余年。近年来语言学的发展越来越证明该书的重要性。它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独到及远见之处: 1)一反隐喻理论的传统观点,认为隐喻不仅仅是语言修辞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概念 隐喻认知 隐喻思维 语言研究 METAPHOR 语言形式 方位隐喻 价值观念 思维方式 客观主义
原文传递
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上) 被引量:162
4
作者 戴浩一 叶蜚声 《当代语言学》 CSSCI 1990年第4期21-27,共7页
0.前言在这篇文章里,我站在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交流思想、语法结构来自对现实的象征这一立场提出一种介于语言的客观主义和语言的相对主义之间的非客观主义的哲学,目的是要从人类对时空的一些基本认知能力出发,结合一般的交际原则,来了解... 0.前言在这篇文章里,我站在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交流思想、语法结构来自对现实的象征这一立场提出一种介于语言的客观主义和语言的相对主义之间的非客观主义的哲学,目的是要从人类对时空的一些基本认知能力出发,结合一般的交际原则,来了解汉语的结构原则。我同意许多认知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主义 汉语语法学 功能语法 人类语言 语法结构 英语 空间关系 乔姆斯基 相对主义 基本认知能力
原文传递
建构主义学习的评价 被引量:71
5
作者 高文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1998年第2期24-29,共6页
至今为止,有关建构主义的应用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问题始终受到极大的关注。建构主义提出的有关学习和支持学习的过程的一整套假设,完全不同于基于传统课程的教学设计或教学系统设计。建构主义建议,学习环境应支持有关学习的多种... 至今为止,有关建构主义的应用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问题始终受到极大的关注。建构主义提出的有关学习和支持学习的过程的一整套假设,完全不同于基于传统课程的教学设计或教学系统设计。建构主义建议,学习环境应支持有关学习的多种观点或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学习 客观主义 学习者 学习环境 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 知识建构 知识的建构 教学设计 学习结果
原文传递
体验哲学:一种新的哲学理论 被引量:85
6
作者 王寅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24-30,共7页
关键词 体验哲学 雷可夫 认知科学 客观主义 认知
原文传递
新刑法与客观主义 被引量:74
7
作者 张明楷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91-103,共13页
新刑法与客观主义张明楷一、序说: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的区别刑法理论上存在旧派与新派之争,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二者在犯罪论方面表现为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的对立,也是不言而喻的现象。客观主义认为,刑事责任的基础是表现在外部的... 新刑法与客观主义张明楷一、序说: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的区别刑法理论上存在旧派与新派之争,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二者在犯罪论方面表现为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的对立,也是不言而喻的现象。客观主义认为,刑事责任的基础是表现在外部的犯罪人的行为及其实害。因为犯罪是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主义 主观主义 新刑法 构成要件 犯罪构成 罪刑法定原则 客观相统一 合法权益 行为人 刑法理论
原文传递
克服客观主义——波兰尼的个体知识论 被引量:46
8
作者 郁振华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15,共7页
自近代科学革命以来 ,特别是由于启蒙运动和现代实证主义的推波助澜 ,客观主义的科学观、知识观已成为人们看待科学知识的主导性观点。波兰尼认为客观主义的知识理想不仅有理论上的困难 ,而且在实践上也产生了消极的后果。他从科学研究... 自近代科学革命以来 ,特别是由于启蒙运动和现代实证主义的推波助澜 ,客观主义的科学观、知识观已成为人们看待科学知识的主导性观点。波兰尼认为客观主义的知识理想不仅有理论上的困难 ,而且在实践上也产生了消极的后果。他从科学研究的实际出发 ,指出科学家的个体性介入是科学知识的逻辑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从而提出了著名的“个体知识论”。个体知识论严格区分个体的和主观的 ,在强调科学研究中个体性介入的重要性的同时 ,和主观主义、唯我论和相对主义划清了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兰尼 客观主义 个体知识论 科学观 知识观
下载PDF
刑法学的西方经验与中国现实 被引量:51
9
作者 周光权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36,共17页
我国刑法学面临改造理论体系与增强问题意识的双重使命,为此,进行跨文化的刑法学研究是必要的。西方国家在刑法理论发展上有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包括法官解释刑法,坚持刑法客观主义,刑法学方法多元化,问题思考与体系思考等。与之相... 我国刑法学面临改造理论体系与增强问题意识的双重使命,为此,进行跨文化的刑法学研究是必要的。西方国家在刑法理论发展上有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包括法官解释刑法,坚持刑法客观主义,刑法学方法多元化,问题思考与体系思考等。与之相对应,我国刑法学发展过程中却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我国未来的刑法学理论进行合理化改造有多种可能的路径,即必须以刑法客观主义立场为取向,建构阶层的犯罪论体系,坚持实质的犯罪论,加强对问题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学 犯罪论体系 客观主义 方法论
原文传递
试论吉登斯结构化理论 被引量:47
10
作者 张云鹏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4-277,共4页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试图超越西方社会学史上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宏观与微观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吉登斯的结构是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反复涉及到的规则和资源,结构二重性表现为社会结构既是由行动者的行动建构起来的,同...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试图超越西方社会学史上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宏观与微观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吉登斯的结构是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反复涉及到的规则和资源,结构二重性表现为社会结构既是由行动者的行动建构起来的,同时,它又是人们的行动得以可能的桥梁和中介。而规则主要指行动者在行动时所依赖的各种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以及有意义的符号;资源可以划分为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权威性资源是指行动者所拥有的权威、社会资本等等,而配置性资源则是指各种物质实体性资源。吉登斯认为,他的结构二重性概念以及结构化理论的提出可以解决社会学方法论中二元论问题,同时,运用这个理论还可以解释社会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现代性与自我认同问题。其实,从本质上讲,他的以二重性为核心的结构化理论仍然是另一种形式的乌托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化理论 吉登斯 社会学方法论 社会转型过程 宏观与微观 再生产过程 非正式制度 行动者 二重性 客观主义 主观主义 社会学史 思维方式 二元对立 社会结构 社会资本 自我认同 权威性 资源 实体性 二元论 现代性 乌托邦
原文传递
有关范畴本质的认识——从“客观主义”到“经验现实主义” 被引量:38
11
作者 陈维振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4,共7页
本文讨论了从传统的“客观主义”到当代“经验现实主义”有关范畴本质问题的观点。尽管亚里士多德的“本质特征”的提法站不住脚 ,但维特根斯坦对于范畴成员共同属性的完全否定也并非没有问题。作者指出 ,虽然G .Lakoff的经验现实主义... 本文讨论了从传统的“客观主义”到当代“经验现实主义”有关范畴本质问题的观点。尽管亚里士多德的“本质特征”的提法站不住脚 ,但维特根斯坦对于范畴成员共同属性的完全否定也并非没有问题。作者指出 ,虽然G .Lakoff的经验现实主义在许多方面是正确的 ,但它最终并没有解决范畴本质的问题 ,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畴 语言哲学 客观主义 经验现实主义
原文传递
刑法中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的初步考察 被引量:48
12
作者 劳东燕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7-77,共11页
与学派之争无关的主客观争议,有必要从刑法中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中予以剥离。刑法中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其意义可分为两个维度。第一维度的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涉及刑罚对象的争论,即刑罚的对象究竟是对法益的侵害还是行为... 与学派之争无关的主客观争议,有必要从刑法中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中予以剥离。刑法中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其意义可分为两个维度。第一维度的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涉及刑罚对象的争论,即刑罚的对象究竟是对法益的侵害还是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第二维度的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乃是在不法论意义上而言,即不法的成立是根据行为的客观面或是行为人的主观意思进行判断。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在我国刑法学中尚未真正展开,双方的论争缺乏针对性,且在概念的指涉与运用上充满混乱。就我国刑法的立场问题而言,有必要根据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的不同维度进行立场选择。在第一维度的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中,应采客观主义;在第二维度的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中,应采受客观主义严格约束的主观论,即一种以法益侵害为基础的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主义 主观主义 学派之争 不法 行为无价值
下载PDF
认知语义学述评 被引量:35
13
作者 张辉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4-8,57,共6页
关键词 认知语义学 概念隐喻 客观主义 非推测性 意义观 情态动词 前概念 隐喻性 习语 图式
下载PDF
史学的求真与致用问题 被引量:41
14
作者 刘家和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12-118,共7页
本文包括四个部分:第一,不同学术传统对于史学的求真与致用的不同看法,这部分也可以说是问题提出的缘由;第二,关于史学的求真问题;第三,关于史学的致用问题;第四,关于史学的求真与致用关系问题。以下让我们来作具体分析。
关键词 史学 求真与致用 经世致用 中国史学 相对主义 客观主义 司马迁 优良传统 司马光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原文传递
建构主义对客观主义的检讨及其教学原则 被引量:26
15
作者 唐松林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0-25,共6页
建构主义理念正悄然融入我国素质教育的理论思潮。关于建构主义的内涵及教学原则,人们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文章从建构主义的逻辑起点──客观主义进行检讨、否定与扬弃中,归纳出了建构主义的六大教学原则。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客观主义 知识 教学原则 素质教育 学习方法
下载PDF
从授受到建构——论知识观的转变与科学教学范式的重建 被引量:36
16
作者 袁维新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23,共6页
知识观是科学教学的认识论基础。由于受客观主义知识观的影响,传统科学教学是一种以知识授受为特征的客观主义科学教学范式。当前,由于客观主义知识观向建构主义知识观的转型,引起了科学教学范式由注重授受向强调建构的转变,主要表现为... 知识观是科学教学的认识论基础。由于受客观主义知识观的影响,传统科学教学是一种以知识授受为特征的客观主义科学教学范式。当前,由于客观主义知识观向建构主义知识观的转型,引起了科学教学范式由注重授受向强调建构的转变,主要表现为:科学教学目标由知识的掌握转变为科学素养的培养;科学教学内容由单一性、确定性转变为问题性、生成性;科学教学方式由知识传授转变为科学探究;科学教学评价从终结性转变为过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学 知识观 转变 建构 终结性 问题性 科学探究 客观主义 范式 认识论基础
原文传递
对刑法中“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反思——兼评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 被引量:31
17
作者 齐文远 周详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00-110,共11页
“主客观相统一”是我国刑法中的基础性原则 ,而传统刑法理论对该原则的理解有失偏颇。事实上 ,这一原则是矛盾的统一体 ,是现代各国刑法的共有基础 ,与国外刑法理论中的主观主义。
关键词 刑法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主观主义 客观主义
原文传递
超越主客观二元对立——布迪厄的社会学认识论与他的“惯习”概念 被引量:29
18
作者 朱伟珏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4-178,共5页
本文对布迪厄旨在超越主客观二元对立的理论性探索进行较为详尽的考察。布迪厄指出,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的对立是社会科学领域内最根本、最具破坏作用的一对范畴。为了克服这一对立并实现其统一,他除了从认识论层面对此进行批判性考察之... 本文对布迪厄旨在超越主客观二元对立的理论性探索进行较为详尽的考察。布迪厄指出,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的对立是社会科学领域内最根本、最具破坏作用的一对范畴。为了克服这一对立并实现其统一,他除了从认识论层面对此进行批判性考察之外,还提出一个可以同时弥补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不足的重要概念———惯习。他的社会学认识论,以及奠定其方法论基础的“惯习”概念为我们打破社会学领域内的各种对立并建立一种全新的社会学范式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对立 布迪厄 概念 惯习 新论 社会科学领域 客观主义 主观主义 社会学范式 方法论基础 破坏作用 认识论 理论性 批判性
下载PDF
反思过度客观化的重罪案件证据裁判 被引量:36
19
作者 左卫民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2-122,共11页
在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证据裁判已然成为中国刑事诉讼尤其是重罪案件裁判的关键话语之一。晚近十余年来,重罪案件证据裁判的规范表达与实践面相与普通案件的证据裁判逻辑逐渐分离。重罪案件证据裁判开始走向高度客观主义... 在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证据裁判已然成为中国刑事诉讼尤其是重罪案件裁判的关键话语之一。晚近十余年来,重罪案件证据裁判的规范表达与实践面相与普通案件的证据裁判逻辑逐渐分离。重罪案件证据裁判开始走向高度客观主义,不可否认这一趋势的积极意义,但过于理想化、绝对化的色彩既与诉讼制度和纠纷解决的实践逻辑存在诸多悖离,也可能导致证据收集、运用与评价的一些问题。因此,应当审视中国当下重罪案件证据裁判的取向,反思高度乃至过度客观化的刑事证明理念、立法与实践,在重罪案件裁判中重构一种既注重客观证明,又兼容合理推断的平衡型事实认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裁判 重罪案件 客观主义 平衡型事实认定模式
原文传递
意思表示解释的原则 被引量:29
20
作者 杨代雄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1-56,共16页
意思表示解释原则经历了从一元模式到二元模式的发展过程。二元模式有其合理性。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应兼采主观解释与规范性解释。主观解释即自然解释,适用前提是相对人知道表意人对表意符号的主观理解。规范性解释通常采用理性... 意思表示解释原则经历了从一元模式到二元模式的发展过程。二元模式有其合理性。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应兼采主观解释与规范性解释。主观解释即自然解释,适用前提是相对人知道表意人对表意符号的主观理解。规范性解释通常采用理性人视角,须探究理性人在具体情境中应当如何理解表意符号。合同中的数个意思表示解释应当尽量采用统一的理性人标准。在例外情形中,鉴于表意人的高度可归责性,规范性解释应采用主观相对人视角,以特定相对人对表意符号的实然理解作为表意符号的规范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思表示 意思表示解释 合同解释 客观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