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东南客家信仰文化的结构 被引量:2
1
作者 肖起清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10-15,共6页
桂东南作为客家聚集地,其民间信仰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岭南风格。不仅形成了从灵到肉的祖灵信仰,而且演变出无处不在的从语言到行为均能体现的禁忌信仰,也发展出从习俗到制度的神灵信仰。桂东南客家信仰的文化结构透射出浓郁的乡土观... 桂东南作为客家聚集地,其民间信仰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岭南风格。不仅形成了从灵到肉的祖灵信仰,而且演变出无处不在的从语言到行为均能体现的禁忌信仰,也发展出从习俗到制度的神灵信仰。桂东南客家信仰的文化结构透射出浓郁的乡土观念和国家意识,其演变过程反映出客家人的精神发展与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信仰 祖灵信仰 禁忌信仰 神灵信仰
下载PDF
台湾客家民间信仰之特色——以苗栗县义民爷信仰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林本炫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20-27,共8页
近年来随着客家研究的蓬勃发展,台湾客家族群特有的"义民爷信仰"也受到重视。目前台湾有关义民爷信仰的研究,主要还是从历史研究的角度,争论义民在台湾历史的定位,以及林爽文事件中有关客家义民军的史料,甚至于因为不同的族... 近年来随着客家研究的蓬勃发展,台湾客家族群特有的"义民爷信仰"也受到重视。目前台湾有关义民爷信仰的研究,主要还是从历史研究的角度,争论义民在台湾历史的定位,以及林爽文事件中有关客家义民军的史料,甚至于因为不同的族群立场,对义民爷信仰有不同的解读。从宗教信仰的角度,探讨义民爷信仰的神格及其变迁,一般客家民众如何看待义民爷信仰及参与义民爷信仰的情形等,仍然有研究的必要。本研究讨论关于义民爷信仰的神格变迁争议,援用渡边欣雄的理论阐释"神、鬼、祖先"的动态变化逻辑,并且了解信徒如何看待义民爷;借用宗教人类学有关"祭祀圈"的研究成果,检视义民爷信仰的发展和检视祭祀圈概念本身是否有其限制;从苗栗客家义民庙的实际田野观察,探讨义民爷信仰的仪式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信仰 义民爷 祭祀圈 神格
下载PDF
台湾客家三官大帝信仰及其民俗探讨
3
作者 徐贵荣 《嘉应学院学报》 2018年第9期25-30,共6页
根据参考文献、庙方资料、探访耆老等各项田野访查方式,采访所得,从台湾客家三官大帝信仰的分布与探究、台湾客家三官大帝信仰民俗,可看出客家人普遍信奉三官大帝。除了其能综合各族群都能接受的信仰,达到和睦共群、和平共处的愿望外,... 根据参考文献、庙方资料、探访耆老等各项田野访查方式,采访所得,从台湾客家三官大帝信仰的分布与探究、台湾客家三官大帝信仰民俗,可看出客家人普遍信奉三官大帝。除了其能综合各族群都能接受的信仰,达到和睦共群、和平共处的愿望外,并由此信仰而发展出来的民俗,各地虽有些差异,但其精神内涵却相同。为了感谢前人筚路蓝缕、开垦耕耘的精神,感谢上苍、土地无所不在的神恩,敬拜天、地、水三官,正是台湾客家人饮水思源的精神与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客家信仰 三官大帝 民俗
下载PDF
大众传播视阈下客家民间信仰仪式的建构——基于福建地区“闹春田”信仰仪式的调查
4
作者 张金金 《西部学刊》 2019年第18期16-19,共4页
"闹春田"仪式由"抬烂泥菩萨"游神活动变化而来,起源有"关帝说"、"泥鳅说"、"张琏说"三个版本,前二者都与关公有关,第三个版本是为纪念清嘉靖年间揭竿起义的张琏。伴随城镇化、现代... "闹春田"仪式由"抬烂泥菩萨"游神活动变化而来,起源有"关帝说"、"泥鳅说"、"张琏说"三个版本,前二者都与关公有关,第三个版本是为纪念清嘉靖年间揭竿起义的张琏。伴随城镇化、现代化的发展,传统民间信仰日渐式微,在大众传媒助力下,"闹春田"仪式在乡土社会中亦发生着调适与变迁,朝外来观察者接受的方向发展,以新的形态出现在大众面前,并促成现代客家地区村庄共同体公共性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传播 客家信仰仪式 拟剧论
下载PDF
国家控制与地方社会的整合:闽粤赣客家地区民间信仰研究的视野 被引量:12
5
作者 宋德剑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00-104,共5页
在客家传统社会,由于庙宇与乡民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成为民间处理地方事务的行政机构,并且得到官方的认同,成为国家权力向基层社会渗透的窗口。一方面,民间信仰体现出的象征与权威,有助于客家社会宗族聚居地的形成,这也成为... 在客家传统社会,由于庙宇与乡民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成为民间处理地方事务的行政机构,并且得到官方的认同,成为国家权力向基层社会渗透的窗口。一方面,民间信仰体现出的象征与权威,有助于客家社会宗族聚居地的形成,这也成为客家地区宗族界限分明的一个因素;另一方面,透过民间信仰活动,可以发现不同社区内的族群之间的对立统一性,正是民间信仰使得客家传统社会维持着一种"有序的无序"状态,推动了客家社会的进步,成为客家传统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民间信仰 国家 基层社会 控制 整合
下载PDF
客家民间信仰研究综述 被引量:3
6
作者 黄志繁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37,共5页
客家民间信仰是客家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客家民间信仰与传统社会、风水信仰、三山国王信仰、义民爷信仰、定光佛信仰等是几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这些信仰研究为客家研究开拓了一个新领域,也为全面了解客家传统社会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关键词 客家民间信仰 风水 三山国王 义民爷 定光佛
原文传递
明清之际粤东北地区的民间信仰与社会变迁——以大埔县白堠村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肖文评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25-34,共10页
根据陈春声、唐立宗、胡希张等学者的研究,明清之际的粤东北山区发生了显著的社会变迁,由动乱频繁的"盗窟"发展成为社会稳定的"邹鲁乡"。本文根据实地调查所收集的民间文献和口述资料,结合官方文献和个人文集,具体... 根据陈春声、唐立宗、胡希张等学者的研究,明清之际的粤东北山区发生了显著的社会变迁,由动乱频繁的"盗窟"发展成为社会稳定的"邹鲁乡"。本文根据实地调查所收集的民间文献和口述资料,结合官方文献和个人文集,具体探讨大埔白堠村的民间信仰在明清之际地方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在地方士绅的倡导和支配下,以儒家伦理为指导,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迁过程,从而形成后来被认为既具有地方传统文化特色、又符合国家礼仪制度和儒家伦理的客家民间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之际 粤东北 客家民间信仰 乡村士绅 地方社会变迁
下载PDF
民间信仰与客家社会变迁——以于都水府庙会和安远水泡庙会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2
8
作者 周小龙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28-32,共5页
民间信仰在客家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影响社会生活的重要力量。民间信仰以庙宇为象征中心,乡土精英开展创造性的活动以及在村落成员的共同参与中客家社会得以整合,乡土社会也为民间信仰的存续提供了基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民间信仰在客家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影响社会生活的重要力量。民间信仰以庙宇为象征中心,乡土精英开展创造性的活动以及在村落成员的共同参与中客家社会得以整合,乡土社会也为民间信仰的存续提供了基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流失,包括民间信仰在内的农村集体活动都逐渐式微,民间信仰本身及其活动正在走下神坛并经历去集体化逐渐理性化的过程,民间信仰的组织管理机构也由传统形态向现代社团组织形式转变,民间信仰在回归私人领域的过程中,其公共属性反而不断被强化,社会整合功能不断被彰显,通过田野调查个案来解读民间信仰与客家社会变迁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民间信仰 社会整合 乡土精英 社会变迁
下载PDF
“客家民间信仰与地域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9
作者 周建新 刘宇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38-140,共3页
关键词 客家民间信仰 客家地区 客家研究 地域社会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下载PDF
耕耘在客家研究的田野上--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五十五
10
作者 吴良生 罗勇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42,共5页
客家研究目前在海内外正呈方兴未艾之势。罗勇教授是大陆客家研究的重镇——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中心主任,作为大陆改革开放后第一批从事客家研究的学者之一,他不但个人研究成果颇丰,而且率领一批学术团队一起开拓了赣南客家研究这片热... 客家研究目前在海内外正呈方兴未艾之势。罗勇教授是大陆客家研究的重镇——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中心主任,作为大陆改革开放后第一批从事客家研究的学者之一,他不但个人研究成果颇丰,而且率领一批学术团队一起开拓了赣南客家研究这片热土,搭建起了一个在国内外客家学界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勇 客家研究 耕耘 客家民间信仰 客家风水文化
原文传递
新时期客家民间信仰的特点与趋势分析
11
作者 张凯云 陈晓清 《中国市场》 2016年第4期111-111,117,共2页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客家这个特殊群体越来越关注,学界也纷纷掀起了研究客家群体的热潮,而作为客家群体研究的一部分的客家民间信仰也日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赣县白鹭古村的田野调查为个案,探讨了新时期客家民间信仰的...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客家这个特殊群体越来越关注,学界也纷纷掀起了研究客家群体的热潮,而作为客家群体研究的一部分的客家民间信仰也日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赣县白鹭古村的田野调查为个案,探讨了新时期客家民间信仰的特点与趋势,进而引发出了一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客家 客家民间信仰 田野调查
下载PDF
《夏威夷》中的客家民间信仰研究
12
作者 张静 钟蔚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62-66,共5页
素有"东方犹太人"之称的客家人自中原南迁,并于近代陆续迁居东南亚甚至欧美。在异国他乡的客家人,除了要面对生存的挑战之外,还要面对异国文化对客家文化传统的影响甚至排挤。美国著名作家詹姆斯·米切纳的小说《夏威夷... 素有"东方犹太人"之称的客家人自中原南迁,并于近代陆续迁居东南亚甚至欧美。在异国他乡的客家人,除了要面对生存的挑战之外,还要面对异国文化对客家文化传统的影响甚至排挤。美国著名作家詹姆斯·米切纳的小说《夏威夷》展现了客家民间信仰和基督新教信仰的生动画卷,讲述了海外客家人坚守客家传统文化的艰难历程,并揭示了客家民间信仰在海外客家人文化身份认同上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威夷》 客家民间信仰 基督新教信仰 文化身份认同
下载PDF
客家民间信仰与社会组织研究——以博白县龙潭镇“老爷出游”为例
13
作者 陈金梅 陈虹 +2 位作者 王均宁 李广燕 江美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17年第3期41-42,共2页
随着社会制度的发展,社会组织内部结构不断变化,但强化组织内部凝聚力却一直是不变的目的。在今天,制度、政策、思想教育、管理方式等都是强化组织内部凝聚力的重要手段,但民众中仍然存在着一种无形的力量,促进着社会组织内部的团结和发... 随着社会制度的发展,社会组织内部结构不断变化,但强化组织内部凝聚力却一直是不变的目的。在今天,制度、政策、思想教育、管理方式等都是强化组织内部凝聚力的重要手段,但民众中仍然存在着一种无形的力量,促进着社会组织内部的团结和发展,这种无形的力量就是民间信仰。本文以博白县龙潭镇“老爷出游”这一民间游神活动为例,深描博白客家的民间信仰民俗,探讨客家民间信仰与社会组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民间信仰 社会组织 游神
下载PDF
客家民间信仰文化及其保护研究——以信丰古陂“蓆狮舞”为例
14
作者 谢琦琦 戴茜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74-78,共5页
近些年来,已有一部分客家民间信仰入选为省级或者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中信丰古陂"蓆狮舞"有着相当高的观赏艺术价值、研究价值、文化交流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客家民间信仰民俗化的一个典型代表。信... 近些年来,已有一部分客家民间信仰入选为省级或者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中信丰古陂"蓆狮舞"有着相当高的观赏艺术价值、研究价值、文化交流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客家民间信仰民俗化的一个典型代表。信丰古陂"蓆狮舞"是客家文化与中原艺术共同浇灌的一株花,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龙"、"狮"民俗文化上,具有深远影响。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对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缺乏传承人和青年观众、缺失新意等不利的生存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民间信仰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信丰古陂“蓆狮舞” 保护
下载PDF
赣闽粤客家民间信仰研究的路径、概况与走向
15
作者 张金金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34-39,共6页
近30年来,客家民间信仰研究成果颇丰,客家民间信仰作为客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诸多学人关注的重点。客家民间信仰包罗万象,种类繁复,相关研究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或循环往复或推陈出新,客家民间信仰的研究路径并不以单一视角呈现,而是随着... 近30年来,客家民间信仰研究成果颇丰,客家民间信仰作为客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诸多学人关注的重点。客家民间信仰包罗万象,种类繁复,相关研究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或循环往复或推陈出新,客家民间信仰的研究路径并不以单一视角呈现,而是随着时代发展而有所改变。从客家民间信仰的通论式研究、个案式研究和整体性研究三方面出发,窥探近30年来客家信仰的研究路径,并在此基础上予以反思及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民家信仰 赣闽粤 民俗史
下载PDF
客家民间信仰与民众生活的适应与背离——以石城县伊公庙与后稷庙的兴衰为例
16
作者 陈晓清 《客家文博》 2016年第2期91-96,共6页
客家民间信仰在客家民众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民间信仰的介入,使得客家民众的生活变得隆重而富实。但是民众生活方式的变迁也影响着民间信仰的生存与发展,适应民众生活方式的民间信仰能够在与相同类别信仰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而无法... 客家民间信仰在客家民众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民间信仰的介入,使得客家民众的生活变得隆重而富实。但是民众生活方式的变迁也影响着民间信仰的生存与发展,适应民众生活方式的民间信仰能够在与相同类别信仰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而无法适应民众变迁的生活方式的信仰则面临衰落的命运。因此,从变化了的生活方式看待客家民间信仰的生存状况,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两者之间的互动、融合关系,也能更好的理解客家民众的信仰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民间信仰 民众生活 适应 背离
下载PDF
从丧葬“道场”看成都东山太平村客家人的信仰
17
作者 李海梅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74-277,共4页
太平村客家人丧葬"道场"中的各种礼规,杂糅了人为宗教的内容,凸显了儒家思想与释道二教合一、宗教信仰服务于民间信仰的特点,体现了客家人复合性的信仰特征。多种信仰渗透在客家村落的民间生活中,强化了客家族群的认同感和归... 太平村客家人丧葬"道场"中的各种礼规,杂糅了人为宗教的内容,凸显了儒家思想与释道二教合一、宗教信仰服务于民间信仰的特点,体现了客家人复合性的信仰特征。多种信仰渗透在客家村落的民间生活中,强化了客家族群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保持客家族群传统文化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丧葬道场 太平村 客家信仰
原文传递
客家农业信仰的嬗变机制--以畲族安治村和客家希平村的“样禾苗神”仪式为例
18
作者 林晓平 张金金 《嘉应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8-15,共8页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统治集团的重要支撑,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传统社会民众希冀神祇护佑,保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客家农业信仰在此契机下得到长足发展。伴随市场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客家农业信仰不可避免地发生着嬗变,表...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统治集团的重要支撑,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传统社会民众希冀神祇护佑,保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客家农业信仰在此契机下得到长足发展。伴随市场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客家农业信仰不可避免地发生着嬗变,表现为两种状态:一方面是客家地区农业信仰呈现普遍性消弥的状态;另一方面则是客家农业信仰在某种契机下呈现愈演愈盛之态。这两种状态背后的作用机制如何影响客家农业信仰的发展,客家农业信仰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融合与矛盾中生存发展,需要进一步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农业信仰 样禾苗神 嬗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