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古代政治文学观的确立─-从孔子“诗教”说到汉儒“政教”观
1
作者
李世桥
《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
1998年第1期48-52,共5页
孔子从"仁"学思想出发,对《诗》的特征及作用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形成了以"兴、观、群、怨"为核心的诗教说,注重诗的道德意义和社会功用,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汉代儒士对孔子诗学观进行扬弃改造,从文学与政治...
孔子从"仁"学思想出发,对《诗》的特征及作用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形成了以"兴、观、群、怨"为核心的诗教说,注重诗的道德意义和社会功用,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汉代儒士对孔子诗学观进行扬弃改造,从文学与政治敏感对应的角度,通过对《诗》的曲解误读,对《乐记》的观点进一步发挥,确立了"审音知政"的政治文学观,既肯定了诗的抒情特征,又特别强调诗的美刺和政治教化作用,从而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诗教
兴观群怨
汉代儒士
审
音
知
政
政
教文学观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沙湖学术信息
2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儒家文学观
学术
贞观时期
沙湖
审
音
知
政
风雅正变
儒家文化
近代文学
魏晋玄学
审
美品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政治文学观的确立─-从孔子“诗教”说到汉儒“政教”观
1
作者
李世桥
机构
南阳师专中文系
出处
《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
1998年第1期48-52,共5页
文摘
孔子从"仁"学思想出发,对《诗》的特征及作用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形成了以"兴、观、群、怨"为核心的诗教说,注重诗的道德意义和社会功用,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汉代儒士对孔子诗学观进行扬弃改造,从文学与政治敏感对应的角度,通过对《诗》的曲解误读,对《乐记》的观点进一步发挥,确立了"审音知政"的政治文学观,既肯定了诗的抒情特征,又特别强调诗的美刺和政治教化作用,从而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基石。
关键词
孔子
诗教
兴观群怨
汉代儒士
审
音
知
政
政
教文学观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沙湖学术信息
2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儒家文学观
学术
贞观时期
沙湖
审
音
知
政
风雅正变
儒家文化
近代文学
魏晋玄学
审
美品格
分类号
G129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古代政治文学观的确立─-从孔子“诗教”说到汉儒“政教”观
李世桥
《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沙湖学术信息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