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谈曹操的经济政策和恤民措施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实厚
-
出处
《领导科学》
1987年第10期40-41,共2页
-
文摘
曹操,在历史上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在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里是一个既奸诈凶残又具有雄才大略的奸雄。东汉末年,土地兼并剧烈,地主剥削残酷,官府徭役繁重,政治腐败不堪,终于导致了黄巾农民起义的爆发。而豪强势力乘镇压农民起义之机,割据称雄,逐鹿中原,致使战争连年不断,农民为躲避战祸逃亡四方,农田荒芜,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惨景象,罗贯中笔下的曹操,为争夺天下,成就王霸之业,针对当时的情况。
-
关键词
罗贯中
三国志通俗演义
封建统治阶级
土地兼并
政治腐败
审配
黄巾
仓亭
青州兵
经岁之储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官渡之战:为什么输家是袁绍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张国刚
-
出处
《月读》
2015年第10期37-44,共8页
-
文摘
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不仅是袁绍与曹操的对决,也是三国局面开始明朗、逐渐成型的第一仗。这场对决,以袁绍的失败而告终。然而,许多人的预测,包括曹营人士的预测,袁绍取胜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否则,许下都城,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写信给袁绍,为自己谋划后路了。《资治通鉴》和《后汉书》《三国志》所有诸家评论,都肯定袁绍具有政治优势。
-
关键词
官渡之战
《资治通鉴》
《后汉书》
沮授
审配
郭图
《三国志》
袁隗
淳于琼
州牧
-
分类号
K234.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官渡之战与袁曹争霸——《三国演义》战例分析之一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李孝堂
-
出处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6期44-48,共5页
-
文摘
官渡之战是袁、曹争霸的关键一战,曹操以少量兵力用计战胜了兵力远远超过自己的袁绍,为后来彻底消灭袁氏集团,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官渡之战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把它列入“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的典范。《三国演义》的作者主要以《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及《三国志·魏书·袁绍传》等文为依据,经过艺术加工,艺术再创造,用典型化的手法,再现了官渡之战的概貌,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官渡之战是《三国演义》写得成功的战例之一。下边,我们便对《三国演义》官渡之战的描写作一初步分析;同时,勾勒一下袁、曹争霸的始末。东汉末年,社会阶级矛盾尖锐,朝廷政治极端黑暗,桓、灵二帝重用宦官。
-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官渡之战
人物形象
沮授
审配
武帝纪
逢纪
高览
郭图
乌巢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袁绍兵败官渡原因试析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沈祖祥
-
出处
《军事历史研究》
1987年第4期157-165,共9页
-
文摘
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关于袁绍兵败官渡的原因,史学界虽有论述,但大都倾重于政治因素的分析,而忽略了军事、经济等其他因素的考察。例如,在谈到袁绍兵败官渡的原因时,有人认为,“袁绍世代相传的大官僚大地主集团,是充满了腐朽性的。表现在政略上,是‘以宽济猛’,以致豪强放恣,军令不行,人民怨恨;表现在战略上,是不能灵活用兵,以致处处被动,行动迟缓,这是袁绍兵败的主要原因”。“
-
关键词
政略
州牧
淳于琼
秦失其鹿
河北地区
黄巾
党锢之祸
审配
夸伐
乘虚迭出
-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评荀彧在曹操统一北方过程中的作用
- 5
-
-
作者
尚志迈
-
出处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3期82-87,共6页
-
文摘
引言出身宦官、地位低贱的曹操,以兖州为根据地,经过几年的积聚、发展势力,终于击垮了占有冀、青、幽,并四州的袁绍势力,统一了北方。这是曹操一生中最大的功绩,也是为史学界所称颂的。我们认为,曹操之所以能统一北方,除了他个人的才智(如政治远见、善于综合和采纳僚佐的正确意见以及果断的作风)等原因外,与他的得力谋臣荀彧是分不开的绻挥熊鲝顺镝♂?赤诚辅佐,单凭曹操个人的主观努力,他的政治优势、军事实力不会增长得那么快,正确的指挥也谈不上,官渡之战的胜负亦属难料,中原鹿死谁手亦不可知。我们知道,正确的指挥来自正确的战略和策略,而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又是事业胜利的保证。
-
关键词
官渡之战
荀彧
军事实力
主观努力
郭图
沮授
审配
魏氏春秋
策谋
布衣之雄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从《三国志通俗演义》看罗贯中的赋税思想
- 6
-
-
作者
王定瑜
-
出处
《中国税务》
1994年第2期62-63,共2页
-
文摘
《三国志通俗演义》(以下简称《演义》)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它不仅概括了辽阔的生活图景,运用了生动的文学语言,同时包含着深邃的社会思想,即政治上举贤良,经济上恤百姓,军事上善兵法的思想。唯其这样,《演义》才成为“生活的百科全书”,使我们百看不厌,经久地给人以知识的满足和思想的启迪。
-
关键词
三国志通俗演义
罗贯中
现实主义文学
赋税制度
轻徭薄赋
税权
元末农民起义
百看不厌
审配
攒运
-
分类号
F812.9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汉末河北名士审配生平事迹及其相关问题考论
- 7
-
-
作者
杨洸
-
机构
洛阳理工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
出处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27-32,共6页
-
文摘
审配是汉末袁绍帐下的谋士,任治中、别驾,并总幕府。他力主袁绍发动官渡之战;又告发许攸;袁绍死后,他矫诏立袁尚为嗣,致使袁氏集团,一家之中,又分二党;曹操进攻邺城,审配死守六个多月,最终城破被擒,大义凛然,慷慨受死。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审配,他是一个忠烈之士,但又是一位权臣,其贪功冒进、告发许攸、逐谭立尚、党同伐异等专权行为却导致袁氏集团的败亡。
-
关键词
审配
袁绍
忠烈
专权
-
Keywords
Shen Pei
Yuan Shao
martyr
grab all the power
-
分类号
K234.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袁绍之戒
- 8
-
-
作者
严世进
-
出处
《领导科学》
1987年第3期46-47,共2页
-
文摘
在官渡之战以前,豪雄割据,战乱频繁。但谁能统一北方,占据河朔?形势明显地有利于袁绍。论实力处于上乘,他拥有战乱较少、破坏尚轻的青、冀、幽、并四州,有三郡乌桓支持,无后顾之忧,可谓地广、兵多、粮足。而曹操的实力远不及袁绍,曹操占据战乱多、破坏重的兖、豫两州,不仅地窄,而且兵少粮缺,四面受敌。南有孙策、刘表与他对峙,东有刘备、吕布同他对抗;北有袁绍跟他对立,占据凉州的韩遂。
-
关键词
河朔
官渡之战
韩遂
沮授
四面受敌
马腾
刘璋
三国志通俗演义
门生故吏
审配
-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袁绍拒谏败官渡
- 9
-
-
作者
实厚
-
机构
河南省社联
-
出处
《领导科学》
1988年第4期40-41,共2页
-
文摘
官渡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为争夺中原,起四州人马70余万,攻取许昌,兴兵望官渡(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北)迸发。曹操起军7万,前往迎敌。显然,双方兵力十分悬殊,形势对袁绍非常有利。然而,官渡一战,袁绍一败涂地,几乎全军覆没。为什么兵多将广的袁绍反而败于兵少将寡的曹操呢?原因当然很多,从袁绍方面看,他失败的重要原因是不知人,不容人,不纳谏,不善任。
-
关键词
河南省中牟县
审配
高览
逢纪
沮授
别驾
精兵猛将
郭图
乌巢
闻善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官渡之战
- 10
-
-
作者
朱晓平
-
机构
北京电影制片厂
-
出处
《中国电视》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1期2-15,69-2,共16页
-
文摘
片头统一片头。牢狱内日阴暗的石砌牢房,一缕阳光自小窗口透进来。田丰盘坐于草铺上,伏身小几前,正挥笔疾书。老狱卒提盒送饭进,见状轻唤几声“田先生……”田丰全然不觉,仍挥笔写着; 老狱卒叹口气道:“白马一战之前,先生曾力谏袁主公不可妄兴大兵。主公不听,反将先生下了狱。这次,先生难道还想劝阻袁主公么?我说先生莫白费心思了,主公已调集四州兵马,朝许都进发了!”老狱卒一言,如五雷贯顶,顿使田丰惊呆,他浑身颤抖,如自语一般嘟嚷着:“今且宜坐守以待天时,不可妄兴大兵,不可妄兴大兵啊……”
-
关键词
官渡之战
沮授
高览
淳于琼
郭图
审配
乌巢
铺上
许都
承相
-
分类号
J90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J992
-
-
题名论《三国演义》中决策系统与智囊系统的关系
- 11
-
-
作者
宋志臣
-
出处
《绥化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40-44,共5页
-
文摘
《三国演义》中并下只有智囊系统,这已为广大读者所认知,除此至少还有武装系统和决策系统,所以智囊系统就不是一支绝对独立的力量,其功能的发挥也必然受到来自其他方面的限制,从而形成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有机整体。《三国演义》中的任何一个智囊系统部附属于特有的政治集团,尤其是政治集团中的决策系统,因此,它与决策系统的关系最为密切,来自决策系统对它的影响也最大。
-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决策系统
政治集团
审配
徐庶
沮授
高览
驱虎吞狼
庞统
落凤坡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官渡之战——谈《三国演义》中的战争描写
- 12
-
-
作者
李林
-
出处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81-86,共6页
-
文摘
产生于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一部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书中描写了汉灵帝中平元年(184)——晋武帝太康元年(280)间近百年的历史,生动地再现了这一期间封建割据群雄战乱的局面。由于描写战乱,所以关于战争的描写是这部书的重要组成内容。更可宝贵的是作者不但生动地描写了这些战争,而且体现了一定的古代军事思想,使这部书成为一部十分难得的形象性的军事教科书。认真研究一下这部书的战争描写,对于掌握古代军事理论、了解古代战争情况,具有重要意义。官渡之战是《三国演义》着力描写的战役之一,它是袁、曹两股封建势力的一次决战。下面分五个方面来谈。
-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官渡之战
长篇历史小说
元末明初
古代军事
太康
沮授
高览
关云长
审配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略论曹操的“唯才是举”
- 13
-
-
作者
李崇农
王俊德
-
出处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1期26-30,共5页
-
文摘
三国时期的曹操以善于用人而著称,他于东汉末年反董卓之乱中起兵,在他的地位、政权没有巩固之时,曾提出“唯才是举”的政策,对其扫荡群雄统一北方确实起到一定的作用,得到大多数治史者的首肯。然而考察曹操的一生,其刚愎自用,嫉贤妒能,杀害贤士之事,也屡见于史。事实上他并没有真正做到“
-
关键词
董卓之乱
三国时期
治史者
章华台赋
官谷
整齐风俗令
谏曹
审配
安土乐业
韦晃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