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杜夫海纳现象学美学中的审美深度
1
作者 董惠芳 刘燕 宋巍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42-44,共3页
从绘画领域中审美深度的发展转换提出杜夫海纳关于审美深度的见解 ,他集中从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不可分割的关系中来揭示审美深度问题 。
关键词 杜夫海纳 现象学美学 审美深度 艺术美学 审美主体 审美对象
下载PDF
审美深度论
2
作者 张永清 李鸿祥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37,共6页
关键词 审美深度 立体视觉 深度知觉 审美效果 仿真技术 绘画艺术 现象学
下载PDF
漆画——还是少用一些材料好
3
作者 吴凡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09年第1X期217-219,共3页
随着越来越多的材质被涵容在漆画艺术里,漆画的表现在更具丰富性的同时也产生了另一个弊病——作者在创作漆画时往往贪多,因滥用材质而忽略画意。如此,作品往往仅停留在材质精美、精细的审美价值上,不能传达更深的审美意味。笔者通过对... 随着越来越多的材质被涵容在漆画艺术里,漆画的表现在更具丰富性的同时也产生了另一个弊病——作者在创作漆画时往往贪多,因滥用材质而忽略画意。如此,作品往往仅停留在材质精美、精细的审美价值上,不能传达更深的审美意味。笔者通过对近几年优秀作品的分析,发现运用单一媒材进行创作更容易深入地挖掘材料的独特之处和本质内涵,使作品的艺术表现更为纯粹、有深度,并指出对材料的利用应"少而精",要以传达"画意"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质 单一 审美深度 画意
原文传递
梅洛-庞蒂审美深度问题研究
4
作者 盛颖涵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93-99,共7页
深度概念在梅洛-庞蒂早期思想中主要集中于对“身体—空间”层面的论述,以视觉深度作为出发点返回以身体为主体的原始知觉世界,追溯身体空间的本源性。到了后期,审美深度逐渐从视觉转向存在层面,通过对比塞尚和传统古典画派的绘画方式... 深度概念在梅洛-庞蒂早期思想中主要集中于对“身体—空间”层面的论述,以视觉深度作为出发点返回以身体为主体的原始知觉世界,追溯身体空间的本源性。到了后期,审美深度逐渐从视觉转向存在层面,通过对比塞尚和传统古典画派的绘画方式和理念,揭示了塞尚让颜色取代线条、使轮廓让位于深度,从而使世界的存在显现出变革性,这也意味着梅洛-庞蒂从身体主体向“世界之肉”哲学重心的转移,由此,深度从一个视觉维度生成了一切存在可能发生的原始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洛-庞蒂 审美深度 塞尚 存在
下载PDF
西方叙事文学中的追寻主题及其文化内涵 被引量:11
5
作者 易新农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3期99-105,共7页
主题学研究是比较文学的一个特别的领域。本文集中探讨了西方叙事文学中的追寻主题,具体论述了自古希腊至当代西方追寻主题文学的演进轨辙,探讨了追寻主题文学的结构特色:以主人公出游或幻游为情节线索的叙事模式;作品的两重结构,即直... 主题学研究是比较文学的一个特别的领域。本文集中探讨了西方叙事文学中的追寻主题,具体论述了自古希腊至当代西方追寻主题文学的演进轨辙,探讨了追寻主题文学的结构特色:以主人公出游或幻游为情节线索的叙事模式;作品的两重结构,即直接的现实表层结构与潜藏的隐含人生哲理的深层结构。本文还论述了追寻主题文学所具有的悲剧审美深度,即崇高,揭示了西方追寻主题文学以充分肯定个人价值为中心主旨的西方传统文化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叙事文学 追寻主题 叙事模式 两重结构 悲剧审美深度 追寻主旨 西方传统文化价值观
下载PDF
杜夫海纳“审美深度理论”观照下的《东邪西毒》中的感情流动研究
6
作者 魏亦珊 《衡水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99-104,共6页
法国哲学家杜夫海纳(Mikel Dufrenne)《审美经验现象学》中的“感觉和审美对象的深度理论”在电影研究领域还没有被学者们广泛研究。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它的审美价值是其不可或缺的属性之一,而杜夫海纳则定义“深度”作为审美对象的表现... 法国哲学家杜夫海纳(Mikel Dufrenne)《审美经验现象学》中的“感觉和审美对象的深度理论”在电影研究领域还没有被学者们广泛研究。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它的审美价值是其不可或缺的属性之一,而杜夫海纳则定义“深度”作为审美对象的表现力。这两者之间的碰撞为后现代导演王家卫作品《东邪西毒》的解读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王家卫电影最大的特点便是表达那种微妙、绵延又难以言喻的情愫。而这种无形无声又极具流动性的情感,也需要借助一些物象来传递。在《东邪西毒》这部时间凌乱、主要人物多且关系混乱的电影中,以情感的依托物为审美对象,反而可以在飘忽不定的江湖恩怨中梳理出一条相对清晰的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夫海纳 审美深度理论” 王家卫 《东邪西毒》 电影艺术
下载PDF
视像的深度与现象学的本质直观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晶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20,共5页
视像(图像、影像)是大众传媒时代最为普遍的审美元素,也是视觉文化的基本元素。人们对视像的关注,是与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批评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人们对后现代文化的特征的认定是平面化、去中心和无深度的,而又把这些特征和视像的普泛化... 视像(图像、影像)是大众传媒时代最为普遍的审美元素,也是视觉文化的基本元素。人们对视像的关注,是与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批评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人们对后现代文化的特征的认定是平面化、去中心和无深度的,而又把这些特征和视像的普泛化联系起来。本文通过对现象学哲学中最核心的范畴"本质直观"及相关概念的阐发,揭示了视像是可以蕴含深度的。文中从"本质直观"和"明见性"这些现象学观念的视觉性质出发,勾勒出现象学中从感性直观到范畴直观的途径。杜夫海纳关于审美对象的深度问题的论述,也为本文提供了有说服力的借鉴。笔者主张对后现代主义的视像理论不能只是描述,而是要进行建构和批判。如此,以现象学的本质直观的方法论,开启对视觉文化的深度研究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像 胡塞尔 本质直观 明见性 审美对象的深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