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2篇文章
< 1 2 1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旅游的本质与特征 被引量:92
1
作者 谢彦君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1-44,63,共5页
论旅游的本质与特征□谢彦君一、旅游本质的认识框架旅游作为一种活动或现象,在历史上可能已经存在了成千上万年。然而把旅游现象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却还仅仅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并且这种研究一直主要地还是限于对旅游世界进行的某种... 论旅游的本质与特征□谢彦君一、旅游本质的认识框架旅游作为一种活动或现象,在历史上可能已经存在了成千上万年。然而把旅游现象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却还仅仅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并且这种研究一直主要地还是限于对旅游世界进行的某种直观的描述。旅游现象在今天已是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者行为 旅游本质 旅游现象 自由时间 审美活动 休闲行为 中国文化 教育出版社 行为特征 旅游审美
下载PDF
简论实践存在论美学 被引量:68
2
作者 朱立元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6-86,共11页
中国当代美学要实现创新发展,就必须突破主客二元对立的认识论美学的思维方式,实践存在论美学的提出,正是一个初步尝试。实践论美学首先从实践着眼审视存在;其次将实践论与存在论有机结合,使实践立足于存在论根基之上,存在论具有实践的... 中国当代美学要实现创新发展,就必须突破主客二元对立的认识论美学的思维方式,实践存在论美学的提出,正是一个初步尝试。实践论美学首先从实践着眼审视存在;其次将实践论与存在论有机结合,使实践立足于存在论根基之上,存在论具有实践的品德;而蒋孔阳先生晚年的美学思想则进一步为实践论美学奠定了基础。实践存在论美学具有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并且与实践美学的主流派有五个重大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存在论 人存在的基本方式 审美活动 人生境界 审美境界
下载PDF
美育:一种生命和情感教育 被引量:57
3
作者 徐碧辉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58-63,共6页
关键词 审美教育 艺术教育 以美育代宗教 审美活动 道德教育 情感教育 种生命 蔡元培 生命意识 生命教育
原文传递
翻译的美学观 被引量:49
4
作者 刘宓庆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7,共7页
翻译的美学观刘宓庆Abstract:AbranchofPhilosophy,especiallyChinesephilosophy,inwhichconcernwithlanguage,especiallytheCh... 翻译的美学观刘宓庆Abstract:AbranchofPhilosophy,especiallyChinesephilosophy,inwhichconcernwithlanguage,especiallytheChineselanguage,be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平面 语言美 开放系统 审美平面 审美价值观 语义平面 翻译美学 约定性 审美活动 语言审美
原文传递
中国美学的“天人合一”观 被引量:34
5
作者 朱志荣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20,共4页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核心命题。在认知的意义上,它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形上学说;在 伦理的意义上,它反映了古人善待自然的积极态度,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胸怀的精神境界;而在审美的意义上,它又 体现了人们以人情看物态、...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核心命题。在认知的意义上,它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形上学说;在 伦理的意义上,它反映了古人善待自然的积极态度,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胸怀的精神境界;而在审美的意义上,它又 体现了人们以人情看物态、以物态度人情的审美的思维方式。在中国传统的审美思想中,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万物生 命间是息息相通的,处在相互对应的有机联系中,存在于统一的生命过程中,体现出生命的某种象征意义。天人合一 的思维方式,体现了中国传统审美活动的独特特征和有机整体的思想方法,这对我们总结人类审美活动的基本特征, 乃至将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思想发扬光大,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在中国传统的“天 人合一”思想中,其精华与糟粕杂糅着,我们应当站在时代的高度,继承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为未来的文化建设, 特别是审美和艺术活动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上学 天人合一 胸怀 应当 审美活动 中国美学 反映 艺术活动 思维方式 意义
下载PDF
教育学和美学交叉研究的三种水平──兼论"美学教育观"概念的建立 被引量:22
6
作者 檀传宝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1995年第3期18-21,共4页
教育学和美学交叉研究的三种水平--兼论"美学教育观"概念的建立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一、"美学教育观"概念的缘起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理论研究空前活跃。众多学科的交叉带来了教育理论的许多新的生长点,也带来了研究的活力与丰富性,... 教育学和美学交叉研究的三种水平--兼论"美学教育观"概念的建立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一、"美学教育观"概念的缘起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理论研究空前活跃。众多学科的交叉带来了教育理论的许多新的生长点,也带来了研究的活力与丰富性,但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问题之一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教育 教育美学 交叉研究 教育学 美学研究 教育观 审美活动 教育理论 教学活动 立美与审美
下载PDF
道德情感、审美情感与道德教育 被引量:21
7
作者 檀传宝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1-14,共4页
道德情感、审美情感与道德教育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一、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情感和道德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具体作用或意义,在不同的道德教育与心理学理论中均有不同侧面的揭示。归纳起来,至少可以有以下三个方面:1.情感与道德需... 道德情感、审美情感与道德教育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一、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情感和道德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具体作用或意义,在不同的道德教育与心理学理论中均有不同侧面的揭示。归纳起来,至少可以有以下三个方面:1.情感与道德需要心理学认为情感乃是人类主体对事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情感 审美情感 道德需要 道德认知 道德教育过程 道德信念 道德意志 审美活动 道德行为 德育过程
下载PDF
作为“身体化”审美活动的体育健身的文化哲学研究——基于莫里斯·梅洛-庞蒂和理查德·舒斯特曼身体思想 被引量:31
8
作者 赵歌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5-97,共13页
根据莫里斯·梅洛-庞蒂和理查德·舒斯特曼身体思想,可揭示当今社会非常流行的"体育健身"这一身体文化所呈现的审美意蕴和哲学维度。首先,审美视角下体育健身的基本内涵包括:1)体育健身是以身体作为审美对象;2)体育... 根据莫里斯·梅洛-庞蒂和理查德·舒斯特曼身体思想,可揭示当今社会非常流行的"体育健身"这一身体文化所呈现的审美意蕴和哲学维度。首先,审美视角下体育健身的基本内涵包括:1)体育健身是以身体作为审美对象;2)体育健身是以身体作为审美主体;3)体育健身是"身体化"的审美活动。其次,体育健身作为"身体化"的审美活动,哲学基本理论要素:1)其哲学基础是生命满足的直接体验;2)其关照对象是健康而美丽的身体形态;3)其涉身机制是自由的全身心体验与践履;4)其社会功能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5)其应用价值是"体验经济"。作为"身体化"审美活动的体育健身,其审美特性包括感官超越视听和功能超越欣赏。体育健身对于人们良好"生活品质"的达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健身的哲学阐释对于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有如下启示:体育健身消费属于体验型消费,体育健身消费不仅是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健康工程,更是满足体验时代下人们追求时尚与美丽、个性与自我认同的经济工程。因此,力求对中国体育健身市场的精准开发,从而引导大众对体育健身消费的投入,最终促进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这不仅是一个经济性问题,更是带有社会进步意义的战略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健身 身体化 审美活动 文化哲学 体育产业
下载PDF
关于审美活动———评实践美学与生命美学的论争 被引量:27
9
作者 阎国忠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7-26,共10页
本文认为,美学界对审美活动的不同阐释,体现了古典的或传统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的思维方式的区别。文章指出,认为审美活动即主体性活动与对象性活动,或认为审美活动即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又超越于实践活动的超越性的生命活动,均不足以揭... 本文认为,美学界对审美活动的不同阐释,体现了古典的或传统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的思维方式的区别。文章指出,认为审美活动即主体性活动与对象性活动,或认为审美活动即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又超越于实践活动的超越性的生命活动,均不足以揭示审美活动的本质。争论的一个焦点是审美活动中的个体性与人类性关系问题,前者偏重人类性是片面的,后者标榜个体性同样是片面的。与此相关的还有对自由这一概念的理解。本文认为,不可以把审美自由等同于实践自由,前者包含着对实践本身的超越,同时也不可以把审美自由归之于人的本性,审美自由是个无限的概念,它既是一种无法解脱的情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活动 实践美学 生命美学 个体性 人类性
下载PDF
从“美在意象”谈美学基本理论的核心区如何具有中国色彩 被引量:31
10
作者 叶朗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9,共5页
《美在意象》将"意象"作为美的本体范畴提出,将意象的生成作为审美活动的根本。审美体验是在瞬间的直觉中创造一个意象世界,一个充满意蕴的完整的感性世界,从而照亮一个人与万物一体的生活世界。这就是王夫之说的"现在&q... 《美在意象》将"意象"作为美的本体范畴提出,将意象的生成作为审美活动的根本。审美体验是在瞬间的直觉中创造一个意象世界,一个充满意蕴的完整的感性世界,从而照亮一个人与万物一体的生活世界。这就是王夫之说的"现在"。这个美学体系突出审美与人生、审美与精神的提升及价值的追求之间的密切关系,是在美学基本理论的核心区域具有中国色彩的一个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世界 美学体系 色彩 中国 审美活动 审美体验 感性世界 生活世界
原文传递
身体美学的理论进展 被引量:26
11
作者 彭锋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3-244,共2页
近年来,国内美学界开始关注身体问题,但与文化领域的身体实践,如人体艺术、身体写作等层出迭见的状况相比,美学研究仍然显得滞后而沉寂。本期编发的这组笔谈,意在从美学角度揭示出现这些现象的现实和历史原因,澄清身体美学研究的基本问... 近年来,国内美学界开始关注身体问题,但与文化领域的身体实践,如人体艺术、身体写作等层出迭见的状况相比,美学研究仍然显得滞后而沉寂。本期编发的这组笔谈,意在从美学角度揭示出现这些现象的现实和历史原因,澄清身体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和理论线索,为身体美学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美学 理论进展 20世纪90年代 舒斯特曼 维特根斯坦 西方美学 苏格拉底 审美活动 身体经验 理查德 美学家 思想家 学派 福柯 罗蒂
下载PDF
论儿童的审美情感 被引量:24
12
作者 孔起英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76,共6页
审美情感与儿童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只有那些由儿童自己的心灵选择出来或感受到的与自己的生命活动相通的对象才能使其产生审美愉悦。面对审美对象学前儿童放弃了自我与非我之间的疆界,产生了移情,它是一种外显性的高峰体验。
关键词 审美活动 审美情感 移情 高峰体验
下载PDF
艺术教育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被引量:21
13
作者 王懿颖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2-77,共6页
创造力是在看似无关的事物中发现相似或同一的能力,是超越于实用目的之上的自由的精神活动。审美活动与创造性活动在本质上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这种相关性和一致性在儿童身上得到了天然的结合。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时... 创造力是在看似无关的事物中发现相似或同一的能力,是超越于实用目的之上的自由的精神活动。审美活动与创造性活动在本质上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这种相关性和一致性在儿童身上得到了天然的结合。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保护和尊重儿童的“原发过程”思维,丰富儿童的感性经验,通过舞蹈、手工等艺术教育活动提高儿童的动作能力。艺术教育中阻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因素包括:急功近利的教育观、教师中心主义和灌输意识、拔苗助长的教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创造力 艺术教育 审美活动 儿童创造力 教师中心主义 动作能力 创造性活动 创造力发展 精神活动
原文传递
论翻译标准的模糊测度 被引量:23
14
作者 陈忠华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8-11,共4页
本文从对翻译的一般认识出发,探讨翻译标准的模糊测度所涉及的若干问题。一、翻译是一种涉及多种因素的综合活动,有着十分复杂的过程,古今中外的翻译家,翻译理论家对此都有着深刻的论述: 美国18世纪的泰特勒(A.Tytler)提出,作翻译就是... 本文从对翻译的一般认识出发,探讨翻译标准的模糊测度所涉及的若干问题。一、翻译是一种涉及多种因素的综合活动,有着十分复杂的过程,古今中外的翻译家,翻译理论家对此都有着深刻的论述: 美国18世纪的泰特勒(A.Tytler)提出,作翻译就是要把原作的长处完全移注在另一种语文里,使得译文文字所属的国家的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正象用原作的语文的人们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泰特勒是将翻译看作是一种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标准 模糊测度 翻译实践 翻译理论 模糊性 审美活动 翻译活动 译文读者 泰特勒 翻译系统
原文传递
存在论美学:走向后实践美学的新视界 被引量:22
15
作者 张弘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85-92,共8页
本文认为,实践论美学抹煞了审美活动与生产劳动等其他社会实践的根本区别,恰好忘记了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精髓——对特殊性与差异性的把握。更重要的是,实践论美学的哲学基础与理论出发点是二元论的。它始终站在二元对立的立场上去... 本文认为,实践论美学抹煞了审美活动与生产劳动等其他社会实践的根本区别,恰好忘记了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精髓——对特殊性与差异性的把握。更重要的是,实践论美学的哲学基础与理论出发点是二元论的。它始终站在二元对立的立场上去理解、看待“实践”这一实际上消解了二元对立的核心概念,从而造成一系列的理论困境。作者进而指出,正是在实践论美学的矛盾之处,给存在论美学以存在的依据。对此文章作了简要而明晰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论美学 存在论美学 后实践美学 传统美学 二元对立 认识论 二元论 审美活动 形而上学 基础存在论
原文传递
文学翻译中的内化和外化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文斌 《外国语文》 1999年第1期95-98,108,共5页
文学翻译牵涉到极其复杂的审美活动,而作为审美主体的译者在这一活动中自始至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可避免地会仰仗于自身的生活经验、学识涵养、个性气质、审美理想和欣赏习惯等诸种内在因素来对原文进行阅读、阐释... 文学翻译牵涉到极其复杂的审美活动,而作为审美主体的译者在这一活动中自始至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可避免地会仰仗于自身的生活经验、学识涵养、个性气质、审美理想和欣赏习惯等诸种内在因素来对原文进行阅读、阐释和理解,进而内化原文,尔后将业已内化了的原文再外化为译文。因此,文学翻译中的内化无疑是译者个体化的内化,而外化也无疑是译者个体化的外化。其实,这种携带着译者个体印痕的内化和外化是导致原文与译文无法完全等值的重要缘由之一。本文以接受美学为依据来考察译者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其个体性对原文进行内化和外化的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译者 审美活动 内化 外化
下载PDF
浅析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 被引量:21
17
作者 蔡战霞 《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 2010年第2期124-125,共2页
美术鉴赏是引导学生开展审美活动的课程,在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高中美术鉴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理解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美术鉴赏是引导学生开展审美活动的课程,在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高中美术鉴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理解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同时,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初级阶段,教师必须掌握学生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积极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鉴赏教学 新课程标准 高中 引导学生 审美鉴赏能力 欣赏习惯 审美活动 审美素养
下载PDF
论实践美学的九个缺陷 被引量:19
18
作者 章辉 《河北学刊》 CSSCI 2004年第5期11-17,共7页
实践美学虽然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有过巨大贡献 ,但其理论自身愈来愈显露出对于活生生的不断发展的现实审美活动和审美文化的滞后。这主要表现在其起源本质论 ,实践决定论 ,美感认识论 ,误设美的客观存在 ,把美误作意识形态 ,忽视接受主... 实践美学虽然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有过巨大贡献 ,但其理论自身愈来愈显露出对于活生生的不断发展的现实审美活动和审美文化的滞后。这主要表现在其起源本质论 ,实践决定论 ,美感认识论 ,误设美的客观存在 ,把美误作意识形态 ,忽视接受主体性 ,褊狭的自由观、自然美观和艺术观等九个方面。这些缺陷 ,使得实践美学与现实生活越来越远。随着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深入理解以及中西哲学的融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美学 自然人化 审美活动 现代性
下载PDF
论旅游的审美本质 被引量:20
19
作者 陈刚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50-52,共3页
一 关于旅游活动的本质特性,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因而各自得出的结论也不同。又由于旅游活动在现代商品社会极易显出的经济意义,许多人倾向于从经济的角度去解答这个问题。但是,旅游作为一项经济活动是19世纪以后的事,而在这之前,非经... 一 关于旅游活动的本质特性,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因而各自得出的结论也不同。又由于旅游活动在现代商品社会极易显出的经济意义,许多人倾向于从经济的角度去解答这个问题。但是,旅游作为一项经济活动是19世纪以后的事,而在这之前,非经济性的旅游现象早已出现;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本质 旅游活动 旅游现象 现代商品社会 本质特性 经济活动 旅游审美 审美活动 审美关系 旅游者
下载PDF
当代审美文化的消费本质与时代特征 被引量:16
20
作者 高小康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0-121,共2页
当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兴起之后,当90年代审美文化日益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文化因素时,“文化批评”和“消费时代”话语便先后在文学评论界悄然流行开来,学界已就有关问题讨论了一段时间,但至今它们还是两个有纷议的概念,值... 当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兴起之后,当90年代审美文化日益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文化因素时,“文化批评”和“消费时代”话语便先后在文学评论界悄然流行开来,学界已就有关问题讨论了一段时间,但至今它们还是两个有纷议的概念,值得深究和澄清。为此,借2005年广东省文学理论研究会和比较文学研究会年会之机,本刊与学会有关组织者便酝酿相关论题展开讨论,以推动研究的深入发展,因而有这组笔谈呈献给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审美文化 肯定性评价 消费 审美经验 中国学术界 观念问题 审美活动 美学观念 概念 审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