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通俗翻译的“震惊”效果与日常生活的审美精神——林语堂翻译研究 |
杨柳
|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6
|
|
2
|
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的审美范导作用 |
何池友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10
|
|
3
|
德育的疼痛与审美救赎 |
赵伶俐
|
《中国德育》
|
2017 |
9
|
|
4
|
时尚,在实际意义上是一种大众审美主义——解读西美尔“时尚的哲学”的文化意义 |
赵岚
|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5
|
影视传媒的泛审美化与审美救赎 |
孙敏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6
|
论美育是一种他者教育还是自我教育 |
蔡震洋
|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6
|
|
7
|
数字异化的生成及消解路径 |
代砚春
孙美玲
|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
2022 |
6
|
|
8
|
大学生的信仰危机与审美救赎 |
方玲波
|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9
|
曹丕“不朽论”与赋家的审美救赎 |
刘可
|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0
|
尼采的游戏——对一种喻像的几个文本考察 |
余明锋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11
|
论王尔德童话中浪荡子精神与审美现代性 |
江雨斯
|
《外文研究》
|
2024 |
0 |
|
12
|
从“平滑感”到“异质性”:韩炳哲的审美救赎思想探析 |
冉丽
刘可文
|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3
|
王尔德与审美救赎 |
陈瑞红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14
|
时尚与时间:齐美尔生命哲学中的时间性问题及其审美反思 |
熊亦冉
|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5
|
伦理学视域下的电影“救赎” |
袁智忠
周星宇
|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16
|
新媒体环境下读书节目的创新传播路径与审美救赎——以梁文道《一千零一夜》为例 |
米斯茹
|
《新闻知识》
|
2016 |
5
|
|
17
|
现代生活的审美救赎——齐美尔的时尚理论 |
杨向荣
曾莹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18
|
从工具理性的宰制看儒家伦理思想的现代意义 |
赵文力
|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19
|
西方马克思主义审美救赎的新路径 |
刘冰菁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5
|
|
20
|
文化幻想与审美救赎——电影《阿凡达》引发的文化思考 |
赵岚
|
《电影评介》
|
2010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