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美启美:追求语文教学审美诸元的共生——谈核心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培养 被引量:14
1
作者 黄厚江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2019年第3期26-31,共6页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泛美"和"乏美"的问题都非常突出。因此,"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核心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得到体现,又怎样和语文学习本身发生共生关系,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应该以语言文字的感受...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泛美"和"乏美"的问题都非常突出。因此,"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核心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得到体现,又怎样和语文学习本身发生共生关系,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应该以语言文字的感受和品味为起点,在丰富的审美体验中培养审美感悟能力;以情感的打通交会和形式特征的认识为基本方式,在文学作品的欣赏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审美评价能力;以"美的发生"和"意象表达"为突破口,在培养审美创造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审美表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体验 审美感悟 审美欣赏 审美评价 审美表达 审美创造
下载PDF
论审美感悟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方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9-34,共6页
关键词 感悟 “悟” 审美感悟 审美活动 中国传统美学 中国古典美学 美学范畴 《高僧传》 海德格尔 佛教
下载PDF
语文课堂教学节奏的审美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周艳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3-24,共2页
语文教学在实践中肩负着帮助学生捕捉审美感悟,培养审美能力,提升审美品位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堂必须把审美教育贯串于始终.而语文课堂的美是多种多样、异彩纷呈的.其中。课堂教学节奏这一细节就存在丰富的审美性。
关键词 语文课堂 教学节奏 审美 审美感悟 语文教学 审美能力 审美品位 审美教育
下载PDF
论音乐欣赏的感性方式与理性目标 被引量:4
4
作者 孙佳宾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以音乐欣赏的感性方式和理性目标作为研究课题,着重强调了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培养人的音乐审美感悟能力和提高人的音乐审美认知水平的重要性,提出了人的音乐审美感悟能力是实现音乐审美需求的基础,主张人的音乐认知水平是衡量其音乐... 本文以音乐欣赏的感性方式和理性目标作为研究课题,着重强调了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培养人的音乐审美感悟能力和提高人的音乐审美认知水平的重要性,提出了人的音乐审美感悟能力是实现音乐审美需求的基础,主张人的音乐认知水平是衡量其音乐审美能力的标志,并就音乐审美感悟的特征、音乐审美认知的内涵展开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欣赏 审美感悟 音乐理解 审美认知 审美能力
下载PDF
当前中国文论建设的三种能力要素
5
作者 周兴陆 《文学遗产》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8,共11页
当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当代中国的文学理论“三大体系”,需要中国文论研究在秉承学科传统的前提下有新的提升,需要思考如何提高文论与文学研究的感悟力、判断力和阐释力,彰显文学的趣味、价值和意义。文学理论应回到文学本位,建立... 当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当代中国的文学理论“三大体系”,需要中国文论研究在秉承学科传统的前提下有新的提升,需要思考如何提高文论与文学研究的感悟力、判断力和阐释力,彰显文学的趣味、价值和意义。文学理论应回到文学本位,建立在审美感悟的基础上,让理论更贴近文学的属性。文学理论研究应该扎根于对中国古今文学实践的理论阐释,立足于对当代中国的理解,通过文明互鉴,吸收借鉴国外文明,挖掘中华两千多年文论传统的优秀资源,促进中国文论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用中国话语建构“文学理论”的自主知识体系,引导文学的未来发展,迎接中国文化的“能动”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感悟 中国文论 文学理论 “能动”时代
原文传递
禅宗审美感悟论──“见山只是山”的禅悟生发机制蠡测 被引量:5
6
作者 吴言生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82-89,共8页
关键词 禅悟 禅师 前见 禅宗 参禅 个人 体验 审美感悟
全文增补中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路径——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教学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吴秀菊 《语文教学通讯》 2021年第46期39-41,共3页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挖掘古诗文中蕴藏的美育元素,从唤醒学生审美感悟意识、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审美创造思维三个方面,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挖掘古诗文中蕴藏的美育元素,从唤醒学生审美感悟意识、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审美创造思维三个方面,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教育 审美感悟 审美鉴赏 审美创造 语文核心素养
下载PDF
“人化的自然”的美学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思孝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44,共5页
“人化的自然”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一个命题,也是中国美学界曾经热烈讨论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多年积淀的基础上,对“人化自然”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清理,提出了“精神的人化”和“物质的人化”等的思考路向,... “人化的自然”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一个命题,也是中国美学界曾经热烈讨论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多年积淀的基础上,对“人化自然”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清理,提出了“精神的人化”和“物质的人化”等的思考路向,并以此为基础,把“人化的自然”引向了具体的审美感悟和审美关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意义 “人化的自然” 审美感悟 审美关照 生命活动 精神需求 物质文化
下载PDF
试论音乐欣赏的审美过程
9
作者 赵梅枝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4年第10期55-56,共2页
音乐欣赏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它主要表现为有各种审美心理要素相互结合而产生作用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审美感知开始进入审美体验,最后达到审美感悟。
关键词 音乐欣赏 差异性 审美过程 欣赏主体 审美主体 审美感知 审美认识 审美感悟 审美体验
下载PDF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教育路径探究
10
作者 陈敏 《散文选刊(中旬刊)》 2023年第5期141-143,共3页
随着新课标准的实施及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在实施高中语文教学时,应当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给予高度重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高。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应当具有的品质以及能力,在教... 随着新课标准的实施及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在实施高中语文教学时,应当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给予高度重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高。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应当具有的品质以及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以提升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深化学生对于文化的理解,加深学生的审美感悟,并结合教学理念的创新,在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落实中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让语文教学具备有效的育人价值。然而,当前很多高中语文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如: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课堂内容单调、教学方式呆板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学生综合能力 核心素养 课堂主体 素质教育 路径探究 审美感悟 课堂内容
下载PDF
笔墨、图式、精神——一种水墨图式的透视 被引量:3
11
作者 罗一平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4-146,共3页
关键词 中国画 图式 笔墨语言 文化性 主体精神 陈惠彪 审美感悟 “渍淀法”
下载PDF
诗歌翻译中的审美转移——以白居易《长相思》的英译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陆钰明 《东方翻译》 2017年第3期64-69,共6页
本文以白居易的一首小词《长相思》的英译为例,探讨了诗歌翻译中的审美转移问题。作者就审美转移所涉及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了讨论:一、译者对原作的审美感悟,这种审美感悟极大程度上依赖于译者对原作的心灵感应;二、译者在表达译... 本文以白居易的一首小词《长相思》的英译为例,探讨了诗歌翻译中的审美转移问题。作者就审美转移所涉及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了讨论:一、译者对原作的审美感悟,这种审美感悟极大程度上依赖于译者对原作的心灵感应;二、译者在表达译作时所需的阐释空间,一定的阐释空间是必需的,否则,诗歌翻译将陷入困境、难以生存;三、译者对已完成的译作进行的审美调适,这种审美调适往往会给译作注入新的生命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感悟 《长相思》 诗歌翻译 英译 白居易 阐释空间 转移问题 生命元素
原文传递
指向文化和审美的外国诗歌教学——部级精品课《致大海》品赏
13
作者 黄娟华 《语文教学通讯》 2023年第9期54-58,共5页
学习外国诗歌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和审美提升的过程。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第13课普希金的诗歌《致大海》为例,可尝试以背景还原、文学比较等方法,从外国诗歌的表层语言文字、体式特征深入诗歌背后承载的外国文化、... 学习外国诗歌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和审美提升的过程。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第13课普希金的诗歌《致大海》为例,可尝试以背景还原、文学比较等方法,从外国诗歌的表层语言文字、体式特征深入诗歌背后承载的外国文化、精神、审美特质,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文化的多样性,体验审美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诗歌 意象 体式 文化解读 审美感悟
下载PDF
浅论当前现代诗歌教学的“八重八轻”现象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秉文 《语文教学之友》 2009年第12期4-6,共3页
诗歌作为最高艺术审美形式的代表,最能激发人的情感和想象力,是提高学生的审美感悟、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它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文学知识上的提升,更能促进学生审美情感上的体悟。因此,诗歌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诗歌教学 前现代 形象思维能力 审美情感 审美形式 审美感悟 文学知识 语文教学
下载PDF
审美感悟与教学优化——试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方式 被引量:3
15
作者 金红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3-155,共3页
高校扩招、专业课课时调整、通识课启动等新情况给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教师在教学方面提出了新问题。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目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是几十年来的"老"话题,却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前提;文本解读、审美感悟依学生... 高校扩招、专业课课时调整、通识课启动等新情况给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教师在教学方面提出了新问题。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目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是几十年来的"老"话题,却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前提;文本解读、审美感悟依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是教学深化的基础;文学性的进一步强化、双向式思考是优化教学的步骤和措施。三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共同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 教学方式 审美感悟 教学优化
下载PDF
略谈中小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永新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12-115,共4页
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主要是在审美欣赏中培养的 ,大体上说 ,主要是通过对课文进行审美感知阅读、影视的审美观赏和自然的审美感悟等获得的。审美感知阅读是指学生在阅读时 ,对作品的语言符号、意象等在头脑中的感知反映 ,从而获得审美的... 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主要是在审美欣赏中培养的 ,大体上说 ,主要是通过对课文进行审美感知阅读、影视的审美观赏和自然的审美感悟等获得的。审美感知阅读是指学生在阅读时 ,对作品的语言符号、意象等在头脑中的感知反映 ,从而获得审美的感悟。审美感知性阅读一般有语言的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审美感知能力 审美感悟 阅读鉴赏 审美感知阅读
下载PDF
审美性阅读,提升学生鉴赏能力
17
作者 徐晓宁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第4期58-59,共2页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要以语言文字的感受和品味为起点,在丰富的审美体验中培养审美感悟能力。学者罗森布兰提出:"理解性阅读,指的是读者的阅读目的是获取信息,强调认知能力的发展与运用,以及可量化的...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要以语言文字的感受和品味为起点,在丰富的审美体验中培养审美感悟能力。学者罗森布兰提出:"理解性阅读,指的是读者的阅读目的是获取信息,强调认知能力的发展与运用,以及可量化的知识学习。审美性阅读则指阅读过程中读者因文本而产生的情意和感受,是很个人化的,讲究质感的。"审美性阅读十分适合用于文学鉴赏活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大家掌握各种鉴赏作品的方法,提升他们的审美鉴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性阅读 阅读目的 审美鉴赏 语文核心素养 审美感悟 语言文字 鉴赏能力 审美性阅读
下载PDF
浅析音乐欣赏的审美过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蕊 《平原大学学报》 2006年第5期64-65,共2页
音乐欣赏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它主要表现有各种审美心理要素相互结合而产生作用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审美感知开始进入审美体验,最后达到审美感悟。
关键词 审美感知 审美体验 审美感悟
下载PDF
以现代意识激活古代经典文本——有感于第六届国际《金瓶梅》学术讨论会而发 被引量:2
19
作者 谭楚子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78-81,共4页
源远流长的中国朴学考据传统与西方理性主义实证哲学衍生之科学研究方法论相嫁接,导致了近现代及当下《金瓶梅》研究领域自始至终贯穿着"做学问"的执拗和韧性,研究者们在作者、本事、版本、器物等实体的考证上下了极大的工夫... 源远流长的中国朴学考据传统与西方理性主义实证哲学衍生之科学研究方法论相嫁接,导致了近现代及当下《金瓶梅》研究领域自始至终贯穿着"做学问"的执拗和韧性,研究者们在作者、本事、版本、器物等实体的考证上下了极大的工夫,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这当然是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的应有之义,其"根基"地位无以撼动。不过当其一旦成为"金学"畛域的主流形态和基本范式,则客观上于无形中忽略或挤压了《金瓶梅》暨中国古典小说研究更为重要的另一维度或空间——围绕作品展开文本的、艺术的、审美的阐释与开掘——乃至最终遂成作品先在之意义建构与价值追问!鉴于这一审美勘探及价值追索的长期失语,目前《金瓶梅》研究似已走入了"该说的话行将道尽,给人难乎为继的感觉"之"瓶颈"。然而倘能以现代意识激活古代经典文本,审美及价值"现场重建",透显作品意义旨归,那么《金瓶梅》研究则有望洞天别开,展现一个崭新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研究 考据与实证 审美感悟 意义建构 价值追问
下载PDF
论审美感悟的二重性及结构因子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力平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3-98,共6页
文学创作活动是作家对现实世界审美感悟的传达和表现。作为文学艺术的表现对象,审美感悟是主体对于客观事物的情感反映。基于此,本文提出并论述了审美感悟的二重性,即现实图景的具体性和心理图式的独特性。在提出审美感悟二重性的基础上... 文学创作活动是作家对现实世界审美感悟的传达和表现。作为文学艺术的表现对象,审美感悟是主体对于客观事物的情感反映。基于此,本文提出并论述了审美感悟的二重性,即现实图景的具体性和心理图式的独特性。在提出审美感悟二重性的基础上,本文从主、客体统一,感性和理性统一的角度,具体分析了审美感悟的三个结构因子,即表象记忆、情感体验和意义认知。认为审美感悟是个性化形象创造的内在依据,是作家艺术创作活动的起点,因而也是全部文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和初始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感悟 二重性 结构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