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图像与语言的转向——后形式主义、图像学与符号学 |
曹意强
|
《新美术》
CSSCI
|
2005 |
60
|
|
2
|
雅俗观念的演进与文学形态的发展 |
王齐洲
|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7
|
|
3
|
“乡下人”的文体和城里人的理想——论沈从文的小说创作 |
王晓明
|
《文学评论》
|
1988 |
27
|
|
4
|
“陌生化”与小说叙事视角 |
邓建英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21
|
|
5
|
宋艺术论 |
廖奔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9
|
|
6
|
城市文学:21世纪文学空间的新展望 |
蒋述卓
|
《中国文学研究》
|
2000 |
15
|
|
7
|
声乐技术心理调控与审美感受的哲理思辨 |
韩勋国
庄虹子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4
|
|
8
|
论油画笔触之美 |
苏剑雄
|
《美术观察》
|
1999 |
11
|
|
9
|
刘麟、王志信新创民歌的综合美感 |
魏丽莉
|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4
|
|
10
|
关于当代美育功能的思考 |
高颖虹
|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
1999 |
8
|
|
11
|
试论音乐在旅游景观审美活动中的作用 |
罗小平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1994 |
8
|
|
12
|
审美文化的概念和结构 |
金亚娜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11
|
|
13
|
陈之佛书籍装帧艺术新探 |
袁熙旸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06 |
10
|
|
14
|
对语文教学过程审美化的几点思考 |
刘铸
仲利亚
|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00 |
7
|
|
15
|
《故都的秋》的秋味品读 |
陈日亮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0 |
10
|
|
16
|
自然景观的审美感受层次分析 |
孙全治
|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1 |
5
|
|
17
|
培养幼儿审美感知、情感和表现能力 |
屠美如
|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7
|
|
18
|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
焦尚志
|
《戏剧文学》
|
2002 |
8
|
|
19
|
民间色彩的“现代”特征 |
张莉娜
|
《装饰》
北大核心
|
2003 |
7
|
|
20
|
“肌理形态”在装饰艺术中的运用和审美感受的形成 |
田超
|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
1997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