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天人感应的审美具象化——论庄子的“真人”思想
被引量:
1
1
作者
肖云恩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年第6期103-107,共5页
《庄子》中有多处论及"真人"的地方,而其最根本的特性就在于,此"真人"是一种天人感应的审美具象化。尽管在庄子哲学那里还没有十分明确地提出"天人感应"的说法,但是类似的思想在《庄子》中却无处不在。...
《庄子》中有多处论及"真人"的地方,而其最根本的特性就在于,此"真人"是一种天人感应的审美具象化。尽管在庄子哲学那里还没有十分明确地提出"天人感应"的说法,但是类似的思想在《庄子》中却无处不在。天人相应思想传神地体现在"真人"能与天地万物相通共感的诸多品性中,而"真人"则又是以具体感性形象出现的。万物禀"道"以生,"道"借万物彰显盎然生意,正是此"本真之道"确立了"真人"形象得以落实的逻辑起点。而这种"真人"境界的获得,则必须将对诸如有无、死生存亡等终极问题的抽象追问转化为具体的感性体验过程。这样最终落成的"真人"则表现出心灵的自在悠游而又具有感性生动的审美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大宗师》
真人
天人感应
审美
具象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人感应的审美具象化——论庄子的“真人”思想
被引量:
1
1
作者
肖云恩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年第6期103-107,共5页
文摘
《庄子》中有多处论及"真人"的地方,而其最根本的特性就在于,此"真人"是一种天人感应的审美具象化。尽管在庄子哲学那里还没有十分明确地提出"天人感应"的说法,但是类似的思想在《庄子》中却无处不在。天人相应思想传神地体现在"真人"能与天地万物相通共感的诸多品性中,而"真人"则又是以具体感性形象出现的。万物禀"道"以生,"道"借万物彰显盎然生意,正是此"本真之道"确立了"真人"形象得以落实的逻辑起点。而这种"真人"境界的获得,则必须将对诸如有无、死生存亡等终极问题的抽象追问转化为具体的感性体验过程。这样最终落成的"真人"则表现出心灵的自在悠游而又具有感性生动的审美形象。
关键词
庄子
《大宗师》
真人
天人感应
审美
具象化
Keywords
Zhuangzi
immortal man
doctrine and universe
telepathy between Heaven and Man
appreciation of beauty
分类号
B2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天人感应的审美具象化——论庄子的“真人”思想
肖云恩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