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审美经济时代扬州玉雕工艺的保护与发展道路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林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6年第1期66-67,共2页
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进入到理性反思阶段,扬州玉雕借助市场形成的现有保护状态呈现出的问题值得反思,包括地方文化特色的模糊化、市场培育的不健全以及人才培养机制的不完善。根据当前经济的新特点,即审美经济的出现,探究扬... 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进入到理性反思阶段,扬州玉雕借助市场形成的现有保护状态呈现出的问题值得反思,包括地方文化特色的模糊化、市场培育的不健全以及人才培养机制的不完善。根据当前经济的新特点,即审美经济的出现,探究扬州玉雕的新型保护道路有着重要意义。它包括培育新型的玉石文化体验市场,开发玉雕艺术品市场,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建立扬州玉雕审美价值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新型工艺人才的培养机制。这将有助于扬州玉雕在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经济 扬州玉雕 非物质文化遗产 玉石文化体验 审美价值评价
下载PDF
对美的本质的新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纪旭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5年第3期34-38,共5页
美的本质问题是美学研究中一个最基本最核心的理论问题,也是解决其他美学问题的理论前提。反思前人对这一问题研究的得与失,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审美主体、审美对象和审美情境的关系中深入探讨美的本质,并辩证认识审美过程中审美认识和... 美的本质问题是美学研究中一个最基本最核心的理论问题,也是解决其他美学问题的理论前提。反思前人对这一问题研究的得与失,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审美主体、审美对象和审美情境的关系中深入探讨美的本质,并辩证认识审美过程中审美认识和审美价值评价、审美的社会性和个体性的关系,正确区分美的本质和美产生的根源,以及自然美与社会美、艺术美的产生根源和审美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循此路径逐步分析不难得出:美是事物通过其外在形象表现出来的某些客观属性,在一定社会生活情境中基于某些相似性和主体发生的"物心感应"或"心灵默契",具有引起主体的某些想象和联想,唤醒其社会的人生的经验,默契其价值观念和人格特性,丰富其认识,从而使其产生情感共鸣和心灵愉悦的功能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的本质 审美认识 审美价值评价 物心感应 心灵默契
下载PDF
特殊教育学校聋生美术欣赏课教学与审美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朋军 《学生之友(最作文)》 2010年第7期67-68,共2页
针对特殊教育学校聋生美术欣赏课程出现的问题,结合特殊教育的对象,按照特殊教育教学的特征与规律,提出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特征,以及审美价值和评价。
关键词 特殊教育美术欣赏 教学特征 审美价值评价
下载PDF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与审美评价——由《无极》引发的文化怪现象的深层思考
4
作者 余沛泓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12期124-126,共3页
文章以《无极》引发的文化界巨大波动这一文化现象为思考对象,通过读者的“期待视野”以及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等理论,来分析这一文化现象的实质,并对此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和价值判断。
关键词 文化怪现象 《无极》 《馒头》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审美价值评价
下载PDF
设计美的论述与室内设计
5
作者 高慧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年第10期234-234,共1页
设计美是设计特有的美,它的基本要素包括造型、色彩、肌理等。在设计中,通过大量的室内设计创作和审美感知,逐渐使设计思维与审美价值相吻合,以达到设计美的目的。
关键词 设计 设计美 室内设计 审美价值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