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审判权的范围与限度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源渊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51,共7页
审判权本质上以个案中的法律解释权与裁量权为内容。权力本身并不成其为问题,成问题的是权力的恣意行使。因此,限制审判权的关键不在于剥夺法官在个案中的解释与裁量权,而是如何限制其行使的任意性。法官不仅要了解审判权存在的背景,而... 审判权本质上以个案中的法律解释权与裁量权为内容。权力本身并不成其为问题,成问题的是权力的恣意行使。因此,限制审判权的关键不在于剥夺法官在个案中的解释与裁量权,而是如何限制其行使的任意性。法官不仅要了解审判权存在的背景,而且需要在个案中对其权力的范围与限度作出具体的识别。最终,这种权限的实际控制很大程度上建立在法官的素养与品格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 审判权限 审判范围 限制原则 法官素养
原文传递
论刑事第二审程序的审判范围——以程序功能为视角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根菊 封利强 《时代法学》 2008年第6期13-18,共6页
刑事二审程序应当具有权利救济功能和裁判过滤功能。我国现行的全面审理模式严重制约了刑事二审程序功能的发挥,有必要加以改造。我国刑事二审审判范围的确定应当采取复审与复查并行的双轨制,实行有限审理与全面审查相结合,以保障刑事... 刑事二审程序应当具有权利救济功能和裁判过滤功能。我国现行的全面审理模式严重制约了刑事二审程序功能的发挥,有必要加以改造。我国刑事二审审判范围的确定应当采取复审与复查并行的双轨制,实行有限审理与全面审查相结合,以保障刑事二审程序功能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二审程序 审判范围 审理 审查
下载PDF
预备合并之诉的合法性及其适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刘田玉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4年第1期77-83,共7页
预备合并之诉是有顺位的诉之合并方式 ,其构成有特殊的要件。在民事诉讼发展的历史上 ,预备合并之诉的合法性经过了长期的争论。现今各国民事诉讼都已承认预备合并之诉的实用价值 ,但对于它的具体程序仍有不同的学说观点和实际做法。在... 预备合并之诉是有顺位的诉之合并方式 ,其构成有特殊的要件。在民事诉讼发展的历史上 ,预备合并之诉的合法性经过了长期的争论。现今各国民事诉讼都已承认预备合并之诉的实用价值 ,但对于它的具体程序仍有不同的学说观点和实际做法。在我国民事诉讼中设立预备合并之诉 ,应当解决如何判断主位请求“败诉”和诉讼费用的负担等实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法性 民事诉讼 预备合并之诉 预备请求 诉讼请求 审判制度 审判范围 诉讼费用
下载PDF
公诉变更的制度构建与法律效力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建民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9X期37-40,共4页
公诉变更,是指检察机关提起刑事公诉以后,由于发现新的情况或者基于新的认识,主动请求或者应法院建议,在法院作出第一审判决之前,对指控进行实体或者程序上的修改、补正、撤销,从而调整审判范围或者终结审判程序的诉讼活动。变更... 公诉变更,是指检察机关提起刑事公诉以后,由于发现新的情况或者基于新的认识,主动请求或者应法院建议,在法院作出第一审判决之前,对指控进行实体或者程序上的修改、补正、撤销,从而调整审判范围或者终结审判程序的诉讼活动。变更公诉权,是检察机关充分行使公诉职能的重要手段,是公诉权酌定性和灵活性的体现,是在审判过程中控方主动矫正纠错的方式,其目的在于保证公诉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提高诉讼效率,维护司法公正。但是,公诉变更在我国立法上却没有任何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诉变更 法律效力 制度构建 检察机关 审判程序 审判 诉讼活动 审判范围
原文传递
起诉效力与审判范围 被引量:4
5
作者 卞建林 魏晓娜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9,共6页
关键词 刑事诉讼 审判范围 起诉效力 指控事实 适用法律
原文传递
论罪名的指控与变更 被引量:1
6
作者 倪泽仁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9,共3页
关键词 起诉 审判 公诉权 审判范围 刑事诉讼
原文传递
论民事二审程序的审判范围 被引量:3
7
作者 汤维建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6期8-18,共11页
审判范围乃是人民法院在上诉审程序中对民事案件行使上诉审判权的权力界限,这个范围是由诉权和审判权交互作用划定而成的。具体来说,模式论、制度论、结构论、原则论都属于确定二审审判范围的论题。其中原则论、模式论、制度论从定性和... 审判范围乃是人民法院在上诉审程序中对民事案件行使上诉审判权的权力界限,这个范围是由诉权和审判权交互作用划定而成的。具体来说,模式论、制度论、结构论、原则论都属于确定二审审判范围的论题。其中原则论、模式论、制度论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确定了二审审判范围的横向内容,也就是划定了二审审判范围的宽度,结构论则从定量的视角确定了二审审判范围的纵向内容,也就是划定了二审审判范围的深度。它们的有机结合,共同综合作用,二审审判范围得到最终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审程序 审判范围 审判
下载PDF
民事审判范围的扩张与限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孙伟峰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6-42,共7页
在诉审分立的制度中,民事一审法院审判范围应坚持诉审一致原则,包括诉讼请求在内的诉的要素决定着法院审判的范围。但在诉讼实践中,无论是当事人主义还是职权主义民事诉讼模式,法院审判范围存在必要的超越诉的要素范围的合理扩张,包括... 在诉审分立的制度中,民事一审法院审判范围应坚持诉审一致原则,包括诉讼请求在内的诉的要素决定着法院审判的范围。但在诉讼实践中,无论是当事人主义还是职权主义民事诉讼模式,法院审判范围存在必要的超越诉的要素范围的合理扩张,包括法定的合理扩张和为实现诉权目的而作出的法理性合理扩张。即便如此,法院审判的范围不能随意逾越诉的范围自由审判,在诉权制约审判权的制度框架内,自然事实说的诉讼标的和诉讼请求的裁判主题,对审判范围具有约束和限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权 审判 审判范围
下载PDF
控诉变更与审判范围的相互关系研究
9
作者 田虎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41-48,共8页
控诉事实对审判范围具有限制作用,对于不利于被告人的事实,在未经控诉主体指控的情况下,法院不能纳入审判范围。控诉事实对审判范围的限制需要以诉讼客体是否出现变更为标准,如果案件事实的变化没有导致诉讼客体出现变更,无需通过控诉... 控诉事实对审判范围具有限制作用,对于不利于被告人的事实,在未经控诉主体指控的情况下,法院不能纳入审判范围。控诉事实对审判范围的限制需要以诉讼客体是否出现变更为标准,如果案件事实的变化没有导致诉讼客体出现变更,无需通过控诉变更。法院不能超出控诉范围进行审判,但是需要就发现的新事实通知检察机关,由检察机关依职权决定是否进行公诉变更。审判范围还可能受到尚未提出控诉的漏罪事实的影响。检察机关对于案件的法律评价并不构成对审判范围的限制,但是对于案件审判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在法院作出不同于控诉主体法律评价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出现审判突袭现象,法院需要履行保障辩护权等诉讼权利的职责。致送法院对案件是否具有管辖权,应由法院依法作出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诉变更 审判范围 法律评价 审判突袭 审判管辖
下载PDF
论审判范围与起诉范围的同一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赟 《刑事司法论坛》 2009年第1期62-72,共11页
目次一、审判范围与起诉范围同一性的基本内容二、审判范围与起诉范围同一性的效力分析三、审判范围与起诉范围同一性与我国刑事诉讼所谓审判范围与起诉范围的同一性,即起诉对象与审判对象的同一性,也就是说,在刑事审判过程中,法院审判... 目次一、审判范围与起诉范围同一性的基本内容二、审判范围与起诉范围同一性的效力分析三、审判范围与起诉范围同一性与我国刑事诉讼所谓审判范围与起诉范围的同一性,即起诉对象与审判对象的同一性,也就是说,在刑事审判过程中,法院审判的对象必须与检察院起诉指控的对象保持同一,法院只能在检察院起诉指控的对象范围内进行审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范围 刑事审判 职权主义诉讼 变更控诉 不告不理原则 当事人主义诉讼 调查权 一事不再理原则
原文传递
审查起诉环节新型诉辩关系之构建
11
作者 常凤琳 董林涛 吴吉星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52-54,共3页
审查起诉是连接侦查与审判的重要纽带。审查起诉不仅将启动法院审判程序,限定法院审判范围,更影响着审判的质量。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推进以审判... 审查起诉是连接侦查与审判的重要纽带。审查起诉不仅将启动法院审判程序,限定法院审判范围,更影响着审判的质量。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查起诉 审判程序 诉讼制度改革 审判范围 依法治国 中共中央 事实证据 侦查
原文传递
家事审判程序启动与审判范围的法理分析
12
作者 柯阳友 李琼 《民事程序法研究》 2019年第1期-,共9页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掀起了对家事审判的研究热潮。家事案件因其身份关系上的特殊性,适用不同于其他民事财产权案件的审判程序和程序法理。在家事诉讼案件中,处分权主义、辩论主义等诉讼原理的适用受到了限制。家事审判程序的启动,除了适...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掀起了对家事审判的研究热潮。家事案件因其身份关系上的特殊性,适用不同于其他民事财产权案件的审判程序和程序法理。在家事诉讼案件中,处分权主义、辩论主义等诉讼原理的适用受到了限制。家事审判程序的启动,除了适用传统的程序法理二元分离适用论,也适用家事诉讼程序和家事非讼程序的程序启动法理,还适用家事案件的统合启动之程序法理。对家事案件审判范围的确定,应根据不同的案件范围进行具体分析,并交错适用不同的程序法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事审判 程序启动 审判范围 诉讼法理 非讼法理
原文传递
事实上的无罪与法律上的无罪——聂树斌案与王书金案逻辑分析
13
作者 戴鹏 《天津法学》 2017年第2期86-91,共6页
检察机关未指控王书金在石家庄西郊玉米地的强奸、杀人案是基于存疑不起诉;根据审判范围受起诉范围限制原则,对于检察院未起诉指控的石家庄西郊玉米地案不是法院审理范围,法院应当不予审理和裁判。对该案存疑不起诉仅仅是在法律上不能... 检察机关未指控王书金在石家庄西郊玉米地的强奸、杀人案是基于存疑不起诉;根据审判范围受起诉范围限制原则,对于检察院未起诉指控的石家庄西郊玉米地案不是法院审理范围,法院应当不予审理和裁判。对该案存疑不起诉仅仅是在法律上不能确认王书金实施了西郊玉米地案,但并不能否认其在事实上实施该案的可能。对聂树斌作出有罪判决同样必须达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而王书金在事实上实施了该案的可能即是聂树案存在的合理怀疑,故对聂树斌案应当同样适用疑罪从无规则。聂树斌案再审判决确定的无罪是法律上无罪,并非事实上无罪。聂树斌案改判的意义不仅在于体现了有错必纠,更在于坚持了疑罪从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疑不起诉 审判范围 合理怀疑 疑罪从无
下载PDF
论民事二审审判范围的确定——以“劝阻吸烟案”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杏飞 王安冉 《北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2-112,共11页
民事诉讼二审审判范围原则上应以上诉请求为限。"劝阻吸烟案"二审正是通过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司法认定突破上诉请求的范围,纠正了一审的错误。但其认定的"社会公共利益"仅具有个案效力,不具有普适性。科... 民事诉讼二审审判范围原则上应以上诉请求为限。"劝阻吸烟案"二审正是通过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司法认定突破上诉请求的范围,纠正了一审的错误。但其认定的"社会公共利益"仅具有个案效力,不具有普适性。科学确定民事二审审判范围须考虑二审兼具事实审与法律审的双重功能,以保障事实认定之正确与法律适用之统一。但不能因片面追求统一法律适用的"公益性"而忽略对当事人的权利救济。当前需厘清相关法律规定的适用逻辑,明确"禁止不利益变更"的适用条件及其例外,适时确立附带上诉规则,并对例外情形予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审审判范围 上诉请求 禁止不利益变更 附带上诉
原文传递
界分审判权与团体自治权的理论模式——以日本的部分社会论为中心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风景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4-161,共8页
部分社会论是日本的法官们为界定审判权的范围,通过判例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理论工具,其理论基础是“有社会,就有法”的法社会学观点。“部分社会”内部发生的纷争,与国家法律没有直接关系,应依据团体内部的自治性规则解决,审判权不宜介... 部分社会论是日本的法官们为界定审判权的范围,通过判例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理论工具,其理论基础是“有社会,就有法”的法社会学观点。“部分社会”内部发生的纷争,与国家法律没有直接关系,应依据团体内部的自治性规则解决,审判权不宜介入。但实际上,日本各级法院面对有关部分社会的纠纷时,并非简单地固守部分社会论,有时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对团体自律权进行司法审查。在思维方式上,部分社会论首先认定不属于审判权对象的事项,从而间接地确定审判权的对象。部分社会论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从宪政的高度,明确“案件”、“审判权”的含义;根据审判权属性,选择理想的受案范围立法模式;以强化说理为着眼点,提高审判水平;以审判为中心,推动法学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社会 审判范围 人权 法官 判例
下载PDF
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的类型化分析——从审判权对社会干预的角度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嵘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80-84,共5页
当事人对审判权在承担社会冲突解决方面的能力期望过高,这与审判权干预社会的依据不足存在矛盾,由此导致司法实践中法院对某些纠纷是否应予立案受理缺乏明确客观的依据,纠纷不被受理的当事人对法院存在误解,学术界对此也颇有诟病,司法... 当事人对审判权在承担社会冲突解决方面的能力期望过高,这与审判权干预社会的依据不足存在矛盾,由此导致司法实践中法院对某些纠纷是否应予立案受理缺乏明确客观的依据,纠纷不被受理的当事人对法院存在误解,学术界对此也颇有诟病,司法实务界也比较头疼。针对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界定标准不客观导致的问题,学术界除探讨在立案审查方式上进行改革外,主要仍是从传统的抽象法律思维角度试图对概念进行完善,并提出以"诉的利益"为标准界定民事审判权的作用范围。但是,从抽象思维角度对概念的完善仍存在其难以避免的不明确性。本文根据司法实践中确需考虑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界定标准的实际情况以及法律发展的规律,尝试运用个案类型化的思维方法去解决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界定标准不明确的问题。从个案类型化的权威性以及法律适用的统一性角度出发,在个案类型化的具体实施方面,笔者建议在民商审判线分两级实行新类型案件报告制度。本文还对笔者承办的涉及离婚纠纷但被告下落不明、环境侵权纠纷以及关注的起诉要求继续履行合伙协议的纠纷等个案,尝试运用类型化的方式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 类型化 审判
下载PDF
关于民事诉讼“主管”的思考
17
作者 江璇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3期23-25,共3页
"主管"一词带有严重的行政化倾向。"民事诉讼主管"这一概念的性质,即积极性和主动性,与司法的消极性和被动性不相符,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事人的诉权,用"民事审判权范围"取代"民事诉讼主管"... "主管"一词带有严重的行政化倾向。"民事诉讼主管"这一概念的性质,即积极性和主动性,与司法的消极性和被动性不相符,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事人的诉权,用"民事审判权范围"取代"民事诉讼主管"这一概念更为科学合理。在确定民事审判权的范围时应遵循法治原则、私权保障原则和司法最终解决原则,确定民事审判权的具体范围时应采用概括式与排除式相结合的立法方法。出现新类型、具有民事性质、当事人无法寻求其他救济方式或寻求未果的纠纷时,均可依照司法最终解决原则寻求司法救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主管 民事审判范围 司法最终解决原则
下载PDF
试论我国的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18
作者 林宁 《法制与经济》 2008年第1期46-47,共2页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又称行政审判权限范围,是指人民法院受理行政争议的权限,也即哪种行政争议该由人民法院管,哪种不该由人民法院管。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不仅关系到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关系,也关系到公民权益的保障问题,因而,确定行政诉讼受...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又称行政审判权限范围,是指人民法院受理行政争议的权限,也即哪种行政争议该由人民法院管,哪种不该由人民法院管。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不仅关系到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关系,也关系到公民权益的保障问题,因而,确定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对调整好行政权、司法权以及诉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 受案范围 中国 行政审判权限范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