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SH在DS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肠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静 韩英 +3 位作者 纪欣 王志红 李虹义 郑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00-1403,共4页
目的:探讨硫酸葡聚糖钠(dextransodiumsulphate,DSS)诱导的小鼠肠炎模型病变结肠组织的谷胱甘肽(GSH)变化及其与病变组织分泌的Th1/Th2型细胞因子IFN-γ,IL-4及黏膜损伤的关系.方法:实验组小鼠(n=10)给予含50g/LDSS的蒸馏水自由饮用7d... 目的:探讨硫酸葡聚糖钠(dextransodiumsulphate,DSS)诱导的小鼠肠炎模型病变结肠组织的谷胱甘肽(GSH)变化及其与病变组织分泌的Th1/Th2型细胞因子IFN-γ,IL-4及黏膜损伤的关系.方法:实验组小鼠(n=10)给予含50g/LDSS的蒸馏水自由饮用7d之后处死,分离出的病变结肠一部分评价其病理学改变并用GSH1抗体做免疫组化,另一部分结肠培养后检测其IL-4、IFN-γ的表达.对照组小鼠(n=10)给予蒸馏水自由饮用7d之后处死.结果:DSS诱导实验性肠炎小鼠口服50g/L的DSS溶液7d出现体重减轻、腹泻、血便等急性肠炎的表现.病理学切片HE染色发现小鼠病变结肠腺体结构紊乱,黏膜和黏膜下单核细胞和多核细胞浸润.DSS组病变肠段组织GSH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2±0.6vs3.14±1.0,t=3.95,P=0.01<0.05),病变结肠分泌的IL-4明显升高(38.7±4.7vs28.7±6.7,t=3.16,P=0.009<0.01),IFN-γ轻度降低(P>0.05).结论:DSS诱导的实验性肠炎小鼠病变结肠组织GSH的减少与病变结肠组织分泌的细胞因子IL-4增加、IFN—γ下降以及黏膜损伤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H DSS 诱导 小鼠 实验性肠炎 硫酸葡聚糖钠 谷胱甘肽
下载PDF
川芎嗪治疗实验性肠炎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维雄 陆允敏 +2 位作者 陈金联 朱金水 陈尼维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3-205,共3页
近年来,炎症性肠病(IBD)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为IBD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手段提供了更广阔的研究前景。本实验选用嗯唑酮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采用川芎嗪进行体外药物干预,旨在探讨... 近年来,炎症性肠病(IBD)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为IBD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手段提供了更广阔的研究前景。本实验选用嗯唑酮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采用川芎嗪进行体外药物干预,旨在探讨川芎嗪治疗UC的可行性及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肠炎 川芎嗪 治疗 分子生物学技术 溃疡肠炎 炎症肠病 发病机制 肠炎模型
原文传递
黎药益智仁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对实验性肠炎模型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房磊臣 刘嫱 +3 位作者 高新征 韦祎 刘一鸣 黄凌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220-2223,共4页
目的:考察黎药益智仁4种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对实验性肠炎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将益智仁70%乙醇提取物浸膏用水分散后,依次用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得相应部位提取物。将42只小鼠随机分为造模组(36只)和空白组(6只),... 目的:考察黎药益智仁4种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对实验性肠炎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将益智仁70%乙醇提取物浸膏用水分散后,依次用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得相应部位提取物。将42只小鼠随机分为造模组(36只)和空白组(6只),造模组大鼠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法复制实验性肠炎模型。成模后,将造模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组(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52 g/kg)和益智仁不同极性部位(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提取物组(剂量均为10 g/kg,以生药计),每组6只,ig给药,每天1次,连续9 d,给药体积为0.2 m L/10 g;空白组和模型组小鼠ig生理盐水。测定小鼠体质量变化,对疾病活动指数(DAI)进行评分,测定结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评分。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下降百分率、DAI评分以及结肠组织中MPO、MDA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肠组织发生明显病变。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体质量显著回升,DAI评分显著降低,MPO活性显著降低,病理评分显著降低;阳性组、益智仁正丁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组小鼠结肠组织中SOD活性显著升高,阳性组和益智仁乙酸乙酯提取物组小鼠结肠组织中MDA活性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益智仁4种极性部位提取物对实验性肠炎模型小鼠均有一定改善作用,其中以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智仁 提取部位 实验性肠炎 小鼠
下载PDF
转录因子IRF8抑制Th17细胞分化并减轻T细胞免疫介导的小鼠结肠炎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庆山 杜庆华 +4 位作者 谢健晋 邓家德 余碧珍 江雪杰 孟凡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4-149,共6页
目的:转录因子干扰素调节因子(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IRF)家族与Th17的发育密切相关,近年来发现Th17细胞在炎症性肠病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IRF8对Th17发育及T细胞转染免疫介导的小鼠实验性肠炎的影响。方法:(1)采用... 目的:转录因子干扰素调节因子(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IRF)家族与Th17的发育密切相关,近年来发现Th17细胞在炎症性肠病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IRF8对Th17发育及T细胞转染免疫介导的小鼠实验性肠炎的影响。方法:(1)采用流式细胞术分选野生型(WT)或IRF8全基因敲除(IRF8-/-)小鼠脾脏和淋巴结的naive CD4+T细胞(CD4+CD62L+CD44low),在Th1、Th2或Th17极化的条件下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和Th17的比例。(2)建立实验性肠炎模型:采用免疫磁珠法分选WT或IRF8-/-小鼠中的脾脏和淋巴结中CD4+CD25+Treg,WT小鼠的CD4+CD45RBhiT细胞单独或者分别联合WT或IRF8-/-小鼠的CD4+CD25+Treg腹腔注射给RAG1-/-小鼠;WT或IRF8-/-小鼠的naive CD4+CD45RBhiT细胞腹腔注射给RAG1-/-小鼠;观察上述小鼠每周体重的变化,第5周时处死小鼠,进行结肠炎病理评分和肠系膜淋巴结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1)IRF8-/-较WT的naive CD4+T细胞在极化条件下向Th17细胞分化更明显(P<0.01),而对Th1和Th2细胞的分化无影响(P>0.05)。(2)CD4+CD45RBhiT细胞转染给RAG1-/-小鼠,IRF8-/-较WT供体鼠引起的RAG1-/-小鼠体重显著降低(P<0.05),结肠炎评分显著增高(P<0.05),且肠系膜淋巴结中IL-17+CD4+细胞比例明显增高(P<0.01),而IFN-γ+CD4+和Foxp3+CD4+细胞比例无影响(P>0.05);IRF8-/-小鼠的CD4+CD25+Treg对WT小鼠CD4+CD45RBhiT细胞转染给RAG1-/-小鼠诱发的免疫介导的结肠炎显示出正常的免疫抑制作用。结论:转录因子IRF8基因敲除促进CD4+T细胞向Th17细胞分化,促进转染naive CD4+T细胞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的发生,IRF8基因敲除小鼠Treg细胞免疫抑制功能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肠炎 免疫介导 TH17细胞 干扰素调节因子8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硫酸葡聚糖钠诱导的实验性肠炎的预防及治疗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韩英 张静 +1 位作者 纪欣 王志红 《中国医药导刊》 2008年第1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还原型巨噬细胞诱导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硫酸葡聚糖钠(Dextran Sodi- um Sulphate,DS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肠炎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建立DSS实验性小鼠肠炎模型,NAC及氧化型巨噬细胞诱导剂N,N’-联乙(?)... 目的:探讨还原型巨噬细胞诱导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硫酸葡聚糖钠(Dextran Sodi- um Sulphate,DS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肠炎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建立DSS实验性小鼠肠炎模型,NAC及氧化型巨噬细胞诱导剂N,N’-联乙(?)-L-胱氨酸(N,N’-diacetyle-L-cystine,(NACOMe)2)在致模前后腹腔注射;检测腹腔巨噬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与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的变化;对结肠进行病理学评价,并检测结肠IL-4、IFN-g的表达。结果:NAC预处理组:结肠长度和病理学指标均优于其他预处理组,腹腔巨噬细胞内GSH及GSH/GSSG升高;结肠分泌的IL-4、IFN-γ明显降低。NAC治疗组:体重增加程度明显高于其它治疗组,结肠炎症及黏膜损伤较轻,腹腔巨噬细胞内GSSG明显减低,GSH和GSH/GSSG升高,病变结肠分泌的IL-4、IFN-γ明显降低。结论:还原型巨噬细胞诱导剂NAC可以通过诱导巨噬细胞内GSH产生增多从而减轻实验性肠炎的黏膜损伤及临床症状,对DSS诱导的实验性肠炎有一定的预防及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 N N'-联乙醯-L-胱氨酸 硫酸葡聚糖钠 实验性肠炎 巨噬细胞 谷胱甘肽
下载PDF
DSS诱导的急性实验性肠炎免疫细胞内GSH/GSSG与炎症损伤及细胞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静 韩英 +2 位作者 纪欣 李虹义 王志红 《中国医学工程》 2005年第6期561-566,共6页
目的探讨硫酸葡聚糖钠(dextransodiumsulphate,DSS)诱导的小鼠肠炎模型腹腔巨噬细胞和脾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的变化特征及其与Th1/Th2型细胞因子IFN-γ,IL-4的分泌及黏膜GSH表达与炎症损伤的关系。方法实验... 目的探讨硫酸葡聚糖钠(dextransodiumsulphate,DSS)诱导的小鼠肠炎模型腹腔巨噬细胞和脾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的变化特征及其与Th1/Th2型细胞因子IFN-γ,IL-4的分泌及黏膜GSH表达与炎症损伤的关系。方法实验组小鼠给予含5%DSS的蒸馏水自由饮用7天之后处死,采集腹腔巨噬细胞及脾细胞,检测腹腔巨噬细胞及脾细胞中GSH与GSSG的变化。分离出的病变结肠一部分评价其病理学,另一部分结肠及脾脏培养后检测其IL-4、IFN-g的表达。结果DSS诱导的实验性肠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的GSH较对照组降低,而GSSG较对照组增多,且GSH/GSSG比值明显减低。其脾细胞内GSH较对照组明显降低,GSH/GSSG比值较对照组降低但差异不明显。DSS诱导的实验性肠炎组病变结肠的IL-4明显升高,而其脾脏分泌的IFN-γ明显降低。结论DSS实验性肠炎中腹腔巨噬细胞是以氧化型巨噬细胞表形为主的。腹腔巨噬细胞及脾细胞中GSH的消耗、GSH/GSSG比值的减低与黏膜损坏及IL-4分泌增多、IFN-γ分泌减少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葡聚糖钠 实验性肠炎 巨噬细胞 GSH/GSSG
下载PDF
芦荟汁对大鼠实验性肠炎的干预作用
7
作者 朱善良 毛月美 章彩虹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4期22-24,92,共3页
本研究以芦荟汁灌胃实验性肠炎大鼠以探究芦荟汁对实验性肠炎的干预作用.结果表明,对照组和芦荟汁灌胃组大鼠体重均呈增长趋势,而肠炎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迟缓;芦荟汁灌胃大鼠的胸腺脏器系数明显小于对照组和肠炎模型组;对照组直肠长度... 本研究以芦荟汁灌胃实验性肠炎大鼠以探究芦荟汁对实验性肠炎的干预作用.结果表明,对照组和芦荟汁灌胃组大鼠体重均呈增长趋势,而肠炎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迟缓;芦荟汁灌胃大鼠的胸腺脏器系数明显小于对照组和肠炎模型组;对照组直肠长度显著长于其它各组,而肠炎模型组大鼠直肠长度显著短于芦荟灌胃组;对照组结肠粘膜颜色呈正常的淡粉色,肠炎模型组可见较大面积的糜烂肿胀与炎症形态,而芦荟汁灌胃组大鼠肠粘膜未见明显的糜烂肿胀与炎症形态,颜色也较为正常,但可见局部有明显肥大.实验结果提示芦荟汁对大鼠实验性肠炎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提取液 实验性肠炎 乙酸 结肠粘膜
下载PDF
维生素D在DSS诱导的实验性肠炎中的作用研究
8
作者 赵晴 娄岩 +3 位作者 孙灿 付瑜 车千红 孔娟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6期635-638,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在2.5%硫酸葡聚糖钠(DSS)诱导的实验性肠炎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C57BL/6源性的野生小鼠10只和VDR敲除小鼠10只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将DSS加入饮用水中配成2.5%DSS溶液分别喂食,评估两组症状评分及生存时间。另行体外... 目的探讨维生素D在2.5%硫酸葡聚糖钠(DSS)诱导的实验性肠炎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C57BL/6源性的野生小鼠10只和VDR敲除小鼠10只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将DSS加入饮用水中配成2.5%DSS溶液分别喂食,评估两组症状评分及生存时间。另行体外实验,应用5%的DSS溶液刺激Caco-2细胞单层,实验组加入1,25(OH)2D3,对照组不予额外处理,测量两组细胞跨膜电阻。结果正常野生鼠对2.5%DSS诱导的实验性肠炎可耐受,VDR敲除鼠出现严重腹泻,直肠出血,体重显著降低等,相对于对照组症状评分增高,生存时间缩短。对照组的细胞跨膜电阻在4 h内逐渐下降,而实验组细胞的跨膜电位在初始阶段有所下降,4 h后恢复正常。结论维生素D在2.5%DSS诱导的实验性肠炎中能够起到保护作用。在体外试验中,1,25(OH)2D3能够抵御DSS诱导的实验性肠炎,为进一步研究维生素D及其信号系统的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硫酸葡聚糖钠 实验性肠炎 CACO-2细胞
下载PDF
根尖牙乳头干细胞治疗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实验性肠炎
9
作者 李佳 汤颖 +3 位作者 朱琦 张燕萍 周培刚 顾永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69-1075,共7页
背景:根尖牙乳头干细胞在牙根形成和发育中起重要作用,但是关于根尖牙乳头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方面的研究并不充分。目的:探讨根尖牙乳头干细胞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实验性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4只C57/BL6小鼠随机平分为4组:正常对... 背景:根尖牙乳头干细胞在牙根形成和发育中起重要作用,但是关于根尖牙乳头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方面的研究并不充分。目的:探讨根尖牙乳头干细胞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实验性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4只C57/BL6小鼠随机平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根尖牙乳头干细胞组、FasL敲低根尖牙乳头干细胞组;除了正常对照组,其余3组小鼠饮用3%葡聚糖硫酸钠溶液诱导建立急性实验性肠炎模型,并在诱导开始第3天分别腹腔注射PBS、人根尖牙乳头干细胞(2×10^6个细胞)及FasL敲减根尖牙乳头干细胞(2×10^6个细胞)。诱导第10天处死小鼠,通过体质量及结肠长度测量、结肠组织病理学分析、结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水平来评估结肠炎的严重程度,流式细胞分析比较各组小鼠肠系膜淋巴结调节性T细胞(Tregs)水平。结果与结论:根尖牙乳头干细胞移植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小鼠肠炎具有治疗作用,小鼠肠炎症状、体质量减轻状况明显改善,结肠的组织病理学评分及3项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降低,肠系膜淋巴结中Tregs水平显著上调。FasL基因敲减后根尖牙乳头干细胞丧失其治疗效果;因此Fas-FasL通路在根尖牙乳头干细胞发挥免疫调控机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肠炎 葡聚糖硫酸钠 根尖乳头干细胞 免疫调节 炎症因子 Fas-FasL通路
下载PDF
小鼠急性结肠炎中亚硒酸钠对滤泡辅助性T细胞的调控作用
10
作者 杨秋立 牛瑞颖 +1 位作者 董瑛洁 刘光伟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37-1246,共10页
微量元素硒对炎性肠道疾病的免疫调控效应一直是研究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实验性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观察了亚硒酸钠(Na_(2)SeO_(3))灌胃对肠道局部及相关淋巴组织中的天然免疫细胞、适应性免疫B细胞、细胞毒性... 微量元素硒对炎性肠道疾病的免疫调控效应一直是研究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实验性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观察了亚硒酸钠(Na_(2)SeO_(3))灌胃对肠道局部及相关淋巴组织中的天然免疫细胞、适应性免疫B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cells,CTL)和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s,T_(H))的不同亚群T_(H)1,T_(H)2,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_(reg))及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s,T_(FH))等的功能分化调控效应,并在体外观察了Na_(2)SeO_(3)对T_(FH)细胞分化的调控规律.结果显示,亚硒酸钠灌胃补硒可以加重急性肠炎,并促进T_(FH)细胞在肠道局部及肠周围淋巴组织浸润和B细胞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分泌.这为微量元素硒免疫调控肠道炎性疾病研究提供了依据,也为硒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了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硒酸盐 肠炎 小鼠实验性肠炎 滤泡辅助T细胞分化 黏膜免疫 肠道微生态
原文传递
白芍总甙对大鼠实验性结肠炎Th17细胞相关因子的作用 被引量:38
11
作者 王佐 吴正祥 +2 位作者 杨九华 杨枫 吴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观察白芍总甙(TGP)对实验性结肠炎干预的治疗效果,探讨TGP对实验性结肠炎的抗炎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以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溶液灌肠诱导结肠炎模型,均分为结肠炎模型组、正常对照组(0.9%NaCl溶液灌肠)、TGP组(100mg/kg)和5-AS... 目的:观察白芍总甙(TGP)对实验性结肠炎干预的治疗效果,探讨TGP对实验性结肠炎的抗炎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以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溶液灌肠诱导结肠炎模型,均分为结肠炎模型组、正常对照组(0.9%NaCl溶液灌肠)、TGP组(100mg/kg)和5-ASA药物对照组(100mg/kg).连续灌胃14d后行结肠大体损伤指数(CMDI)和组织学损伤指数(TDI)评分,ELISA检测血清IL-6、IL-17及IL-23水平,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结肠组织TGF-β1与Foxp3的表达.结果:与结肠炎模型组相比,正常组CMDI、TDI,血清IL-6,IL-17及IL-23含量明显低,结肠组织TGF-β1和Foxp3含量明显高.5-ASA与TGP能显著降低CMDI和TDI(2.78分±2.11分,3.56分±1.94分vs6.88分±0.84分,均P<0.05;2.22分±0.83分,2.44分±1.51分vs5.63分±0.74分,均P<0.05),降低血清IL-6,IL-17和IL-23含量(5-ASA:t=5.998,2.438,2.670,均P<0.05;TGP:t=5.203,3.013,2.962,均P<0.05),升高结肠组织中TGF-β1和Foxp3(5-ASA:t=6.026,3.022,均P<0.05;TGP:t=6.198,2.734,均P<0.05).TGP组与5-ASA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TGP可能通过上调TGF-β1和Foxp3水平,促进Treg细胞的表达,抑制Th17细胞群的活化,下调IL-6,IL-17和IL-23的表达,减轻TNBS诱导的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症状和结肠炎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肠炎 白芍总甙 白介素-6 白介素-17 白介素-23 TH17细胞 TREG细胞
下载PDF
Therapeutic effects of Clostridium butyricum on experimental colitis induced by oxazolone in rats 被引量:19
12
作者 Hai-Qiang Zhang Tomas T Ding +4 位作者 Jun-Sheng Zhao Xin Yang Hai-Xia Zhang Juan-Juan Zhang Yun-Long Cu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5期1821-1828,共8页
AIM: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a probiotic supplement (Clostridium butyricum, CGMCC0313 ) in a chemically-induced rat model of experimental colitis. METHODS: An experimental ulcerative colitis model w... AIM: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a probiotic supplement (Clostridium butyricum, CGMCC0313 ) in a chemically-induced rat model of experimental colitis. METHODS: An experimental ulcerative colitis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rectal injection of oxazolone into the colon of 40 Wistar rats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The positive control group was sacrificed 3 d after colitis onset. The remaining groups were fed daily with either 2 mL of C. butyricum (2.3 × 10^11 CFU/L), 2 mL of mesalamine (100 g/L), or 1 mL of sodium butyrate (50 mmol/L) for 21 d. The animals' body weight, behavior, and bowel movements were recorded weekly. After sacrifice, visual and microscopic observations of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colon tissue were made, body weight and wet colon mass index were measured and recorded, and serum levels of interleukin-23 (IL-23) and TNF-α were measured using ELISA. Expression of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in colon tissue was measured by RT-PCR. Finally, changes in rat intestinal microflora status were measured in all groups.lowered the serum levels of both IL-23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with similar or even better efficiency than that of mesalamine or sodium butyrate. The rat intestinal flora appeared to recover more quickly in the group treated with C. butyricum than in the mesalamine and sodium butyrate groups. Finally, we found that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 was elevated in colon tissue in the sodium butyrate treated group but not in the C. butyricum or mesalamine treated groups, indicating a sensitization of colon following sodium butyrate treatment. CONCLUSION: In our experimental colitis model, treatment with C. butyricum CGMCC0313, a probiotic supplement, is at least as efficient as treatment with mesalam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stridium butyricum INTERLEUKIN-23 Tumor necrosis factor-m Calcitonin gene relatedpeptide COLITIS
下载PDF
双歧杆菌抑制小鼠实验性结肠炎肠道炎症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白爱平 欧阳钦 胡仁伟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44-347,共4页
目的观察补充益生菌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影响,探讨益生菌对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将小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DSS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和双歧杆菌组。建立小鼠急性DSS结肠炎模型。SASP组在饮DSS水同时... 目的观察补充益生菌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影响,探讨益生菌对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将小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DSS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和双歧杆菌组。建立小鼠急性DSS结肠炎模型。SASP组在饮DSS水同时予SASP灌胃。双歧杆菌组在实验开始前7d予双歧杆菌灌胃至实验结束。每天观察各组疾病活动指数(DAI),并在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炎症肠段肿瘤坏死因子(TNF)α、核因子(NF)κBP65、髓过氧化物酶(MPO)等的表达。结果自实验第4天开始,SASP组和双歧杆菌组DAI明显低于DSS组。实验结束时,SASP组和双歧杆菌组炎症肠段TNFα[(10.01±1.11)和(10.45±0.98)pg·mg-1·ml-1]、MPO[(3.21±0.20)和(3.24±0.16)U/g组织]等的水平较DSS组[(13.35±1.01)pg·mg-1·ml-1和(3.63±0.23)U/g组织]均明显降低,NFκBP65阳性的炎症细胞数减少。结论给小鼠预服双歧杆菌能有效抑制炎症肠段炎症细胞NFκB的活化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减轻肠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实验性肠炎 葡聚糖硫酸钠 炎症
原文传递
益生菌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揆亮 吕愈敏 顾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3891-3895,共5页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益生菌是近10余年用于IBD治疗的新兴药物.一些动物实验证实益生菌可减轻实验性结肠炎;临床研究提示益生菌用于维持缓解可能有效,但结果均不一致.益生菌用于IBD治疗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益生菌是近10余年用于IBD治疗的新兴药物.一些动物实验证实益生菌可减轻实验性结肠炎;临床研究提示益生菌用于维持缓解可能有效,但结果均不一致.益生菌用于IBD治疗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就益生菌在IBD中应用的研究情况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炎症肠病 实验性肠炎
下载PDF
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韩英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6-77,共2页
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摄入后产生的有益或治疗功效超出了它们固有的营养价值。已有报道,在实验性结肠炎和人类炎症性肠病(IBD),益生菌可以提供有益的治疗作用。遗憾的是,IBD使用微生态药物在循证医学和随机对照研究尚未得到证实。... 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摄入后产生的有益或治疗功效超出了它们固有的营养价值。已有报道,在实验性结肠炎和人类炎症性肠病(IBD),益生菌可以提供有益的治疗作用。遗憾的是,IBD使用微生态药物在循证医学和随机对照研究尚未得到证实。而且,由于采用的益生菌的制备工艺和菌株的不同,导致了实验性结肠炎研究结果出现较大差异。近年来,有关益生菌制剂的作用机制研究已取得了显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制剂 炎症肠病 治疗作用 实验性肠炎 随机对照研究 微生态药物 营养价值 循证医学
原文传递
甘草酸对幼鼠实验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孙波 李小芹 周方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0期2471-2476,共6页
目的探究甘草酸对幼鼠实验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5只SD大鼠幼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0.5 g/kg)和甘草酸40、160 mg/kg组,每组各15只,制备实验性结肠炎模型的同时分别灌肠给药,连续7 d。观察大鼠... 目的探究甘草酸对幼鼠实验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5只SD大鼠幼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0.5 g/kg)和甘草酸40、160 mg/kg组,每组各15只,制备实验性结肠炎模型的同时分别灌肠给药,连续7 d。观察大鼠一般情况,HE染色法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黏膜损伤指数(CMDI)评定,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白介素-4(IL-4)、白介素-17(IL-17)、白介素-1β(IL-1β)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NLRP3、白介素-1β(IL-1β)、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天冬酶(caspase-1)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甘草酸组幼鼠体质量逐渐增加,症状改善;炎症细胞浸润有所减少,腺体破坏程度降低;DAI评分、CMDI评分均降低,呈剂量相关性(P<0.05);IL-4水平升高,IL-17、IL-1β水平降低,呈剂量相关性(P<0.05);NLRP3、ASC、caspase-1、IL-1β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均降低,呈剂量相关性(P<0.05)。结论甘草酸能够治疗大鼠实验性结肠炎,可能与抑制NLRP3通路蛋白表达、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实验性肠炎 疾病活动指数评分 白介素-4 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 NLRP3通路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中炎性因子对Th1/Th2平衡的影响及VSL#3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立 李艳 +3 位作者 任秋华 邢昱 王岩 姚远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529-534,共6页
目的观察益生菌VSL#3对减轻TNBS诱导的大鼠急性结肠炎结肠黏膜中IL-4、IL-13、IFN-γ、IL-12表达对Th1/Th2平衡的影响以及益生菌VSL#3的调节作用。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VSL#3组、美沙拉嗪+VSL#3组,建... 目的观察益生菌VSL#3对减轻TNBS诱导的大鼠急性结肠炎结肠黏膜中IL-4、IL-13、IFN-γ、IL-12表达对Th1/Th2平衡的影响以及益生菌VSL#3的调节作用。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VSL#3组、美沙拉嗪+VSL#3组,建立TNBS大鼠结肠炎模型。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排便情况、组织病理学变化及Th1/Th2表达情况。取结肠组织做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黏膜组织中IL-4、IL-13、IFN-γ、IL-12的表达。结果与TNBS模型组比较,VSL#3组、美沙拉嗪组、VSL#3+美沙拉嗪组大鼠的疾病活动指数评分(DAI)、肠组织MPO水平、结肠炎大鼠病理评分均降低。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与TNBS组相比,VSL#3组、美沙拉嗪组和VSL#3+美沙拉嗪组均可下调促炎因子IL-12、IFN-γ的表达,上调抗炎因子IL-4、IL-13的表达,VSL#3组与美沙拉嗪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h1/Th2的比值依如下顺序减少:TNBS模型组>VSL#3组>美沙拉嗪组>美沙拉嗪+VSL#3>正常对照组,其比值逐渐趋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VSL#3对TNBS诱导的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IFN-γ、IL-12,上调IL-4、IL-13炎性因子的表达,使Th1/Th2的平衡趋于正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肠炎 VSL#3 细胞因子 TH1 Th2平衡
下载PDF
丁酸钠对三硝基苯磺酸实验性结肠炎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仁伟 欧阳钦 王皓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62-564,共3页
目的 观察丁酸钠对三硝基苯磺酸 ( TNBS)大鼠结肠炎灌肠的治疗作用 ,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 TNBS大鼠结肠炎模型 ,并随机分为 3组 ,予丁酸钠、柳氮磺胺吡啶 ( SASP)和生理盐水每日灌肠。在第 19日处死 ,评价大体、组织学损... 目的 观察丁酸钠对三硝基苯磺酸 ( TNBS)大鼠结肠炎灌肠的治疗作用 ,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 TNBS大鼠结肠炎模型 ,并随机分为 3组 ,予丁酸钠、柳氮磺胺吡啶 ( SASP)和生理盐水每日灌肠。在第 19日处死 ,评价大体、组织学损伤及髓过氧化物酶 ( MPO)活性 ,并比较丁酸钠和 SASP组的核分裂指数。结果 用丁酸钠和 SASP治疗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 ,腹泻明显好转 ,体重恢复无明显差异 ,大体及组织学损伤计分明显改善 ,MPO活性明显降低 ( P<0 .0 5 ) ,但丁酸钠和 SASP治疗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 P>0 .0 5 )。丁酸钠组核分裂指数明显高于 SASP组 ( P<0 .0 5 )。结论 丁酸钠灌肠治疗可促进实验性结肠炎的愈合 ,其疗效可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钠 三硝基苯磺酸 实验性肠炎 疗效研究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核因子-κB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兰雷 陈垦 +2 位作者 王念林 王晖 龙友明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大鼠 实验性肠炎 核因子-ΚB 雷公藤内酯醇 治疗 三硝基苯磺酸 NF-ΚB活 转录因子 乙醇溶液 瀑布
原文传递
STAT6蛋白在实验性结肠炎大鼠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因子IFN-γ和IL-4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立 肖明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341-1345,共5页
目的研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在实验性结肠炎大鼠中的表达及其对IFN-γ和IL-4的影响,评价益生菌对其表达的干预。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模型组(D1组)、美沙拉嗪组(D2组)、VSL#3组(D3组)、联合治疗组(美... 目的研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在实验性结肠炎大鼠中的表达及其对IFN-γ和IL-4的影响,评价益生菌对其表达的干预。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模型组(D1组)、美沙拉嗪组(D2组)、VSL#3组(D3组)、联合治疗组(美莎拉嗪+益生菌,D4组)。应用TNBS法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比较结肠组织炎症程度。HE法染色观察大鼠结肠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Western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STAT6、p STAT6、IL-4和IFN-γ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1)STAT6和p STAT6蛋白在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表达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STAT6和p STAT6在VSL#3组、美莎拉嗪组、联合治疗组的表达降低;其中p STAT6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STAT6和p STAT6表达量在各组中变化与促炎因子IFN-γ呈显著正相关,而与IL-4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STAT6参与了UC大鼠的病理生理过程;益生菌可能通过下调非磷酸化和磷酸化STAT6的表达,改变Th1/Th2的比值,进而缓解和治疗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益生菌VSL#3通过抑制大鼠结肠组织STAT6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肠炎 VSL#3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 IFN-Γ IL-4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