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结构—施动者角度看实践施动——兼论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能动性问题 被引量:21
1
作者 朱立群 聂文娟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19,155,共16页
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能动性问题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问题,但是学术界对该问题的学理性分析一直较少。作者试图从国际关系研究的基本问题——结构---施动者关系入手,对结构和施动性的概念进行重新定义,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中国参与国际... 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能动性问题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问题,但是学术界对该问题的学理性分析一直较少。作者试图从国际关系研究的基本问题——结构---施动者关系入手,对结构和施动性的概念进行重新定义,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能动性问题。作者首先讨论了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三种结构观:关系结构观、规则结构观和实践结构观。前两者强调了体系结构的形态本质,后者则强调了体系结构的生成演变。其次,在梳理亚历山大·温特和科林·怀特对施动性概念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内含主体性、位置性和策略性三位一体的实践施动概念,突出以实践施动模式为基础实现施动性和结构的二元统一。最后考察了中国与国际体系互动过程中的实践施动情况。正是中国的参与实践能动地改造了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关系,其中,主体性、位置性和策略性在实践中相互作用,策略性往往是能动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与国际体系 实践 实践结构 策略性
原文传递
情境结构、实践施动与金砖国家的合作进程 被引量:1
2
作者 贺刚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4-104,共21页
金砖国家的合作进程从初始到逐渐制度化展现出较强的实践性和过程性,然而,在成员间始终存在各种矛盾和利益纠纷的情况下,金砖国家之间为什么能够超越差异,形成制度化的合作机制?又是什么因素驱动这一合作进程的深化和发展?学界虽然对... 金砖国家的合作进程从初始到逐渐制度化展现出较强的实践性和过程性,然而,在成员间始终存在各种矛盾和利益纠纷的情况下,金砖国家之间为什么能够超越差异,形成制度化的合作机制?又是什么因素驱动这一合作进程的深化和发展?学界虽然对此已有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都没能提供令人满意的解释。从历史的视角来看,金砖国家的合作进程是一种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实践。金砖国家作为互动行为体之间为实现共同目标而不断采取共同实践所建构起来的实践共同体,实践施动是其中的主导动力因素,其合作动力来自情境结构与实践施动相互作用下的实践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砖国家 情境结构 实践 合作进程 制度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