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aAs/AlGaAs双量子阱实空间转移效应模拟与实验
1
作者 余成章 靳川 +1 位作者 白治中 陈建新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7-411,共5页
用投掷法和有限元差分法计算了单周期调制掺杂GaAs/AlGaAs双量子阱的能带结构,得到基态能级与第一激发态的能级差为43.3 meV,并由此推算得到产生载流子横向转移效应的电场强度为1.2~1.8 k V/cm之间.采用MBE技术生长了所涉及的双量子阱... 用投掷法和有限元差分法计算了单周期调制掺杂GaAs/AlGaAs双量子阱的能带结构,得到基态能级与第一激发态的能级差为43.3 meV,并由此推算得到产生载流子横向转移效应的电场强度为1.2~1.8 k V/cm之间.采用MBE技术生长了所涉及的双量子阱结构,通过优化退火条件,获得了较理想的金属—半导体接触条件.在此基础上,测得在电场强度为1.5 k V/cm时,电流—电压曲线呈现出负阻特性.该电场强度区别于GaAs耿氏效应的电场强度,由此判定,产生微分负阻的机理是电子由高迁移率导电层到低迁移率导电层的横向转移所致,即实空间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AS/ALGAAS 微分负阻效应 实空转移
下载PDF
半导体异质结中的实空间转移
2
作者 靳川 陈建新 陈振强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11-418,共8页
实空间转移的机理不同于k空间转移,因而受到了广泛关注。实空间转移效应的器件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器件,有众多其它器件达不到的优点,如响应时间可达到ps级别、可以实现负阻效应等。为深入的理解半导体异质结中的实空间转移对实空间转移... 实空间转移的机理不同于k空间转移,因而受到了广泛关注。实空间转移效应的器件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器件,有众多其它器件达不到的优点,如响应时间可达到ps级别、可以实现负阻效应等。为深入的理解半导体异质结中的实空间转移对实空间转移效应的基本原理以及它在相应器件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概述了国际上的相关研究方向和研究进展,并提出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空转移 负阻效应 量子效应
下载PDF
实空间转移晶体管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齐海涛 张之圣 郭维廉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1-416,444,共7页
实空间转移晶体管是一种新型N型负阻半导体器件 ,具有高频、高速、可控负阻等显著优点 ,可大大简化集成电路的复杂程度。文中阐述了实空间转移晶体管的工作原理 ,对二十年间该类器件在材料、结构、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总结 ,对其... 实空间转移晶体管是一种新型N型负阻半导体器件 ,具有高频、高速、可控负阻等显著优点 ,可大大简化集成电路的复杂程度。文中阐述了实空间转移晶体管的工作原理 ,对二十年间该类器件在材料、结构、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总结 ,对其在单器件逻辑单元、光电逻辑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重点介绍 ,并展望了今后该类器件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空转移晶体管 三端负阻 单器件电学逻辑 光电集成逻辑
下载PDF
双沟道实空间转移晶体管(RSTT)的研制
4
作者 于欣 牛萍娟 +8 位作者 郭维廉 杨广华 高铁成 刘宏伟 王小丽 张世林 梁惠来 齐海涛 毛陆虹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6-350,共5页
报道了在GaAs衬底上,采用δ掺杂GaAs/InGaAs双沟道结构,成功地研制出双沟道实空间转移晶体管(RSTT),它具有RSTT典型的"Λ"型负阻I-V特性和较宽的平坦谷值区。具体讨论了湿法腐蚀进行隔离台面,磁控溅射制作电极,快速热退火制... 报道了在GaAs衬底上,采用δ掺杂GaAs/InGaAs双沟道结构,成功地研制出双沟道实空间转移晶体管(RSTT),它具有RSTT典型的"Λ"型负阻I-V特性和较宽的平坦谷值区。具体讨论了湿法腐蚀进行隔离台面,磁控溅射制作电极,快速热退火制作源漏低阻的欧姆接触等工艺步骤。器件的主要负阻参数PVCR可达10,对所研制的RSTT的负阻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空转移晶体管 湿法腐蚀 磁控溅射 欧姆接触 合金 负阻 电子转移
下载PDF
基于RST的SiGe/Si“或非”逻辑器件研究
5
作者 姜涛 张鹤鸣 +3 位作者 戴显英 舒斌 胡辉勇 王伟 《电子科技》 2004年第4期22-24,共3页
文中通过利用耗尽层阻断沟道的方法,讨论了一种基于RST结构原理实现“或非”逻辑功能的器件结构。
关键词 RST 异质结 耗尽层 “或非”逻辑器件 实空电荷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