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追求享乐和自我实现哪个更幸福?——一个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7
1
作者 姚春序 蒋静静 倪旭东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272-281,共10页
幸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追求幸福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但人们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发生了分歧——享乐还是自我实现?针对这一问题,文章详细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提出理论框架,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享乐型幸福... 幸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追求幸福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但人们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发生了分歧——享乐还是自我实现?针对这一问题,文章详细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提出理论框架,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享乐型幸福和实现型幸福在幸福的产生、发展到后期持续这整个过程中的差异。结果发现,实现型幸福的产生源更广、更具持续性,并指出未来的研究重点。文章还讨论了城市选择、空心病等社会热点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享乐论 实现 享乐幸福 实现幸福 自我实现
下载PDF
正念对实现型幸福感的影响及其理论解释 被引量:8
2
作者 贺淇 刘晓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37-1951,共15页
实现型幸福感是当个体的生命活动与深层价值观协调一致时,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而产生的目的感和意义感。正念可能是影响提高实现型幸福感途径最核心的个体内部因素。近期研究发现:正念特质与实现型幸福感高度正相关,注意... 实现型幸福感是当个体的生命活动与深层价值观协调一致时,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而产生的目的感和意义感。正念可能是影响提高实现型幸福感途径最核心的个体内部因素。近期研究发现:正念特质与实现型幸福感高度正相关,注意觉知和接纳分别通过预测更高的积极品质和缓解负性情绪影响实现型幸福感;正念训练提高了临床与非临床群体的实现型幸福感;S-ART模型(self-awareness,self-regulation,and self-transcendence model)、正念的意义建构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分别从认知调节、情绪调节和行为调节角度解释了正念影响实现型幸福感作用机制。未来应进一步分析正念基本元素对实现型幸福感的差异性影响,深化探索正念影响实现型幸福感机制,开发针对提高实现型幸福感的正念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 实现幸福 去中心化 自主性 自我调节
下载PDF
服务机器人属性对消费者实现型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刘洪深 罗义婷 黄智慧 《珞珈管理评论》 2024年第4期155-168,共14页
当今,机器人越来越多地出现于商业场所,服务中的人际交互转变为人机交互,是否同样能给消费者带来幸福感呢?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本文探讨服务机器人属性对消费者实现型幸福感的影响。通过对255份问卷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服务机... 当今,机器人越来越多地出现于商业场所,服务中的人际交互转变为人机交互,是否同样能给消费者带来幸福感呢?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本文探讨服务机器人属性对消费者实现型幸福感的影响。通过对255份问卷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服务机器人属性对消费者实现型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自我控制在服务机器人属性和实现型幸福感间起中介作用;消费者的社交焦虑正向调节服务机器人属性与实现型幸福感的关系,并且加强了自我控制在服务机器人属性与实现型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感知隐私风险负向调节了服务机器人属性与实现型幸福感的关系,并且削弱了自我控制在服务机器人属性与实现型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控制 社交焦虑 感知隐私风险 消费者实现幸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