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小学场馆学习的价值意蕴与实践策略 被引量:8
1
作者 付积 王牧华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4-71,共8页
场馆学习是一种以实物为学习内容、以体验为学习方式、学习者掌握学习主动权的非正式学习,它可以为中小学生提供互动生成的学习环境、参与真实实践的学习机会以及创造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对优化和改革学校教育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将场馆... 场馆学习是一种以实物为学习内容、以体验为学习方式、学习者掌握学习主动权的非正式学习,它可以为中小学生提供互动生成的学习环境、参与真实实践的学习机会以及创造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对优化和改革学校教育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将场馆学习纳入中小学教育实践,采用以项目驱动学习、以主题统整学习和以博物馆流程引导学习的实践策略,可以优化传统的育人方式和学校教育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馆学习 中小学 实物学习 博物馆流程
下载PDF
培养理性的儿童:阿兰儿童教育思想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郭法奇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5-63,共9页
儿童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研究的基础性问题,法国哲学家、教育家阿兰作为永恒主义教育者的代表之一,在关注儿童教育问题时,将较多的关注点聚焦在了儿童的理性教育。阿兰既有对传统教育中忽视儿童自主活动的批判,也有对欧美教育改革中过于... 儿童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研究的基础性问题,法国哲学家、教育家阿兰作为永恒主义教育者的代表之一,在关注儿童教育问题时,将较多的关注点聚焦在了儿童的理性教育。阿兰既有对传统教育中忽视儿童自主活动的批判,也有对欧美教育改革中过于迁就儿童做法的不满与修正。其主要观点如下:一是形成儿童理性是儿童教育的主要目标,教育要帮助儿童走出和超越“儿童状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把培养儿童的理性放在重要位置,不能过于强调儿童的本能和兴趣发展;二是在儿童理性教育的培育中,要正确认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家庭教育虽然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第一阶段的基础性教育,但因为过于重视血缘和情感,与家庭教育相比,学校教育在儿童理性培养中作用更大;三是在儿童理性培养的过程中,思想学习比实物学习更重要,如果儿童的思想只停留在实物阶段,不能形成一种概念,则不利于形成思想,更无助于培养理性的儿童。阿兰的儿童理性教育思想为认识儿童的特点和儿童教育的本质提供了一个认识视角,虽带有他个人思考的特点,但对推动儿童教育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更多资源,在现代儿童教育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兰儿童教育思想 儿童理性教育 儿童游戏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思想学习 实物学习
下载PDF
从博物馆学理论谈日常实物学习的新模式构建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婧景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4-157,共14页
当前对物质文化的重视和转向,成为人文学术研究一个富有思想冲击力的新议题。面对“由教到学”观念转向下倡导学习的本质需求,以及反数字化“殖民”和快节奏学习盛行的时代需求,依托实物进行“粗放”学习适逢其时。虽然实物学习与符号... 当前对物质文化的重视和转向,成为人文学术研究一个富有思想冲击力的新议题。面对“由教到学”观念转向下倡导学习的本质需求,以及反数字化“殖民”和快节奏学习盛行的时代需求,依托实物进行“粗放”学习适逢其时。虽然实物学习与符号学习同属于人类间接学习的两种行为,但相较于常态化的符号学习,实物学习模式尚未得到强化和构建。而两者在信息特点、载体属性和实现手段上均存在根本差异,亟需构建一套实物学习新模式。有鉴于博物馆学本质上探讨的是人类基于实物学习的科学,故引入博物馆学并在其启发下首先将普通物变成学习媒介物,然后依托学习媒介物设计出“审美型、情境型、过程型和仓储型”四种实物学习模式。传统的物质文化研究旨在复原物质客体及主体所赋予其的旧有意义,而探讨博物馆学对于日常实物学习新模式的启发和构建,对物在当下语境中的活化利用研究将产生突破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研究 博物馆学 博物馆化 实物学习模式
原文传递
史密森早教中心“基于实物的学习”之理念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郑奕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4-99,共6页
时下,我国博物馆针对幼童(0—6岁)阶段的教育项目相对较少,还常常与小学阶段的混合,不具备足够的契合度,也未从幼童的特点和需求出发,未发挥博物馆展览、展品展项等资源优势。幼童早在通过语言和书本学习之前,是通过实物来探索世界的。... 时下,我国博物馆针对幼童(0—6岁)阶段的教育项目相对较少,还常常与小学阶段的混合,不具备足够的契合度,也未从幼童的特点和需求出发,未发挥博物馆展览、展品展项等资源优势。幼童早在通过语言和书本学习之前,是通过实物来探索世界的。博物馆作为藏品库,需要拓展他们手动探索馆内实物的机会,帮助其理解自己以及身处的世界。史密森早教中心自1988年起,即开始为幼童提供早期学习体验。它作为将早教实践与博物馆学习糅合的全球典范,其核心的"基于实物的学习"、在熟悉物与非熟悉物之间嫁接桥梁以及超越实物聚焦概念等的理念与实践,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密森早教中心 博物馆 基于实物学习 幼童(0—6岁)
原文传递
“天生建筑师”互动诠释活动教案 被引量:6
5
作者 朱峤 朱莹 娄悠猷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19年第1期68-72,88,共6页
本教案来源于上海自然博物馆"开放式环境下的互动诠释——飞鸟探秘系列"教育项目。该项目依托常设展览中与小学科学课程有关的鸟类展品,重点诠释"鸟巢的结构与功能、鸟类的筑巢行为"等科学内容。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 本教案来源于上海自然博物馆"开放式环境下的互动诠释——飞鸟探秘系列"教育项目。该项目依托常设展览中与小学科学课程有关的鸟类展品,重点诠释"鸟巢的结构与功能、鸟类的筑巢行为"等科学内容。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本教案将基于实物的体验式学习作为核心教学理念,采用基于实物的学习和情境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法,通过多样的活动形式与科技手段,引导学生完成一系列基于实物的学习流程。由于活动材料可以整体打包,本项目也适合在学校中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博物馆 教育项目 基于实物学习 情境教学法 教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