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史诗”到“史实”——试论中国早期文本的两种书写思维及其演进 被引量:7
1
作者 孙少华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5-105,共11页
中国早期文本,存在"诗性叙事"与"实录原则"两种书写思维模式,这造成了"史诗"与"史实"两种文本的产生。中国古代文学、历史文本的书写,大多没有超越这两种思维模式。先秦《诗经》《尚书》对此... 中国早期文本,存在"诗性叙事"与"实录原则"两种书写思维模式,这造成了"史诗"与"史实"两种文本的产生。中国古代文学、历史文本的书写,大多没有超越这两种思维模式。先秦《诗经》《尚书》对此有直接体现,至司马迁《史记》逐渐统一并明确。书写者身份与生活地域的差异、书写时代的变化,都会造成文本文字的差异。这会造成中国早期文本的"不确定性"。但是,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连续性,又使得早期文本也有文化、思维、制度等方面的"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诗 史实 书写思维 诗性叙事 实录原则
原文传递
真实与虚构的双重交织——论干宝《搜神记》的编撰心态 被引量:1
2
作者 付昌玲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2-145,共4页
《搜神记》作为以志怪为题材而编撰的虚构小说,在具备小说虚构性的同时,又具有史料真实性的倾向,使得这部小说一直徘徊在史料与小说之间。原作者干宝的编撰心态值得探究。干宝作为一名史官,在编撰这部小说的时候,明显秉承了史官手法,通... 《搜神记》作为以志怪为题材而编撰的虚构小说,在具备小说虚构性的同时,又具有史料真实性的倾向,使得这部小说一直徘徊在史料与小说之间。原作者干宝的编撰心态值得探究。干宝作为一名史官,在编撰这部小说的时候,明显秉承了史官手法,通过神怪灵验以彰显善恶、诫喻世人,从而使得《搜神记》具有史学的特质。但在其编撰过程中,由于志怪故事的特殊性,其实录的治史心态无法予以真正的落实,于是,虚构产生了,小说虚构的品格也就此产生了。干宝自己显然也意识到了编撰的虚构问题,在有意识地力避之下,也在有意无意地利用虚构,以虚掺实,"遂混虚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神记》 实录原则 史料性质 小说特性 虚构意识
下载PDF
试论《聊斋志异》中小说体的判定
3
作者 潘丹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8年第10期99-101,共3页
《聊斋志异》中的小说体作品是中国传统目录学意义上的小说,实录原则为其核心特征,具有篇幅短小、语体上不尚修饰的特点。取材上具有较强的随意性。
关键词 小说体 实录原则 短小 随意性
下载PDF
吐蕃时期汉藏史传文学之比较
4
作者 徐国宝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81-87,共7页
关键词 汉族 藏族 史官建制 模拟 体制 描写手段 写作技巧 吐蕃时期 史传文学 比较 "实录"原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