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论与新闻学 被引量:1
1
作者 侯春翔 《学习与探索》 1987年第6期61-65,共5页
由于信息与新闻有共同的质的规定性,他们互相联系、互相转化。使信息论与新闻学产生了交叉和整体化的倾向。信息论与新闻学的交叉研究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以新闻学为立足点。新闻学的传统研究对象是新闻现象、新闻活动、新闻事业的... 由于信息与新闻有共同的质的规定性,他们互相联系、互相转化。使信息论与新闻学产生了交叉和整体化的倾向。信息论与新闻学的交叉研究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以新闻学为立足点。新闻学的传统研究对象是新闻现象、新闻活动、新闻事业的规律和特点。但是,由于自身系统的理论局限性,使一些问题缺乏理论概括。为了使传统新闻学得到完善和发展,就要借助信息论(包括系统论、控制论)的某些概念和方法,以便产生一些新的概念和方法,从而使传统新闻学得到更新与丰富。第二,信息论与新闻学交叉,产生新的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量计算 新闻学 信息论 新闻价值 隶属度 交叉研究 传统新闻 新闻传播 新鲜度
下载PDF
第三讲 子程序、函数及其应用
2
作者 吕志 《数理统计与管理》 1984年第5期36-43,共8页
关键词 子程序 外部语句 REAL 主程序 外部过程 程序段 FORTRAN CALL
下载PDF
一题多解一例——第四调和点的作法
3
作者 熊廷见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70-72,76+40,共5页
交比是射影几何的基本不变量,而调和分割又是交比研究的最重要的特殊情形,由于它是不同四实元素的全部24种排列中不同交比值个数小于6的唯一者,因此它具有比共它元素的交比更多的特殊性质.关于第四调和点的作法肯定比其它交比值(除2,1/2... 交比是射影几何的基本不变量,而调和分割又是交比研究的最重要的特殊情形,由于它是不同四实元素的全部24种排列中不同交比值个数小于6的唯一者,因此它具有比共它元素的交比更多的特殊性质.关于第四调和点的作法肯定比其它交比值(除2,1/2)的第四点的作法多本文专门探讨第四调和点的作法.以下均为已知其线三点A,B,C,求作第四调和点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调和点 交比 行线 射影几何 无穷远点 调和分割 基本不变量 唯一者 非直角
下载PDF
分离与综合
4
作者 魏刚 张骏 《舰船电子工程》 2003年第4期2-6,共5页
“分离”是对“一对一、紧耦合、专有”等系统属性的否定。通过描述传感器与武器的分离、传感器和武器与运载平台的分离 ,分别论述了舰船作战系统与组成系统之“实元”的关系以及作战系统与其搭载平台的关系 ,亦即我们常说的设备、系统... “分离”是对“一对一、紧耦合、专有”等系统属性的否定。通过描述传感器与武器的分离、传感器和武器与运载平台的分离 ,分别论述了舰船作战系统与组成系统之“实元”的关系以及作战系统与其搭载平台的关系 ,亦即我们常说的设备、系统和平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作战系统“超前研制、按需集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执行器 舰船作战系统 “分离” 运载平台 “综合” 体系结构 功能结构 体结构 逻辑结构 系统集成 作战空间
下载PDF
基于可拓设计方法的多功能产品创造法 被引量:8
5
作者 吴培旭 刘建群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10-17,27,共9页
基于可拓设计方法,通过对已有新产品三创造法进行综合、提炼,从而提出一种适用于多功能产品设计构思的创造法,并结合"多功能烘干器"案例分析,验证了该创造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多功能产品创造法的提出,是对可拓设计论新产品三... 基于可拓设计方法,通过对已有新产品三创造法进行综合、提炼,从而提出一种适用于多功能产品设计构思的创造法,并结合"多功能烘干器"案例分析,验证了该创造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多功能产品创造法的提出,是对可拓设计论新产品三创造法的继承和丰富,为多功能产品的开发设计提供了一套有章可循的设计步骤,有效地解决了设计过程中的矛盾问题,从而缩短了产品的设计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拓设计方法 多功能产品创造法 多功能烘干器 义物重组
下载PDF
观测系统面元细分问题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于世焕 赵殿栋 +2 位作者 李钰 赵文芳 宋桂桥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9-605,共7页
建立了均匀性判别法则,利用总道数和炮检距统计数据,说明了细分面元比固定面元有更好的均匀性。针对当前对面元细分方法的不同认识,提出了最小面元是实面元而其它大面元均是虚面元的观点,最小面元和覆盖次数有一定的匹配关系。最小面元... 建立了均匀性判别法则,利用总道数和炮检距统计数据,说明了细分面元比固定面元有更好的均匀性。针对当前对面元细分方法的不同认识,提出了最小面元是实面元而其它大面元均是虚面元的观点,最小面元和覆盖次数有一定的匹配关系。最小面元应该有足够的但又不能过高的覆盖次数,覆盖次数与信噪比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最小面元越小,分辨率越高,实际资料解释中应该采用最小面元。以面元细分观测系统在MC,YX和SH地区的应用为例,对于不同复杂地质情况及信噪比,分析了面元和覆盖次数的细分程度和效果,指出了前两个观测系统存在过于追求小面元而导致覆盖次数偏低的问题,实际资料解释无法采用最小面元而采用大面元资料,降低了分辨率;而SH地区观测系统的最小面元和覆盖次数搭配合理,覆盖次数在合适范围内,实际资料解释时使用了最小面元,应用效果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分 均匀性判别法则 最小面 虚面 与覆盖次数匹配
下载PDF
“实境元宇宙”世界的建构
7
作者 李金林 许钰君 《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 2024年第1期305-321,共17页
数字文化的创作和传播是今天数字文明时代的关键领域,其高级形态“元宇宙”迅速成为学界和业界的前沿焦点。其中,除了得到广泛讨论的线上体验和“虚境元宇宙”,相对应的另一条路线即线下体验和“实境元宇宙”也值得关注。本文呈现了“... 数字文化的创作和传播是今天数字文明时代的关键领域,其高级形态“元宇宙”迅速成为学界和业界的前沿焦点。其中,除了得到广泛讨论的线上体验和“虚境元宇宙”,相对应的另一条路线即线下体验和“实境元宇宙”也值得关注。本文呈现了“实境元宇宙”世界的源起分析、建构尝试和机制思考,旨在厘清具身认知论下身体体验真实世界的本质需求,并对数字文化线下体验的搭建逻辑展开了实质性分析。进一步,本文以“世界建构”理论与亲身实践案例相互印证,剖析了构成“实境元宇宙”世界的主要元素、媒介和传播方式,提出了“实境元宇宙”的创作机制,为数字文化线下体验提供了系统化的研究与实践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 数字文化线下体验 沉浸式 世界建构 具身认知
原文传递
实三元阵的块对角相似实标准形
8
作者 全焕 屈鹏展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61-162,共2页
基于提出的实n元阵定义,对n=3的情形,根据实三元阵特征值计算公式,并利用原先已建立的三元数概念及其运算性质,推导出了实三元阵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相似标准形——块对角相似实标准形.
关键词 n 特征变换 块对角相似标准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