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定量颗粒荧光技术分析柴西英东地区油气调整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曹许迪 方世虎 +3 位作者 桂丽黎 付晓飞 陈琰 张永庶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785-2790,共6页
柴西英东地区构造复杂、储层破碎,油气水分布极其复杂,为研究其成藏过程,选取了YD103井及YD107井55块砂岩样品,进行定量颗粒荧光分析实验。结果表明,YD103井和YD107井曾在同一古圈闭;YD103井和YD107井为早期油气的运移通道;YD103井存在... 柴西英东地区构造复杂、储层破碎,油气水分布极其复杂,为研究其成藏过程,选取了YD103井及YD107井55块砂岩样品,进行定量颗粒荧光分析实验。结果表明,YD103井和YD107井曾在同一古圈闭;YD103井和YD107井为早期油气的运移通道;YD103井存在两个分异界面;YD107井残留油气特征为混合了二次充注古油气的结果。结合该区的构造地质地化等资料,认为英东地区现今油藏分布特征是在古油藏基础上,调整改造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东地区 定量颗粒荧光分析 油气调整
下载PDF
定量颗粒荧光分析技术在准噶尔盆地哈山地区浅部储层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蕴泽 刘庆新 +3 位作者 张发强 杨晶 张丽雪 迟敬柏 《录井工程》 2023年第3期22-31,共10页
引进定量颗粒荧光分析技术对准噶尔盆地哈山地区侏罗系-白垩系古油藏和残余油藏进行定量荧光QGF和QGF-E分析,该技术在浅部储层研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哈山地区侏罗系-白垩系的颗粒荧光指数和QGF-E值呈现由西向东逐渐降低的趋势... 引进定量颗粒荧光分析技术对准噶尔盆地哈山地区侏罗系-白垩系古油藏和残余油藏进行定量荧光QGF和QGF-E分析,该技术在浅部储层研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哈山地区侏罗系-白垩系的颗粒荧光指数和QGF-E值呈现由西向东逐渐降低的趋势,且二者强度呈正相关,越临近油源的取样井,荧光现象越明显,含油丰度越好。研究层位疏导性能强,浅层的反冲断裂和断展褶皱导致油气轻烃组分的散失,垂向上油气具有从深部向浅部运移的趋势,且浅部现今油藏烃类组分更重,含油丰度更高;侧向上整体流体势呈现由西向东逐渐降低的趋势,逆冲断层自西向东由陡变缓,烃类流体荧光强度、密度及粘度也随之呈现逐渐减小趋势。通过该应用研究可知,定量颗粒荧光分析技术是检验含油层段的有效手段,对于揭示研究区域油气运移路径,研究油气成藏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颗粒荧光分析 侏罗系 白垩系 准噶尔盆地 浅部储层 油气运移 古油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