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眩止晕汤联合长春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疗效及其对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吴悦 《中医药信息》 2017年第5期70-74,共5页
目的:观察定眩止晕汤联合长春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92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予以长春司汀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定眩止晕汤联合长春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92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予以长春司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定眩止晕汤。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前后血液黏度,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和血管搏动指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6,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和血管搏动指数,SOD,MDA和N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管搏动指数和MDA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SOD和NO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观察组升高或者降低水平更为明显(P<0.01)。结论:定眩止晕汤联合长春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疗效显著,具有改善机体血液黏度和缓解机体氧化应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司汀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自拟定眩止晕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9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孟凡辉 孟庆良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22期75-76,共2页
目的:观察自拟定眩止晕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2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96例与对照组96例,治疗组采用自拟定眩止晕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 目的:观察自拟定眩止晕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2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96例与对照组96例,治疗组采用自拟定眩止晕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两组分别治疗15d后按照疗效判定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08%,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自拟定眩止晕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
下载PDF
定眩止晕汤联合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69例 被引量:3
3
作者 罗海龙 李欣 姜爱英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68-269,共2页
目的:观察自拟定眩止晕汤联合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我院近几年138例由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9例,治疗周期为8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8例,显效21例... 目的:观察自拟定眩止晕汤联合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我院近几年138例由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9例,治疗周期为8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8例,显效21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85.5%;对照组痊愈17例,显效25例,有效24例,总有效率为60.9%,两组比较具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自拟定眩止晕汤配合西药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原文传递
针刺联合定眩止晕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静丽 袁宁华 曹秋彩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23期105-107,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定眩止晕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定眩止晕汤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14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定眩止晕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定眩止晕汤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14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基底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颈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PSV)、时间平均血流速度(TMFV),基底动脉、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96%,高于对照组的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MFV及PSV均增大(P<0.05),PI及RI均降低(P<0.05);研究组TMFV及PSV均大于对照组(P<0.05),PI及RI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研究组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定眩止晕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加快血流速度,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针刺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定眩止晕汤加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临床疗效 被引量:1
5
作者 梅晓明 耿昌 闫政谋 《光明中医》 2010年第4期660-662,共3页
目的观察定眩止晕汤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探索其作用机制,以期寻求治疗眩晕的新思路及有效方药。方法将60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定眩止晕汤加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组和甲磺酸倍他司汀对照组,治疗时间21天,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眩晕、其它兼症... 目的观察定眩止晕汤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探索其作用机制,以期寻求治疗眩晕的新思路及有效方药。方法将60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定眩止晕汤加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组和甲磺酸倍他司汀对照组,治疗时间21天,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眩晕、其它兼症及TCD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对眩晕、TCD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祛湿化痰为主活血通络为辅的定眩止晕汤对眩晕有较好的疗效,这可能与其改善脑供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D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定眩止晕汤联合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6
作者 邓萍萍 林林雁 刘坤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4期58-60,共3页
目的 探究定眩止晕汤联合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方法 选择广东省龙川县中医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样法为分组依据,分为研究1组(定眩止晕汤联合针刺治疗)与研究2组(定眩... 目的 探究定眩止晕汤联合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方法 选择广东省龙川县中医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样法为分组依据,分为研究1组(定眩止晕汤联合针刺治疗)与研究2组(定眩止晕汤治疗)各50例,对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研究1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49/50),明显高于研究2组的84.0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椎-基底动脉供血状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1组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p)、舒张末期流速(Vd)、平均流速(Vm)均高于研究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采取定眩止晕汤联合针刺治疗后,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椎基动脉供血状况,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针刺疗法
下载PDF
定眩止晕舒颈汤联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60例 被引量:4
7
作者 郑玉珍 《中医研究》 2021年第5期42-45,共4页
目的:观察定眩止晕舒颈汤联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社旗县人民医院颈性眩晕患者120例,按照1∶1的比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20 mg/次,3次/d,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 mg/次,每晚睡前口... 目的:观察定眩止晕舒颈汤联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社旗县人民医院颈性眩晕患者120例,按照1∶1的比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20 mg/次,3次/d,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 mg/次,每晚睡前口服;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52.5 mg,加入50 g/L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1次/d,静脉滴注,伴有糖尿病的患者改为生理盐水250 mL。同时视病情需要给予营养脑神经、对症治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定眩止晕舒颈汤联合针灸治疗。①定眩止晕舒颈汤(葛根、天麻、野菊花、川芎、桂枝、赤芍、甘草片),每日1剂,水煎2次,共取汁500 mL,早晚2次饭后温服。②针刺颈百劳、大椎、百会、天柱、风池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使用6805-B型电针仪刺激20 min。发病1周内刺激量不宜过强,以浅刺为主;发病2周或更长时间的患者,可选用强电流刺激,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每日1次。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0列,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5.00%(57/60);对照组治愈16例,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14例,有效率为76.67%(46/6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眩晕评分降低和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定眩止晕舒颈汤联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 舒颈 针刺 平补平泻法
下载PDF
定眩止晕汤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继英 《江苏中医药》 CAS 2011年第6期14-14,共1页
方名:定眩止晕汤 组成:天麻12g,远志6g,法半夏10g,陈皮6g,白术10g,葛根12g,川芎6g,菊花10g,炙鳖甲12g。
关键词 医学家 江苏 李继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