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22篇文章
< 1 2 2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农村的区域差异——村庄社会结构的视角 被引量:348
1
作者 贺雪峰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8-129,共22页
中国农村村庄社会结构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从村庄社会结构的视角看,中国农村可以分为南方、中部和北方三大区域,其中南方地区多团结型村庄,北方地区多分裂型村庄,中部地区多分散的原子化村庄。区域村庄结构的差异与不同区域生态环境和... 中国农村村庄社会结构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从村庄社会结构的视角看,中国农村可以分为南方、中部和北方三大区域,其中南方地区多团结型村庄,北方地区多分裂型村庄,中部地区多分散的原子化村庄。区域村庄结构的差异与不同区域生态环境和村庄历史有关。通过村庄社会结构的研究,可以比较好地揭示出中国农村区域的社会和文化特质,从而可以为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提供一个较为恰当的中层理论模型。从村庄结构角度来讨论中国农村区域差异,不仅是理解中国农村的重要步骤,而且是理解中国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社会结构 农村区域差异 生态村庄史 宗族
原文传递
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 被引量:223
2
作者 科大卫 刘志伟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14,共12页
考察明清时期“宗族”的历史 ,应该超越“血缘群体”或“亲属组织”的角度。华南地区宗族发展是明代以后国家政治变化和经济发展的一种表现。宗族的发展实践 ,是宋明理学家利用文字的表达 ,改变国家礼仪 ,在地方上推行教化 ,建立起正统... 考察明清时期“宗族”的历史 ,应该超越“血缘群体”或“亲属组织”的角度。华南地区宗族发展是明代以后国家政治变化和经济发展的一种表现。宗族的发展实践 ,是宋明理学家利用文字的表达 ,改变国家礼仪 ,在地方上推行教化 ,建立起正统性的国家秩序的过程和结果。文章概括讨论了宗族意识形态通过何种渠道向地方社会扩张和渗透 ,宗族礼仪如何在地方社会推广 ,把地方认同与国家象征结合起来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族 国家秩序 地方社会 正统性 国家认同 国家政治 亲属 发展实践 明清 礼仪
原文传递
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传统亲缘关系 被引量:176
3
作者 郭于华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9-58,共10页
传统亲缘关系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演变及其角色是研究社会结构性变迁的重要视角。早期的基于西方社会的现代化研究时常把获致性的次级关系和先赋性的初级关系视为相互对立、排斥和取代与被取代的关系;注意到社会变迁多样性与特殊性的研究,... 传统亲缘关系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演变及其角色是研究社会结构性变迁的重要视角。早期的基于西方社会的现代化研究时常把获致性的次级关系和先赋性的初级关系视为相互对立、排斥和取代与被取代的关系;注意到社会变迁多样性与特殊性的研究,则试图寻找传统与现代化的融合及传统持续存在的理由。从权利关系与象征体系的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观点出发,着眼于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的实际状况,我们可以看到,亲缘关系与业缘关系、正式纽织与非正式组织的交融是一种现实的必然存在;而且亲缘关系作为富有生命力的文化传统和象征体系,其形式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得到复制和放大;这预示了中国特有的社会发展与文化变革的方式和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缘关系 现代化过程 社会变迁 文化变迁 宗族 现代社会 普遍主义 象征体系 传统社会 文化传统
原文传递
地域社会与文化的结构过程——珠江三角洲研究的历史学与人类学对话 被引量:159
4
作者 刘志伟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4-64,共11页
作为社会经济史研究领域与人类学对话的主要范畴 ,土地垦殖、宗族发展、神明崇拜、户籍制度的演变以及族群问题等 ,都展现了地域社会文化结构的动态过程。历史研究不仅要阐述人们在地域社会建构过程的能动性 ,也需要反省历史叙述本身如... 作为社会经济史研究领域与人类学对话的主要范畴 ,土地垦殖、宗族发展、神明崇拜、户籍制度的演变以及族群问题等 ,都展现了地域社会文化结构的动态过程。历史研究不仅要阐述人们在地域社会建构过程的能动性 ,也需要反省历史叙述本身如何在地域社会建构过程被结构化 ,而这种结构又如何推动和规限人们的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 人类学 地域社会 宗族 户籍 族群 经济 珠江三角洲 社会文化 文化权利格局 神明
原文传递
华南的村治与宗族--一个功能主义的分析路径 被引量:124
5
作者 孙秀林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3-166,245,共34页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宗族组织在全国各地快速复兴,而且,随着1990年代以后村民自治的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组织与宗族组织之间的互动已成为村庄治理过程中不可回避的课题。在这个背景下,本文试图回答下面三个问题:(1)宗族组织在中国复兴的...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宗族组织在全国各地快速复兴,而且,随着1990年代以后村民自治的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组织与宗族组织之间的互动已成为村庄治理过程中不可回避的课题。在这个背景下,本文试图回答下面三个问题:(1)宗族组织在中国复兴的原因何在?(2)在当代中国的农村社区,宗族组织的存在,如何影响村庄民主的发展?(3)在一个村庄社区内,宗族与民主之间的互动类型,会导致什么样的治理绩效差异?实证分析的结果发现:(1)在华南农村,宗族组织的兴起,是在正式组织功能缺失的情况下,村民对于公共物品需求的一个替代性组织选择。(2)从表面上看,宗族组织并不会影响民主在形式上的推广;但是,宗族组织一旦发展之后,会限制基层民主的实质内涵。(3)宗族与民主在公共物品提供方面,并没有本质的差异。但是只有同时存在宗族与民主的村庄,才具有更高的治理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治理 宗族 基层民主 公共品
原文传递
宗族、市场、盗寇与蛋民——明以后珠江三角洲的族群与社会 被引量:105
6
作者 萧凤霞 刘志伟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2004年第3期1-13,共13页
本文透过耙梳历史文献和运用田野调查,揭示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的地方人士在使用各种族群标签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复杂的政治和经济资源的争夺。在明清时期,在珠江三角洲一些乡镇中,涌现了不少强宗大族,他们拥有大面积的沙田、控制市场和... 本文透过耙梳历史文献和运用田野调查,揭示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的地方人士在使用各种族群标签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复杂的政治和经济资源的争夺。在明清时期,在珠江三角洲一些乡镇中,涌现了不少强宗大族,他们拥有大面积的沙田、控制市场和庙宇、举办各种士大夫的活动。这些经济和社会活动,是地方上正在攀升的人群使用的文化手段,用以排斥被他们标签为"蛋"、居住于沙田区的人群。文章同时显示,沙田区的居民亦建立起自己的市场,使之成为水上居民的祭祀中心,其后更在居住于陆上的强宗大族的社区节庆中,担当起一定的角色。尽管如此,在当地人的眼中,在历史文献里,"蛋"这个标签仍然代表着社区的边缘群体。这样的局面一直到解放后才有所改变。20世纪50年代后,原来的强宗大族和他们所代表的封建主义遭到打击,过去被标签为"蛋"的沙田居民,则成为新国家依靠的力量。由此可见,族群分类是一个流动的社会变迁过程,在这过程中,地方上各种力量都会灵巧地运用当时的中央政权的符号象征,来宣示自己的权势和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族群 宗族
下载PDF
当正式制度与非正式规范发生冲突:计划生育与宗族网络 被引量:82
7
作者 彭玉生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65,224-225,共31页
中国宗族制度的核心是祖宗崇拜和传宗接代的香火观念。这种传统的文化规范与当前计划生育政策发生直接冲突。一方面,强大的国家机器毫不妥协地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另一方面,复兴的宗族网络支撑着古老的香火观念。虽然计划生育的严格推行... 中国宗族制度的核心是祖宗崇拜和传宗接代的香火观念。这种传统的文化规范与当前计划生育政策发生直接冲突。一方面,强大的国家机器毫不妥协地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另一方面,复兴的宗族网络支撑着古老的香火观念。虽然计划生育的严格推行大幅度地降低了生育率,但本文所分析的村级数据却发现宗族关系越强的村庄,其生育率越高,从而揭示了非正式规范是如何通过社会网络软化刚性的正式制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族 社会网络 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 计划生育 生育率
下载PDF
国家与礼仪:宋至清中叶珠江三角洲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 被引量:72
8
作者 科大卫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5-72,共8页
本文试图通过考察北宋到清中叶珠江三角洲地区礼仪演变 ,讨论地方社会与国家整合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四个阶段 :先是从北宋开始 ,地方官员在本地推行国家的正统祭祀礼仪 ;在这个基础上 ,到南宋时期 ,发展出由理学家提倡的地方性礼仪 ;明... 本文试图通过考察北宋到清中叶珠江三角洲地区礼仪演变 ,讨论地方社会与国家整合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四个阶段 :先是从北宋开始 ,地方官员在本地推行国家的正统祭祀礼仪 ;在这个基础上 ,到南宋时期 ,发展出由理学家提倡的地方性礼仪 ;明初推行里甲制之后 ,与户籍登记结合起来的宗祧法则明显地成为控制田产的主要机制 ;到明代嘉靖间 ,高层官员在理学的影响下 ,确立了家庙祭祀的地位 ,使之与宗族土地控制结合起来。随着家庙成为乡村组织的中心 ,祖先祭祀成了正统化的礼仪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地方社会 礼仪 宗族
下载PDF
祖先谱系的重构及其意义——珠江三角洲一个宗族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64
9
作者 刘志伟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8-30,共13页
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族形态及其内涵,因社会经济条件和文化背景的差别,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呈现出许多差异。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广泛存在的宗族组织,是在明代中期以后社会变迁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形式,是该地区独特的文化和历史... 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族形态及其内涵,因社会经济条件和文化背景的差别,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呈现出许多差异。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广泛存在的宗族组织,是在明代中期以后社会变迁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形式,是该地区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过程的产物。宗族发展历史中的文化过程,蕴含着社会变迁的重要信息。聚居在番禺沙湾的何氏宗族的发展,为这一研究兴趣提供了一个颇具典型意义的个案。本文试图通过何氏宗族发展过程中积极重构祖先谱系的现象,从一个侧面揭示宗族的文化意义。作为一种尝试,难免拙笨悖谬,望方家赐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族 沙湾 祖先 珠江三角洲地区 族产 始祖 世系 个案分析 家族 李昂英
下载PDF
知识、组织与象征资本——中国北方两座孔庙之实地考察 被引量:50
10
作者 景军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24,共18页
布迪厄在对尼日利亚和法国的研究中提出了“象征权力”的概念。本文认为在将这一概念尝试性地运用于中国本土的分析时,必须加上若干其它维度。中国北方G省两个村庄重修孔庙的案例,突显出生活世界的行动者在这一行动中动用的四种知识... 布迪厄在对尼日利亚和法国的研究中提出了“象征权力”的概念。本文认为在将这一概念尝试性地运用于中国本土的分析时,必须加上若干其它维度。中国北方G省两个村庄重修孔庙的案例,突显出生活世界的行动者在这一行动中动用的四种知识资源:礼仪知识、文字知识、历史知识和政治经验。行动者对四种知识资源的不同掌有和运用,提示我们有可能将社会变迁和代际差异作为两个重要维度附加到布迪厄的理论模式上去,从而使分析工具更为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资本 管理者 中国北方 布迪厄 孔庙 孔氏 实地考察 经典教育 孔子世家谱 宗族
原文传递
公私观念与中国农民的双层认同——试论中国传统社会农民的行动逻辑 被引量:55
11
作者 贺雪峰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6-60,共5页
传统中国社会,国家权力无法直达乡村社会。为解决与农民生产、生活和娱乐密切相关的公共事务,乡村社会创造了在家庭以上的功能性组织,从而形成了一个双重的认同与行动单位,其中的第一重是家庭,第二重是超出家庭的宗族或者以宗族为基础... 传统中国社会,国家权力无法直达乡村社会。为解决与农民生产、生活和娱乐密切相关的公共事务,乡村社会创造了在家庭以上的功能性组织,从而形成了一个双重的认同与行动单位,其中的第一重是家庭,第二重是超出家庭的宗族或者以宗族为基础的村庄认同。维护功能性组织运转的基础是克服内部的分离力量,办法有二个,一是对搭便车的人进行惩罚,二是将组织力量内化到村民心中。一旦村庄或宗族变成“我们”的村庄或宗族,变成一个“私”的单位,这种认同就会极大地降低内部运作和组织成本,有效地满足村庄超出家庭层面的公共事务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私观念 认同单位 公共事务 家庭 宗族 行动逻辑
原文传递
日本八十年以来的明清地域社会研究述评 被引量:38
12
作者 常建华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1998年第2期72-83,共12页
关键词 地域社会论 研究述评 宗族 明末清初 珠江三角 名古屋大学 乡绅 三角洲 八十年 东洋史
下载PDF
中国传统社会的内生村庄秩序 被引量:48
13
作者 贺雪峰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0-155,共6页
在中国传统社会,为解决大国家与弱国家条件下的乡村社会秩序问题,国家借重两种力量,一是以家庭为基础的私的力量,一是以宗族为基础的带有半公性质的力量。较小的家庭规模,无法解决传统农业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秩序。传统中国农村基层社会... 在中国传统社会,为解决大国家与弱国家条件下的乡村社会秩序问题,国家借重两种力量,一是以家庭为基础的私的力量,一是以宗族为基础的带有半公性质的力量。较小的家庭规模,无法解决传统农业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秩序。传统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的自治,是以相对自主的地方性规范及相对自主的地方自治组织的强有力存在为前提的。这构成了我们继续讨论传统中国农民行动逻辑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 宗族 乡村秩序 乡村治理 农民行动逻辑
下载PDF
传统中国社会的再认识 被引量:36
14
作者 秦晖 《战略与管理》 CSSCI 1999年第6期62-75,共14页
本文试图从乡土社会而不是从“思想家”的作品中寻求对“中国传统”的再认识。本文认为,传统中国乡村社会既不是被租佃制严重分裂的两极社会,也不是和谐而自治的内聚性小共同体,而是大共同体本位的“伪个人主义”社会。与其他文明的传... 本文试图从乡土社会而不是从“思想家”的作品中寻求对“中国传统”的再认识。本文认为,传统中国乡村社会既不是被租佃制严重分裂的两极社会,也不是和谐而自治的内聚性小共同体,而是大共同体本位的“伪个人主义”社会。与其他文明的传统社会相比,传统中国的小共同体性更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共同体本位 大共同体本位 公民社会 传统中国 拜占廷 宗族 国家权力 个人主义 罗马法 王权
下载PDF
当前中国农村宗族及其与乡村治理的关系——对新近研究的评论和分析 被引量:44
15
作者 肖唐镖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6-163,共8页
在当今中国乡村研究中,宗族“重建论”与“瓦解论”同存;对宗族在乡村治理中的功能的“肯定论”、“负面论”与“中性论”同在,至今尚未形成关于宗族重建及其与乡村治理关系的清晰图像与理解。这种状况与近年来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缺失密... 在当今中国乡村研究中,宗族“重建论”与“瓦解论”同存;对宗族在乡村治理中的功能的“肯定论”、“负面论”与“中性论”同在,至今尚未形成关于宗族重建及其与乡村治理关系的清晰图像与理解。这种状况与近年来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缺失密切相关。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已在深入田野,以抓取第一手资料,且研究的规范性增强,学术对话意识和累积意识大步提升,但多数人所作的只是个案研究,尚未延伸为多个案例的比较研究,更未有较大面积的抽样调查;既缺乏明确的分析框架和讨论标准,也缺乏深入细致的专题研究,资料收集和分析的视角也不够多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宗族 乡村治理 田野调查
下载PDF
宗族与村治、村选举关系研究 被引量:34
16
作者 肖唐镖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25-130,共6页
农村宗族与村治、村选举关系的研究意义重大,但相关研究却很缺乏。学界对实际状况缺乏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是当前宗族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重点介绍了重建后宗族的结构和活动状况,讨论了宗族在族内和族际村际层面的实际影响和后果... 农村宗族与村治、村选举关系的研究意义重大,但相关研究却很缺乏。学界对实际状况缺乏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是当前宗族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重点介绍了重建后宗族的结构和活动状况,讨论了宗族在族内和族际村际层面的实际影响和后果,提出了宗族的正面功能已出现不可逆转的衰退,并由于宗族是以实力为规则来处理族际关系,其后果更是负面且严重。最后,提出了宗族与村政互动的几种类型,并分析了宗族与村选举关系研究的若干路径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族 村治 选举 宗族规则 聚落格局 互动
下载PDF
近十年明清宗族研究综述 被引量:45
17
作者 常建华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5-105,共21页
明清时期断代性综合研究以及闽粤、长江中游(鄂湘赣)、江南(江浙皖)、北方(晋冀鲁豫陕)的地域性宗族研究,展示出明清时期宗族组织普及的时间差与区域分布,地域性宗族的特殊性和一般性。最有挑战性的是华北宗族研究,北方宗族形态的特色... 明清时期断代性综合研究以及闽粤、长江中游(鄂湘赣)、江南(江浙皖)、北方(晋冀鲁豫陕)的地域性宗族研究,展示出明清时期宗族组织普及的时间差与区域分布,地域性宗族的特殊性和一般性。最有挑战性的是华北宗族研究,北方宗族形态的特色日渐清晰。受到乡约保甲的深刻影响,明代宗族乡约化,清代宗族受保甲影响出现族正,在闽台地区深入基层社会。宗族研究不应忽略族学、书院等地方文化内容。宗族的形成发展也与移民、开发联系在一起,祖先传说的故事结合地方社会才能深刻理解。解析祖先故事成为宗族研究的重要途径,族谱世系的早期部分也焕发出新的资料价值。田野调查与改变解读史料的方式在宗族研究中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宗族 族谱 祖先传说 乡约保甲
下载PDF
论华北宗族的典型特征 被引量:34
18
作者 兰林友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5-59,共5页
 对华北各地的祭礼习俗的历史考察说明,华北宗族的外在物化标志,即起着功能性作用的宗族聚合手段很少见,但在宗族的象征文化方面则呈现较显著的迹象。与华南的弗里德曼式的宗族相比,华北的宗族是表达性的、文化性的,或者说是意识形态...  对华北各地的祭礼习俗的历史考察说明,华北宗族的外在物化标志,即起着功能性作用的宗族聚合手段很少见,但在宗族的象征文化方面则呈现较显著的迹象。与华南的弗里德曼式的宗族相比,华北的宗族是表达性的、文化性的,或者说是意识形态性的。当然,从完备的宗族要素角度来审视,华北宗族是一种残缺宗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宗族 祭礼 特征
下载PDF
宗族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4
19
作者 丁从明 邵敏敏 梁甄桥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5-108,共14页
本文利用CFPS2014微观数据研究了宗族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宗族能够促进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平均而言,宗族使农村个人受教育年限提高约1.3年。考虑到宗族文化强调延续家族香火的重要性,宗族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效应... 本文利用CFPS2014微观数据研究了宗族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宗族能够促进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平均而言,宗族使农村个人受教育年限提高约1.3年。考虑到宗族文化强调延续家族香火的重要性,宗族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效应也表现出明显的"重男轻女"差异。在相同条件下,宗族使得男性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约1.6年,而对女性受教育年限的影响不显著。在考虑了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之后,本文使用历史上的宗族力量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回归,结果表明,宗族对个人受教育年限的影响是稳健的。本文进一步分析指出,宗族通过强化家庭教育观念、影响社会关系网络以及改善村级公共物品供给三个途径提高了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族 人力资本投资 性别差异
原文传递
亳县曹操宗族墓葬 被引量:44
20
作者 李灿 《文物》 1978年第8期32-45,共14页
我馆1974年至1977年配合农田基本建设,在毫县城南郊一带清理了若干古墓葬,出土一批文物,从而获得汉魏时期曹操宗族的一些线索。现将有关的五座古墓葬发掘清理资料介绍于后,供研究参考。
关键词 曹操 字砖 古墓葬 宗族 楔形砖 中室 前室 装饰品 汉魏时期 石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