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基督教正在快速衰落——关于美国不断变化的宗教图景的最新情况
1
作者 韩琪 《科学与无神论》 2023年第6期111-118,共8页
一、美国的宗教图景正在快速变化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在2018年和2019年进行了电话调查。当被问及宗教信仰时,65%的美国成年人称自己为基督徒(Christians),这在过去十年中下降了1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无宗教归属(religiously unaffiliated)... 一、美国的宗教图景正在快速变化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在2018年和2019年进行了电话调查。当被问及宗教信仰时,65%的美国成年人称自己为基督徒(Christians),这在过去十年中下降了1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无宗教归属(religiously unaffiliated)的人口比例,包括将他们的宗教身份描述为无神论者、不可知论者或“没有什么特别”(“nothing in particular”)的人,现在为26%,高于2009年的17%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归属 不可知论 无神论者 基督徒 皮尤研究中心 宗教身份
原文传递
“籍先知以设譬”:《天路历程》的寓言与班扬的宗教身份
2
作者 陈西军 《世界宗教文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8-166,共9页
《天路历程》中的寓言将班扬与激进分子和国教徒区分开来。激进分子抹杀了清教教义中永世和今世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滥用简明直白和经验的原则来解读《圣经》中的寓言,激起了轩然大波。班扬“籍先知以设譬”,强调寓言是在今世表达永世... 《天路历程》中的寓言将班扬与激进分子和国教徒区分开来。激进分子抹杀了清教教义中永世和今世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滥用简明直白和经验的原则来解读《圣经》中的寓言,激起了轩然大波。班扬“籍先知以设譬”,强调寓言是在今世表达永世真理的手段,是他清教身份的载体。以帕克为代表的国教徒认为寓言与国教主张的语言机制背道而驰,班扬为寓言辩解表明了他的不从国教者身份。《天路历程》赋予了穷人获取和传播永世真理的优越感,说明寓言是班扬穷人身份的标志。这三种身份相互关联,构成了班扬完整的宗教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寓言 《天路历程》 宗教身份 班扬
原文传递
书主、抄书人与宗教身份:牛津大学图书馆藏瑶族文献题记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徐菲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9-164,共6页
牛津大学图书馆藏瑶族文献题记,主要记述写本的书主信息、抄写时间、抄书人姓名、抄书人的宗教身份、抄写地点、抄写目的、抄书费用等。通过对瑶族文献题记的书写位置、结构类型、题记内容等信息的分析,探讨瑶族文献题记的书写形态和自... 牛津大学图书馆藏瑶族文献题记,主要记述写本的书主信息、抄写时间、抄书人姓名、抄书人的宗教身份、抄写地点、抄写目的、抄书费用等。通过对瑶族文献题记的书写位置、结构类型、题记内容等信息的分析,探讨瑶族文献题记的书写形态和自身特点。试图呈现牛津大学图书馆藏瑶族写本题记的基本形貌,以增强学界对海外瑶族文献的认识,拓展海外瑶族文献研究领域,为中国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研究提供新的材料与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抄书 牛津大学图书馆 题记 文献研究 瑶族 写本 少数民族 宗教身份
原文传递
清初一个开封犹太人宗教文化身份的认同——开封著名犹太人赵映乘考述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广军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78-183,共6页
开封犹太人从儒业举的士子在清初犹太人中已形成相对数量的群体,他们循儒之途中所尊奉的汉俗和儒家主流文化对犹太族汉化的影响至关重要。在这些犹太人儒家士子中尤其以赵氏家族中的赵映乘最具代表性,其影响也最大,所以对其生平的考述... 开封犹太人从儒业举的士子在清初犹太人中已形成相对数量的群体,他们循儒之途中所尊奉的汉俗和儒家主流文化对犹太族汉化的影响至关重要。在这些犹太人儒家士子中尤其以赵氏家族中的赵映乘最具代表性,其影响也最大,所以对其生平的考述亦可作为分析开封儒家士子在犹太人族群中的作用。用方志记载材料可以分析儒家主流文化以及汉俗文化对开封犹太人族群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封犹太人 赵映乘 文化身份 宗教身份
原文传递
佛教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翻译情状与身份建构
5
作者 刘珍珍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106-110,共5页
域外宗教进入中国文化语境时,为了构建自身的宗教身份并实现本土化历程,藉由翻译积极地与本土"儒、道"两家思想进行会话。其中,佛教翻译活动经历了从"质朴"到"格义"再到"废译"的过程。这种翻... 域外宗教进入中国文化语境时,为了构建自身的宗教身份并实现本土化历程,藉由翻译积极地与本土"儒、道"两家思想进行会话。其中,佛教翻译活动经历了从"质朴"到"格义"再到"废译"的过程。这种翻译策略的转变与其传播历程以及传播时所处的中国文化语境的历时情状密切相关。从"质朴"到"格义"的翻译策略转变源于宗教扩散性以及本土化的需求,而从"格义"到"废译"的翻译策略转变则源于宗教身份独立之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情状 宗教身份 域外宗教 宗教认同
下载PDF
莲花生大师造像艺术特征及其政治需要 被引量:1
6
作者 韩冰 《首都博物馆论丛》 2015年第1期268-273,共6页
莲花生大师,印度高僧,藏传佛教的开创人。相较其他上师造像,其造像,艺术特征鲜明,辨识度强。本文结合史料文献和首都博物馆馆藏造像特征,从宗教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视野,探究其艺术特征背后的宗教身份,进而思考其宗教身份的政治需要。
关键词 莲花生 艺术特征 宗教身份 政治需要
原文传递
明清嶗山全真教的神明信仰及宗教身份
7
作者 秦國帥 《全真道研究》 2015年第1期245-269,共25页
金元時期,全真教在宋德方、秦志安的首倡之下形成了自身獨具特色的以五祖、七真爲核心的神明信仰系統和譜系,並假由元世祖至元六年和元武宗至大三年的兩通褒封詔書而在教内、教外獲得普遍認可。然而,入明以後,以嶗山太清宫和馬山玉皇宫... 金元時期,全真教在宋德方、秦志安的首倡之下形成了自身獨具特色的以五祖、七真爲核心的神明信仰系統和譜系,並假由元世祖至元六年和元武宗至大三年的兩通褒封詔書而在教内、教外獲得普遍認可。然而,入明以後,以嶗山太清宫和馬山玉皇宫爲例,全真教的這種信仰系統却在地方社會及道衆中遭到有意無意的忽視。相反,祖師崇拜、内丹修煉以及命名系統這三種制度性因素却仍舊在維持著嶗山全真道士的宗教身份。儘管地方民衆會因自身需求及所處的社會環境而將不同的社會身份加諸全真道士之上,然而,由制度性因素構成的宗教身份却並未發生根本性的改變,而仍舊與金元時期的全真教有著很强的連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會身份 宗教身份 祖師崇拜 内丹修煉 命名系統
原文传递
往复于其“实”所是与其“欲”所是——论《送冰人来了》中自由价值下的身份破裂
8
作者 魏衍学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38-141,共4页
奥尼尔的经典之作《送冰人来了》是一部阐释价值体系更迭中个人身份破裂的悲剧。剧中,美国梦破灭的酒徒们被物化隔离,正不可逆转地滑向荒诞虚无的深渊。他们试图超越、割裂传统,走向荒诞带来的阵痛,却在其实所是与其欲所是的错位中破裂... 奥尼尔的经典之作《送冰人来了》是一部阐释价值体系更迭中个人身份破裂的悲剧。剧中,美国梦破灭的酒徒们被物化隔离,正不可逆转地滑向荒诞虚无的深渊。他们试图超越、割裂传统,走向荒诞带来的阵痛,却在其实所是与其欲所是的错位中破裂了身份。一方面,面对不堪的其实所是,他们狂饮作乐,长梦不醒,勾勒出一个美好的其欲所是,以白日梦自欺的维护着主客体自我的省识与统一,社会身份因而趋向破裂;另一方面,他们通过废弃上帝解除了枷锁和负罪感,追逐绝对的自由却被自由所奴役,在这一悖论中,他们丧失了信仰,宗教身份走向破裂。剧末,狂欢的酒徒实现了对痛苦的抗拒。拒绝痛苦即接受荒诞,在非理性的狂欢中,酒徒们的个人身份完全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身份 宗教身份 《送冰人来了》 奥尼尔 美国戏剧
下载PDF
从宗教身份到日常道德伦理——儒家文化的现代性转换
9
作者 詹文理 张贻发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79-82,共4页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入侵,促使儒家文化艰难地开始了百余年来的"现代性"转换。正是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示例作用,启示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提出儒家文化的"宗教身份"问题。新儒家针对现代性进程之中暴露出来的文...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入侵,促使儒家文化艰难地开始了百余年来的"现代性"转换。正是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示例作用,启示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提出儒家文化的"宗教身份"问题。新儒家针对现代性进程之中暴露出来的文化问题和伦理问题,指出了儒家文化对于现代性的疗救作用。全球化为儒家文化的现代性转换提供了当代契机,儒家文化现代性转换的具体进路在于:第一,排除掉儒家文化的"宗教身份"这一思考路径。第二,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性建设过程之中,儒家文化必须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为当代中国的道德伦理建设提供文化资源和社会秩序模式,才能在道德伦理重构中具备现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文化 现代性转换 宗教身份 日常道德伦理 新儒家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社会秩序视角下身份与“传”教者的集体图腾——以初信栽培会为例
10
作者 那瑛 姚忠玲 《魅力中国》 2014年第14期40-40,43,共2页
基督教“传”教者在现今意义上不止在语言上,还在行动上进行“传”教。初信栽培会,是一种群体场域上进行的群体性“传”教行为,其形式倾向于娱乐性质,样式多样化。在这个活动中,信徒具有明显的宗教身份,在教堂里呈现出比较明显的... 基督教“传”教者在现今意义上不止在语言上,还在行动上进行“传”教。初信栽培会,是一种群体场域上进行的群体性“传”教行为,其形式倾向于娱乐性质,样式多样化。在这个活动中,信徒具有明显的宗教身份,在教堂里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群体性“传”教身份,加之场域的神圣性与活动的“传”教色彩渲染.出现了类似“图腾”的情况。这种聚会时信徒“传”教身份和“传”教热情就起到“升腾”的作用,信徒体验到一种群体“欢腾”,感情积累逐渐犀重。信徒的信仰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受政府管治的,因为关系到社会秩序的安稳,本文试图从社会秩序的视角下分析“传”教者的群体性宗教身份,考察在初信栽培会中的集体图腾。信徒身份在群体活动中达到“升腾”,但走出教堂这个场域又回归理性,进而揭示该活动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教者 图腾 宗教身份 群体性
下载PDF
民族运动视野下英印穆斯林宗教身份的构建——以基拉法特运动(1918—1924)为例
11
作者 陈邹斌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83-89,共7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伊斯兰世界面临着西方列强“领土蚕食”的现实威胁。作为回应,泛伊斯兰主义逐渐兴起。在印度,原本游离于政治舞台的穆斯林宗教人士获得了重新崛起的历史机遇。“一战”爆发后“哈里发问题”的出现,使得印度穆斯林宗教...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伊斯兰世界面临着西方列强“领土蚕食”的现实威胁。作为回应,泛伊斯兰主义逐渐兴起。在印度,原本游离于政治舞台的穆斯林宗教人士获得了重新崛起的历史机遇。“一战”爆发后“哈里发问题”的出现,使得印度穆斯林宗教界、知识界与印度教徒联手发动了基拉法特运动。这场运动对印度穆斯林民族运动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它第一次让“伊斯兰宗教议题”转变为“民族运动议题”,并为印度穆斯林宗教身份的构建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印穆斯林 民族运动 宗教身份 基拉法特运动
下载PDF
以基督大爱的视角解构《宠儿》人物的宗教身份
12
作者 罗毅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60-63,共4页
宗教是人类文化的发端,它是人类文化的一种呈现符号,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宗教构建着一个民族的独特身份。"林中空地"是一处独特的空间,以其特殊的宗教仪式构建着一个黑人族群的宗教身份。白人集团——"空间表征"... 宗教是人类文化的发端,它是人类文化的一种呈现符号,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宗教构建着一个民族的独特身份。"林中空地"是一处独特的空间,以其特殊的宗教仪式构建着一个黑人族群的宗教身份。白人集团——"空间表征"的构想者和书写者——以基督大爱的名义,介入黑人的空间,规训社会空间的秩序。于是,基督大爱完成了《宠儿》中黑人们的宗教身份的解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宠儿》 宗教身份 解构 基督
下载PDF
宗派、宗风与北宋中后期曹洞宗的传承
13
作者 李熙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4-46,共13页
关于义青受法远之托继嗣警玄的故事主要受法远、义青一系说法的影响,并因北宋后期曹洞宗的复兴而得到进一步渲染和强调。从灯录、笔记等的记载来看,没有证据表明警玄无嗣或均先于警玄去世。而从法远与灯录编纂者的交往、与警玄弟子的交... 关于义青受法远之托继嗣警玄的故事主要受法远、义青一系说法的影响,并因北宋后期曹洞宗的复兴而得到进一步渲染和强调。从灯录、笔记等的记载来看,没有证据表明警玄无嗣或均先于警玄去世。而从法远与灯录编纂者的交往、与警玄弟子的交往、对当时丛林师承惯例的了解、为人和年龄、以曹洞宗脉付义青与警玄去世之间的时间距离等因素来看,他将更晚出现的传承危机改换到警玄的时代,虽不尽符合史实但却完全可能符合警玄关于传承危机的预见、忧虑和传承曹洞宗风的意图。从义青礼祖塔、阅大藏、兼传曹洞临济宗风、强调自己与曹洞宗祖师的关联、宣扬法远以"宗法"识人等行为来看,他也在有意识地证明其正宗传人的身份。尽管宗派、宗风对于曹洞宗的复兴不起关键作用,但对于确定义青一系的宗教身份却至关重要,尤其在曹洞宗复兴过程中丛林内外对义青颇多质疑的情况下。在此背景下,与曹洞宗渊源颇多的僧史家惠洪不仅通过皮履、直裰等信物证明义青以降曹洞宗是"正脉",而且采取了证明其为正宗的其他途径:为其世系寻求更有道望的宗祖,为颇为兴盛的法成一系篡改信衣的传授对象,并通过伪托古人的《宝镜三昧》等证明曹洞宗风乃"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洞宗 宗派 宗风 正宗传承 宗教身份
原文传递
一个事件,三重事实——雷蒙·潘尼卡论跨文化身份 被引量:3
14
作者 思竹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6-63,共8页
身份问题在多宗教、多文化的当今世界既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新颖的问题,其新颖性在于它具有一种跨文化身份或者多宗教身份的可能性。当代重要思想家雷蒙·潘尼卡以其穿越多个传统的人生经验对此展开了探讨,他从身份本身开始讨... 身份问题在多宗教、多文化的当今世界既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新颖的问题,其新颖性在于它具有一种跨文化身份或者多宗教身份的可能性。当代重要思想家雷蒙·潘尼卡以其穿越多个传统的人生经验对此展开了探讨,他从身份本身开始讨论,着重指出身份是一个没有穷尽的探索过程,当今世界,特定身份的理解更是面临一种突变。从多元论理解出发,潘尼卡对跨文化身份或多宗教身份的含义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的看法,指出它不是某种复合身份,而是完备兼具的多种身份,它的可能性意味着三重事实:历史的维新、形而上学的挑战和宗教的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身份 宗教身份 多元论
下载PDF
诺贝尔奖得主的宗教信仰状况
15
作者 文刀 《贵州民族与宗教》 2002年第4期39-39,共1页
诺贝尔奖是世界著名的瑞典化学家A·诺贝尔(1833.10-1896.12)在临终前立下遗嘱,将其财产的大部分(主要来自炸药的发明)约315l克朗(相当于现今的l亿美元)作为科学奖励基金,每年将所得利息奖给在上一年中赋予人类最大贡献的人的... 诺贝尔奖是世界著名的瑞典化学家A·诺贝尔(1833.10-1896.12)在临终前立下遗嘱,将其财产的大部分(主要来自炸药的发明)约315l克朗(相当于现今的l亿美元)作为科学奖励基金,每年将所得利息奖给在上一年中赋予人类最大贡献的人的一项世界性奖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奖得主 宗教信仰 宗教身份 科学艺术 科学事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