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民族主义的缘起及主要特征 被引量:13
1
作者 郭洪纪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3期37-44,共8页
民族主义的次元系统包括了政治民族主义、经济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的多层面义理,其中,文化民族主义始终作为主体性的架构,用以维系族体的价值、伦理及文化取向。在一定意义上,文化民族主义强调国家的地缘性及族体的亲合性,所以... 民族主义的次元系统包括了政治民族主义、经济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的多层面义理,其中,文化民族主义始终作为主体性的架构,用以维系族体的价值、伦理及文化取向。在一定意义上,文化民族主义强调国家的地缘性及族体的亲合性,所以,土地的根源和共同的祖先构成了民族价值的核心。随着后冷战时代的到来,文化民族主义正在悄然兴起,并重新得到伪装,在当今世界发挥重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体意识 宗教社群 民族国家 政治民族主义 经济民族主义 文化民族主义 文明冲突
下载PDF
上海代天宫:新都市生活中的宗教社群形式
2
作者 何善蒙 盧涵 《中国俗文化研究》 2018年第1期107-117,共11页
從歷史的角度來說,宗教在人類社會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是伴隨著人類社會不斷發展而不斷為人提供新的形式的精神歸宿。現代社會轉型,是社會發展史上最大形式的變革,傳統宗教在當前社會中面臨了諸多的挑戰,宗教似乎有一種離世俗生活... 從歷史的角度來說,宗教在人類社會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是伴隨著人類社會不斷發展而不斷為人提供新的形式的精神歸宿。現代社會轉型,是社會發展史上最大形式的變革,傳統宗教在當前社會中面臨了諸多的挑戰,宗教似乎有一種離世俗生活越來越遠的趨勢,@似乎也就是馬克斯·韋伯所謂的'世界的解魅'。當然,按照韋伯的說法,與'解魅'的過程相適應的是,宗教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其影響力逐漸削減並最終集中地表現在個人信仰層面,屬於私人領域。那麼,在私人的領域,在信仰的層面,現代宗教又將會以何種形式繼續發揮其在現實社會生活中的作用?本文以上海代天宮為例,呈現了一種在都市生活氛圍下的新的宗教社群形式,認為@種社群形式的宗教信仰形式,可能在一定意義上可以為現代人的宗教生活提供一種新的嘗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代天宫 都市生活 宗教社群
原文传递
厦门外籍基督徒教师的宗教活动研究
3
作者 吕云芳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7-74,共8页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外籍教师的队伍不断壮大。外籍教师是一个通过对中国青年学生进行教育,进而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独特影响的特殊群体,但迄今尚未引起学术界的足够关注。外籍教师中信仰基督教的人较多,他们带着自己的信仰来到中国,与...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外籍教师的队伍不断壮大。外籍教师是一个通过对中国青年学生进行教育,进而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独特影响的特殊群体,但迄今尚未引起学术界的足够关注。外籍教师中信仰基督教的人较多,他们带着自己的信仰来到中国,与一般移民不同的是,他们不仅要保持信仰,还想通过宗教信仰这一纽带在中国社会拓展空间。厦门外籍基督徒教师的宗教活动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外籍社群内部的宗教活动,活动的参与者还包括非教师的外籍人士;二是以宗教为桥梁发展与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关系的活动。他们在中国拓展信仰空间的活动将引发深层次的社会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门外籍基督徒教师 宗教社群 信仰空间
原文传递
走向集体沸腾:涂尔干论宗教社群仪式的建构
4
作者 高进 刘聪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3,共8页
宗教社群仪式是涂尔干宗教社会学研究全面而深刻的命题。宗教借助图腾等符号象征,表达情感认知、维持群体生活和凝聚社群力量。通过仪式展演表达情绪行为,通过积极膜拜强化周期行为,通过生活仪轨规训苦行禁忌,在宗教膜拜中传递社群精神... 宗教社群仪式是涂尔干宗教社会学研究全面而深刻的命题。宗教借助图腾等符号象征,表达情感认知、维持群体生活和凝聚社群力量。通过仪式展演表达情绪行为,通过积极膜拜强化周期行为,通过生活仪轨规训苦行禁忌,在宗教膜拜中传递社群精神情感。在宗教社群仪式中区分神圣与世俗,引导与维系社群认同,显化与表露情感信仰,实现集体共同体的共鸣与沸腾,从而揭示宗教的本质是以神圣的形式存在于神圣之中。涂尔干关于宗教社群仪式的论述对于解释宗教社会学现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尔干 宗教社群仪式 集体沸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