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50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仰的力量:宗教有利于创业吗? 被引量:208
1
作者 阮荣平 郑风田 刘力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1-184,共14页
传统创业理论一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宗教。基于CGSS(2006—2010)数据,本文从微观层面考察了宗教信仰对个体创业选择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无宗教信仰者而言,有宗教信仰者创业的概率更大。使用历史上省级层面宗教活动场所... 传统创业理论一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宗教。基于CGSS(2006—2010)数据,本文从微观层面考察了宗教信仰对个体创业选择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无宗教信仰者而言,有宗教信仰者创业的概率更大。使用历史上省级层面宗教活动场所作为工具变量,纠正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这一正向影响依然存在。这一正向影响存在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宗教信仰改变了创业偏好,同时宗教组织所构建的社会资本放松了创业约束。此外,宗教对自雇层面创业的影响还存在一个作用机制,即由于宗教与现代教育之间潜在的冲突性,导致信徒人力资本投资下降,无法在劳动市场就业,被迫选择自雇型创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创业 社会资本 偏好 人力资本
原文传递
论韩愈 被引量:132
2
作者 陈寅恪 《历史研究》 1954年第2期105-114,共10页
古今论韩愈者衆矣,誉之者固多,而讥之者亦不少,讥之者之言则昌黎所谓『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者,(昌黎集伍调张籍诗。)不待赘辩,即誉之者亦未中肯綮。今出新意,仿僧徒诠释佛经之体,分为六门,以证明昌黎在唐代文化史上之特殊地位。至... 古今论韩愈者衆矣,誉之者固多,而讥之者亦不少,讥之者之言则昌黎所谓『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者,(昌黎集伍调张籍诗。)不待赘辩,即誉之者亦未中肯綮。今出新意,仿僧徒诠释佛经之体,分为六门,以证明昌黎在唐代文化史上之特殊地位。至昌黎之诗文为世所习诵,故略举一二,藉以见例,无取详备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徒 文化史 特殊地位 宗教 政治 佛教史 排斥 道教 韩愈 道士
原文传递
礼物交换作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被引量:79
3
作者 汲喆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5,共25页
通过对礼物交换的研究,莫斯不仅超越了涂尔干理论中神圣—社会与凡俗—个体的二元对立,而且说明了道德行为兼具的可求性与强制性,揭示了社会纽带建构与存续的逻辑,从而进一步回答了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所关注的"人性/社会如何可能&q... 通过对礼物交换的研究,莫斯不仅超越了涂尔干理论中神圣—社会与凡俗—个体的二元对立,而且说明了道德行为兼具的可求性与强制性,揭示了社会纽带建构与存续的逻辑,从而进一步回答了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所关注的"人性/社会如何可能"的问题。与此同时,当代的研究还表明,礼物范式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宗教之不可化约的独特属性,即涂尔干所说的宗教所具有的"自成一类的力"。在一定意义上,莫斯的《礼物》是对涂尔干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的答复或重写,而礼物交换就是宗教生活的一种基本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尔干 莫斯 礼物 人性 宗教
原文传递
法律信仰批判 被引量:71
4
作者 范愉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7,共8页
中国法学界的"法律信仰"命题,是对美国学者伯尔曼有关法与信仰(宗教)之关系论述的误解,这种理论对中国社会影响很深,并导致了法律界的一系列错误观念。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对这一命题进一步进行反思和批判。理论分析与实证研... 中国法学界的"法律信仰"命题,是对美国学者伯尔曼有关法与信仰(宗教)之关系论述的误解,这种理论对中国社会影响很深,并导致了法律界的一系列错误观念。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对这一命题进一步进行反思和批判。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表明,法律不能被信仰;我国建立法治的途径不能依赖法律信仰,而应是加强法与社会的沟通,增加法的现实性、可行性、合理性与正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信仰 宗教 法与社会
下载PDF
风险、社会保障与农村宗教信仰 被引量:77
5
作者 郑风田 阮荣平 刘力 《经济学(季刊)》 2010年第2期829-850,共22页
遵循理性选择研究范式,本文研究了农村社会保障与农村信教行为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风险是宗教选择和宗教参与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目前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对信仰量变有显著影响,但对信仰质变尚不够构成显著影响;"新农合"的开... 遵循理性选择研究范式,本文研究了农村社会保障与农村信教行为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风险是宗教选择和宗教参与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目前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对信仰量变有显著影响,但对信仰质变尚不够构成显著影响;"新农合"的开展能够有效地降低农村宗教信仰的增长速度。这些结果可以对农村"宗教热"现象进行解释:世俗社会对于农村居民所面临风险的不作为或者弱作为,是宗教在农村颇具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 社会保障 宗教
原文传递
论儒教的形成 被引量:64
6
作者 任继愈 《中国社会科学》 1980年第1期61-74,共14页
本文论述了儒家逐渐演化为儒教的过程:从汉代董仲舒开始至宋明理学的建立,经历了千余年的时间,面形成"不具宗教之名而有宗教之实的儒教"。作者在论证了儒教的形成之后,指出:不可把春秋时期作为教育家、思想家的孔子和尔后被... 本文论述了儒家逐渐演化为儒教的过程:从汉代董仲舒开始至宋明理学的建立,经历了千余年的时间,面形成"不具宗教之名而有宗教之实的儒教"。作者在论证了儒教的形成之后,指出:不可把春秋时期作为教育家、思想家的孔子和尔后被儒教奉为教主的孔子混为一谈。说孔子必须打倒是不对的。说儒教应该废除则是应该的;因为它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是灾难、是桎梏、是毒瘤,它是封建宗法专制主义的精神支柱,是使中国人民长期愚昧落后、思想僵化的总根源,也是阻碍我国现代化的极大的思想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教 儒家 宗教 孔子 封建宗法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 宋明理学 中国人民 精神支柱 董仲舒
原文传递
对大学生宗教暧昧现象的透视 被引量:54
7
作者 赵斌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13-15,共3页
实际昭示 ,大学生中一定程度地存在宗教暖昧现象。这里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成因 ,并廓清了对此问题上的一些模糊片面的观点 ,最后简要提出了学校教育引导的工作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学校教育 现象 工作对策 实际 引导 观点 宗教 存在 透视
全文增补中
慈善基金会缘何兴盛于美国 被引量:41
8
作者 李韬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2-146,共15页
美国的慈善基金会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影响之广,是任何其他国家的慈善基金会所不可比拟的。慈善基金会之所以兴盛于美国有其独特历史、宗教、文化和社会与时代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造就了一批百万富翁,他们积聚... 美国的慈善基金会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影响之广,是任何其他国家的慈善基金会所不可比拟的。慈善基金会之所以兴盛于美国有其独特历史、宗教、文化和社会与时代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造就了一批百万富翁,他们积聚了巨额的财富,这为他们创办大型善慈基金会奠定了物质基础;美国文化与宗教中鼓励捐赠、谴责贪婪的传统成为这些百万富翁创办慈善基金会的内驱力;当时的政治形势,尤其是“进步主义”和“黑幕揭发”运动及国际工人运动的高涨,是促使富翁们出钱财创办慈善基金会的外驱力。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催生了美国的现代慈善基金会。慈善基金会作为美国社会和政治生活中一个重要的行为体,对美国内政外交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基金会 美国 宗教 时代背景 社会文化 政治
原文传递
公共文化供给的宗教信仰挤出效应检验——基于河南农村调查数据 被引量:57
9
作者 阮荣平 郑风田 刘力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2-85,共14页
基于世俗化理论和宗教经济理论以及宗教精神合作社假说,本文研究了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与农村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基于村级和农户调查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村庄而言,公共文化供给增加能够显著降低村庄内的信教比重;对于农户而言,公共... 基于世俗化理论和宗教经济理论以及宗教精神合作社假说,本文研究了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与农村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基于村级和农户调查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村庄而言,公共文化供给增加能够显著降低村庄内的信教比重;对于农户而言,公共文化供给能够显著降低农户的宗教选择概率和宗教参与程度。这说明,公共文化供给对宗教信仰具有挤出效应。这一结果可以对目前农村"宗教热"现象进行解释,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长期缺乏是农村"宗教热"兴起的推力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公共文化 宗教 挤出效应
原文传递
宋代宗教的世俗化与平民化 被引量:48
10
作者 刘浦江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7-128,共12页
本文从宗教社会史的角度阐释了唐宋时代的社会变革。唐代是佛教和道教的全盛时期 ,而自唐末五代以后 ,佛、道二教均趋于世俗化和平民化。佛教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唐代义学宗派的衰落和新禅宗的崛起 ,以及佛教前所未有的社会影响。道教的变... 本文从宗教社会史的角度阐释了唐宋时代的社会变革。唐代是佛教和道教的全盛时期 ,而自唐末五代以后 ,佛、道二教均趋于世俗化和平民化。佛教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唐代义学宗派的衰落和新禅宗的崛起 ,以及佛教前所未有的社会影响。道教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神仙信仰的动摇、内丹术取代外丹术 ,以及南宋金元时期新道教的兴盛 ,道教从上层社会走向民间社会 ,民众道教成为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宗教 平民化 佛教 道教 神仙信仰
原文传递
为什么说中国哲学是深层生态学 被引量:44
11
作者 蒙培元 《新视野》 CSSCI 2002年第6期42-46,共5页
关键词 中国哲学 生态学 “仁” “生” 宗教 特殊主义 普遍主义
下载PDF
世俗的朝圣:西藏旅游体验研究 被引量:53
12
作者 崔庆明 徐红罡 杨杨 《旅游学刊》 CSSCI 2014年第2期110-117,共8页
西藏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然而对西藏旅游体验具体的微观研究却相对缺乏。文章通过对西藏旅游者的深度访谈,来探讨他们的旅游体验。游客往往将西藏想象成一种神圣之地,西藏的旅游体验对于游客而言也具有神圣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西藏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然而对西藏旅游体验具体的微观研究却相对缺乏。文章通过对西藏旅游者的深度访谈,来探讨他们的旅游体验。游客往往将西藏想象成一种神圣之地,西藏的旅游体验对于游客而言也具有神圣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游客对自然、宗教和藏族人的体验上。西藏纯净的自然可以净化游客的心灵,让他们联想到远离喧嚣的生活。西藏的寺庙和朝拜的信徒营造出一种虔诚而神圣的氛围,让游客内心备受震动。看到藏民的执着和虔诚,游客心中会产生一种满足感。而藏民淳朴的为人处世的方式更让游客感到一种自己社会所缺失了的真实。西藏的神圣不在于游客对其宗教的信仰上,而在于其社会文化意义,西藏提供了游客日常生活所缺失的自然与人文,满足了游客的精神需求。西藏的旅游体验与其说是宗教朝圣,毋宁说是一种世俗的朝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旅游体验 自然 宗教 世俗的朝圣
下载PDF
从以天论德看儒家道德的宗教作用 被引量:46
13
作者 杨泽波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49,共11页
现在很多学者均认同这样一个观点:儒学不是典型的宗教,却有着宗教的作用。儒学之所以有如此奇特的现象,奥秘在于儒学有一个独特的天论传统。自西周初期统治者为寻求政治合法性而“以德论天”以来,春秋战国之际的天仍然具有伦理宗教的余... 现在很多学者均认同这样一个观点:儒学不是典型的宗教,却有着宗教的作用。儒学之所以有如此奇特的现象,奥秘在于儒学有一个独特的天论传统。自西周初期统治者为寻求政治合法性而“以德论天”以来,春秋战国之际的天仍然具有伦理宗教的余韵,当儒家沿着思维的惯性“以天论德”即将道德的终极根源推给上天之后,其道德便不可避免地染上了宗教的色彩。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宗教性是通过儒家心性之学中仁性一层实现的,将仁性的根源归给上天,仁性因为天的超越性而赋予了类似宗教的作用和力量,具有了强大的动能,进而保证理性自身就是实践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道德 宗教 以天论德
原文传递
变化中的价值观:经济发展与政治变迁 被引量:44
14
作者 罗纳德.英格尔哈特 黄语生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CSSCI 1996年第3期7-31,3,共26页
正如现代化理论所言,经济发展、文化变迁和政治变化之间相互关联,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预测其发展。但现代化发展并不是线性的。先进的工业社会发展的主导方向最近25年来所发生的显著变化,可以称为“后现代化”而不仅仅是“现代化”。我们... 正如现代化理论所言,经济发展、文化变迁和政治变化之间相互关联,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预测其发展。但现代化发展并不是线性的。先进的工业社会发展的主导方向最近25年来所发生的显著变化,可以称为“后现代化”而不仅仅是“现代化”。我们对1990—1991年进行的《世界价值观调查》所获资料——它采自43个国家,涵盖全世界人口的70%,以及各国不同的经济和政治类型——进行了分析,从而发现了一致性的文化模式的存在。这些模式与特定社会的经济增长率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发现,人们所熟悉的工业化和社会动员综合症候联系于从传统价值观向法理价值观的稳定转变,而这既可能导致民主,也可能导致专制。但是,先进的工业社会的出现,促进了短缺价值观向后现代价值观的转变。在此过程中,从妇女享有平等权利到民主政治制度等种种特征均越来越有可能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价值观 政治变迁 后物质主义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化 后现代价值观 变项 新教 宗教 哈特
原文传递
当今世界教育私营化特点探析 被引量:28
15
作者 曲恒昌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1-47,共7页
本文对教育私营化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归纳和分析了当今教育私营化的九大特征:普遍性、同期性、多样性、企业直接参与、营利性、政府支持、法律保障、理论开路、宗教影响减弱。
关键词 教育私营化 世界教育事业 21世纪 多样性 宗教 营利性 法律保障 普遍性 同期性
下载PDF
中国农村非正式社会保障供给研究——基于宗教社会保障功能的分析 被引量:49
16
作者 阮荣平 刘力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6-57,187-188,共12页
在政府、市场等正式社会保障供给主体尚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究竟是由谁来供给的呢?基于全国60村的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农村中一类重要但经常被忽视的非正式组织——宗教——的社会保障功能的存在性及发生机制。研究... 在政府、市场等正式社会保障供给主体尚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究竟是由谁来供给的呢?基于全国60村的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农村中一类重要但经常被忽视的非正式组织——宗教——的社会保障功能的存在性及发生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宗教对财产赠与、劳动给与、借贷施与、财产汲取、劳动汲取、借贷接受等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宗教社会保障功能的存在;宗教社会保障的组织效应远远大于其信仰效应,说明宗教对社会保障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组织效应而非信仰效应。这些结果有助于解释中国农村当前正在发生的"宗教热"以及"宗教与政府的替代效应"等现象,同时对遏制极端宗教组织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政策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社会保障 宗教 农村
原文传递
剖析我国的"宗教旅游热 被引量:39
17
作者 曹绘嶷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219-223,共5页
从我国特殊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入手,分析了"宗教旅游热"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 宗教 旅游 经济 文化
下载PDF
灾难的仪式意义与历史记忆 被引量:44
18
作者 范可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28-39,共12页
灾难的仪式化建构是权力和其他政治势力为其合法性立言和进行社会动员的有效手段。所以,灾难发生的地点以及灾难发生之前与之后的时间可以被视为一个场域,它不仅为各种政治与非政治势力与组织提供特定的社会与政治的话语空间,而且还可... 灾难的仪式化建构是权力和其他政治势力为其合法性立言和进行社会动员的有效手段。所以,灾难发生的地点以及灾难发生之前与之后的时间可以被视为一个场域,它不仅为各种政治与非政治势力与组织提供特定的社会与政治的话语空间,而且还可以成为政治资源为不同势力所利用。在这个空间里,权力与传媒之间的共谋将直接对日后有关灾难的记忆产生影响。呈现在这种共谋语境中的历史记忆,难以全面、如实地反映客观真实的历史瞬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难 权力 仪式 宗教 群集 历史记忆
下载PDF
我国面临的恐怖主义及情报反恐研究 被引量:43
19
作者 王沙骋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1,共11页
我国面临的恐怖主义成因包括宗教成因、民族成因与文化成因。有效的情报反恐,需要我国进行反恐情报立法,构建全民反恐信息共享环境,并增强情报反恐软实力。提高我国的情报反恐水平,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情报反恐观念,明确情报反恐改革的... 我国面临的恐怖主义成因包括宗教成因、民族成因与文化成因。有效的情报反恐,需要我国进行反恐情报立法,构建全民反恐信息共享环境,并增强情报反恐软实力。提高我国的情报反恐水平,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情报反恐观念,明确情报反恐改革的原则和重点,并采取适当的情报反恐改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主义 情报反恐 宗教 民族 文化
下载PDF
近代中国学校体育思想寻踪 被引量:27
20
作者 李建军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11,共3页
本文试图从历史的角度探寻近代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流和源。为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现代学校体育思想提供研究基础和参考。我们了解到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1864-1903),我国学校体育可以感受到裴斯塔洛齐那种宗教之爱和自然主义体育思想... 本文试图从历史的角度探寻近代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流和源。为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现代学校体育思想提供研究基础和参考。我们了解到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1864-1903),我国学校体育可以感受到裴斯塔洛齐那种宗教之爱和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存在,中国传统教育和体育思想也深入其中;1902-1911年政治上的激荡和社会需要使军国民教育和体育思想占主导地位;1912-1929年是中国近代学校体育思想日渐成熟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传统教育 军国民教育 近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