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4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儒家“圣人”观念的早期形态及其变异
被引量:
18
1
作者
王中江
《中国哲学史》
CSSCI
1999年第4期27-34,共8页
关键词
圣人
“圣”
先秦儒家
早期形态
理想人格
王阳明
“圣火”
宋明
道学
孟子
人格境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佛教在藏地与汉地本土化历史之再考察
被引量:
10
2
作者
班班多杰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7-178,209,共22页
由于汉、藏本土文化的内容结构使然,传入两地的大乘佛教在与本地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中出现"由苯入佛,融苯归佛,反客为主"和"由儒入佛,融佛归儒,客随主便"的不同结果。藏传佛教强调佛教的出世关切,经历了从苯教安乐...
由于汉、藏本土文化的内容结构使然,传入两地的大乘佛教在与本地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中出现"由苯入佛,融苯归佛,反客为主"和"由儒入佛,融佛归儒,客随主便"的不同结果。藏传佛教强调佛教的出世关切,经历了从苯教安乐地界、苦难地界、天神境界到佛教密宗的即身成佛再到显宗的三士道的转换过程,可概括为素朴的神秘境域与精巧的超验形上学。汉地佛教则注重佛教的现实关怀,经历了从禅宗到宋明道学再到人间佛教以至居士化佛教的演变轨迹,可称为祛魅化过程和脱脂化现象。深刻反思和认真总结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对外来文化的本土化、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以及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汉地佛教
苯教
宋明
道学
本土化
原文传递
通论道学
被引量:
7
3
作者
冯友兰
《中国社会科学》
1986年第3期55-64,共10页
本文从宋明道学(或称理学)与孔孟、玄学、禅宗的联系的角度,阐明道学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并从比较哲学的观点,指出道学的特点是以日常生活中道德行为的积累来解决殊相与共相、主观与客观这两大基本矛盾,这是道学对于人类理智的发展和...
本文从宋明道学(或称理学)与孔孟、玄学、禅宗的联系的角度,阐明道学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并从比较哲学的观点,指出道学的特点是以日常生活中道德行为的积累来解决殊相与共相、主观与客观这两大基本矛盾,这是道学对于人类理智的发展和幸福的提高作出的贡献。本文还就道学的目的和方法、道学的发展阶段、道学的名称等问题,表明了作者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明
道学
道德行为
义利之辨
道学
家
中国哲学史
朱熹
禅宗
名称
规定性
韩愈
原文传递
道学之魂“学颜子之所学”
被引量:
6
4
作者
许家星
张勇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4-62,共9页
近年来,学界对于宋明道学的兴起有了一个普遍的共识:认为它与推尊孟子紧密相联,宋明道学通过推尊孟子,继承孟学以建构新的思想体系。但“尊孟”并非道学家对孟子的全面看法,在“尊孟”的同时,“非盂”思潮始终存在。孟子并非道学...
近年来,学界对于宋明道学的兴起有了一个普遍的共识:认为它与推尊孟子紧密相联,宋明道学通过推尊孟子,继承孟学以建构新的思想体系。但“尊孟”并非道学家对孟子的全面看法,在“尊孟”的同时,“非盂”思潮始终存在。孟子并非道学家心目中的完美人格,道学家对孟子不乏批评之处。在他们看来,颜回才是理想人格的典范。我们认为,宋明道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明
道学
颜子
道学
家
思想体系
完美人格
理想人格
孟子
普遍
原文传递
宋明道学通论
被引量:
6
5
作者
冯友兰
《哲学研究》
1983年第2期61-63,共3页
道学,西方称之为新儒家。新儒学可以说是关于“人”的学问。它所讨论的大概都是关于“人”的问题,例如,人在宇宙间的地位和任务,人和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性和人的幸福。它的目的是要在人生的各种对立面中得到统一,简单地说...
道学,西方称之为新儒家。新儒学可以说是关于“人”的学问。它所讨论的大概都是关于“人”的问题,例如,人在宇宙间的地位和任务,人和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性和人的幸福。它的目的是要在人生的各种对立面中得到统一,简单地说就是对立面的统一。 一般地说,有两套基本的对立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明
道学
对立面的统一
人和自然的关系
通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的问题
新儒学
人的幸福
新儒家
道学
家
原文传递
“脉”范畴的内涵演变及其生态哲学意蕴
6
作者
陈吉旭
《鄱阳湖学刊》
2024年第3期109-120,159,共13页
“脉”范畴的内涵演变经历了一个不断扩充的过程。“脉”最初是指血管,又被用来指代身体,后被引申为血缘、血脉。因“脉”具有连贯而自成体系的特点,古人将它与自然现象类比,用以描述山川河流等宏观的自然地理形势,由此产生了“水脉”...
“脉”范畴的内涵演变经历了一个不断扩充的过程。“脉”最初是指血管,又被用来指代身体,后被引申为血缘、血脉。因“脉”具有连贯而自成体系的特点,古人将它与自然现象类比,用以描述山川河流等宏观的自然地理形势,由此产生了“水脉”“山脉”“土脉”“地脉”等概念,“脉”范畴被赋予了生态意蕴。由于“地脉”“民命”与国家存亡发展紧密相关,“脉”范畴由此衍生出“命脉”“国脉”“龙脉”等国家治理的意蕴。国家治理的经验智慧被总结为“文脉”与“道脉”,“脉”范畴相应地又发展出道学的意蕴。在今天,“脉”范畴被广泛运用于不同领域,甚至被用来说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理论,在知识论与博物学层面具有了方法论的意蕴。“脉”范畴多重意蕴之间的逻辑关联,关键在于其生态意蕴,这也符合古人根据“天人合一”理念从事政治、经济、文化与认知等各项活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范畴
生态哲学
治国理政
宋明
道学
传统生态智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明道学中的“圣人”观念
被引量:
1
7
作者
任天成
《北方论丛》
CSSCI
1999年第3期76-79,共4页
宋明道学中“圣人”观念虽继承了先秦“圣人”观念中具有的“聪明”、“智慧”和“治者”、“王者”的意义,但最重要的是,此时的“圣人”观念却朝着“道德人伦”或“人格境界”一方偏转,甚至在有的道学家那里,它已被“道德化”了,...
宋明道学中“圣人”观念虽继承了先秦“圣人”观念中具有的“聪明”、“智慧”和“治者”、“王者”的意义,但最重要的是,此时的“圣人”观念却朝着“道德人伦”或“人格境界”一方偏转,甚至在有的道学家那里,它已被“道德化”了,使之成为“尽伦”和“尽德”的同义语。但同时“圣人可学而致”的思想却未改变,只在“成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明
道学
圣人
道德
朱熹
王阳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宋明道学与西方形而上学之别看中西文化分野
被引量:
1
8
作者
邓晓芒
《探索与争鸣》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8-69,178,共13页
宋明道学与西方形而上学对有无关系的理解存在分殊,前者理解成以无开端的有,后者只相信以有开端的无。这是基于中西两种不同的甚至是颠倒的文化结构模式,即中国文化所立足的是行为和德行,而西方文化所崇尚的是认知和科学。因此,在知和...
宋明道学与西方形而上学对有无关系的理解存在分殊,前者理解成以无开端的有,后者只相信以有开端的无。这是基于中西两种不同的甚至是颠倒的文化结构模式,即中国文化所立足的是行为和德行,而西方文化所崇尚的是认知和科学。因此,在知和行的关系上,道学的形而上学本质上是一门“伦理学之后”的实践哲学,它即使涉及一些认识论问题,也不是为了追求“真理”,而只是为了给人的伦理行为寻求某种宇宙论的“模型”。西方形而上学则把“对思想的思想”看作哲学的最高目的,即超感性的神。这就是宋明理学的“天理”和西方的“理性”的根本区别。所以在言和意的关系上,西方形而上学的理性精神骨子里是一种语言的“逻各斯”精神,它通往上帝的圣言,只能是意在言内,讲究的是逻辑的清晰性;而道学的精神则是意在言外,无论理学或心学,都是如此,将语言的隐喻性发挥到了极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明
道学
形而上学
有与无
知与行
言与意
原文传递
清初批判道学思潮论略
被引量:
1
9
作者
李明友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34-40,共7页
对于清初的社会思潮,学术界主要有四种界说,一曰"文艺复兴思潮",一曰"早期启蒙思潮",一曰"实学思潮",一曰"经世致用思潮"。本文作者则称之为"清初批判过学思潮",并简要地论述了这一思潮的基本内容、性质和意义。作者认...
对于清初的社会思潮,学术界主要有四种界说,一曰"文艺复兴思潮",一曰"早期启蒙思潮",一曰"实学思潮",一曰"经世致用思潮"。本文作者则称之为"清初批判过学思潮",并简要地论述了这一思潮的基本内容、性质和意义。作者认为,这一思潮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封建文化的自我批判,它通过提倡学以经世致用和拓宽研究范围来矫正道学空谈性理、不务实际的空疏学风;它通过修正道学的哲学命题来改造传统的心性论,使古代朴素唯物论达到完备的形态,并开始了向近代意义上的认识论哲学的转轨;它猛烈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主张限制君权,将道学所固守的封建纲常冲破了一方缺口,具有一定的反封建的启蒙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道学
思潮
经世致用
顾炎武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宋明
道学
《日知录》
认识论
方以智
进步思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张载气学、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圣人观之比较
被引量:
1
10
作者
聂民玉
李同辉
《河北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7-9,共3页
宋明道学的三大主要流派:张载气学、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他们都有成贤成圣的愿望,有对“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境界的追求。但三者在圣人的境界层次上,在成圣的途径以及在成圣的难易程度上,又有所不同。同时,只有陆王新学才把圣人的神秘...
宋明道学的三大主要流派:张载气学、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他们都有成贤成圣的愿望,有对“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境界的追求。但三者在圣人的境界层次上,在成圣的途径以及在成圣的难易程度上,又有所不同。同时,只有陆王新学才把圣人的神秘面纱揭掉,一步一步把圣人拉回到现实中来,到王门后学诸如王艮等人那里,“满街都是圣人”的观念,把这种趋势推到极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明
道学
张载气学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圣人观
比较研究
圣人境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中国实学范畴内涵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
1
11
作者
罗炽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1-7,14,共8页
“实学”本义为切实有用之学。中国实学可溯诸汉代儒学以经学兴起之时,然作为概括一种学术本质特色的特指范畴,则始于北宋。宋儒视先秦孔孟儒学为崇实黜虚,修己以治人的实学。程、朱宣称“惟理为实”,学者泛观博览,格、致、正、诚...
“实学”本义为切实有用之学。中国实学可溯诸汉代儒学以经学兴起之时,然作为概括一种学术本质特色的特指范畴,则始于北宋。宋儒视先秦孔孟儒学为崇实黜虚,修己以治人的实学。程、朱宣称“惟理为实”,学者泛观博览,格、致、正、诚,穷理、尽性,进而修、齐、治、平的功夫,就是圣门实学;陆王则宣称“心即理”,心学即实学。明清之际,实学表现为一股具有忧患意识、经世意识、批判意识、启蒙和改良意识、实证科学意识和哲学唯物论意识的批判现实主义思潮。近代实学表现出了重振儒学经世传统、救亡图存、中体西用和趋时更新等新的理论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实学
宋明
道学
内涵
演变
经世致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儒学的“孔颜乐处”
被引量:
2
12
作者
吴震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81-85,96,共6页
何谓“孔颜乐处”?按字面解释,是指孔子与颜回的快乐;而在宋明道学家看来,乃人生的一种精神境界。“孔颜乐处”的典故出自《论语》,但其被着意渲染和受到重视则是在宋明新儒学。最早把“孔颜乐处”
关键词
孔颜乐处
精神境界
王阳明
理想人格
宋明
道学
孔子
快乐
先秦儒学
本体论
中国传统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李渔“道学”与“风流”合而为一的情爱理想及其文化选择
13
作者
钟明奇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5-164,共10页
“道学”与“风流”的合而为一,是李渔黾勉以求的一种情爱理想,体现在他不同时期创作的许多小说戏曲作品中,表明李渔对此问题之思考所持观点的坚定与一致。李渔思考此问题,乃是从男性视角去体察,即他所推崇的“道学”与“风流”的合而为...
“道学”与“风流”的合而为一,是李渔黾勉以求的一种情爱理想,体现在他不同时期创作的许多小说戏曲作品中,表明李渔对此问题之思考所持观点的坚定与一致。李渔思考此问题,乃是从男性视角去体察,即他所推崇的“道学”与“风流”的合而为一,主要是针对男性而言。李渔对何谓“道学”未有解释,然对何谓“风流”实有自己独特的体悟。《连城璧》第九回《妒妇设计赘新郎,众美齐心夺才子》中李渔对此有专门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爱理想
道学
先生
李渔
《闲情偶寄》
王阳明
先秦儒学
“心”
“理”
戏曲作品
宋明
道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代著名的法家代表李贽——读《藏书》笔记
被引量:
1
14
作者
包遵信
《文物》
1974年第6期26-34,共9页
在中国封建社会反对孔孟之道、批判尊孔反法的斗争史上,李贽是一位非常值得介绍的人物。李贽(1527—1602),号卓吾,福建晋江县人。他一生反对封建礼教,反对宋明以来大地主阶级统治思想的道学,公然向反动阶级的"圣人"孔老二挑战...
在中国封建社会反对孔孟之道、批判尊孔反法的斗争史上,李贽是一位非常值得介绍的人物。李贽(1527—1602),号卓吾,福建晋江县人。他一生反对封建礼教,反对宋明以来大地主阶级统治思想的道学,公然向反动阶级的"圣人"孔老二挑战,写下了许多著作,《藏书》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书
进步思想
统治思想
法家
道学
家
中国封建社会
反动本质
封建统治者
宋明
道学
大地主阶级
原文传递
“气”与船山心性论
被引量:
2
15
作者
滕海滨
黄熹
《船山学刊》
2004年第3期18-21,92,共5页
本文认为 ,船山对“气”范畴的新规定并使之上升到本体地位 ,对他重新诠释儒家心性之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成为其关于心性问题讨论的基石 ,“气”的理念贯穿船山对心性论的理解 ,也是我们理解船山心性论的关键。
关键词
王船山
心性论
“气”理论
人性精神
宋明
道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黄宗羲的伦理思想
被引量:
1
16
作者
唐凯麟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7年第6期8-12,共5页
黄宗羲(1610—1695),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进步思想家,与同时代的顾炎武、王夫之,号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家。他的伦理思想的特点是:把道德问题同政治、法律问题紧密联系起来,提出了初步的民主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禁欲主义,反映了市民...
黄宗羲(1610—1695),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进步思想家,与同时代的顾炎武、王夫之,号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家。他的伦理思想的特点是:把道德问题同政治、法律问题紧密联系起来,提出了初步的民主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禁欲主义,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一些要求,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人物。对近代梁启超、谭嗣同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有着重大的影响,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高度重视。一、“心性统一”的人性论黄宗羲从“无气则无理”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反对宋明道学家把人性分为“气质之性”和“义理之性”(即“本然之性)的观点,论述了他的“心性统一”的人性论。黄宗羲认为“天地之间只有一气充周,生人生物,人禀气以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羲
气质之性
伦理思想
孟子师说
人性论
封建专制主义
明末清初
宋明
道学
人格理想
市民阶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廷相的“意象论”
被引量:
2
17
作者
葛荣晋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5期79-81,共3页
王廷相(1474—1544)是明代一位重要的哲学家,也是“前七子”中一位有成就的文艺理论家。他在同宋明道学家的诗论的辩论中,提出了“诗贵意象”的著名论点,对我国诗学的发展是一贡献。王廷相在《与郭价夫学士论诗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
王廷相(1474—1544)是明代一位重要的哲学家,也是“前七子”中一位有成就的文艺理论家。他在同宋明道学家的诗论的辩论中,提出了“诗贵意象”的著名论点,对我国诗学的发展是一贡献。王廷相在《与郭价夫学士论诗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诗贵意象”的观点。从文学史上看,这种意象论,是对(唐)司空图、(宋)严羽诗论的继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廷相
意象论
宋明
道学
诗歌创作
诗论
前七子
比兴手法
文艺理论家
明代
司空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学术创新与“接着讲”
被引量:
2
18
作者
陈来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19,共2页
众所周知,“接着讲”的观念是冯友兰先生在《新理学》绪论的开篇所提出来的:“我们现在所讲之系统,大体上是承接宋明道学中之理学一派。我们说‘大体上’,因为在许多点,我们亦有与宋明以来底理学,大不相同之处。
关键词
“接着讲”
学术创新
《新理学》
宋明
道学
冯友兰
原文传递
道德家的理想国——宋明道学内在追求刍议
19
作者
赵俊
成兆文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1-115,共5页
本文着重分析了宋明道学的内在精神实质:宋明道学在继承先秦儒家、道家推己及人的道德教化的思想传统基础上,更进一步强调道德治国,以德服人、以德教人理想思想。
关键词
宋明
道学
道德
道德教化
推己及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明道学对人生三大和谐的综合
被引量:
1
20
作者
刘承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55-59,共5页
三大和谐的关系如何?中国古代哲人对此是如何处理的?本文分析宋明道学对儒道禅三大和谐的综合,提出其特点是将它们分出层次;将物我和谐作为修养的终极目标,将人我和谐作为实践的人手处,将身心和谐作为和谐达成时所生的心理效应,从而使...
三大和谐的关系如何?中国古代哲人对此是如何处理的?本文分析宋明道学对儒道禅三大和谐的综合,提出其特点是将它们分出层次;将物我和谐作为修养的终极目标,将人我和谐作为实践的人手处,将身心和谐作为和谐达成时所生的心理效应,从而使三大和谐紧密结合成一个统一的人生和谐,突出了三大和谐的整体性与有机性。“绿色理论”中的三大和谐即由此发展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大和谐
宋明
道学
综合
绿色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家“圣人”观念的早期形态及其变异
被引量:
18
1
作者
王中江
机构
河南省社科院哲学所
出处
《中国哲学史》
CSSCI
1999年第4期27-34,共8页
关键词
圣人
“圣”
先秦儒家
早期形态
理想人格
王阳明
“圣火”
宋明
道学
孟子
人格境界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佛教在藏地与汉地本土化历史之再考察
被引量:
10
2
作者
班班多杰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7-178,209,共22页
文摘
由于汉、藏本土文化的内容结构使然,传入两地的大乘佛教在与本地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中出现"由苯入佛,融苯归佛,反客为主"和"由儒入佛,融佛归儒,客随主便"的不同结果。藏传佛教强调佛教的出世关切,经历了从苯教安乐地界、苦难地界、天神境界到佛教密宗的即身成佛再到显宗的三士道的转换过程,可概括为素朴的神秘境域与精巧的超验形上学。汉地佛教则注重佛教的现实关怀,经历了从禅宗到宋明道学再到人间佛教以至居士化佛教的演变轨迹,可称为祛魅化过程和脱脂化现象。深刻反思和认真总结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对外来文化的本土化、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以及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藏传佛教
汉地佛教
苯教
宋明
道学
本土化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通论道学
被引量:
7
3
作者
冯友兰
机构
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1986年第3期55-64,共10页
文摘
本文从宋明道学(或称理学)与孔孟、玄学、禅宗的联系的角度,阐明道学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并从比较哲学的观点,指出道学的特点是以日常生活中道德行为的积累来解决殊相与共相、主观与客观这两大基本矛盾,这是道学对于人类理智的发展和幸福的提高作出的贡献。本文还就道学的目的和方法、道学的发展阶段、道学的名称等问题,表明了作者的见解。
关键词
宋明
道学
道德行为
义利之辨
道学
家
中国哲学史
朱熹
禅宗
名称
规定性
韩愈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道学之魂“学颜子之所学”
被引量:
6
4
作者
许家星
张勇
机构
南昌大学江右哲学研究中心哲学系
临沂大学沂蒙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4-62,共9页
基金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江右四书学研究"(10YJC720053)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元代江右四书学研究"(JD1006)
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朱熹理学与王阳明心学比较研究"(J09WA57)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近年来,学界对于宋明道学的兴起有了一个普遍的共识:认为它与推尊孟子紧密相联,宋明道学通过推尊孟子,继承孟学以建构新的思想体系。但“尊孟”并非道学家对孟子的全面看法,在“尊孟”的同时,“非盂”思潮始终存在。孟子并非道学家心目中的完美人格,道学家对孟子不乏批评之处。在他们看来,颜回才是理想人格的典范。我们认为,宋明道学的发展,
关键词
宋明
道学
颜子
道学
家
思想体系
完美人格
理想人格
孟子
普遍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宋明道学通论
被引量:
6
5
作者
冯友兰
机构
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哲学研究》
1983年第2期61-63,共3页
文摘
道学,西方称之为新儒家。新儒学可以说是关于“人”的学问。它所讨论的大概都是关于“人”的问题,例如,人在宇宙间的地位和任务,人和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性和人的幸福。它的目的是要在人生的各种对立面中得到统一,简单地说就是对立面的统一。 一般地说,有两套基本的对立面。
关键词
宋明
道学
对立面的统一
人和自然的关系
通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的问题
新儒学
人的幸福
新儒家
道学
家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脉”范畴的内涵演变及其生态哲学意蕴
6
作者
陈吉旭
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
天津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鄱阳湖学刊》
2024年第3期109-120,159,共13页
基金
2024年度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一般项目“中华美学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逻辑及实践路径研究”(编号:A24022)。
文摘
“脉”范畴的内涵演变经历了一个不断扩充的过程。“脉”最初是指血管,又被用来指代身体,后被引申为血缘、血脉。因“脉”具有连贯而自成体系的特点,古人将它与自然现象类比,用以描述山川河流等宏观的自然地理形势,由此产生了“水脉”“山脉”“土脉”“地脉”等概念,“脉”范畴被赋予了生态意蕴。由于“地脉”“民命”与国家存亡发展紧密相关,“脉”范畴由此衍生出“命脉”“国脉”“龙脉”等国家治理的意蕴。国家治理的经验智慧被总结为“文脉”与“道脉”,“脉”范畴相应地又发展出道学的意蕴。在今天,“脉”范畴被广泛运用于不同领域,甚至被用来说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理论,在知识论与博物学层面具有了方法论的意蕴。“脉”范畴多重意蕴之间的逻辑关联,关键在于其生态意蕴,这也符合古人根据“天人合一”理念从事政治、经济、文化与认知等各项活动的特点。
关键词
“脉”范畴
生态哲学
治国理政
宋明
道学
传统生态智慧
分类号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X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明道学中的“圣人”观念
被引量:
1
7
作者
任天成
机构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编辑部
出处
《北方论丛》
CSSCI
1999年第3期76-79,共4页
文摘
宋明道学中“圣人”观念虽继承了先秦“圣人”观念中具有的“聪明”、“智慧”和“治者”、“王者”的意义,但最重要的是,此时的“圣人”观念却朝着“道德人伦”或“人格境界”一方偏转,甚至在有的道学家那里,它已被“道德化”了,使之成为“尽伦”和“尽德”的同义语。但同时“圣人可学而致”的思想却未改变,只在“成圣”
关键词
宋明
道学
圣人
道德
朱熹
王阳明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B8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宋明道学与西方形而上学之别看中西文化分野
被引量:
1
8
作者
邓晓芒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探索与争鸣》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8-69,178,共13页
文摘
宋明道学与西方形而上学对有无关系的理解存在分殊,前者理解成以无开端的有,后者只相信以有开端的无。这是基于中西两种不同的甚至是颠倒的文化结构模式,即中国文化所立足的是行为和德行,而西方文化所崇尚的是认知和科学。因此,在知和行的关系上,道学的形而上学本质上是一门“伦理学之后”的实践哲学,它即使涉及一些认识论问题,也不是为了追求“真理”,而只是为了给人的伦理行为寻求某种宇宙论的“模型”。西方形而上学则把“对思想的思想”看作哲学的最高目的,即超感性的神。这就是宋明理学的“天理”和西方的“理性”的根本区别。所以在言和意的关系上,西方形而上学的理性精神骨子里是一种语言的“逻各斯”精神,它通往上帝的圣言,只能是意在言内,讲究的是逻辑的清晰性;而道学的精神则是意在言外,无论理学或心学,都是如此,将语言的隐喻性发挥到了极致。
关键词
宋明
道学
形而上学
有与无
知与行
言与意
Keywords
Song and Ming Daoism
metaphysics
with and without
knowledge and action
speech and meaning
分类号
B24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081.1
原文传递
题名
清初批判道学思潮论略
被引量:
1
9
作者
李明友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34-40,共7页
文摘
对于清初的社会思潮,学术界主要有四种界说,一曰"文艺复兴思潮",一曰"早期启蒙思潮",一曰"实学思潮",一曰"经世致用思潮"。本文作者则称之为"清初批判过学思潮",并简要地论述了这一思潮的基本内容、性质和意义。作者认为,这一思潮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封建文化的自我批判,它通过提倡学以经世致用和拓宽研究范围来矫正道学空谈性理、不务实际的空疏学风;它通过修正道学的哲学命题来改造传统的心性论,使古代朴素唯物论达到完备的形态,并开始了向近代意义上的认识论哲学的转轨;它猛烈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主张限制君权,将道学所固守的封建纲常冲破了一方缺口,具有一定的反封建的启蒙意义。
关键词
王夫之
道学
思潮
经世致用
顾炎武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宋明
道学
《日知录》
认识论
方以智
进步思想
分类号
B249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张载气学、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圣人观之比较
被引量:
1
10
作者
聂民玉
李同辉
机构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
出处
《河北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7-9,共3页
文摘
宋明道学的三大主要流派:张载气学、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他们都有成贤成圣的愿望,有对“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境界的追求。但三者在圣人的境界层次上,在成圣的途径以及在成圣的难易程度上,又有所不同。同时,只有陆王新学才把圣人的神秘面纱揭掉,一步一步把圣人拉回到现实中来,到王门后学诸如王艮等人那里,“满街都是圣人”的观念,把这种趋势推到极致。
关键词
宋明
道学
张载气学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圣人观
比较研究
圣人境界
Keywords
the three big schools in New-confucianism
sage- hood view
camparing view
分类号
B24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国实学范畴内涵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
1
11
作者
罗炽
机构
湖北大学政治教育系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1-7,14,共8页
文摘
“实学”本义为切实有用之学。中国实学可溯诸汉代儒学以经学兴起之时,然作为概括一种学术本质特色的特指范畴,则始于北宋。宋儒视先秦孔孟儒学为崇实黜虚,修己以治人的实学。程、朱宣称“惟理为实”,学者泛观博览,格、致、正、诚,穷理、尽性,进而修、齐、治、平的功夫,就是圣门实学;陆王则宣称“心即理”,心学即实学。明清之际,实学表现为一股具有忧患意识、经世意识、批判意识、启蒙和改良意识、实证科学意识和哲学唯物论意识的批判现实主义思潮。近代实学表现出了重振儒学经世传统、救亡图存、中体西用和趋时更新等新的理论特色。
关键词
中国实学
宋明
道学
内涵
演变
经世致用
分类号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儒学的“孔颜乐处”
被引量:
2
12
作者
吴震
出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81-85,96,共6页
文摘
何谓“孔颜乐处”?按字面解释,是指孔子与颜回的快乐;而在宋明道学家看来,乃人生的一种精神境界。“孔颜乐处”的典故出自《论语》,但其被着意渲染和受到重视则是在宋明新儒学。最早把“孔颜乐处”
关键词
孔颜乐处
精神境界
王阳明
理想人格
宋明
道学
孔子
快乐
先秦儒学
本体论
中国传统文化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李渔“道学”与“风流”合而为一的情爱理想及其文化选择
13
作者
钟明奇
机构
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
出处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5-164,共10页
文摘
“道学”与“风流”的合而为一,是李渔黾勉以求的一种情爱理想,体现在他不同时期创作的许多小说戏曲作品中,表明李渔对此问题之思考所持观点的坚定与一致。李渔思考此问题,乃是从男性视角去体察,即他所推崇的“道学”与“风流”的合而为一,主要是针对男性而言。李渔对何谓“道学”未有解释,然对何谓“风流”实有自己独特的体悟。《连城璧》第九回《妒妇设计赘新郎,众美齐心夺才子》中李渔对此有专门的阐释:
关键词
情爱理想
道学
先生
李渔
《闲情偶寄》
王阳明
先秦儒学
“心”
“理”
戏曲作品
宋明
道学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代著名的法家代表李贽——读《藏书》笔记
被引量:
1
14
作者
包遵信
出处
《文物》
1974年第6期26-34,共9页
文摘
在中国封建社会反对孔孟之道、批判尊孔反法的斗争史上,李贽是一位非常值得介绍的人物。李贽(1527—1602),号卓吾,福建晋江县人。他一生反对封建礼教,反对宋明以来大地主阶级统治思想的道学,公然向反动阶级的"圣人"孔老二挑战,写下了许多著作,《藏书》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
关键词
藏书
进步思想
统治思想
法家
道学
家
中国封建社会
反动本质
封建统治者
宋明
道学
大地主阶级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气”与船山心性论
被引量:
2
15
作者
滕海滨
黄熹
机构
宁夏大学政法学院
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船山学刊》
2004年第3期18-21,92,共5页
文摘
本文认为 ,船山对“气”范畴的新规定并使之上升到本体地位 ,对他重新诠释儒家心性之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成为其关于心性问题讨论的基石 ,“气”的理念贯穿船山对心性论的理解 ,也是我们理解船山心性论的关键。
关键词
王船山
心性论
“气”理论
人性精神
宋明
道学
分类号
B249.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黄宗羲的伦理思想
被引量:
1
16
作者
唐凯麟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7年第6期8-12,共5页
文摘
黄宗羲(1610—1695),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进步思想家,与同时代的顾炎武、王夫之,号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家。他的伦理思想的特点是:把道德问题同政治、法律问题紧密联系起来,提出了初步的民主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禁欲主义,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一些要求,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人物。对近代梁启超、谭嗣同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有着重大的影响,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高度重视。一、“心性统一”的人性论黄宗羲从“无气则无理”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反对宋明道学家把人性分为“气质之性”和“义理之性”(即“本然之性)的观点,论述了他的“心性统一”的人性论。黄宗羲认为“天地之间只有一气充周,生人生物,人禀气以生”
关键词
黄宗羲
气质之性
伦理思想
孟子师说
人性论
封建专制主义
明末清初
宋明
道学
人格理想
市民阶层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廷相的“意象论”
被引量:
2
17
作者
葛荣晋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5期79-81,共3页
文摘
王廷相(1474—1544)是明代一位重要的哲学家,也是“前七子”中一位有成就的文艺理论家。他在同宋明道学家的诗论的辩论中,提出了“诗贵意象”的著名论点,对我国诗学的发展是一贡献。王廷相在《与郭价夫学士论诗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诗贵意象”的观点。从文学史上看,这种意象论,是对(唐)司空图、(宋)严羽诗论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
王廷相
意象论
宋明
道学
诗歌创作
诗论
前七子
比兴手法
文艺理论家
明代
司空图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学术创新与“接着讲”
被引量:
2
18
作者
陈来
机构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清华大学哲学系
出处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19,共2页
文摘
众所周知,“接着讲”的观念是冯友兰先生在《新理学》绪论的开篇所提出来的:“我们现在所讲之系统,大体上是承接宋明道学中之理学一派。我们说‘大体上’,因为在许多点,我们亦有与宋明以来底理学,大不相同之处。
关键词
“接着讲”
学术创新
《新理学》
宋明
道学
冯友兰
分类号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道德家的理想国——宋明道学内在追求刍议
19
作者
赵俊
成兆文
机构
兰州商学院社科部
兰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学系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1-115,共5页
文摘
本文着重分析了宋明道学的内在精神实质:宋明道学在继承先秦儒家、道家推己及人的道德教化的思想传统基础上,更进一步强调道德治国,以德服人、以德教人理想思想。
关键词
宋明
道学
道德
道德教化
推己及人
Keywords
neo Confucianism of the Song and the Ming dynasties
morality
moral teaching
considerateness
分类号
B24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明道学对人生三大和谐的综合
被引量:
1
20
作者
刘承华
出处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55-59,共5页
文摘
三大和谐的关系如何?中国古代哲人对此是如何处理的?本文分析宋明道学对儒道禅三大和谐的综合,提出其特点是将它们分出层次;将物我和谐作为修养的终极目标,将人我和谐作为实践的人手处,将身心和谐作为和谐达成时所生的心理效应,从而使三大和谐紧密结合成一个统一的人生和谐,突出了三大和谐的整体性与有机性。“绿色理论”中的三大和谐即由此发展而来。
关键词
三大和谐
宋明
道学
综合
绿色理论
分类号
B24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儒家“圣人”观念的早期形态及其变异
王中江
《中国哲学史》
CSSCI
1999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佛教在藏地与汉地本土化历史之再考察
班班多杰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0
原文传递
3
通论道学
冯友兰
《中国社会科学》
1986
7
原文传递
4
道学之魂“学颜子之所学”
许家星
张勇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6
原文传递
5
宋明道学通论
冯友兰
《哲学研究》
1983
6
原文传递
6
“脉”范畴的内涵演变及其生态哲学意蕴
陈吉旭
《鄱阳湖学刊》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宋明道学中的“圣人”观念
任天成
《北方论丛》
CSSCI
199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从宋明道学与西方形而上学之别看中西文化分野
邓晓芒
《探索与争鸣》
北大核心
2023
1
原文传递
9
清初批判道学思潮论略
李明友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张载气学、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圣人观之比较
聂民玉
李同辉
《河北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论中国实学范畴内涵的历史演变
罗炽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略论儒学的“孔颜乐处”
吴震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论李渔“道学”与“风流”合而为一的情爱理想及其文化选择
钟明奇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明代著名的法家代表李贽——读《藏书》笔记
包遵信
《文物》
1974
1
原文传递
15
“气”与船山心性论
滕海滨
黄熹
《船山学刊》
200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论黄宗羲的伦理思想
唐凯麟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王廷相的“意象论”
葛荣晋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论学术创新与“接着讲”
陈来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2
原文传递
19
道德家的理想国——宋明道学内在追求刍议
赵俊
成兆文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宋明道学对人生三大和谐的综合
刘承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